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節 字如其人

楊氏是建衡伯府第五女,亦是最小的嫡女,自小得母親疼愛,嬌生慣養。後嫁入薛家,丈夫薛子明性情溫和,對她更是百般呵護。她嫁過來第三個月懷孕,生女薛東琳,一年後又生子薛華逸。

三年抱兩,薛府雖人丁興旺,老夫人也是格外看重的。

她是老夫人幼子的媳婦,不需住持家中中饋,老夫人又是慈愛性子,對楊氏很寬容。

她一輩子沒有吃過苦,直到被九歲的薛東瑗算計。

薛東瑗生母姓韓,亦是盛京望族,她外公在先帝時官至工部尚書。

韓家在盛京頗有名氣,除了他們家門風嚴謹清廉,便是韓家子嗣都很漂亮。

特別是到了薛東瑗母親這一輩,幾個女兒個個國色天香。

薛東瑗越來越大,眉眼間越來越像韓氏。個子高挑,肌膚雪白,鼻樑筆挺,櫻脣微翹,最最出彩的,是她那雙遺傳自韓氏的眼睛。

她斜長眸子微挑,自有風流媚態,勾人魂魄。

東瑗六歲的時候,楊氏有天去看她,她午睡初醒,雲髻蓬鬆,肌膚粉潤,懵懂眸子流轉著迷離的嬌慵,楊氏瞧著就渾身發酥。

特別是她櫻脣輕啓,聲音甜膩嬌柔喊了聲母親,叫得人筋骨都軟了。

楊氏回去後,滿腦子都是她那媚態。

這還得了!

這麼小的年紀,就如此美豔!她這模樣,女人看了都心動,男人見了,還不對她百依百順?

楊氏憂心忡忡回去告訴了自己的母親:“咱們這樣的人家,來往都是皇親貴胄,要是一個不慎,被外男瞧見了她的模樣,要討了這門親事,可怎麼辦?普通人家還好,要是不幸被王爺皇孫瞧見,非要去,難得薛家敢不給?有個名分也罷,要是被興平王那種荒淫無道的討去,薛家既不敢得罪他,自然要給的。給了,傷得可是家族的體面。到時,老夫人不說她不本分,只說我沒有教好女兒!”

大嫂、二嫂當時笑她太過於謹慎,杞人憂天了。

楊老夫人卻臉色肅穆,道:“你所思慮不無道理。那孩子我也見過幾次,長成她那樣,太過穠麗了,不得不防。要是她做出醜事,都是你這個繼母的過錯……還會連累琳姐兒。”

是啊,要是薛東瑗做了醜事,別人還以爲楊氏教女無方,薛東琳的名聲跟著受損!

楊老夫人想了想,道:“你要服侍姑爺,又要照顧琳姐兒和逸哥兒,總是防著她,豈不是要三首六臂?與其這樣,不如主動一些……讓薛家上下都知道,她不僅僅長得狐媚,性子亦輕佻,不服管教,將來不管她出了何事,薛家算不到你頭上。”

楊氏大喜。

回來之後,便跟身邊得力的商議,最後把自己身邊的兩個二等丫鬟木棉和杜梨換給東瑗。

東瑗的乳孃湯媽媽雖不是楊氏的陪房,亦不是韓氏的,很好收買。

就這樣,三年下來,薛東瑗輕佻粗莽的性子名聲在外,闔府上下都避著她,楊氏心情甚悅。

哪裡想到,她九歲時從樹上摔下來,昏迷了三天就突然醒來,看著楊氏的神情很奇怪。

她躺在牀上,楊氏卻感覺她的目光深斂,看不出一點情緒,不似少女的歡快與單純,令人發憷。

她當時沒有深想。

半年後,就出事了。

先是楊氏努力培養的湯媽媽被攆了,老夫人還私下裡言辭告誡她一番,說她疏忽了對東瑗的照顧,把湯媽媽那種毫無德行的放在嫡小姐身邊。

沒過幾個月,木棉和杜梨被賣到娼寮。

老夫人一向寬容,把做錯事的下人打個半死,還要賣到娼寮,是第一次。楊氏也是第一次知道老夫人手段如此果決強悍。

這都不算什麼。

第二天薛老夫人當著家裡的妯娌教訓她,言語裡,句句暗示楊氏迫害東瑗,這纔是楊氏一生中受過最大的屈辱!

