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二章 舟山(三)

見試圖騷擾的清軍騎兵轉戰(zhàn)明軍左翼,俞國望便把注意力全部集中於正在加速前進的清軍步兵。

自第一輪射擊開始,明軍中軍和左翼右側小陣的鳥銃手始終在持續(xù)性的向清軍射擊,只是除了第一輪時尚可以看到對面清軍的位置,在硝煙彌散開來後便再無法進行有效的瞄準了,只得根據(jù)先前的印象進行射擊。

俞國望自永曆元年起兵至今,在建軍思路上就始終以著鳥銃手爲主。他麾下的這些鳥銃手多則四五年,少的也經過了一兩年的訓練,即便無法視物卻依舊按照軍官的命令進行射擊。

倒藥、裝藥、壓火、裝彈、裝門藥、蓋上火門蓋,每一排發(fā)射過後便迅速的退到最後,都會按照這些年來長久的訓練所養(yǎng)成的習慣進行操作,甚至根本不需要經過大腦,只要按照肌肉習慣操作即可。

一切準備結束後,第一排也完成了射擊,開始向後退去,而他們則步入第二排進入待發(fā)狀態(tài)。直至前一排射擊結束越過他們向後退去之時,他們纔會大步上前,站會先前進行射擊的位置,重新打開火門蓋,在瞄準後扣動槍機發(fā)射。在射擊結束後再次退到最後一排,進行裝填,如此往復。

戰(zhàn)場的另一側,作爲自安慶便追隨馬進寶的老兵,譚景仁靠著降清以來的在馬進寶麾下參與屠城、劫掠以及強迫他人借利息不菲的債務等手段,他也迅速的積攢起了一些田土和身家。

根據(jù)以往的經驗,此次進攻舟山,必然又會是一場屠城,等舟山城的人死光了,那些搶到手中的無主之財,除了拿出大部分孝敬軍官外,剩下的便可以自留下來,也算是一筆橫財。只不過,這橫財還沒有看到,卻被迫留在了臺州,和這些不知道哪座山上下來的明軍賊寇作戰(zhàn)。

不知道本鎮(zhèn)那個一向無利不起早的大帥是哪根筋搭錯了位置,但是軍令就是軍令,譚景仁可不想因爲違抗軍令而被處斬,那樣的話這些年積攢下來的家當豈不就便宜別人了。

手持著刀盾,譚景仁走在中路陣線的第二排,和第一排的刀盾兵一起構成了戰(zhàn)陣的前排。由於得知對面的明軍多有鳥銃之類的兵器,譚景仁和其他清軍前排的刀盾兵也都拿出了慣用的包鐵或是包生牛皮的木盾,甚至還有人直接拿出了鐵盾,便是指望著能夠藉此來泄掉鉛彈的一些力道。

只不過,雖說明軍的鳥銃並非是那等需要支架才能射擊的重型火繩槍,但是其在射程內的威力依舊可觀,清軍僅僅依靠著一面盾牌很難抵擋這樣的傷害。

鉛彈自鳥銃口伴隨著硝煙與橙紅色的火光噴射而出,憑藉著火藥燃燒所瞬間產生的氣體的推動,飛速的劃過了明清兩軍的間距,在清軍的盾牌和頭盔上敲擊出一聲聲的悶響。其中的很大一部分更是穿過了這些防具,夾雜著盾牌和頭盔的碎片在清軍的身上打出一個個彈孔。

這些中彈的清軍,若不是被命中要害登時便死的,便是痛苦的倒在地上捂著傷口哀嚎,而他們身邊的清軍則更多是在軍官的呵斥下加緊步伐,不會有任何人向他們伸出援手。

譚景仁將腰刀插回刀鞘,雙手持著盾牌擋在胸前,只留下眼睛以上的部分擦著盾牌的邊緣以方便看清整體的狀況。

若是按照他早年的想法,此刻自當是蹲下前進或是乾脆衝殺過去,可是蹲下就意味著前進速度變慢,而衝過去則無法保持隊形,眼下也唯有強頂著明軍鳥銃手的射擊前進。

走在前進的路上,譚景仁一步步的跟在前面的那個如他一般動作的刀盾兵身後向前邁著步子。

他所處的位置乃是清軍中路的中心位置,所以明軍的那些鳥銃手並沒有將過多的注意力放在這裡,而是隔著硝煙向他們先前印象中,也是潛意識中威脅更大的正對著他們的清軍開火。

硝煙的背後,明軍鳥銃手手中的武器彷彿可以連續(xù)發(fā)射一般,中間只需要極小的間隔便能夠發(fā)射一次。譚景仁不明白明軍是怎麼做到的,至少他所見過的鳥銃手沒有能夠如此的。

