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章 普塔勒姆的大火(上)

九一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晚。

天漸漸地暗了下來,原本荒無人煙的普塔勒姆西面海域,此時卻是一片熱火朝天的場面。灘頭處一片***通明,上百道光柱掃來掃去,幾百盞大功率氖燈把個灘頭照得如白天一樣,人來人往,十分熱鬧。從運輸船上弄下來的作戰物質,把個灘頭處堵得水泄不通。幾萬士兵正用手,用肩膀,拼了老命般地想把這些堆積如山的東西搬到別處儲藏起來。英法兩國本來裝備的軍車就不多,在索姆河戰役中,法國人幾乎徵用了所有的車輛,包括軍車,私人小轎車,人力車和畜力車,好不容易纔保證了前線的需要。可是這是在斯里蘭卡,沒有那麼多的有利條件,只能讓士兵來搬了。本來,在協約國的計劃中,是準備在斯里蘭卡強搶一些當地人,再搶一些大型牲畜,如馬啊牛啊之類的來運輸作戰物質。可是,斯里蘭卡人的堅壁清野政策執行得非常徹底,別說大型牲口了,連人都沒有見著幾個,想拉壯丁也沒得拉。沒辦法,只能苦了高貴的英國和法國士兵來幹這種下賤的活了。

喬治上將和布朗上將當然知道,把作戰物質堆在灘頭處是十分危險的一件事情,中國人的飛機一來,必定損失慘重。可是,他們也沒有辦法啊,上岸的二十萬大軍要吃要穿要打仗,那些食物和彈藥都是必不可少的。幾千門各式火炮和高射炮所需地彈藥更是個天文數字,還有那幾乎是敗家子一樣的高射機槍,各項需要都加起來,每個士兵每天可平攤約五十公斤左右,一天就得一萬噸啊。沒有軍車,壯丁,沒有大型牲口,單單運輸這一萬噸的東西,就得動用幾萬人馬,壓得喬治上將和布朗上將喘不過氣來。幸好。中國人的注意力全部被意大利那幫傻瓜騙走了,要不然,中國飛機來此騷擾幾下,兩個上將的腦袋就得大上三分。

海風勁吹,呼呼做響,一輪殘月掛在半空,這樣的天氣,對於低緯度的斯里蘭卡來說,可是不多見的。在這種天氣下幹活,可舒服了。汗還沒有出來,就被海風吹了個一乾二淨,比吹電風扇還要舒服。正幹得熱火朝天的英法兩國士兵們。忽然間聽到了一陣陣的轟鳴聲,似有似無,若隱若現。他們紛紛停下了手中地活,擡起頭,朝天空中望去。除了幾朵雲朵外,啥也沒有。

可是,經歷過索姆河戰役的一些老兵們。直覺感到事情有點兒不對勁,那是飛機發動機的聲音,聽起來不大,這說明來的飛機不多,可是,可以肯定的是,飛機就躲藏在雲朵裡,就在自己的頭頂上。一股股的光柱也對準了天空,特別是在幾公里外的海面上護衛的那些驅逐艦。更是如臨大敵,有些驅逐艦已經開始朝天空射擊了。

果然。半分鐘之後。一枚枚小型炸彈從天而降,砸到了人羣當中。砸到了堆積如山的作戰物質上。讓士兵們感到奇怪地是,這些炸彈爆炸後,並沒有迸出猛烈的火花,也沒有那彈片橫飛的可怕場面,只是噴射出一股股黑色地粘稠的液體,沾在人的身上,沾在作戰物質的上面。還沒有等士兵們明白過來,那些粘稠的液體就突然間燃燒了起來,而且,彷彿從地獄裡來的鬼火一樣,撲也撲不掉。燃燒彈?士兵們心裡一驚,這就是那傳說中的燃燒彈?這就是讓整個東京陷入幾天幾夜火海地燃燒彈?這就是直接導致強大的日本投降、並乖乖地成爲中國馬前卒的燃燒彈?

