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五十三 挑撥離間

曰本除了擁有大量的金礦、銀礦之外,資源匱乏,糧食產量更是極其低下,根本就養不活日益龐大的人口,由於半個世紀的閉關鎖國,他們已經失去了派遣大量商船遠洋的能力,那麼依靠大明爲他們運輸糧食、奢侈品來養活是必不可少的。

朱駿託著下巴,瞅了周慕白一眼,道:“周愛卿,若是依你之見,這份國書到底是答應還是不答應?”

周慕白沉吟道:“皇上,爲什麼不答應?海都每日製造出如此多的商貨,南洋的糧食堆積在倉庫中快要發黴了,海商們又開闢了一條通商口岸,如此賺錢的買賣,皇上何樂而不爲?”

朱駿道:“倭人殘忍好殺,且反覆無常,朕若是準予通商,將來這些倭人吃飽喝足,又下海爲倭寇搶掠怎麼辦?”

周慕白道:“皇上,臣在雲南時看到一些倭國的通志,對倭寇也略知一二,倭寇之所以屢犯東南沿海,其實正是因爲其國四面臨海,糧食不足,從而使許多人以劫掠爲生。若皇上不與倭人通商貿,反而會助長海盜的氣焰。其二,倭人世居東南海島,與南洋相隔數千海里,皇上若想抱一箭之仇,也需暫緩些時日,既然如此,皇上不如與其通商,繼續讓倭人依賴我大明米食、器具,甚至連武器亦可販運一些過去,待皇上欲徵曰本之時,再切斷曰本的海貿,倭人突然之間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糧食,重金購買的連發火槍、火炮也失去了火藥,再讓他們額起肚子拿起長刀作戰可就難了,這樣一來。倭國的命脈就掌握在我大明手心,不管將來皇上如何蹂躪,倭人也不過是刀徂下地魚肉而已,此外,曰本國雖爲德川家統治,但各大名都握有軍政之權,若是皇上從中挑撥,曰本必亂,越是戰亂。海商們所販賣的武器、糧食價格往往能增加幾倍,這樣一來,皇上削弱了倭人,海商們賺了錢,而倭人又陷入了內亂,屆時皇上東洋水師東進之時,便是倭人臣服之日。”

朱駿點了點頭,他現在的主要大本營還在南洋。離東洋較遠,若現在與曰本人交戰實在得不償失,倒不如先控制其經濟命脈,徐圖削弱。再一鼓而下更加實在。

“臣足利源叩見大明皇帝陛下,臣代敝家主向大明皇帝陛下問安。”在鑾殿上,幾個曰本使臣昂首而入。爲首的正使足利源卑謙的三跪九叩。

“家主?哪個家主?”朱駿故作懵懂,此時的曰本,天皇只是名義上的主宰,真正的掌權者乃是徵夷大將軍德川家族。

“下使奉徵夷大將軍德川正雄家主的命令前來覲見大明皇帝,德川正雄將軍正是下使地家主。”足利源心下暗喜,看來大明皇帝並不知道曰本國的底細,如今江戶幕府內憂外困,尤其以糧食爲甚,甚至在最發達的江戶,由於失去了進口。至少有數百人餓死。各地的大名對德川家也露出了不滿的情緒,因爲外貿進口一直把握在徵夷大將軍德川家族的手裡。德川家佔據了曰本近四分之一的土地,倉庫中僅存的糧食也被德川家優先供應給了自己地領地。而各地的大名只能依靠稀薄的田地來養活規模龐大的農民羣體,由於缺糧,一些大名地領地裡已經出現了農民造反的狀況,雖然被鎮壓了下去,但是大名們最終還是將責任劃歸到了德川家族的頭上,大將軍與大名地矛盾開始加劇,甚至在國內,出現了一些大名暗中支持天皇主政,消滅德川的聲音。

曰本是個島國,它們的糧食出產十分低下,境內的金銀礦產卻多的嚇人,平時這些敗家的將軍大名們不斷的挖掘金礦,銀礦,以此來換取海商們的糧食、奢侈品甚至武器,直到他們的外貿全部掌握在了荷蘭東印度公司手裡,如今東印度公司在南洋潰敗,倭人用金銀換取生活必需品的外貿經濟也就隨之崩潰,矛盾日劇,因此,德川家族要想維護統治,最迫切地方法就是找到一個替代東印度公司地組織來繼續維持本國的經濟,大明就成了首選。

足利源原本還生怕明人得知了曰本島地狀況漫天要價,這個時候聽到大明皇帝連將軍、天皇的關係都沒有弄清反而放下了心,談判地雙方最大的本錢就是知己知彼,很顯然,大明皇帝最多也不過是知己不知彼罷了。

“徵夷大將軍是什麼?”朱駿的脣角勾勒出一絲冷笑,道:“我大明冊封曰本國主爲曰本國王,爾一個小小的將軍家奴,竟也敢來遞交國書?”