“繼續(xù)去射殺邊上的那些傻蛋吧,千萬別向我這裡射擊。”

即便身邊的清軍幾乎沒有出現(xiàn)中彈的情況,但是遠處的左右兩邊卻始終在傳來中彈清軍那痛苦的哀嚎聲,這使得譚景仁和他身邊的這些清軍也不由得加快了腳步。

每隔幾十個呼吸便是一陣鳥銃發(fā)射的聲響,伴隨著的便是更多清軍倒地的哀嚎聲。彷彿過去了一個世紀那麼長的時間,突然傳來了一陣“轟”的炮聲。

從聲音上判斷,譚景仁覺得應該是陣前的那些虎蹲炮,可就在他的念頭剛剛出現(xiàn)的剎那,他清軍面對著那些虎蹲炮的方向瞬間被硝煙所籠罩。由於間隔的距離已經不是很遠,譚景仁甚至看到了那些虎蹲炮口所閃耀出的火光。

如條件反射一般,譚景仁立刻用盾牌擋住了腦袋和前胸,同時毫不猶豫的蹲在了地上,彷彿烏龜一般把頭和四肢儘可能的縮在甲殼之後。

而就在譚景仁做出反應的同時,隨著鐵砂、石子掃過清軍陣線,哀嚎聲也開始在他的身前和身旁響起。

“打不到我,打不到我,到不到我……”

蹲在地上,舉著盾牌,譚景仁如同魔障了一般不斷的給他自己洗著腦,試圖如是做就可以在這修羅地獄般的戰(zhàn)場中得到保全。可是就在這時,一個顧不小的力量卻打在了他的屁股上,只是這一下子便將他驚了起來。

“譚傻子,快起來,再不起來軍官們要殺人啦。”

沒有了腦海中迴響著的炮聲,也沒有了此前每幾十個呼吸便要響上一陣的鳥銃聲,有的只是軍官的呵斥聲和身後那個長槍手王啓年的提醒。

王啓年的那一腳直接將他踹了起來,心有餘悸的看了一眼不遠處那個督戰(zhàn)軍官手中正在滴血的腰刀,譚景仁嚥了口唾沫,依照著軍官命令補到第一排繼續(xù)前進。

明軍的炮擊使得清軍最前排的士兵幾乎爲之一空,甚至就連譚景仁那一排的清軍也有一些沒能倖免於難,只是箇中的受傷情況不同,真正被當場殺死的卻是極少。

“王兄弟,多謝。”

沒有敢回頭,但是感謝的話語還是說出了口。身後的這個靠著把妹妹獻給本營的一個把總才能入營裡當兵吃糧的金華府本地破落戶,在平日裡譚景仁一向是頗有些瞧不起的,只是沒想到此刻竟然會出言提醒,著實讓他感激不已。

應了譚景仁的致謝,王啓年心中的不爽才稍稍紓解。他和譚景仁這等安慶兵不同,乃是金華府本地人士,若不是被這些馬進寶帶來的綠營兵欺辱過甚,再加上他拖家?guī)Э谟植桓蚁衿渌四前闾拥缴窖e,怎麼會將小妹送給那個綠營軍官當小妾。

此間得到了譚景仁的感謝,平日裡受盡白眼而鬱結於胸的憤懣瞬間釋放了一些,使得他不由得感慨於剛剛只爲了前面有個人頂在第一排繼續(xù)直面明軍而做出的選擇。

心懷兩端的二人遵循著軍官的命令與其他清軍繼續(xù)前進,只是奇怪的是,硝煙背後的虎蹲炮不再發(fā)射不說,就連那些每隔幾十個呼吸便作響一番的鳥銃也沒了聲響。

距離當前明軍已經不甚遠了,身後的軍官一聲令下,譚景仁立刻將盾牌重新背在身後,抄起了別在腰間的手斧,奮力的向前方的硝煙背後擲出。

手斧自手中飛出,消失在正在消散著的硝煙之中。預想中的慘叫聲只是零星的傳來,更多的則是與他一同向前投擲的清軍所擲出武器砸在盾牌上的悶響。沒有時間思考怎麼會如此,譚景仁立刻抄起了第二把手斧,作勢欲投。