她從未這樣失過體面!

都是薛東瑗!

這些話,楊氏自然不會跟自己的二嫂說。

她只是很氣憤說湯媽媽、木棉和杜梨誤會了她的意思,對東瑗出手,結果薛老夫人把賬算在她頭上。

一副無辜模樣。

楊二夫人聽了心中直笑。

當時婆婆給楊氏出主意,並沒有避諱她和大嫂,難道楊氏沒有聽進去?

見楊氏把過錯都推給下人,楊二夫人明白她不想多談這個話題,隨著她的意思,把話題繞開。

從鎮顯侯府薛家回去,楊二太太忍不住搖頭輕笑。

六小姐楊彤很活潑,見母親獨自發笑,忍不住問:“娘,您笑什麼?”

楊二太太宛如自言自語:“……我笑你們五姑姑,跟你們祖母一個性子,真是誰生的像誰…...那個九小姐,是個厲害的,你們五姑在她跟前做不得一點鬼……”

她說的含含糊糊,楊彤一頭霧水:“娘,五姑姑什麼性子?”

楊二夫人摸著她的腦袋,含笑不語。

楊彤很不滿意母親的敷衍態度,又問:“娘,那個漂亮的九小姐,她怎麼個厲害法兒?我瞧著她和和氣氣的,比琳表姐討人喜歡……”

楊二夫人將愛女摟在懷裡,笑感嘆道:“當初那個韓氏做出那種事……薛老夫人可不糊塗……她居然還寵愛薛九小姐,足見九小姐的厲害。”

這回,楊薇也糊塗了,笑起來:“娘,韓氏是九小姐的生母嗎?她曾經做了什麼?”

楊二夫人回神,覺得自己的話說得太離譜了,便端正神色,對兩個女兒道:“小孩子不要總是刨根問底……”

東瑗坐在老夫人東次間臨窗的炕上練字,一練一下午,既不煩躁,亦不喊累。

老夫人睡了兩刻鐘便起來,正好二夫人帶著五小姐薛東蓉過來問安。

外面天色越來越沉,沒過半盞茶的功夫就下起雪來。

“今年的雪可真大……”二夫人愁苦道。

五小姐薛東蓉卻笑:“瑞雪兆豐年,明年定是風調雨順……”

老夫人最喜歡聽這種樂觀的話,當即笑起來,問了馮氏和薛東蓉幾句,就道:“外面下雪,天怪冷的,你們娘倆陪我摸牌,晚上留在這裡吃飯。”

二房的二老爺病逝將近十年,二夫人馮氏有一子二女。兒子薛華軒在薛家兄弟中排行老三,前年外放四川知府,帶著妻兒上任,不準備回京過年;一個女兒叫薛東婷,薛家姐妹裡排行老四,四年前嫁到定遠侯府,成了定遠侯的第三兒媳婦。

另外一個女兒,便是五小姐薛東蓉。

薛東蓉今年十七歲,尚未出嫁,是薛家的老姑娘。她嫺靜和善,薛府上下都很喜歡她。

五年前她跟陳國公府的世子爺定了親。

陳國府是四皇子的外家,先帝晚年體弱多病,四皇子起了弒父篡位的歪念,陳國府幫襯著。計劃落敗後,陳國府被抄家滅族。

薛家是太子的外家,自然劃清界限,主動退親。

當時風頭不好,薛家不敢給五小姐再議親,拖了兩年。然後就是國喪,一直耽誤至今。

如今二房,只有馮氏和五小姐薛東蓉,老夫人可憐她們母女孤寂,總是留她們母女在身邊說笑。

一聽要摸牌,薛東蓉附和笑:“好啊。”然後看了眼在一旁安靜練字的薛東瑗,“九妹也來。”

薛東瑗擡頭,一雙邪魅眸子裡熠熠生輝,微挑的眼角使她的五官別樣妖嬈。她盈盈照人的眸子瀅動,微帶羞赧道:“我不會……”

老夫人也道:“不要她。她不會摸牌,跟她摸牌累死了,總是要等著她……”