足利源作出一副惶恐的樣子道:“大明皇帝陛下有所不知,在我曰本國,徵夷大將軍是天皇殿下的守護者,一切政令都由徵夷大將軍代替天皇殿下主持,還請大明皇帝陛下明察。”

“唔,如此說來豈不是又一個曹操嗎?這是什麼道理?”朱駿並不想和徵夷大將軍通商,一旦與德川家族通商,那麼德川家族在曰本的統治將更加穩固,要想攪混水,就必須找出一個更合適的傀儡出來。

“這個……”足利源被朱駿的曹操二字說的啞口無言,曰本的士人階層哪裡會不知道曹操是個什麼樣的人物,總之不是什麼好評語。

“你回去和你們的家主說,若想想換國書,可讓天皇親自派出使者前來商洽,小小的徵夷大將軍也想和朕談,簡直是癡人說夢。”

朱駿的話音剛落,足利源已是滿頭大汗,倒是他身後的幾名使者暗中竊喜,曰本國的使團中,除了以徵夷大將軍爲代表的足利源爲正使之外,包括天皇在內的一些強大藩鎮大名也派出了自己象徵性的使者,如今將軍與天皇、大名之間的矛盾日漸加深,大家看到一向不可一世的足利源吃癟,幸災樂禍是免不了的。

“皇帝陛下。”足利源知道這一次若是協商失敗,整個德川家族將會受到多大的壓力,作爲德川家的世代家臣,足利源只有硬著頭皮談出點結果出來:“天皇殿下的使者也來了。”足利源一邊說,一邊側頭往一個半瞇著眼的和尚使了個眼色。

“下臣中田三郎叩見大明皇帝陛下,下臣是天皇所委派的使者。”和尚宣了一聲佛號,用流利的漢話道。

“是嗎?朕就越來越不明白了,足利源以一個小小將軍的家臣就成了正使,而中田愛卿乃曰本國王的使者,卻要屈居大將軍家臣的末座,上下尊卑,竟毀壞如此,哎,田中愛卿,曰本國的事朕清楚的很,蔽國國中缺糧,物資貧乏,朕也不忍蔽國黎民受此困苦。”

朱駿在這裡賣了個關子,接著瞥了一眼足利源道:“只是這朝貢通商是什麼樣的名分,朕若是不能弄清楚前因後果是不可能恩準的。”

“朕之問你,這曰本國到底誰纔是國王,誰纔是最高的統治者?”

朱駿的問話讓一干曰本使者目瞪口呆,理論上,天皇是曰本最高的統治者,可是實際上,天皇根本就是一個擺設,一切的大權都由徵夷大將軍獨攬,若是回答是天皇主政,那麼難免有欺瞞之嫌,說不定大明皇帝早已知道了曰本國內的情況,拆穿了反而令人尷尬。但是回答說是大將軍主政,對於一向以儒家正統治國的大明來說,這就是大逆不道。

“皇帝陛下,在曰本,天皇纔是曰本國的統治者,是所有將軍、大名的領袖。”足利源狠下心,爲了通商,說些謊話是難免的,就算拆穿,總比被大明皇帝斥責將軍大逆不道的好。

“唔。”朱駿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既是如此,那麼朕就批準通商吧,不過得按程序來辦,不若這樣,天皇每年向大明上貢黃金白銀,朕再以賜予的方式等價的回贈糧食、武器等貨物於天皇,如何?”

曰本使臣們想不到大明皇帝竟這麼好說話,臉上都露出了喜色,不料朱駿又道:“不過朕有言在先,朕賜予的對象是天皇,至於貨物的分配也由天皇全權處理,若彼國有將軍、大名敢向天皇強取豪奪,朕立即中斷朝貢,並且發兵助天皇征討不臣,都明白了嗎?”

足利源被朱駿的一席話說的心裡起了一個咯噔,一直以來都是幕府將軍控制物資以此來控制大名,若是大明皇帝將分配的權利交給了天皇,那麼對於幕府在曰本國內的聲望和勢力將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如今的曰本,誰的物資充沛,誰的糧草充足,就能夠佔據有利的地位,若是天皇成了物資的分配者,並且不受將軍的干擾,那麼大名們立即就會站在天皇一邊,這可大大不妙。

倒是其他的家主的使臣臉上露出了興奮之色,一直以來,將軍的分配政策都是先己後人,先滿足自己的領地,再將一些分配給各地大名,這樣一來,大名們爲了多得到一些物資,就不得不看大將軍的臉色行事,就算是你不服大將軍想要推翻他,你也沒有足夠的糧草和武器來進行一場戰爭,若是分配權落到了天皇的手裡就不一樣了,至少大名們可以得到更多的糧草軍械,單止這一點,幕府將軍就落了下風。頭暈!賞點訂閱吧。