可是就在此時,一陣疾風吹過,原本已經可以模模糊糊的看到一些輪廓的硝煙被徹底吹散。只是在這一瞬間後,譚景仁立刻忘卻了投擲的事情,背後不由得冒出了一陣冷汗。

眼前的明軍,鳥銃手和虎蹲炮早已退入了陣中,出現(xiàn)在他和其他清軍面前的則是一排持著盾牌的明軍擺出了作戰(zhàn)的姿態(tài),而在他們身後的卻是一排排密密麻麻的長槍向前伸出。如果僅僅如此也就罷了,可是那些長槍的槍桿卻顯得離譜的長,甚至比平日用來拒馬的都要長出一些,更何況是他們這些清軍步兵平日裡所使用的那些七八尺長的長槍了。

明軍的長槍密密麻麻的向著清軍的方向伸出,譚景仁側目掃了一眼左近清軍長槍手所持兵器的長度,感覺即便是握著槍桿的末端也不可能在不被明軍長槍手的攻擊下夠到明軍第一排的刀盾兵。

先前在遠處他曾經注意過明軍長槍的長度,當時距離甚遠看的不是很清楚,只覺得應該會比清軍的長上一些,可是誰想到居然相差那麼大。

眼前的明軍徹底變成了刺蝟,更加無語的是那些棘刺竟然比清軍這一邊的長兵還要長。這樣的變故讓譚景仁有些不知所措,而同樣如此的也並非只有他一個,包括王啓年在內的其他清軍,甚至就連一些軍官也瞬間石化當場。

身後的戰(zhàn)鼓已經再度敲響,進攻的命令已經傳來,若是不想死於軍法就只得發(fā)起進攻。再度嚥了口唾沫,譚景仁呼喝了一聲,用剛剛拔出的腰刀在已經持在左手的盾牌上敲擊了幾下,便硬著頭皮向前衝去。

