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1章 美國撤軍(下)

正如林傑所料的那樣,美國部隊的撤退,反倒激起了其它幾個協約國老大們拼死一戰的鬥志。甚至於在美國人剛剛開始撤退的時候,英法軍隊就開始了對德國西部幾個重要城市的攻擊,雖然沒有一處成功,卻仍然出乎同盟國的意料之外。要知道,就算美國人撤退了,在歐洲西線,協約國仍然佔著絕對的優勢,他們擁有四百八十萬的精銳部隊,而德國人只有三百萬左右。

威廉二世本以爲美國人一撤退,協約國必將士氣大落,他就可以趁機痛打落水狗了。因此,他不顧林傑總統的勸告,頻繁調動軍隊,準備著狠狠收拾一下協約國,出出被打壓了兩年多的一口惡氣。他的目光,仍然盯向了剛剛被洗劫一空的杜伊斯堡。此時的杜伊斯堡,已經由法國的兩個師接防了。威廉二世想著複製一下十幾天前的成功,想著趁他們換防的時候再撈一把,沒想到,他錯了,大錯特錯了。

兩個軍的德國部隊,在杜伊斯堡城下遭受了法國人的頑強抵抗,打了整整一天,一點兒進展也沒有。而與時同時,北、東。南三個方向的協約國部隊,則各派了兩個師增援杜伊斯堡,把德國部隊圍了個水泄不通,逼得威廉二世不得不派兵增援。原本計劃著再次偷襲成功、撈一把就走的威廉二世,卻怎麼也沒有想到,偷襲竟然打成了混戰,而且,參加的部隊越來越多,戰役的規模越來越大,到最後竟然演變成了近百萬大軍糾纏在一起的大決戰。

第二次杜伊斯堡戰役持續了整整兩個月,直到一九一八年九月底纔算平息了下來。德國人在此次戰役中吃了大虧,參戰的八個軍四十萬人中,陣亡的達到十三萬,受傷的也有八萬之多。有一半的師喪失了戰鬥力,有幾個師不得不撤消了編制。當然。協約國也不好受,他們動用了十二個軍共六十萬人,陣亡及受傷的也有二十二萬左右。德國人地戰鬥力真不是蓋的,就算處於劣勢。仍然與協約國部隊打了個旗鼓相當,傷亡數也略少於協約國。不過,從戰略上說,第二次杜伊斯堡戰役,是徹頭徹尾地一次大失敗,德國人被迫後撤,戰線向德國境內再延伸了八十公里左右。離柏林也越來越近了。

看著發生的一切。林傑高興得連著喝了好幾天的茅臺酒。媽的,早知道協約國會拼死一戰,當時應該建議威廉二世加派兵力,發動更大規模地進攻,讓他們的損失更大一些。反正咱中國人也就出出主意而已,歐洲離我們中國那麼遠,部隊離那裡還有十萬八千里呢,想增援也增援不來的。

當然,表面功夫還得照做。林傑向威廉二世發去了一封電報,好好地安慰了他一下,並表示協約國現在是兔子的尾巴,長不了了,他們之所以突然間爆發瞭如此強的戰鬥力。也只不過是迴光返照。曇花一現而已,打到最後。勝利還是在我們同盟國這邊。威廉二世在表示感謝的同時,心下里頗爲後悔,沒有想到,落水的狗咬起人來,那牙齒還是一樣尖利啊。

德國人在杜伊斯堡那邊與協約國地大部隊硬頂地時候,我們中國人也沒有閒著,打得可痛快了。自佔領了車里雅賓斯克後,陳飛峰中將把朝鮮僱傭軍第一集團軍羣留在那裡堅守,以控制這個交通樞紐,不讓俄羅斯軍隊來往其間。自己則帶著三十四軍全部戰鬥人員以及日本的兩個集團軍羣,臨時劃入了王猛元帥的戰鬥序列中去。王猛元帥的裝甲集團軍羣可是一支強大到了可怕的突擊力量,用來進行野戰,那可是勢不可擋啊,誰碰到了誰倒黴,可要是用來進攻有著堅固工事的城市,所能發揮的作用不大,特別是在沒有足夠多步兵的掩護,在巷戰中,坦克和裝甲車很容易陷入防守部隊的合圍中。幸好,陳飛峰中將帶過來地部隊中,不但有著足夠多的步兵,而且還有著多達一萬兩千輛的摩托車部隊,用這玩意兒來給坦克和裝甲車打掩護,可謂物盡其用了。七月三十日,王猛率軍佔領了西伯利亞重鎮鄂爾斯克,八月十五日,佔領了被陳飛峰佔領過、後來又被俄羅斯人重新奪取的新西伯利亞城,並一路西進,擊潰了俄羅斯部隊的多道攔截陣地,於八月二十二號到達了葉尼塞河畔地西伯利亞大鐵路沿線軍事重鎮克里斯諾亞爾斯克。

