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94章 肥水之戰山寨版

駿轄制的大軍在北海城修整一夜之後,除了一小批留])7令守城之外,大軍在晨曦的薄霧中開始集結,繼續向南寧府開進。

朱駿坐在顛簸的車廂裡,不斷的傳出了分兵佔領周圍郡縣的命令,七八個千戶各帶著一千人馬散開,他們的任務是趁敵人還未反應的功夫迅速的佔領縣衙,如果對方有防備,則暫時在城外牽制,以防廣西各郡縣馳援南寧。

中軍浩浩蕩蕩的沿著山澗之間崎嶇的小路繼續開進,不斷有斥候回來報告敢死營的位置,朱駿擰著眉,按照斥候的回報,敢死營似乎也太輕軍冒進了,一般情況之下先鋒與中軍的間隔不會超過五十里,這樣才能彼此呼應,互爲犄角,可是如今敢死營日夜北進,先到達了欽州的地界,如今已順著欽江北上抵達了靈山縣。

“太冒險了!”朱駿的眉頭沒有展開,在我強敵弱的情況下,他更願意用一種穩妥的方式來對決,任何一種冒險都將伴隨著危險。哎,朱駿靠在車廂內的軟墊上,半瞇著眸子,四大陸軍指揮使中,李霄善於山地,沐劍銘熟悉火器,張有德妥當穩重,以上三個都是大將之才,假以時日,定能獨當一面。只有這個王秋,卻偏偏是個異類,每次作戰,都是渾不畏死,稱的上真正的猛將,可是有什麼人太猛,似乎也不是個好兆頭。

朱駿猜對了,如今的先鋒營已經抵達了欽江的上游,距離靈山縣只有十里之遙,攻取了靈山縣,再向西北方向突進,便可直抵南寧城下。

王秋開始下令.士兵們向沿岸的漁戶徵借竹筏、小船,一直忙到了晌午,在欽江河的對岸,遠遠的地平線上,突然傳來震天的馬蹄聲,數百名清軍的騎士飛馬趕到了對岸,緊接著鼓號齊鳴,騎士的背後又出現了黑壓壓的灰色大軍,王秋不禁皺起了眉毛,腥紅的傷疤更加紅了。

“大人,對岸出現了一.隊清兵,至少有七八千人。”一個在沿岸戒備的斥候前來報告。

“知道了.。”王秋點了點頭,他也看到了,在湍急的欽江兩畔,兩支大軍不斷的在觀望著對岸的敵人。

“大人,我們是否放棄渡江?”.一個百戶急匆匆的跑過來問。

王.秋橫瞪了他一眼:“滾蛋!”

百戶咕噥著去傳令讓木筏.、小船停止下水了,他這個問題實在是太缺乏水準,若是換作別的營中恐怕已經有人拿他當笑話了,但敢死營卻不同,敢死營完全由亡命之徒組成,他們是明軍中最不怕死的人,更是對信仰最爲堅定執著的戰士,只要一個命令,敢死營可以對著刀山,對著火海,對著十倍百倍的敵人,毫不猶豫的發起衝鋒,百戶這樣問,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一條大江阻隔又能怎樣?只要到了對岸,照樣是虎入羣羊,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

王秋沉著眉。懸在腰際地腰.刀柄被他狠狠地握住。目露出攝人地兇光。最後他搖了搖頭。不行!敵人就在對岸。貿然渡江。只會給敵人渡江截擊地機會。這樣做實在太冒險。

等吧!王秋感覺心裡壓抑著一塊石頭。按照他原先地估計。敢死營在兩日內就需抵達南寧。這時候清軍突然截在河對面。不知要拖延到什麼時候。

在欽河地對面。一雙兇光眼睛也正望著對岸出神。吉海是鑲黃旗人。外放到了廣西任總兵。在明朝。總兵是個一等一地大官。可是到了如今。在各省卻被提督轄制。名義上總兵比之提督地職位略低。可就是這一點小小地偏差卻使得提督轄制了全省地軍權。而總兵卻成了名副其實地一個擺設。只能處理綠營地鎮務。可綠營畢竟是漢軍。他名義上轄制全省綠營。可是綠營地事務大多由中下層地漢人軍官處理。雖說他地官大。可是實權卻不多。管著諾大地綠營。上面時時有提督監督。下面又有人料理軍務。吉海鬱悶之餘。只好每月領些薪餉在南寧消遣度日。

機會終於來了。提督堪尼奉三省總督之命率軍西進。進軍雲南。緊接著又傳來消息。四川一路地大軍全軍覆沒。三省總督不知所蹤。四川提督索羅圖帶著幾千八旗如喪家之犬一般跑回了四川。接著又是李定國突入四川。駐兵於成都城下。索羅圖堅持固守。連夜向朝廷請援。而另一邊。昆明城下地鏖戰亦不樂觀。堪尼和趙福明明以優勢地兵力包圍了追擊而來地昆明城中地明軍。卻不料一萬多明軍卻在山背死守。清軍使用了各種方法都沒有攻下。

