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4章 徐福之墓(下)

傑點了點頭:“不錯,三成持肯定態度,四成不置可明,那個狗屁天皇這一段時間做得不錯,起碼有七成的日本人已經認可了中國爲日本宗主國的事實。只是,還得發電給駐日部隊,讓他們加把勁,給狗屁天皇多施加一點兒壓力,讓他多表達幾次忠心,我們需要至少九成以上的日本人承認中國對日本的支配地位,而不是現在的七成左右。總理,你說說看,對於天皇的改姓,日本軍政兩界的反應會怎麼樣?”

林文的嘴角露出了譏笑:“大狗都開始汪汪叫了,那些小狗們,還不屁顛屁顛地搖著尾巴叫喚個不停?”

正如林文所說的那樣,徐福墓的發現,引起了日本人的強烈關注,天皇的改姓,更是讓日本各界的情緒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日本的那些大人物們,一頭扎進了中國歷史書中,拼了老命地想著讓自己也多少沾點兒光。

東鄉平八朗大將對外宣稱,自己的祖先是漢朝的名人東方朔,其後代跟隨遣唐使來到日本,並在日本安家落戶,爲了表示對祖先的尊敬,東鄉平八朗決定以天皇爲榜樣,恢復祖姓,改爲東方平。

有了這個軍界第一把手的開頭,日本軍政兩界可熱鬧了。梅川奈庫緊接著對媒體公佈,自己的祖先也是中國人,漂洋過海,來到日本,從來就沒有用過日本人的姓。自己其實姓梅名川,奈庫兩個字。是爲了復古而取的號,可見,梅家族從來就把自己當成中國人,根本就不用恢復祖姓。

渡邊大將找了老半天,沒有找到中國百家姓中有一個姓渡地,或者多少與渡字沾點兒邊的,雖然失望透頂,可是經過高人指點後。他還是宣佈。自己原姓杜。而且跟唐朝的幾個詩人有著千絲萬僂的聯繫。改完姓之後,渡邊還特別去買了一付眼鏡,讓自己看起來更加有文人相,平時說話也是一付文質彬彬的樣子,生怕辱沒了祖先的盛名。

西鄉平八朗的中國歷史水平差了一點點,現在犯了大難。他就看過一本中國書,書名叫《金瓶梅》。對於裡面的男主人公,西鄉平八朗可是仰慕之極,爲了表示對偶象地喜愛,他宣佈,改姓西門,叫西六平,多少也算與中國姓沾上邊了。

眼看著改姓熱潮越演越烈,林傑有點兒坐不住了。要是日本人全他媽地改成中國姓。以後管理起來就困難得多了。也顯不出中國人地高貴一等。六月二十一號,在林傑的命令下,漢仁天皇下達詔書。成立了一個改姓委員會,由漢仁天皇兼任會長,並且規定,只有對中華民族做出巨大貢獻的日本人才有資格改姓,而且改姓得經過委員會的批準。任何人末經委員會批準而私自改姓,將以不敬之罪被逮捕,最高處罰是三年徒刑。

如何才能取得改姓的資格,詔書明確指出,少將以上的軍界人士,以及縣市長以上的政界人士,都有資格提出改姓請求,如果其三代親屬都沒有做過對不起中國人地事情,就可以獲得通過。當然,也有特例,在戰場上或者在日常生活中救助過中國人的,在打工過程中對中國做出巨大貢獻的,都可以提出申請。

由於天皇的規定太過於苛刻了,使得改姓成了日本人的一件難於登天的大事。一旦獲準改姓,對日本人來說就是莫大的榮譽,整個家族都跟著沾光不說,在經濟生活中也處於極其有利的地位,換句話說,改了姓之後,起碼相當於半個中國人了,比起四分之一箇中國人,當然是高貴了不少。有了如此地激勵機制,再加上金錢地誘惑力,使得願意加入日本僱傭軍和去中國打工的人越來越多。而想去打仗或者想當個好勞工,不會講漢語,連門都沒有,這使得日本國內學漢語的風氣大盛,在日本人較多地地方,你如果吱裡呱啦地說著世界上最難聽的日本話,人家連理都不願意理你,怕丟臉啊。就算你只會幾句簡單的中國話,只要在自己的族人面前露一下,連老婆都可以多娶幾個。按照日本人的說法,這叫“學了中國話,走遍日本都不怕”。

