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9章 藉口(上)

?從巴黎調兵容易,巴黎到南錫直線距離是兩百三十多公里,雖然要經過馬恩河、默茲河等幾條大河,可是,一路上都是法國經濟較發達的地方,鐵路還算髮達,公路的質量也較好。前一段時間從東北往裡爾調兵的時候,鐵路線和公路遭到了中國空軍的狂轟亂炸。可是,幸運的是,鐵路的損壞並不如想象中的那麼大,畢竟法國可是一個發達國家,一向重視鐵路在戰爭中的作用,對其的保養和維修都做得很好。中西開戰,給了法國人一個極好的喘息時間,法國人利用這段時間,動員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不斷地搶修鐵路,使其始終處於暢通狀態。當然,這也與中國人的不作爲有關。攻打法國是德國人的事情,與中國人無關,中國空軍明顯地擺出了一付事不關已、高高掛起的態勢,對鐵路的轟炸只是應付了事而已。不但對鐵路線是如此,對法國首都巴黎也是如此,這使得巴黎成爲了整個法國的運兵中樞,並且一直運轉自如。福熙元帥知道,中國人這也是不得已而爲之,現在巴塞羅那正打得熱火朝天,中國人雖然進展順利,可是,如果沒有空軍的支持,也別想著順利拿下巴塞羅那。還有,薩拉哥薩那邊,中西兩國各聚兵三十多萬,眼看著一場大戰就要爆發,中國人不關心法國的事情,是相當自然的。當然,福熙元帥也知道,這只是暫時的,一旦西班牙投降,中國人把轟炸的中心再度轉向法國後,法國的鐵路線就不能過著如現在般的舒心日子了。趁著這段時間,福熙元帥還是有把握在短時間內把兵調到梅斯那兒。?

從巴黎調出地兵。在七月七日凌晨就出發了,巴黎現在是戰備狀態,所有的部隊都處於隨時待命狀態,作戰物質準備得也相當充分,只要福熙元帥一個命令就可以了。只是,讓福熙元帥想不到的是,在里昂那邊卻出了問題。?

問題出在駐守里昂的那個英國軍身上。駐紮在里昂的有四個軍。三個法國軍一接到命令後就開始做出發前的準備工作??墒牵莻€英國軍就不一樣。那個英國軍的軍長直接向聯軍總指揮部發報,說他沒有收到來自倫敦地命令。不敢擅自行動。這封電報把福熙元帥氣得半死,他可是聯軍總司令員。呆在法國境內的所有英法部隊都得聽他的,斯特拉斯堡和梅斯地英國軍,都相當的合作,可你一個小小地少將軍長,竟然敢抗命?可是。這不是法國軍,這是英國軍,一個處理不好,說不定會引起盟友之間的誤會,到時候事情就不好收拾了。福熙元帥不知道英國人突然間抗命的原因,想了想。他命令參謀給布萊爾發了一封電報,把梅斯周圍的戰況向布萊爾彙報了一下,並請求他責成英國部隊全力支持。?

一個小時後,也就是七月七號倫敦時間早上九點鐘左右,福熙元帥接到了布萊爾首相的電報??赐炅穗妶笾幔N踉獛涍@才悟出了英國部隊抗命地原因。電報中,布萊爾首相隻字末提英國部隊抗命一事。只是奇怪地反問道。以前兩國之間的高層合作,都是由戴高樂總統與他單線聯繫的。可是,整整十天了,他們英國方面都沒有收到戴高樂的電報,而且,法國政府對此也沒有任何的解釋,他們想要知道這是爲什麼。?