馮氏和薛東蓉都笑。

聽說老夫人要摸牌,老夫人房裡的管事媽媽詹媽媽就吩咐丫鬟在廳堂支起牌桌。

老夫人就喊詹媽媽:“讓寶巾她們伺候,你來湊個席。”

詹媽媽沒有推辭,便跟著湊了數。

她們在廳堂摸牌,不時有老夫人的笑聲傳到東次間。東瑗依舊安靜一筆一劃寫字。

兩圈沒有打完,聽到丫鬟說老侯爺回來了。

老夫人笑:“今天回來挺早的……”

然後外面悉悉索索裙襬移動的聲音。

東瑗把放下筆,起身下炕。

在一旁伺候的橘紅忙幫她穿鞋。

鎮顯侯是東瑗的祖父,三朝元勳。新帝登基後,感念薛老侯爺的功勳,封他爲當朝太師,以示新帝對老臣的恩寵。雖是三公之首,卻並無實權。

六十多歲的薛老侯爺身體健朗,紫紅色御賜蟒袍玉帶,格外精神。他臉頰黧黑中微帶著健康的紅潤,看著兒媳婦和孫女等人,笑著讓她們起身,道:“摸牌呢?”

老夫人由詹媽媽扶著,道是。

“你們繼續玩……”老侯爺聲音洪亮有力,然後轉身去了淨房更衣。

丫鬟們忙去服侍。

老夫人便道:“離吃飯還有一個時辰呢,侯爺要去書房的,不妨事,咱們繼續……”

幾個人又坐了回去。

東瑗也回東次間繼續練字。

片刻,薛老侯爺從淨房出來,看到乖巧的東瑗,便笑著坐到她對面的炕上。

東瑗忙起身行禮。

老侯爺讓她坐下,然後拿起她的字看。

“進益了……”老侯爺點頭,“字越寫越好……”

這樣的誇獎有些違心,東瑗的字真的不敢恭維。她訕然笑了笑,道:“我一直在練,先生說鋒銳有餘,圓潤不足,不像女子的字體,讓改改……”

老侯爺又看了一眼,哈哈大笑:“誰著女子的字就一定要娟秀?我瞧著瑗姐兒的字飽滿蒼勁,甚好!”