王保生元帥地西北方面軍主力也沒有閒著。王元帥帶領的可全是戰鬥力超強地純中國部隊,沒有夾雜著半個僱傭軍士兵,單那氣勢,就可以把俄羅斯人嚇得半死了。自車里雅賓斯克到手之後,王保生元帥就帶著一個裝甲軍和九個正規軍,從烏蘭巴德出發,並於七月十六日進抵伊爾庫茨克城下。伊爾庫茨克是俄羅斯對抗中國西北方面軍的最前沿陣地,俄羅斯人依貝爾加湖修建了大量的工事,憑著這些工事,與中國部隊對峙了整整半年時間。不過這回,他們的好運到頭了。中國空軍對伊爾庫茨克進行了猛烈的轟炸,持續了整整五天,把城裡的工事基本上摧毀。沒有了可賴依託的工事,二十多萬俄羅斯步兵怎麼可能擋得住擁有強大裝甲力量的五十萬中國精銳部隊的攻擊?僅僅支撐了一天,伊爾庫茨克就落入了中國人的手中。佔領了伊爾庫茨克後,西北方面軍繼續前進,一鼓作氣,於八月七號拿下了下烏金斯克,八月十三號拿下了坎斯克,並於八月二十一號抵達克里斯諾亞爾斯克的城下,把僅剩的六十三萬俄羅斯部隊阻在了城裡,與王猛元帥一道,完成了對俄羅斯這支最後的精銳部隊的合圍。

