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72章

大荒出了一件奇事,那藏閣的唐時竟然去自在閣上住了。

原本唐時不過是暗中出手護著小自在天這邊,可是在上次出手解決了魔修來的攻擊之後,事情不知怎的就傳開了。

衆人都猜到肯定是唐時出手,若說是大荒之中誰跟小自在天的交情過從最深,也只有一個唐時了。

而今天隼浮島在北,小自在天在南,一部分人遷入大荒,一部分人則留守小自在天。

不過東海罪淵再也沒有罪力散發而出,唐時雖沒去看過,卻也知道——那罪淵下面,最中間那一出,應當已經被石柱給填上。

是非投入東海罪淵之後九百九十九日,東西兩海分界線、樞隱星半輪月的海霧之中,忽然便出現了一座高大的石像,從靈樞大陸的東西兩岸,都能看見。

在海上霧氣濃厚之時,之瞧得見一個模糊的影子,若是碰到天氣好,陽光普照,海上颶風吹捲走無數的海霧,那石像就會清晰地出現在航線的盡頭。

無數人發現了這石像,只看得出是一名左手合半十,右手執著佛珠的年輕僧人,閉著眼,只看著便覺得溫和,有一種再焦躁的情緒都會在這一眼的時間之中平息的感覺。

只是當不少人慕名而去,趁著大船小船出海,或者是御劍御空而行,一直往東海而去,甚至穿越了罪淵,也不曾真正見到這石像。那石像似乎只是一個影子,只有隔得遠的時候才能看到,有時候清晰,有時候模糊。真正到了近前,卻真的變成水中月、鏡中花。

唐時自然知道這異象,也知道那僧人是誰,可是他從來不去看。

不過是個已經死了的人,他還去理會什麼?

他在山頂上站了很久,原本以爲小自在天的佛修們已經去遠了,可是他沒有想到,印空會出現。

最終他還是去了自在閣,上了第十層。

對於唐時這種隨意串門的行爲,大荒之中自然是有諸多的非議,但是誰也不敢站出來指責唐時什麼。

誰敢指責?

有時候,一個人的行事風格和手段,已經深入人心,即便是這個人做了再出格的事情,旁人也只當是尋常了。

唐時,便在此列。

比這個更過分的事情都做了不知道多少了,也沒人去譴責他。

作爲幾乎是唯一一個被唐時明確表示過的人,湯涯這個藏閣閣主,自然不會去譴責唐時。

有關於是非的一切,興許都是唐時的忌諱吧?

他還記得,唐時說喜歡是非。

興許在旁人的眼中,這兩個人也就是關係好一些,走得近一點,可唐時當初親口說了那些話之後,是非與唐時的一切,在湯涯的眼中就有了不一樣的意思。

只可惜,最後竟然是這樣的結局。

湯涯由著唐時胡來,別人也懶得管,人家藏閣閣主沒話,小自在天更是沒意見,他們操什麼心?

所以即便是非議遍地,漸漸地也沒有人管了。

唐時現在還在閉關之中。

修行的乃是蟲二寶鑑,詩歌之境,經歷過了這世間種種悲歡離合,唐時的感悟似乎又深了一層。

在進入自在閣第十層那小小的閣樓的時候,整個自在閣扇區還是一片的荒蕪,可是當他再次睜開眼睛,看著毫無灰塵的房間,輕輕將那一扇門推開,便聞見淡淡的佛香味道。

站在高塔之上,頭頂便是暮鼓晨鐘,正是夕陽從地平線上下去的時候,整個自在閣扇區竟然已經生長出無數的樹木,雖然看著跟別的扇區還有察覺,不過已經好了不少。

尤其是在自在閣周圍,那些花草樹木,其實都跟小自在天島上的差不多。

閉關之前聽印空說,僧人們來的時候,帶了許許多多小自在天上的舊物,即便是換了新地方,也不會忘記當初從何處而來,保持著一些舊有的習慣。靈樞大陸固然好,可是小自在天本身跟靈樞大陸的大體修煉方式是不一樣的,走的也不是一個路線,有時候堅持本心很重要。