堪尼完蛋了。接到了戰報之後。吉海立即意識到了喜訊。這一次出兵昆明。堪尼所

旗兵已經摺損了一半。這樣地大敗對於齊齊哈爾來說T:什麼。可是同樣也是給朝廷雪上加霜地敗績。在朝廷眼裡。八旗不過萬。過萬無人敵。堪尼率五千八旗會同趙福地關寧軍開戰不久就折損了一半地八旗兵。這樣地戰果。就算是攻下了昆明城最多也不過是將功戴罪而已。若是不能將功戴罪。雖然不至於處斬。可是這提督是當不成了。

堪尼當不成提督那麼繼任者將會誰?吉海怦然心動起來,在廣西的滿人軍官中,只有他才最有資格,如果不出意外,他就可以堂而皇之的接掌廣西兵權,神氣活現的坐在提督衙門裡處理軍務了。

很快,一個消息又傳進了南寧,明軍由水陸抵達北部灣,攻佔了北海,並且順江直上,預計在三五日左右進抵南寧。

吉海不敢怠慢,連忙召集衆將商議,如今明軍在西南已經讓所有人都聞之色變,所有軍務的公文幾乎都與明軍有關,在凝重的氣氛下,衆將們達成了共識,如今廣西的主力已經被提督抽調去了雲南,境內多是老弱病殘,應該調令周圍府縣的兵馬全部進入南寧固守,拖的一刻是一刻。

吉海搖了搖頭,他更關心的是自己的仕途,他已壓抑的太久,提督的寶座志在必得,既然如此,就不能消極抵抗。

可是明軍聲勢.浩大,兵多將廣,自己最多聚集一萬的老弱病殘,若是貿然出城,如何打?

這個時候,又是一個消.息傳來,明軍先鋒一千人,沿欽江北上,擊潰了沿途阻攔的幾百河督下屬的河兵。

他孃的,.欺人太甚,一千人也敢如何張狂。一個念頭立即自吉海的腦海中冒了出來,一千人?若是以十倍的兵力將其擊潰,再趁其中軍未抵達的功夫再縮回南寧,到時候朝廷問起來,本總兵也並非是畏懼不敢出戰,出城殲滅了敵先鋒,但賊軍勢大,本總兵未保存兵力,於是回南寧固守以待,如此一來,這功勞有了,也不怕有人說閒話,絕對是兩全其美的好計。

說幹就幹,吉海不敢耽擱,連忙.徵發城中的兵馬,就連家奴和役丁都全部充入了軍中,帶著混編的一萬大軍匆匆的出了城,向著欽河方向挺進攔截。

如.今,南寧的大軍正好在欽河遇見了他們的獵物,一條百丈之寬的急河流擋住了他們。

對面的明軍開始放棄過河.,並且準備好了紮營的態勢,吉海卻心急起來,他所預想的戰爭是兩軍徑直交鋒,隨後優勢兵力的清軍一口吃下這一支不知天高地厚的明軍先鋒,趁著明軍的主力未抵達之時全身而退。

這一戰略目標的實施所需要.是時間,對岸的明軍可以磨蹭,可以在此紮營消耗時日,可是清軍不能,因此,現在的吉海與王秋所考慮的問題都只有一個,如何才能讓這條大河不成爲他們之間的阻礙,光明正大的決戰一場呢?

吉海想到了一個‘好主意’,他召來了副將下令道:“傳令,大軍後撤十里紮營,放明軍過河,明日與明軍決戰。”

“什…肥水之戰中,前秦也是放晉軍過河,最後被晉軍殺的風聲鶴唳,全軍覆沒,總兵大人不會吃了什麼迷藥吧,這種命令也敢下?

“混帳,你懂個屁,我軍急求明軍決戰,如今欽河相阻,若是於對岸的明軍在此對峙,一兩日內明軍的主力抵達,咱們還打個屁仗,快去傳令,全軍後撤十里。”

副將聽總兵大人這樣一說,也覺得有幾分道理,又看到總兵大人坐在高高的馬上,一副要提馬鞭抽人的兇駭模樣,再也不敢拖沓,連忙去傳令了。

清軍在一陣陣的呼喝聲和令旗的指揮下開始向後撤退,數百名騎兵仍然走在最後,爲步卒們掩護,片刻功夫,潮水一般殺奔而來的清軍又如潮水一般的退去,讓對岸觀探的明軍目瞪口呆。

“大人,清軍退了。”有人過去給王秋傳報。

王秋點了點頭,他站在高臺上,用單筒鏡不斷的觀察著清軍的動向,確實是退了,沒有任何的拖泥帶水,也沒有埋下任何的伏兵,大有一副請君渡河的姿態。

奇怪,實在是太奇怪了!如果換作是別人,或許還會先試探一下,但是王秋卻不是別人,他抓住了機會,立即下令:“傳令,全軍坐地歇息埋鍋造飯,準備渡河,待清軍撤出五里之外迅速渡到對岸立即攻擊!”