第25章 追殲殘敵(1)第33章 蠻牛哈爾西第15章 與美國人的生意(5)第16章 上京祝壽(1)第7章 鬼子的反擊(7)第5章 天津之戰(1)第54章 南美聯盟第11章 鬼子的反擊(11)第90章 莎朗來訪(下)第11章 日本投降(11)第5章 坦克現身(上)第19章 出擊(下)第34章 被打出來的新政(上)第9章 煸動謀反(2)第13章 特別僱傭軍(上)第16章 追殲日本海軍(2)第28章 美國援兵(下)第4章 承德之役(11)第31章 攻佔種子島(7)第1章 德國的妥協(中)第33章 梅川奈庫的野心(2)第47章 海軍總結(下)第14章 包抄(中)第47章 哈爾西的煩惱第10章 可愛的非洲(上)第47章 海軍總結(下)第43章 波羅的海大海戰(下)第26章 約克的分析(中)第20章 黃海大捷第47章 火燒日本(8)第2章 美國的危機(中)第42章 勾心鬥角(下)第19章 收復天津(3)第27章 美國援兵(中)第42章 火燒日本(3)第42章 陰陽對話(下)第53章 狼與狽(上)第33章 仁慈,也是有回報的(下)第64章 西班牙投降(下)第4章 疑惑(下)第33章 美國人的強攻(下)第34章 被打出來的新政(上)第36章 談判(上)第8章 偷襲(上)第34章 斯里蘭卡獨立(下)第8章 記者招待會(1)第23章 追殲日本海軍(9)第13章 包抄(上)第19章 偷襲(5)第4章 攻打北京(1)第50章 更大的肉骨頭(下)第8章 輕取海參崴(上)第6章 攻打北京(3)第41章 香港迴歸(下)第6章 頭痛的布林頓(下)第21章 烏克蘭效應(上)第16章 判斷(中)第47章 初見潛艇第12章 軍費,軍費第27章 追殲殘敵(3)第4章 日本投降(4)第9章 鬼子的反擊(9)第20章 協約國的不諧之音(下)第11章 科涅夫斯基的疑惑第10章 天津之戰(6)第22章 潛艇大餐(上)第35章 將星墜落(上)第45章 陸軍的問題(下)第18章 出擊(上)第11章 出賣(下)第28章 索姆河戰役(下)第13章 藉口(上)第22章 盧森堡之戰(上)第38章 絕境(上)第49章 林傑的發言(上)第28章 索姆河戰役(下)第1章 美國的危機(上)第23章 烏克蘭效應(下)第3章 樸正恩的歪心眼(下)第15章 包抄(下)第12章 迷局(上)第18章 追殲日本海軍(4)第30章 特種兵出擊(中)第6章 攻打北京(3)第40章 美國投降第26章 進攻的目標(上)第14章 前奏第16章 上京祝壽(1)第33章 收復臺灣(3)第61章 進攻西班牙(中)第34章 坦克前進(上)第5章 攻打北京(2)第64章 西班牙投降(下)第5章 日本投降(5)第37章 窮途末路(上)第17章 圖爾奈之戰(上)第14章 與美國人的生意(4)第4章 日本投降(4)第15章 受降(4)第18章 圖爾奈之戰(中)
第25章 追殲殘敵(1)第33章 蠻牛哈爾西第15章 與美國人的生意(5)第16章 上京祝壽(1)第7章 鬼子的反擊(7)第5章 天津之戰(1)第54章 南美聯盟第11章 鬼子的反擊(11)第90章 莎朗來訪(下)第11章 日本投降(11)第5章 坦克現身(上)第19章 出擊(下)第34章 被打出來的新政(上)第9章 煸動謀反(2)第13章 特別僱傭軍(上)第16章 追殲日本海軍(2)第28章 美國援兵(下)第4章 承德之役(11)第31章 攻佔種子島(7)第1章 德國的妥協(中)第33章 梅川奈庫的野心(2)第47章 海軍總結(下)第14章 包抄(中)第47章 哈爾西的煩惱第10章 可愛的非洲(上)第47章 海軍總結(下)第43章 波羅的海大海戰(下)第26章 約克的分析(中)第20章 黃海大捷第47章 火燒日本(8)第2章 美國的危機(中)第42章 勾心鬥角(下)第19章 收復天津(3)第27章 美國援兵(中)第42章 火燒日本(3)第42章 陰陽對話(下)第53章 狼與狽(上)第33章 仁慈,也是有回報的(下)第64章 西班牙投降(下)第4章 疑惑(下)第33章 美國人的強攻(下)第34章 被打出來的新政(上)第36章 談判(上)第8章 偷襲(上)第34章 斯里蘭卡獨立(下)第8章 記者招待會(1)第23章 追殲日本海軍(9)第13章 包抄(上)第19章 偷襲(5)第4章 攻打北京(1)第50章 更大的肉骨頭(下)第8章 輕取海參崴(上)第6章 攻打北京(3)第41章 香港迴歸(下)第6章 頭痛的布林頓(下)第21章 烏克蘭效應(上)第16章 判斷(中)第47章 初見潛艇第12章 軍費,軍費第27章 追殲殘敵(3)第4章 日本投降(4)第9章 鬼子的反擊(9)第20章 協約國的不諧之音(下)第11章 科涅夫斯基的疑惑第10章 天津之戰(6)第22章 潛艇大餐(上)第35章 將星墜落(上)第45章 陸軍的問題(下)第18章 出擊(上)第11章 出賣(下)第28章 索姆河戰役(下)第13章 藉口(上)第22章 盧森堡之戰(上)第38章 絕境(上)第49章 林傑的發言(上)第28章 索姆河戰役(下)第1章 美國的危機(上)第23章 烏克蘭效應(下)第3章 樸正恩的歪心眼(下)第15章 包抄(下)第12章 迷局(上)第18章 追殲日本海軍(4)第30章 特種兵出擊(中)第6章 攻打北京(3)第40章 美國投降第26章 進攻的目標(上)第14章 前奏第16章 上京祝壽(1)第33章 收復臺灣(3)第61章 進攻西班牙(中)第34章 坦克前進(上)第5章 攻打北京(2)第64章 西班牙投降(下)第5章 日本投降(5)第37章 窮途末路(上)第17章 圖爾奈之戰(上)第14章 與美國人的生意(4)第4章 日本投降(4)第15章 受降(4)第18章 圖爾奈之戰(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南县| 彭水| 聊城市| 杭锦旗| 山东省| 平顶山市| 蓬安县| 兴海县| 福贡县| 江津市| 龙井市| 巴彦县| 溧水县| 雅安市| 河南省| 廊坊市| 习水县| 淄博市| 乐清市| 信宜市| 隆子县| 丰县| 河源市| 壤塘县| 台中市| 大化| 吴川市| 迁西县| 内乡县| 平泉县| 江门市| 汶川县| 洛扎县| 阿拉善右旗| 神农架林区| 广昌县| 东兰县| 万荣县| 尤溪县| 潞西市| 临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