林傑想出這樣一個計劃,本來就是準備慢慢削弱天皇的影響力,沒有想到,這個天皇爲了表達其對中國人的忠心,竟然自導自演了這一出鬧劇,從而對日本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那些日本平民慢慢琢磨出滋味來了,原來,高高在上、如神人一樣存在的天皇,只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中國人留下來的種子而已,這是不是說明,只要是中國人,任何一個都可以當日本的天皇,而且,人家的血統,比經歷過千多年的皇室一族,好象要純正得多了。

在中國人有意無意間的宣傳下,天皇的影響力漸漸微弱,最終再次變成象徵性的存在,而由中國派駐的總督府接管了日本的全部權力,日本從此喪失了主權,成爲完全意義上的中國的殖民地。當然,這樣的轉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至少當了三十年真正天皇的漢仁,是沒有看到這一結果。狗屁天皇死後,諸皇子爭位,最後中國政府不得不派出一個總督,在諸皇子當中,挑選了一個傢伙繼位,當然,其考覈標準是,那一個皇子更加聽話。從此,中國政府每隔四年向日本派遣一個總督就成了慣例,並漸漸架空了天皇。一九六零年,日本修改了憲法,規定天皇爲日本的名譽元首,由中國政府在皇室成員中挑選一個繼位,中國政府有權力對其進行罷免,如果皇室一族沒有男人,則由中國政府在女性皇室成員中挑選一個繼位,不過,其丈夫必須是中國人才行;而日本軍政各界高官,由總督直接任命,並且向總督負責,與天皇無關。