他站在門前,看到下面有不少的僧人在遠處,踏著暮色歸來。

掐指一算,竟然又閉關了許久。

回頭一看的時候,整個自在閣已經看不出新建的模樣了,隱隱約約有一種厚重和滄桑的感覺了。

他知道,這種感覺不是來自於歲月的短暫流逝,而是由這些修爲微末的小自在天僧人帶來。

歷史和底蘊很厚重,走到哪裡,這種厚重感也不會消失。

即便是再次有風雲的變換,那種厚重給所有小自在天佛修留下的印刻,也永不消失。

就像是唐時,無數次想到是非,伴隨而來的總是那種厚重感。

即便是很年輕的佛修,身上也褪不去那種感覺。

唐時一念及此,回頭看到的時候,便見到了那柱子旁邊掛著的東西。

一串佛珠。

很眼熟的一串佛珠。

唐時怔然了一下,卻知道是非是不可能回來的。他只是看到了是非的舊物……

這柱上,刻著當初唐時看到過的那些佛經,只是上方懸著這樣的一串紫檀木的佛珠。

十八顆木質的圓珠,規整地拍著,其中一顆鏤空,裡面卻還包裹著一顆更小的圓珠,看不出是什麼材質,只是那佛珠上刻著“是非”二字。

小自在天佛修都有的,這是是非的手珠。

唐時伸出手去,想要將之取下來,可是那手伸出去,在即將觸碰到的時候,卻又頓住。

手指指尖,距離那佛珠,僅有絲毫距離。

可是唐時,終究還是收回手來,任由這佛珠掛著,不曾觸碰半分。

他出關,印空應當是知道了,從第九層上來,便已經出現在第十層。

唐時揹著手,沒有回頭,問他道:“這佛珠,從何而來?”

這分明,便是唐時當初從三重天上出來的時候,怒極之下摔了的那一串。那一日,佛珠撞落香案上東西,散落到地上時候的碰擊聲,似乎還在耳邊,可是眼前一晃,這佛珠,便又在眼前了。

印空道:“三重天大殿上來。”

是非只吩咐他們,次日上殿來收拾,那個時候是非已經消失不見,殿中香案上,只放著這樣的一串手珠。

“你們看到的時候,是……”

其實不用問了。

唐時閉眼,又看了看是非刻的字,自己刻的字,久已不曾波動的心,忽然顫了一下。

他重新推門進去,不再看那佛珠,回身又關上門,不理會外面的一切了。

印空的目光落在那佛珠上,打了個稽首,又轉身重新下去了。

手珠既然已經散了,現在又是好的,想必是他,一顆一顆地撿起來,穿好了放回去。

這人是個什麼意思?

唐時已經不願意去想了。

他要做的,只是閉關而已。

渡劫期對唐時來說,根本不存在任何問題,可是他沒有想到,早已經忘記的一切,在突破的這一日,忽然出現了。

那種,一切都回到起點的感覺。

他盤坐在蒲團之上,雙手掐著古怪的手訣,眉心旋轉著太極丹青印,墨氣從他身體各處氤氳而出。

蟲二寶鑑打開,序言再次出現。

唐時睜眼,便瞧見了前面的話。

第一境曰望境,乃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境曰苦境,乃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

佛曰七苦,佛曰八苦。

一個“苦”字,何爲苦?

唐時忽然有些恍惚起來,整個禪房,忽然就一變,他卻閉上了眼睛。

序言之中的一個“苦”字,忽然騰空而起,又轉瞬崩碎,化作煙雲紛散成墨氣,融入到唐時的眉心。

十指全是閃爍的墨氣,漆黑的一片。

在一切動靜消失的同時,一種平靜而古樸的氣息,忽然從唐時的身上散發出來。

他睜眼的同時,卻聽到了一句話:“我中華詩道之妙境,豈是你這黃口豎子可以妄議的?這門課,你——重修!”

重修。

太久太久沒有記憶了,這樣的一句話,唐時已經忘記了太久。

他恍惚之間又看到了那老教授,手捧著一本“蟲二寶鑑”,一副學究模樣。

他還記得,來到這裡的時候,第一種感官——天氣很好。

“你既然已經於詩道有所領悟,這便回來吧。”

老教授慈眉善目地看著他,對著他說這一句話。

唐時看著他,沒有說話。

“這萬千詩境,你已經舉一反三,通一而通萬,以一窺全,自此天下詩歌境盡入你胸中,何愁大事不成?回來吧。”

又在聒噪了。

那老教授帶著厚厚的老花鏡,一副慈眉善目的模樣。

唐時只道:“滾吧。”

那老教授面目瞬間猙獰起來,“我以詩道度你,你卻讓我滾,天下何曾有這樣的道理,納命來!”