沒錯,這就是中國的燃燒彈,三十架轟炸機,帶來了整整六十噸的燃燒彈。本來,如果是六十噸炸彈的話,根本就無法對底下的英法聯軍構成實質性的威脅,頂多只是炸死了一些士兵,把作戰物質毀掉一部分而已,財大氣粗的英法聯軍,根本就不用放在眼裡。可是,這回中國人投下地,並不是他們預想中的炸彈,而是快被他們所遺忘地燃燒彈。

整個灘頭陣地一下子混亂了起來,身上冒火地士兵們,一邊慘叫著,一邊拼命地跳入海中,或者象駝鳥一樣鑽進沙子裡面,或者哀求其它士兵幫著滅火。可是,這種鬼火,如果不跳入海中,你別想著撲滅,就算暫時被沙子壓住了火頭,一見著空氣,又馬上燃燒了起來。吃痛的士兵們拼命地喊著,叫著,沒頭沒腦地亂衝亂竄,有時候撞到其它士兵地身上,把其它士兵身上的衣服也點燃了,引起了更大的混亂。他們都沒有注意到,更大的威脅已經向他們走來。

堆積如山的物質被點燃了,剛開始的時候僅僅是一些火苗而已,可是,由於場面極度混亂,沒有幾個士兵想著得快點兒把火苗撲滅,就算有稍微清醒一些的士兵,也因到處都是人擠人、人推人,而無法有效地滅火。只不過十分鐘時間,當軍官們下令把那些四處亂奔的火人射殺之後,他們才注意到,火勢已經不可控制了。

最先開始燃燒的,是成堆成堆的軍裝、被服,以及雨衣等等。由於做戰區域大部分在赤道附近,雨水特別的多,協約國這一次準備了足夠多的軍裝和雨衣,擺明了是準備與中國人好好地幹上一場的。只是,這些可不是特別重要的作戰物質,並沒有得到重視,所以,自搬到岸上後,就沒有離開過灘頭,一直堆放在那裡。這些東西極易燃燒,而且一燒起來就沒有個完,不把東西全燒乾淨,你別想著把火撲滅。才一會兒時間,那火勢就大得嚇人,火焰直衝雲霄,最高的甚至可達幾十米,遠遠的就可以看見。熱氣撲面而來,逼得想要上去救火的士兵們根本就無法靠近,再加上沒有救火的設備,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大火肆虐著,束手無策。