第33章 攻戰科西嘉島(中)第32章 收復臺灣(2)第14章 迷局(下)第36章 將星墜落(下)第24章 逃跑(中)第1章 宣戰第22章 潛艇大餐(上)第25章 造反(3)第16章 大沽口海戰(2)第12章 受降(1)第6章 朝鮮人的第一次戰鬥(下)第27章 佯攻(下)第29章 家書第2章 出兵(6)第10章 御前會議(1)第6章 朝鮮人的第一次戰鬥(下)第5章 試探(中)第41章 勾心鬥角(上)第12章 好個誘餌第12章 與美國人的生意(3)第47章 交易(1)第34章 攻佔科西嘉島(下)第41章 火燒德里(下)第43章 明碼標價(下)第39章 防禦部署第32章 仁慈,也是有回報的(中)第12章 鬼子的反擊(12)第8章 日本投降(8)第73章 口頭協議(二)第15章 許輝上將(下)第4章 朝鮮人的第一次戰鬥(上)第35章 聯軍會議(上)第36章 水煮高盧雞(上)第28章 外交舞臺(1)第1章 德國的妥協(中)第44章 反攻目標(中)第50章 德國的妥協(上)第21章 拿下大沽口(2)第13章 鬼子的反擊(13)第12章 建國(1)第7章 幸災樂禍第41章 收復臺灣(11)第5章 攻打北京(2)第41章 趁火打劫(下)第69章 藉口(上)第27章 啓航(上)第6章 普塔勒姆的大火(下)第33章 蠻牛哈爾西第6章 天書(1)第16章 判斷(中)第21章 美國撤軍(下)第46章 齊默曼密電(下)第43章 意大利人之夜(下)第35章 記者招待會(下)第39章 火燒德里(上)第5章 美國人的反撲(下)第5章 試探(中)第10章 日本投降(10)第34章 徐福之墓(下)第15章 對付日本人(2)第15章 大沽口海戰(1)第11章 科涅夫斯基的疑惑第43章 意大利人之夜(下)第22章 出兵(1)第39章 防禦部署第12章 樸正恩的歸宿第10章 與美國人的生意(1)第13章 藉口(上)第7章 鬼子的反擊(7)第22章 麪包的妙用(上)第30章 陳一的生意經(上)第1章 造反(4)第10章 可愛的非洲(上)第45章 齊默曼密電(中)第17章 香山閒話(下)第8章 天津之戰(4)第10章 大捷之後(1)第2章 轟炸海參崴(上)第22章 關門打狗(上)第4章 朝鮮人的第一次戰鬥(上)第6章 普塔勒姆的大火(下)第30章 戰場上的仁慈(下)第32章 踏足美洲第47章 哈爾西的煩惱第48章 秘密大運輸第33章 斯里蘭卡獨立(中)第48章 陽謀(上)第48章 排雷第3章 出兵(7)第20章 海軍建設第1章 承德之役(8)第22章 出兵(1)第11章 可愛的非洲(下)第56章 衝突忽起(中)第21章 戰前會議(1)第2章 大戰前夕(中)第87章 總統不好當第2章 美國的危機(中)第19章 異樣的寧靜(上)第13章 包抄(上)
第33章 攻戰科西嘉島(中)第32章 收復臺灣(2)第14章 迷局(下)第36章 將星墜落(下)第24章 逃跑(中)第1章 宣戰第22章 潛艇大餐(上)第25章 造反(3)第16章 大沽口海戰(2)第12章 受降(1)第6章 朝鮮人的第一次戰鬥(下)第27章 佯攻(下)第29章 家書第2章 出兵(6)第10章 御前會議(1)第6章 朝鮮人的第一次戰鬥(下)第5章 試探(中)第41章 勾心鬥角(上)第12章 好個誘餌第12章 與美國人的生意(3)第47章 交易(1)第34章 攻佔科西嘉島(下)第41章 火燒德里(下)第43章 明碼標價(下)第39章 防禦部署第32章 仁慈,也是有回報的(中)第12章 鬼子的反擊(12)第8章 日本投降(8)第73章 口頭協議(二)第15章 許輝上將(下)第4章 朝鮮人的第一次戰鬥(上)第35章 聯軍會議(上)第36章 水煮高盧雞(上)第28章 外交舞臺(1)第1章 德國的妥協(中)第44章 反攻目標(中)第50章 德國的妥協(上)第21章 拿下大沽口(2)第13章 鬼子的反擊(13)第12章 建國(1)第7章 幸災樂禍第41章 收復臺灣(11)第5章 攻打北京(2)第41章 趁火打劫(下)第69章 藉口(上)第27章 啓航(上)第6章 普塔勒姆的大火(下)第33章 蠻牛哈爾西第6章 天書(1)第16章 判斷(中)第21章 美國撤軍(下)第46章 齊默曼密電(下)第43章 意大利人之夜(下)第35章 記者招待會(下)第39章 火燒德里(上)第5章 美國人的反撲(下)第5章 試探(中)第10章 日本投降(10)第34章 徐福之墓(下)第15章 對付日本人(2)第15章 大沽口海戰(1)第11章 科涅夫斯基的疑惑第43章 意大利人之夜(下)第22章 出兵(1)第39章 防禦部署第12章 樸正恩的歸宿第10章 與美國人的生意(1)第13章 藉口(上)第7章 鬼子的反擊(7)第22章 麪包的妙用(上)第30章 陳一的生意經(上)第1章 造反(4)第10章 可愛的非洲(上)第45章 齊默曼密電(中)第17章 香山閒話(下)第8章 天津之戰(4)第10章 大捷之後(1)第2章 轟炸海參崴(上)第22章 關門打狗(上)第4章 朝鮮人的第一次戰鬥(上)第6章 普塔勒姆的大火(下)第30章 戰場上的仁慈(下)第32章 踏足美洲第47章 哈爾西的煩惱第48章 秘密大運輸第33章 斯里蘭卡獨立(中)第48章 陽謀(上)第48章 排雷第3章 出兵(7)第20章 海軍建設第1章 承德之役(8)第22章 出兵(1)第11章 可愛的非洲(下)第56章 衝突忽起(中)第21章 戰前會議(1)第2章 大戰前夕(中)第87章 總統不好當第2章 美國的危機(中)第19章 異樣的寧靜(上)第13章 包抄(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滕州市| 邳州市| 锦屏县| 永城市| 信丰县| 杭州市| 莎车县| 仲巴县| 湘乡市| 北安市| 海淀区| 禄劝| 麻栗坡县| 惠州市| 繁昌县| 环江| 平潭县| 察哈| 新邵县| 乐亭县| 道孚县| 磐安县| 元阳县| 肥乡县| 获嘉县| 泾川县| 青浦区| 旺苍县| 开阳县| 乌什县| 赞皇县| 巴林右旗| 溧水县| 乌兰县| 保亭| 鲁甸县| 张掖市| 泸水县| 怀集县| 莆田市| 青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