說著,這人的影子便朝著唐時撲來。

“心障……”

在唐時的記憶之中,這一切是從穿越開始的,此刻自己突破,最大的問題也這一切的“因”上。

佛說因果業報,有因有果。

當初的因,種下今日的果。

所以似乎,唐時從何處而來,便要從何處而去。

在老教授朝著他撲過來的時候,唐時只是輕輕地擡手,一嘆,無數往昔的壯闊畫面已經從他腦海之中略過了。

微微彎脣一笑:“你不過是我設這一局的虛幻所在,從不曾存在,如今化我心障,因果是有,卻不是你口中的因果。”

那影子頓時變得模糊起來,被唐時一指按中,竟然慘叫了起來。

無數的,無數的,無數的畫面,在這一刻走馬燈一樣從唐時腦海之中迸閃過去。

上課,論文,重修……

一切的一切,在那影子被唐時按中,慘叫著消失的同時,都浮現了出來。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以來,唐時對往昔的記憶都已經開始模糊,彷彿自己本來就是樞隱星的修士一般。

可是今日他想起自己的由來,卻又看到,連這由來都是虛假的。

不過是自己爲自己,設置的記憶。

眼簾微微一垂,唐時陷入了無盡的睡夢之中。

旋轉的星盤,浩瀚的星圖,他的神魂脫出了樞隱星的束縛,飄散向無盡宇宙,於是意識拔高,看到無數的無數的星辰,或大或小,或明或暗。

三十三天星域,分成了三支,分別從一顆主星上連出三顆輔星,一串一串的星辰,在宇宙之中按照這預定的玄奧軌跡運轉,星辰與星辰之間的金色光絲,隨著宇宙之間的能量流動,而忽明忽暗。

巨大的星域,盤踞在整個宇宙的正中,一顆主星,滄桑而浩瀚。

宇宙邊緣,便是星域的邊緣,佇立著三座巨像,只是一個略微凝實的虛影。

其中一個方向的虛影,忽然之間煙雲一樣散去。

而後,另一個方向的影子,散發出無盡的光芒,籠罩整個東十一天星域,卻流星一樣散落。

那影子略微帶著幾分模糊,卻見一道青影自虛影脫出,伸手往無盡星域星辰之中一抓,那一顆星,便是地球。這影子抓出了幾道光絲,又投身下去,分出無數的青光來,合而爲一。

這一道青光,自東十一天最大的輔星起始,瞬間穿過無數星辰,電流一樣掠過無數的星橋,通過了脆弱的樞隱星外的星橋——每通過一寸,星橋便消逝一分。

細看之時,彷彿能隱約感覺到,這青光後面有什麼在追逐,只是青光遁去的速度極快,在星橋消逝的瞬間,便已經消失乾淨!

後面那無形的力量,在這一瞬,終於擊中了青光,於是青光散落無數,成爲流光落在樞隱星外無數環繞的星雲之中,無影無蹤。

龐大的星域裡,東十一天星域的巨影線條,忽然變得稀薄起來,不再有光亮散發,只是一道薄薄的虛影。整個三十三天之中,只有北面的影子,依舊散發著淺淺神光,超然於整個星域。

滄桑變幻,當年無數散落的青光,終於緩緩凝聚,成天際一滴雨,六十甲子後,墜落小荒東山。

“滴答。”

唐時忽然睜開了眼睛,浩瀚的星域幻影還殘留在他腦海之中。

一切,忽然明晰。

舉目,眼前的一切建築和遮擋,都在他一眼望過去的時候變成了透明,消散這禪房的屋頂,自在閣的高塔,上面暮鼓晨鐘,幽幽墨空,和那滄桑星漢……

無盡星域之中,北十一天星域,神像虛影,忽然睜開雙眼,似乎隔著這千萬億星辰的廣闊星域,與唐時——對視!