福熙元帥一下子蒙了,早在軟禁戴高樂之前,他就想到了這個可能性,英國人一向與戴高高友好,兩軍間所有的合作,都是通過戴高樂與布萊爾商量後進行地,一旦把戴高樂軟禁,英國人說不定會有話說。這也是福熙元帥等了好久,才最終決定把戴高樂軟禁的原因,要不然,早在兩個月前,福熙元帥就已經控制了整個軍隊,他完全可以提前行動。經過再三考慮後,福熙元帥認爲,英國與法國現在是拴在一起的兩隻公雞,跑不了你也跑不了我,就算自己軟禁了戴高樂,英國人再不快,也不會跟自己扯皮的,除非英國人已經做好了投降的心理準備。也正是因爲想到這些,福熙元帥這才大著膽子,做出了軟禁戴高樂的決定。可是沒有想到,布萊爾直接提出了這個問題,這使得福熙元帥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纔好。?

想了好久,福熙元帥這纔給布萊爾發報:“首相閣下,法蘭西總統戴高樂先生身患重病,已經不能理事,所以,把國家大事全權交給了我。由於巴黎城內間諜處處,隨時都有走漏消息的可能性,一旦消息泄漏,將對戰事起到相當大地影響,所以,考慮再三,我們才決定不直接向首相閣下彙報,還請首相閣下原諒。”?

沒想到,這回布萊爾很快就回電了:“元帥閣下,此事關係重大,不可掉以輕心。一直以來,大英帝國與法蘭西共和國地合作都相當愉快,戴高樂總統在這中間起了相當大的作用。如果戴高樂總統身患重病,不能理事,元帥閣下也應該第一時間向我們彙報??墒?,我們等了整整十天,一直沒有等到貴國地迴應,這使得我們兩軍在最近一段時間內的合作,出現了相當大的問題。我國政府對此事極爲重視,七月二號的時候,我們在巴黎的外交官就發現,戴高樂總統即沒有出現在聯軍總指揮部,也沒有出現在公衆場合,而且,與我們的聯繫也中斷。總統府外有著大量的武裝人員,可是,除了總統軍事顧問薩科齊上將外,極少見到其它人員進入,總統府好象與世隔絕一般。現在戰況如此緊張,身爲法蘭西總統,戴高樂先生的身體就是再差,也應該出面給我們作個解釋。而據我們所知,戴高樂先生的身體並沒有出問題。七月六日晚上,我們在巴黎的外交官發現戴高樂先生出現在總統府的花園裡面,表面上看一切正常,顯然沒有無法理事的重病發生。既然沒有病,唯一的解釋就是,戴高樂先生已經無法履行其法蘭西共和國總統的職責了,也就是說,他已經被某些人軟禁。希望元帥閣下對此事做出一個合理的解釋,否則,會影響到我們兩軍的合作。”?

慢慢地把手中的電報放下,福熙元帥的額頭上,已經現出了點點細汗。布萊爾首相的話已經相當明瞭了,他們的合作對象是戴高樂,而不是他福熙元帥。英國的軍事力量比法國要強大得多,可是,英國人卻沒有當上聯軍總司令,一是因爲作戰區域大部分在法國境內;二麼,也是戴高樂總統據理力爭的結果,也只有讓法國人當這個司令員,才能夠得到法國在後勤方面的有力保障。戴高樂畢竟混政壇多年,就算他再混蛋,再無能,在國內的人氣再差,可是,其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卻不是他這個一直混軍界的元帥可比的。英國人並不賣他福熙元帥的賬,這些個東西,一向重視正統,他們只承認選民們合法選出來的總統,象他福熙元帥這樣把總統軟禁後自己坐上高位的,英國人很是反感。還有一點,福熙元帥隱隱約約感覺到,英國人已經在打退堂鼓了。按理說,戰事已經進行到了決定生死存亡的時候,這個時候,雙方就算是出現了任何問題,都只會強忍在心裡,先把眼前的難關度過了再說,絕不會如里昂的英國部隊那來,來個拒絕執行命令,也不會如布萊爾首相那樣,來個興師問罪。真要是這樣的話,只能有一個解釋,英國人心裡面已經放棄了這場戰爭,他們不想著再打下去了,他們正在找投降的藉口。?

想了想,福熙元帥再給布萊爾發了一封電報,試探一下:“首相閣下,現如今戰事如此緊張,我們兩國的全部精力都應該放在戰爭上,而不是在誰是法國的掌權人這個問題上糾纏不清,徒然浪費時間,也讓中國人和德國人笑話。希望首相能從大局出發,命令英國部隊與我們全力合作。一旦法國戰敗,英國也難逃劫難,這一點,首相閣下應該相當清楚?!?