第396章 北巡第505章 救命的稻草九十六章 攻還是守第64章 李定國第456章 教育改革第106章 孤家寡人第519章 組建騎兵第521章 軍心可用否第400章 朱三太子第449章 賣豬仔第379章 殖民統治第187章 血戰第25章 翻山越嶺第416章 私房錢第175章 戰事又起第191章 談判開疆第27章 山地營第138章 各懷鬼胎第385章 宗教改革第539章 大小通吃的通古斯大酋長第569章 目標 埃及第237章 持才傲物第254章 無間道第798章 空營第179章 叛逃第173章 馬拉火車第801章 國策第570章 蘇伊士運河第237章 持才傲物第538章 通古斯大酋長部落成立鳥第434章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231章 三藩覲見第397章 新儒家第97章 回馬槍第23章 防禦工事第478章 夔東十三家軍第234章 大清版連發火銃第797章 投降?第170章 少年康熙第400章 朱三太子第120章 書生暴動第491章 英雄第495章 關內最後一戰拉開帷幕第792章 東歐決戰第345章 保江山還是保祖墳第109章 接見國使第205章 私產神聖不可侵犯第263章 統一戰線第790章 兵不厭詐第398章 遠洋漁民第115章 謠言與黨爭第21章 挑撥第389章 賣船啦 嶄新的船啦第134章 籌建開發特區第24章 克倫族第128章 會師第156章 雲南異動第531章 明軍兵變第265章 跳進黃河洗不清第196章 軍區總兵第434章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800章 俘虜第439章 鬥富第419章 提振軍民士氣之戰第438章 銅脈第449章 賣豬仔第502章 反了第253章 送上門去投降第565章 新疆建設兵團第548章 新的蒙古第421章 海盜第496章 馬鷂子第171章 大捷第189章 毒氣戰第532章 精神永存第797章 投降?第503章 德川兄上當了一百六十七章 別陰哥哥反了還不成第84章 決戰第234章 搶奪第788章 勇者無敵第112章 勸降第203章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誘惑第557章 你有騎兵我也有第385章 宗教改革第253章 送上門去投降第131章 東洋水師營第483章 圍城第65章 緬甸王子第114章 天地會第543章 歐洲戰場第413章 施瑯第532章 精神永存第486章 炮擊北岸第81章 開戰第76章 爭端再起第140章 勝利者的姿態第28章 歃血爲盟第380章 海權時代第412章 前線告急
第396章 北巡第505章 救命的稻草九十六章 攻還是守第64章 李定國第456章 教育改革第106章 孤家寡人第519章 組建騎兵第521章 軍心可用否第400章 朱三太子第449章 賣豬仔第379章 殖民統治第187章 血戰第25章 翻山越嶺第416章 私房錢第175章 戰事又起第191章 談判開疆第27章 山地營第138章 各懷鬼胎第385章 宗教改革第539章 大小通吃的通古斯大酋長第569章 目標 埃及第237章 持才傲物第254章 無間道第798章 空營第179章 叛逃第173章 馬拉火車第801章 國策第570章 蘇伊士運河第237章 持才傲物第538章 通古斯大酋長部落成立鳥第434章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231章 三藩覲見第397章 新儒家第97章 回馬槍第23章 防禦工事第478章 夔東十三家軍第234章 大清版連發火銃第797章 投降?第170章 少年康熙第400章 朱三太子第120章 書生暴動第491章 英雄第495章 關內最後一戰拉開帷幕第792章 東歐決戰第345章 保江山還是保祖墳第109章 接見國使第205章 私產神聖不可侵犯第263章 統一戰線第790章 兵不厭詐第398章 遠洋漁民第115章 謠言與黨爭第21章 挑撥第389章 賣船啦 嶄新的船啦第134章 籌建開發特區第24章 克倫族第128章 會師第156章 雲南異動第531章 明軍兵變第265章 跳進黃河洗不清第196章 軍區總兵第434章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800章 俘虜第439章 鬥富第419章 提振軍民士氣之戰第438章 銅脈第449章 賣豬仔第502章 反了第253章 送上門去投降第565章 新疆建設兵團第548章 新的蒙古第421章 海盜第496章 馬鷂子第171章 大捷第189章 毒氣戰第532章 精神永存第797章 投降?第503章 德川兄上當了一百六十七章 別陰哥哥反了還不成第84章 決戰第234章 搶奪第788章 勇者無敵第112章 勸降第203章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誘惑第557章 你有騎兵我也有第385章 宗教改革第253章 送上門去投降第131章 東洋水師營第483章 圍城第65章 緬甸王子第114章 天地會第543章 歐洲戰場第413章 施瑯第532章 精神永存第486章 炮擊北岸第81章 開戰第76章 爭端再起第140章 勝利者的姿態第28章 歃血爲盟第380章 海權時代第412章 前線告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结县| 灌南县| 昌黎县| 保靖县| 庄浪县| 安新县| 宜春市| 治多县| 祁东县| 天津市| 兴文县| 稻城县| 泽普县| 阳谷县| 永丰县| 宁安市| 大渡口区| 阳新县| 朝阳县| 梁山县| 南昌县| 革吉县| 航空| 和田县| 穆棱市| 湟源县| 保靖县| 巴中市| 南漳县| 延边| 永嘉县| 内江市| 华亭县| 西昌市| 汝城县| 宁陵县| 土默特左旗| 凭祥市| 灵川县| 顺义区| 淅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