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8章 梅斯混戰(zhàn)(四)

施裡芬頭痛,亞歷山大比他更頭痛。亞歷山大此次派兵大規(guī)模出擊,其本意並不是要跟施裡芬來個大決戰(zhàn)。他知道,德國人費了好大的勁兒纔拿下梅斯左翼,而且傷亡不小,其它部隊又還沒有完全到位,他的目的只有一個,趁德國人立足末穩(wěn)時發(fā)動突然襲擊,收回梅斯左翼陣地。只是沒有想到,法國的偷襲部隊正好碰上了德國的包抄部隊,戰(zhàn)鬥規(guī)模不斷擴大,亞歷山大現在已經是騎虎難下了。

得知德國第二集團軍羣離戰(zhàn)場只有二十公里左右的時候,亞歷山大明顯地感覺到了危機。德國人的戰(zhàn)鬥力他清楚得很,那四十萬養(yǎng)精蓄銳的大軍挾大勝之威趕來,其勢非英法聯軍可擋的。可是,仗仗已經打成這個樣子了,此時後撤,後果實在太嚴重,英法聯軍必定全盤崩潰,德國人只要在屁股後面使勁地趕,整個法國東部和東北部地區(qū)將全部落入他們手中。這對法國人來說,無異於一場災難,就算中國人不動手,法國政府也只能乖乖舉起手投降得了。

七月六號下午,在猶豫了好一陣子之後,亞歷山大終於下了決心。事已如此,倒不如奮然一擊,說不定還有扳回來的希望。亞歷山下下令,駐守斯特拉斯堡的五個法國軍和一個英國軍全部北上,放棄了該城市的防務。與時同時,南錫城內還剩下的兩個軍也全部北上。亞歷山大心裡很明白,這樣一來,整個法國東部就放了空營,這個時候同盟國如果朝那裡派上幾個軍的部隊,他亞歷山大只有洗乾淨了脖子等著挨刀了。不過,亞歷山大上將心中還有著一點點的希望。德國經過多年苦戰(zhàn),其國內的野戰(zhàn)部隊只剩下了五個集團軍羣共兩百萬人。其中,第四集團軍羣在敦刻爾克一帶作戰(zhàn),第五集團軍羣在莫斯科一帶作戰(zhàn)。其它三個集團軍羣已經或者既將投入到梅斯的作戰(zhàn)中去。德國人根本就抽不出兵力,以發(fā)動對斯特拉斯堡的進攻。中國部隊現在輕鬆得很,簡直跟旅遊一樣,可是,中國王保生元帥和王猛元帥的兩大兵團都在布魯塞爾一帶,這麼久了,只見他們在比利時境內進進出出的擺出一付大打特打的樣子,卻一直沒見他們拿出實際地行動,按亞歷山大地說法,中國人佯攻的可能性非常的大。要不然,以中國部隊一向的表現,他們早就衝出敦刻爾克,直奔向巴黎去了。在奧匈帝國西部以及德國西部、南部一帶。還有奧匈帝國的三百多萬部隊,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和保加利亞王國的一百六十萬部隊,按理說,這些個部隊只要稍微表現得更積極一些,這場仗就別打了,就算這些部隊中間只要有一百萬借道瑞士。出現在科爾馬或者貝爾福一帶,也不是法國人所能擋得住的。只是,讓亞歷山大大掉眼鏡的是。奧匈帝國的部隊表現得很有看頭,在瑞奧邊境一帶駐紮好幾天了,就是不肯出動,瞧那架勢,好象要在奧瑞邊境過年似的。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奇怪地格局,亞歷山大上將不知道,他不是政客,也不想著費那些腦子。只是。那幾百萬部隊就是不動,對法國人來說也是一個無聲的威脅。亞歷山大根本就不敢掉以輕心。所以,駐納沙泰爾湖附近的四個法國軍是不能動的,科爾馬一帶地三個軍也是不能動的,唯一能動的,只有斯特拉斯堡的那六個軍了。當然,在亞歷山大看來,駐里昂的四個軍簡直一點兒用處也沒有,中國人擺明了把精力全部放在西班牙那裡,他們那裡有空往北進攻啊,那四個軍駐里昂,簡直是吃閒話來著的。只是,那四個軍不歸亞歷山大管,他一點兒辦法也沒有。