這回布萊爾的回電晚了些,整整過了一個小時纔回電,這說明,布萊爾以及他的一衆智囊團們,也正在認真地考慮著福熙元帥所提出來的問題:“不,元帥閣下對戴高樂總統一事的重要性還沒有真正的認識,我國與貴國的所有合作協議,都是與由選民選出來的總統簽署的,而不是與一個通過非正常渠道上臺的統治者簽署,福熙元帥並沒有得到法國全體公民的認可,我們與元帥閣下的合作,其基礎本身就是不穩定的。我們請求元帥閣下,把戴高樂總統放出來,等戰爭結束後,你們想如何處理戴高樂總統,那是你們的事情,但不是現在?!?

第16章 海上攔截(上)第13章 受降(2)第84章 法國新總統(上)第33章 收復臺灣(3)第22章 承德之役(4)第11章 布爾格之戰的後果第45章 齊默曼密電(中)第10章 出賣(中)第2章 日本投降(2)第96章 歐洲戰爭結束(下)第16章 受降(5)第26章 大棒和胡蘿蔔(下)第31章 仁慈,也是有回報的(上)第38章 鬥雞(上)第8章 強攻(下)第18章 圖爾奈之戰(中)第16章 反擊(上)第2章 出兵(6)第44章 攻陷德里(下)第26章 大棒和胡蘿蔔(下)第50章 林傑的發言(下)第8章 強攻(下)第42章 救兵(中)第8章 偷襲(上)第8章 煸動謀反第27章 進攻的目標(中)第59章 向西班牙宣戰(下)第20章 黃海大捷第43章 明碼標價(下)第84章 法國新總統(上)第29章 戰場上的仁慈(上)第32章 巴拿馬空戰(下)第37章 掃墓(上)第6章 鬼子的反擊(6)第62章 進攻西班牙(下)第40章 收復臺灣(10)第11章 御前會議(2)第15章 機會來了(中)第4章 朝鮮人的第一次戰鬥(上)第37章 反攻敦刻爾克(下)第66 梅斯混戰(二)第31章 求和(上)第32章 斯里蘭卡獨立(上)第67章 梅斯混戰(三)第32章 視察(上)第13章 軍費.軍費(中)第21章 拿下大沽口(2)第41章 棄車保帥(下)第14章 迷局(下)第17章 攻打袁世凱(3)第23章 穆默來訪第28章 啓航(下)第28章 偷襲西班牙鎮(上)第21章 陸軍重組第1章 德國的妥協(中)第16章 攻打袁世凱(2)第6章 試探(下)第18章 庫圖夫第7章 “飛虎”現身(上)第10章 布爾格之戰(下)第44章 陸軍的問題(上)第37章 水煮高盧雞(下)第17章 香山閒話(下)第7章 日本投降(7)第3章 轟炸海參崴(中)第28章 聯軍司令(下)第3章 戰前會議(8)第10章 地獄之火(下)第27章 索姆河戰役(中)第19章 承德之役(1)第20章 收復東北第25章 出兵(4)第41章 趁火打劫(下)第10章 賺錢大計(上)第97章 盧浮宮(上)第45章 爲榮譽而戰(中)第21章 孤注一擲(上)第57章 替罪羊(下)第28章 外交舞臺(1)第2章 意大利部隊的用處第7章 天書(2)第17章 攻打袁世凱(3)第11章 可愛的非洲(下)第3章 佔領夏威夷第36章 反攻敦刻爾克(中)第79章 口頭協議不是協議第29章 外交舞臺(2)第34章 斯里蘭卡獨立(下)第24章 告全國公民書第22章 平定叛亂(中)第20章 美國撤軍(上)第39章 收復臺灣(9)第43章 盟友間的交鋒(中)第23章 穆默來訪第36章 晴天霹靂第24章 麪包的妙用(下)第28章 進攻的目標(下)第9章 出擊(下)第11章 天津之戰(7)第41章 火燒德里(下)