第八十一章 岔路口(上)第五章 八月(上)第四十二章 兵法第十五章 爭競第九章 答案(上)第十章 加速(下)第八章 加速(上)第二十六章 天誅(下)第三十八章 敵意第一百五十六章 相見歡(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朔風(中)第六十三章 疾風(二)第五十一章 盜首(下)第三十一章 新酒第一百二十三章 慣例第四十章 訴求第八十五章 曙光第六十四章 舊恨(一)第六十六章 舊恨(三)第二十章 否定第六十二章 秀才造反第四十八章 封侯第五十二章 成王敗寇(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亡羊補牢第九十章 殺之一字(下)第七十六章 勁草(五)第十二章 抗旨第三十五章 暗度(一)第三十五章 東陽縣(上)第二十二章 魔盒第一百零三章 如鯁在喉(中)第二十二章 措手第四十八章 言商第三章 分地第四十章 陽謀第五章 暗潮涌動第三十九章 復活第一百五十三章 炸營第一百二十二章 御前會議第一百五十六章 相見歡(上)第九十八章 曙光初現(xiàn)(中)第二十章 舟山(一)第七十五章 驚聞第一百二十七章 變數(shù)(下)第四十一章 同力(三)第二十二章 魔盒第三十一章 新軍(上)第七章 驚變第二十九章 星君(下)第三十六章 東陽縣(中)第九章 答案(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殺王(一)第一百零八章 天崩(八)第七十章 潼關懷古(中)第二十五章 舟山(六)第一百零三章 如鯁在喉(中)第十八章 使者第七十三章 勁草(二)第三十一章 向南第六十三章 再剿第一百五十七章 相見歡(中)第一百三十四章 勝券在握(中)第九十六章 變起第三十九章 萌芽(下)第四十九章 本色(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桃子第十一章 述職第三十一章 思潮第四十八章 同步(三)第七十三章 復仇(上)第五十一章 比試(上)第五十九章 復起第五十八章 婉拒第三十六章 野望(下)第六十七章 三天(上)第五十二章 比試(中)第三十章 秩序第一百三十八章 殺王(三)第九十六章 變起第五十八章 暗戰(zhàn)第四章 新桃(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逆轉未來(一)第五十八章 暗戰(zhàn)第八十五章 鐵面人(下)第九十三章 質變(二)第四十二章 轉型第十一章 水漲第二十三章 遲來的正義(四)第四十八章 言商第一百三十九章 殺王(四)第二十七章 桃花源第八十二章 岔路口(下)第九十七章 曙光初現(xiàn)(上)第七十八章 逆向思維第一百三十二章 經典第四章 波動第五十二章 比試(中)第一百零一章 收緊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王內訌(下)第六十一章 變相(下)
第八十一章 岔路口(上)第五章 八月(上)第四十二章 兵法第十五章 爭競第九章 答案(上)第十章 加速(下)第八章 加速(上)第二十六章 天誅(下)第三十八章 敵意第一百五十六章 相見歡(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朔風(中)第六十三章 疾風(二)第五十一章 盜首(下)第三十一章 新酒第一百二十三章 慣例第四十章 訴求第八十五章 曙光第六十四章 舊恨(一)第六十六章 舊恨(三)第二十章 否定第六十二章 秀才造反第四十八章 封侯第五十二章 成王敗寇(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亡羊補牢第九十章 殺之一字(下)第七十六章 勁草(五)第十二章 抗旨第三十五章 暗度(一)第三十五章 東陽縣(上)第二十二章 魔盒第一百零三章 如鯁在喉(中)第二十二章 措手第四十八章 言商第三章 分地第四十章 陽謀第五章 暗潮涌動第三十九章 復活第一百五十三章 炸營第一百二十二章 御前會議第一百五十六章 相見歡(上)第九十八章 曙光初現(xiàn)(中)第二十章 舟山(一)第七十五章 驚聞第一百二十七章 變數(shù)(下)第四十一章 同力(三)第二十二章 魔盒第三十一章 新軍(上)第七章 驚變第二十九章 星君(下)第三十六章 東陽縣(中)第九章 答案(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殺王(一)第一百零八章 天崩(八)第七十章 潼關懷古(中)第二十五章 舟山(六)第一百零三章 如鯁在喉(中)第十八章 使者第七十三章 勁草(二)第三十一章 向南第六十三章 再剿第一百五十七章 相見歡(中)第一百三十四章 勝券在握(中)第九十六章 變起第三十九章 萌芽(下)第四十九章 本色(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桃子第十一章 述職第三十一章 思潮第四十八章 同步(三)第七十三章 復仇(上)第五十一章 比試(上)第五十九章 復起第五十八章 婉拒第三十六章 野望(下)第六十七章 三天(上)第五十二章 比試(中)第三十章 秩序第一百三十八章 殺王(三)第九十六章 變起第五十八章 暗戰(zhàn)第四章 新桃(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逆轉未來(一)第五十八章 暗戰(zhàn)第八十五章 鐵面人(下)第九十三章 質變(二)第四十二章 轉型第十一章 水漲第二十三章 遲來的正義(四)第四十八章 言商第一百三十九章 殺王(四)第二十七章 桃花源第八十二章 岔路口(下)第九十七章 曙光初現(xiàn)(上)第七十八章 逆向思維第一百三十二章 經典第四章 波動第五十二章 比試(中)第一百零一章 收緊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王內訌(下)第六十一章 變相(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平县| 克什克腾旗| 六安市| 民乐县| 宝丰县| 山东| 蕉岭县| 即墨市| 咸阳市| 龙海市| 府谷县| 通州市| 富顺县| 中牟县| 石阡县| 三河市| 邹城市| 自治县| 吐鲁番市| 延津县| 衡阳县| 北川| 新乐市| 中阳县| 本溪市| 崇信县| 嘉峪关市| 马尔康县| 安平县| 上思县| 青阳县| 乌兰县| 郎溪县| 定日县| 白玉县| 云和县| 新竹市| 灵璧县| 神木县| 新巴尔虎左旗| 两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