第144章 立後第561章 叔侄第562章 大饑荒第262章 長夜漫漫(二)第483章 圍城第179章 叛逃第577章 攻佔羅斯托夫第131章 東洋水師營第505章 救命的稻草第411章 宰的就是你個鄉巴佬土鱉第391章 大清洗第170章 少年康熙第433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171章 大捷第469章 對決第521章 軍心可用否第69章 李定國第44章 南洋海第452章 平叛第162章 決一死戰(二)第7章 三段合擊第546章 準噶爾汗國第188章 血戰(二)第262章 長夜漫漫(二)第28章 歃血爲盟第792章 東歐決戰第253章 送上門去投降第129章 宴無好宴第一百六十 決戰前夕第570章 皇帝老子親自說教第494章 殖民地第156章 雲南異動第44章 南洋海第260章 圍城打援第486章 炮擊北岸第130章 籠絡軍心第396章 北巡第543章 歐洲戰場第235章 征服滿洲,必先征服日本第84章 決戰第544章 騎兵對決第五十七 營救第2章 對策第228章 捍衛貿易自由第458章 皇家鐵路運營有限公司第127章 挑撥離間第245章 調虎離山第137章 變數第481章 新軍營第238章 琉球第25章 翻山越嶺第110章 強大的諜報機器第440章 競爭第548章 新的蒙古第242章 日本倭王第407章 百萬流民過長江第415章 新城上海第426章 天津光復第203章 送老婆第132章 掌控天地會第76章 爭端再起第801章 國策第32章 託付第21章 挑撥第418章 貌離神合第253章 送上門去投降第385章 宗教改革第521章 軍心可用否第461章 蠻人來襲第398章 遠洋漁民第266章 玩陰的 你還嫩第1章 南明末帝第164章 追殺吳三桂第381章 軍火交易第557章 你有騎兵我也有第384章 練兵第436章 噶爾丹第497章 西北軍反目第559章 困獸第263章 統一戰線第79章 英烈祠第788章 勇者無敵第478章 夔東十三家軍第152章 倭人帶著友誼來了第502章 反了第42章 錦衣衛第509章 排蒙第206章 壞馬要吃回頭草第194章 肥水之戰山寨版第420章 出征第90章 爭國本(二)第97章 回馬槍第473章 太子出宮第803章 英國憤青是怎樣煉成的第144章 立後第42章 錦衣衛第264章 謠言是武器第274章 朱慈炎誕生第200章 驍騎營第239章 陳兵九州四國
第144章 立後第561章 叔侄第562章 大饑荒第262章 長夜漫漫(二)第483章 圍城第179章 叛逃第577章 攻佔羅斯托夫第131章 東洋水師營第505章 救命的稻草第411章 宰的就是你個鄉巴佬土鱉第391章 大清洗第170章 少年康熙第433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171章 大捷第469章 對決第521章 軍心可用否第69章 李定國第44章 南洋海第452章 平叛第162章 決一死戰(二)第7章 三段合擊第546章 準噶爾汗國第188章 血戰(二)第262章 長夜漫漫(二)第28章 歃血爲盟第792章 東歐決戰第253章 送上門去投降第129章 宴無好宴第一百六十 決戰前夕第570章 皇帝老子親自說教第494章 殖民地第156章 雲南異動第44章 南洋海第260章 圍城打援第486章 炮擊北岸第130章 籠絡軍心第396章 北巡第543章 歐洲戰場第235章 征服滿洲,必先征服日本第84章 決戰第544章 騎兵對決第五十七 營救第2章 對策第228章 捍衛貿易自由第458章 皇家鐵路運營有限公司第127章 挑撥離間第245章 調虎離山第137章 變數第481章 新軍營第238章 琉球第25章 翻山越嶺第110章 強大的諜報機器第440章 競爭第548章 新的蒙古第242章 日本倭王第407章 百萬流民過長江第415章 新城上海第426章 天津光復第203章 送老婆第132章 掌控天地會第76章 爭端再起第801章 國策第32章 託付第21章 挑撥第418章 貌離神合第253章 送上門去投降第385章 宗教改革第521章 軍心可用否第461章 蠻人來襲第398章 遠洋漁民第266章 玩陰的 你還嫩第1章 南明末帝第164章 追殺吳三桂第381章 軍火交易第557章 你有騎兵我也有第384章 練兵第436章 噶爾丹第497章 西北軍反目第559章 困獸第263章 統一戰線第79章 英烈祠第788章 勇者無敵第478章 夔東十三家軍第152章 倭人帶著友誼來了第502章 反了第42章 錦衣衛第509章 排蒙第206章 壞馬要吃回頭草第194章 肥水之戰山寨版第420章 出征第90章 爭國本(二)第97章 回馬槍第473章 太子出宮第803章 英國憤青是怎樣煉成的第144章 立後第42章 錦衣衛第264章 謠言是武器第274章 朱慈炎誕生第200章 驍騎營第239章 陳兵九州四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邑县| 白玉县| 启东市| 北宁市| 定兴县| 马尔康县| 怀远县| 札达县| 清徐县| 小金县| 精河县| 温州市| 清新县| 门头沟区| 侯马市| 柯坪县| 张家川| 罗城| 博野县| 吉木乃县| 泸西县| 邢台市| 平顺县| 汉源县| 蓬溪县| 米脂县| 巴中市| 彰武县| 从江县| 罗源县| 湖口县| 大庆市| 盐津县| 苍南县| 岗巴县| 淳安县| 罗源县| 合阳县| 修武县| 前郭尔| 夏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