第16章 海上攔截(上)第13章 受降(2)第84章 法國新總統(上)第33章 收復臺灣(3)第22章 承德之役(4)第11章 布爾格之戰的後果第45章 齊默曼密電(中)第10章 出賣(中)第2章 日本投降(2)第96章 歐洲戰爭結束(下)第16章 受降(5)第26章 大棒和胡蘿蔔(下)第31章 仁慈,也是有回報的(上)第38章 鬥雞(上)第8章 強攻(下)第18章 圖爾奈之戰(中)第16章 反擊(上)第2章 出兵(6)第44章 攻陷德里(下)第26章 大棒和胡蘿蔔(下)第50章 林傑的發言(下)第8章 強攻(下)第42章 救兵(中)第8章 偷襲(上)第8章 煸動謀反第27章 進攻的目標(中)第59章 向西班牙宣戰(下)第20章 黃海大捷第43章 明碼標價(下)第84章 法國新總統(上)第29章 戰場上的仁慈(上)第32章 巴拿馬空戰(下)第37章 掃墓(上)第6章 鬼子的反擊(6)第62章 進攻西班牙(下)第40章 收復臺灣(10)第11章 御前會議(2)第15章 機會來了(中)第4章 朝鮮人的第一次戰鬥(上)第37章 反攻敦刻爾克(下)第66 梅斯混戰(二)第31章 求和(上)第32章 斯里蘭卡獨立(上)第67章 梅斯混戰(三)第32章 視察(上)第13章 軍費.軍費(中)第21章 拿下大沽口(2)第41章 棄車保帥(下)第14章 迷局(下)第17章 攻打袁世凱(3)第23章 穆默來訪第28章 啓航(下)第28章 偷襲西班牙鎮(上)第21章 陸軍重組第1章 德國的妥協(中)第16章 攻打袁世凱(2)第6章 試探(下)第18章 庫圖夫第7章 “飛虎”現身(上)第10章 布爾格之戰(下)第44章 陸軍的問題(上)第37章 水煮高盧雞(下)第17章 香山閒話(下)第7章 日本投降(7)第3章 轟炸海參崴(中)第28章 聯軍司令(下)第3章 戰前會議(8)第10章 地獄之火(下)第27章 索姆河戰役(中)第19章 承德之役(1)第20章 收復東北第25章 出兵(4)第41章 趁火打劫(下)第10章 賺錢大計(上)第97章 盧浮宮(上)第45章 爲榮譽而戰(中)第21章 孤注一擲(上)第57章 替罪羊(下)第28章 外交舞臺(1)第2章 意大利部隊的用處第7章 天書(2)第17章 攻打袁世凱(3)第11章 可愛的非洲(下)第3章 佔領夏威夷第36章 反攻敦刻爾克(中)第79章 口頭協議不是協議第29章 外交舞臺(2)第34章 斯里蘭卡獨立(下)第24章 告全國公民書第22章 平定叛亂(中)第20章 美國撤軍(上)第39章 收復臺灣(9)第43章 盟友間的交鋒(中)第23章 穆默來訪第36章 晴天霹靂第24章 麪包的妙用(下)第28章 進攻的目標(下)第9章 出擊(下)第11章 天津之戰(7)第41章 火燒德里(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平县| 安龙县| 肥东县| 古丈县| 宣恩县| 雷州市| 化州市| 栾城县| 怀集县| 金坛市| 无极县| 福鼎市| 读书| 西昌市| 稷山县| 宁海县| 六枝特区| 宿松县| 西乡县| 淮南市| 鄂尔多斯市| 久治县| 柳河县| 浏阳市| 乃东县| 神池县| 霍林郭勒市| 黄冈市| 海晏县| 皮山县| 桃园市| 博客| 汾阳市| 梅河口市| 汉寿县| 新宾| 左权县| 锡林郭勒盟| 盘山县| 枣庄市| 辽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