作者有話要說:2

第十章 蠢鵝復活記第十三章 劍冢第172章第六章 妖修第十二章 後會無期第一章 印記第166章第十章 第四境門口第十一章 《春曉》第二十六章 噩夢80第六章 首戰第145章第158章80第六章 首戰第十二章 後會無期135第十一章 爛柯第二章 小荒境第142章第十五章 塵埃落定56第四章 藏經閣134第十章 偈語第174章 大結局(上)星主歸來第五章 仙門第十四章 小崑崙第二十一章 新境界異世神級鑑賞大師 第一章 誘餌異世神級鑑賞大師 第十八章 半輪月第142章第二章 除心魔第137章第171章89第一章 靈之樞異世神級鑑賞大師 第十八章 半輪月第176章 大結局(下)七情六慾第170章第十二章 後會無期異世神級鑑賞大師 第六章 採菊東籬下第151章第十一章 詬誣第三章 你熊的56第四章 藏經閣第十三章 煞氣第九章 宋詞第一第137章第154章78第四章 北山兩儀宗第二章 《詠鵝》第五章 打開寶鑑90第二章 招魂礁第十八章 夜來風雨聲第四章 城牆外132第八章 五柳先生第二章 除心魔第七章 輪空者第十三章 綠綺第十章 第四境門口第八章 鐘聲第178章 大風吹不散飛雪晴75第一章 畫裳第171章第166章異世神級鑑賞大師 第七章 廟宇第三章 報上名來異世神級鑑賞大師 第二章 武陵源第十三章 煞氣51第十章 《靜夜思》第170章72第十章 科學地作死第七章 練氣期加更第九章 打老子啊69第七章 井第一章 一路向南第三章 蟲二寶鑑第149章第六章 缺半句第四章 《憫農(二)》78第四章 北山兩儀宗第138章50第九章 二品墨師第十三章 綠綺82第八章 三招第六章 大變活鵝第三章 蟲二寶鑑第三章 蟲二寶鑑90第二章 招魂礁第一章 折難盒第143章第六章 皇煜第八章 入閣90第二章 招魂礁第十三章 煞氣第十一章 天譴第152章第三章 你熊的第174章 大結局(上)星主歸來第五章 受罰戰起第六章 《賦得古草離別》82第八章 三招第149章第六章 皇煜
第十章 蠢鵝復活記第十三章 劍冢第172章第六章 妖修第十二章 後會無期第一章 印記第166章第十章 第四境門口第十一章 《春曉》第二十六章 噩夢80第六章 首戰第145章第158章80第六章 首戰第十二章 後會無期135第十一章 爛柯第二章 小荒境第142章第十五章 塵埃落定56第四章 藏經閣134第十章 偈語第174章 大結局(上)星主歸來第五章 仙門第十四章 小崑崙第二十一章 新境界異世神級鑑賞大師 第一章 誘餌異世神級鑑賞大師 第十八章 半輪月第142章第二章 除心魔第137章第171章89第一章 靈之樞異世神級鑑賞大師 第十八章 半輪月第176章 大結局(下)七情六慾第170章第十二章 後會無期異世神級鑑賞大師 第六章 採菊東籬下第151章第十一章 詬誣第三章 你熊的56第四章 藏經閣第十三章 煞氣第九章 宋詞第一第137章第154章78第四章 北山兩儀宗第二章 《詠鵝》第五章 打開寶鑑90第二章 招魂礁第十八章 夜來風雨聲第四章 城牆外132第八章 五柳先生第二章 除心魔第七章 輪空者第十三章 綠綺第十章 第四境門口第八章 鐘聲第178章 大風吹不散飛雪晴75第一章 畫裳第171章第166章異世神級鑑賞大師 第七章 廟宇第三章 報上名來異世神級鑑賞大師 第二章 武陵源第十三章 煞氣51第十章 《靜夜思》第170章72第十章 科學地作死第七章 練氣期加更第九章 打老子啊69第七章 井第一章 一路向南第三章 蟲二寶鑑第149章第六章 缺半句第四章 《憫農(二)》78第四章 北山兩儀宗第138章50第九章 二品墨師第十三章 綠綺82第八章 三招第六章 大變活鵝第三章 蟲二寶鑑第三章 蟲二寶鑑90第二章 招魂礁第一章 折難盒第143章第六章 皇煜第八章 入閣90第二章 招魂礁第十三章 煞氣第十一章 天譴第152章第三章 你熊的第174章 大結局(上)星主歸來第五章 受罰戰起第六章 《賦得古草離別》82第八章 三招第149章第六章 皇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屏东县| 依兰县| 伊金霍洛旗| 镶黄旗| 来凤县| 宜黄县| 福州市| 稻城县| 海原县| 页游| 稷山县| 磐安县| 菏泽市| 柘城县| 万年县| 彰武县| 利川市| 宜兰县| 孝昌县| 安吉县| 昌黎县| 清新县| 大化| 淮滨县| 峨眉山市| 贵德县| 江西省| 望奎县| 连山| 长岛县| 云南省| 蓬莱市| 合山市| 方山县| 弥渡县| 五原县| 通海县| 普格县| 紫云| 礼泉县| 红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