第35章 聯軍會議(上)第9章 布爾格之戰(上)第34章 徐福之墓(下)第12章 好個誘餌第1章 承德之役(8)第40章 江惠的幸福生活第38章 泰米爾問題第38章 泰米爾問題第47章 火燒日本(8)第15章 藉口(下)第38章 絕境(上)第41章 救兵(上)第95章 歐洲戰爭結束(上)第35章 收復臺灣(5)第68章 梅斯混戰(四)第43章 盟友間的交鋒(中)第7章 戰前會議(12)第30章 陳一的生意經(上)第36章 中途島海戰(中)第3章 承德之役(10)第34章 遲來的空軍(上)第1章 樸正恩的歪心眼(上)第25章 克里斯諾亞爾斯克的陷落第20章 西部艦隊(中)第5章 日本投降(5)第59章 向西班牙宣戰(下)第32章 視察(上)第22章 承德之役(4)第11章 俄艦隊的覆滅(上)第42章 勝利果實(二)第11章 出賣(下)第3章 轟炸海參崴(中)第1章 樸正恩的歪心眼(上)第45章 勝利果實(五)第27章 追殲殘敵(3)第22章 潛艇大餐(上)第26章 索姆河戰役(上)第45章 戰後總結(2)第1章 德國的妥協(中)第30章 家書(下)第2章 意大利部隊的用處第20章 西部艦隊(中)第25章 目標,敦刻爾克(上)第80章 轟炸倫敦(上)第3章 戰前會議(8)第14章 天津之戰(10)第20章 逃向盧森堡(上)第27章 好個日本僱傭軍第19章 算計盟友(下)第16章 受降(5)第44章 攻陷德里(下)第45章 惑敵之策(上)第7章 與威廉二世的會談(下)第50章 海蛇行動(下)第27章 進攻的目標(中)第26章 美軍登陸(下)第33章 沮喪的布林頓第47章 絕望(上)第12章 樸正恩的歸宿第50章 總攻佈置(下)第7章 美太平洋艦隊的覆滅(下)第14章 天津之戰(10)第56章 衝突忽起(中)第7章 出擊(上)第66 梅斯混戰(二)第14章 與美國人的生意(4)第19章 算計盟友(下)第7章 強攻(上)第5章 坦克現身(上)第30章 外交舞臺(3)第80章 轟炸倫敦(上)第41章 收復臺灣(11)第15章 大沽口海戰(1)第6章 日本投降(6)第25章 逃跑(下)第21章 孤注一擲(上)第11章 日本投降(11)第24章 告全國公民書第46章 爭論(上)第34章 攻佔科西嘉島(下)第19章 大清老太后第8章 強攻(下)第90章 莎朗來訪(下)第38章 倒黴的聯合艦隊(上)第24章 追殲日本海軍(10)第46章 總攻的時機(中)第4章 戰前會議(9)第11章 大捷之後(2)第88章 莎朗來訪(上)第37章 掃墓(上)第13章 包抄(上)第39章 鬥雞(下)第49章 不是結局的結局(上)第21章 追殲日本海軍(7)第3章 戰前會議(8)第14章 前奏第9章 鬼子的反擊(9)第10章 日本投降(10)第38章 德里郊外(下)第14章 藉口(中)
第35章 聯軍會議(上)第9章 布爾格之戰(上)第34章 徐福之墓(下)第12章 好個誘餌第1章 承德之役(8)第40章 江惠的幸福生活第38章 泰米爾問題第38章 泰米爾問題第47章 火燒日本(8)第15章 藉口(下)第38章 絕境(上)第41章 救兵(上)第95章 歐洲戰爭結束(上)第35章 收復臺灣(5)第68章 梅斯混戰(四)第43章 盟友間的交鋒(中)第7章 戰前會議(12)第30章 陳一的生意經(上)第36章 中途島海戰(中)第3章 承德之役(10)第34章 遲來的空軍(上)第1章 樸正恩的歪心眼(上)第25章 克里斯諾亞爾斯克的陷落第20章 西部艦隊(中)第5章 日本投降(5)第59章 向西班牙宣戰(下)第32章 視察(上)第22章 承德之役(4)第11章 俄艦隊的覆滅(上)第42章 勝利果實(二)第11章 出賣(下)第3章 轟炸海參崴(中)第1章 樸正恩的歪心眼(上)第45章 勝利果實(五)第27章 追殲殘敵(3)第22章 潛艇大餐(上)第26章 索姆河戰役(上)第45章 戰後總結(2)第1章 德國的妥協(中)第30章 家書(下)第2章 意大利部隊的用處第20章 西部艦隊(中)第25章 目標,敦刻爾克(上)第80章 轟炸倫敦(上)第3章 戰前會議(8)第14章 天津之戰(10)第20章 逃向盧森堡(上)第27章 好個日本僱傭軍第19章 算計盟友(下)第16章 受降(5)第44章 攻陷德里(下)第45章 惑敵之策(上)第7章 與威廉二世的會談(下)第50章 海蛇行動(下)第27章 進攻的目標(中)第26章 美軍登陸(下)第33章 沮喪的布林頓第47章 絕望(上)第12章 樸正恩的歸宿第50章 總攻佈置(下)第7章 美太平洋艦隊的覆滅(下)第14章 天津之戰(10)第56章 衝突忽起(中)第7章 出擊(上)第66 梅斯混戰(二)第14章 與美國人的生意(4)第19章 算計盟友(下)第7章 強攻(上)第5章 坦克現身(上)第30章 外交舞臺(3)第80章 轟炸倫敦(上)第41章 收復臺灣(11)第15章 大沽口海戰(1)第6章 日本投降(6)第25章 逃跑(下)第21章 孤注一擲(上)第11章 日本投降(11)第24章 告全國公民書第46章 爭論(上)第34章 攻佔科西嘉島(下)第19章 大清老太后第8章 強攻(下)第90章 莎朗來訪(下)第38章 倒黴的聯合艦隊(上)第24章 追殲日本海軍(10)第46章 總攻的時機(中)第4章 戰前會議(9)第11章 大捷之後(2)第88章 莎朗來訪(上)第37章 掃墓(上)第13章 包抄(上)第39章 鬥雞(下)第49章 不是結局的結局(上)第21章 追殲日本海軍(7)第3章 戰前會議(8)第14章 前奏第9章 鬼子的反擊(9)第10章 日本投降(10)第38章 德里郊外(下)第14章 藉口(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肥西县| 信宜市| 米脂县| 金平| 班玛县| 乌兰浩特市| 东兰县| 德州市| 射洪县| 黄浦区| 长海县| 新龙县| 西和县| 山东省| 台东市| 柞水县| 原平市| 城市| 集贤县| 石嘴山市| 信宜市| 常山县| 东阳市| 来安县| 崇文区| 牟定县| 永春县| 陈巴尔虎旗| 刚察县| 乌拉特前旗| 固始县| 巨野县| 璧山县| 绿春县| 文化| 漠河县| 三明市| 独山县| 益阳市| 江西省| 潍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