東瑗汗顏。

因爲是自己的孫女,老侯爺自然覺得好,外人可不會這樣認爲。字如其人,寫了一手這麼粗獷的字,旁人看了,只怕嫌棄她不夠溫婉賢良。

這個時代背景下,女子的品德之一,便是謙恭。

如此霸氣的字,與女子美德背道而馳,東瑗努力改進。

老侯爺又問了她的學問,兩人說了半天的話,他纔去書房。

晚上吃了飯,東瑗辭了老夫人和老侯爺,帶著丫鬟回了她住的拾翠館。

東瑗等人告退後,原本笑呵呵的老侯爺臉色一瞬間陰沉下來。

老夫人瞧著,便知道他有事要說,遣了屋裡服侍的,自己給老侯爺倒了杯熱茶,復又坐在他的下首。

“今日下了早朝,皇上把我叫去御書房,說了三個時辰的話,還讓御膳房賜了午膳…..”老侯爺的語氣很沉悶,甚至有些沉痛。

老夫人心中咯噔一下。

第96節 平妻(2)第5節 盛家謀劃第196節 賞賜第225節 巧舌(1)第80節 回門(1)第42節 可笑第127節 歸期(2)第104節 反常(2)第240節 告密第164節 決定第130節 不見(1)第40節 賜婚第60節 玉葫蘆(2)第131節 2第258節 結局(1)第89節 坦白第72節 盛府秘密(1)第249節 意外(2)第56節 祈福(6)第214節 站隊(2)第105節 承諾第120節 元昌帝的怒第175節 太子人選第131節 2第148節 消災(1)第241節 道歉第96節 平妻(2)第233節 不喜第159節 前兆第1節 臘梅傲雪第95節 平妻(1)第110節 範姨娘的心思(2)第61節 義女(1)第191節 生氣(2)第229節 喜事第15節 老夫人發怒第141節 還珠(1)第240節 告密第203節 心念(2)第107節 打架(1)第143節 姻緣 粉紅330第63節 陪嫁(1)第241節 道歉第175節 太子人選第31節 聖旨第215節 站隊(3)第238節 救命恩人(1)第93節 敗露第69節 新婦第261節 結局(4)第234節 變故(2)第156節 選擇(2)第198節 補償(2)第153節 花言巧語第28節 客來第108節 打架(2)第34節 保密第187節 恩典第78節 付出第187節 恩典第112節 逃婢(2)第153節 花言巧語第158節 請辭第55節 祈福(5)第83節 安排第21節 訴委屈第124節 子嗣單薄緣由(2)第177節 護子(1)第103節 反常(1)第166節 誤導第140節 人情第138節 尋珠(2)第230節 過年(1)第150節 滿月(1)第129節 明珠遺海第40節 賜婚第99節 寵愛(1)第114節 坦誠交心第120節 元昌帝的怒第56節 祈福(6)第86節 壽宴(3)第148節 消災(1)第153節 花言巧語第218節 私情(3)第17節 贈送第205節 拒絕(1)第13節 **示弱第9節 香消玉殞第169節 處置第146節 不慈不孝(2)第10節 故人他行第227節 叮囑第101節 專寵第58節 詰問第79節 維護第201節 車禍第147節 不慈不孝(3)第35節 花樣第190節 生氣(1)第54節 祈福(4)
第96節 平妻(2)第5節 盛家謀劃第196節 賞賜第225節 巧舌(1)第80節 回門(1)第42節 可笑第127節 歸期(2)第104節 反常(2)第240節 告密第164節 決定第130節 不見(1)第40節 賜婚第60節 玉葫蘆(2)第131節 2第258節 結局(1)第89節 坦白第72節 盛府秘密(1)第249節 意外(2)第56節 祈福(6)第214節 站隊(2)第105節 承諾第120節 元昌帝的怒第175節 太子人選第131節 2第148節 消災(1)第241節 道歉第96節 平妻(2)第233節 不喜第159節 前兆第1節 臘梅傲雪第95節 平妻(1)第110節 範姨娘的心思(2)第61節 義女(1)第191節 生氣(2)第229節 喜事第15節 老夫人發怒第141節 還珠(1)第240節 告密第203節 心念(2)第107節 打架(1)第143節 姻緣 粉紅330第63節 陪嫁(1)第241節 道歉第175節 太子人選第31節 聖旨第215節 站隊(3)第238節 救命恩人(1)第93節 敗露第69節 新婦第261節 結局(4)第234節 變故(2)第156節 選擇(2)第198節 補償(2)第153節 花言巧語第28節 客來第108節 打架(2)第34節 保密第187節 恩典第78節 付出第187節 恩典第112節 逃婢(2)第153節 花言巧語第158節 請辭第55節 祈福(5)第83節 安排第21節 訴委屈第124節 子嗣單薄緣由(2)第177節 護子(1)第103節 反常(1)第166節 誤導第140節 人情第138節 尋珠(2)第230節 過年(1)第150節 滿月(1)第129節 明珠遺海第40節 賜婚第99節 寵愛(1)第114節 坦誠交心第120節 元昌帝的怒第56節 祈福(6)第86節 壽宴(3)第148節 消災(1)第153節 花言巧語第218節 私情(3)第17節 贈送第205節 拒絕(1)第13節 **示弱第9節 香消玉殞第169節 處置第146節 不慈不孝(2)第10節 故人他行第227節 叮囑第101節 專寵第58節 詰問第79節 維護第201節 車禍第147節 不慈不孝(3)第35節 花樣第190節 生氣(1)第54節 祈福(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城市| 河曲县| 建平县| 霸州市| 蓬溪县| 黄山市| 额济纳旗| 衡东县| 阿荣旗| 连平县| 井冈山市| 天津市| 诸城市| 略阳县| 寿阳县| 内乡县| 安宁市| 玉屏| 南江县| 平罗县| 洪泽县| 星子县| 秦皇岛市| 衡南县| 蒙自县| 报价| 涟水县| 武穴市| 得荣县| 葵青区| 北川| 凤台县| 泰和县| 宁海县| 灌阳县| 新野县| 厦门市| 黎川县| 会昌县| 闻喜县| 永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