一看德國地第二集團軍羣就要趕到,而第一集團軍羣離梅斯也只不過幾十公里路程,幾天之內就可以投入戰(zhàn)鬥,說不定比斯特拉斯堡的法國部隊還要先抵達戰(zhàn)場,亞歷山大上將有點兒急了。現在優(yōu)勢在英法聯軍這一邊,可是,這優(yōu)勢能保住多久,亞歷山大心下里一點兒底氣也沒有。想了老半天,亞歷山大終於向福熙元帥發(fā)報,要求福熙元帥從敦刻爾克一帶調兵,增援梅斯戰(zhàn)場。

亞歷山大不知道的是,福熙元帥現在很爲難,很爲難。他相信戴高樂地判斷,他也一直認爲,同盟國必定會選擇在敦刻爾克一帶發(fā)起總攻。只是,事情的發(fā)展與自己的判斷的確有點兒出入,敦刻爾克一帶,同盟國部隊風平浪靜,不但沒有發(fā)動總攻的跡象,就連佯攻的樣子也沒有擺出來。德國第四集團軍羣倒是想擺出樣子,偶爾派出一兩個師突然出擊一下,給英國人和法國人造成一些麻煩而已,不過,稍有斬獲,立刻退入城內,讓英國人和法國人氣得半死。而原本應該做爲此次進攻主力的中國兩大軍團,日子卻過得相當舒服,大量的坦克和裝甲車在比利時平原上來回奔跑,好象訓練一樣,可就是不朝敦刻爾克多走一步。中國人駐紮地地方很微妙,無論殺向敦刻爾克還是殺向盧森堡,都只需要兩天不到地時間而已,你根本就判斷不出他們的目標在那裡。不過,福熙元帥多少還是看出了一點點苗頭。福熙元帥知道,中國部隊一旦出動,那些日本僱傭軍就會鞍前馬後地拼命表現自己,中國人奸得很,可是,從日本僱傭軍的動向上,多少也能判斷出中國人的意圖。福熙注意到,夏流元帥的日本第二集團軍羣自打把盧森堡洗劫一空後,就按命令撤出盧森堡城,不過,並沒有撤回比利時境內,而是一直在盧森堡北部轉悠,一邊繼續(xù)他們的搶劫大業(yè),一邊有意識地搶修道路。日本部隊可是破壞能手啊,要他們修路,只有一個理由,肯定是中國人下令乾的,從這一點上看,中國人好象真的把突破的目標放在了梅斯一帶。可是,從渡邊的第三集團軍羣上看,情況好象並不是這樣。渡邊的第三集團軍羣傷亡較少,戰(zhàn)鬥力比第二集團軍羣要強悍得多,一直是王保生元帥最得力的炮灰,他們的一舉一動,說不定更能反映王保生元帥的意圖。自打從荷蘭撤回以後,第三集團軍羣一直在比利時的北部和西部沿海一帶修築臨時機場,而且,已經有幾百架對機場要求不是很高的“飛鷹”一型轟炸機進駐比利時,數量正逐日增加。把飛機駐紮在比利時,即便於向法國發(fā)動進攻,也便於越過英吉利海峽,向英國發(fā)動進攻,福熙元帥根本就判斷不出中國人的意圖在那裡,他只知道,家門口擺上那麼多飛機,絕對不會是一件好事情。

在自己都還沒有判斷清楚的情況下,亞歷山大卻在東北一帶折騰出了一場如此大規(guī)模的戰(zhàn)敗,這讓福熙元帥很是惱火。決戰(zhàn),決戰(zhàn),決戰(zhàn)個屁啊,無論從那個方面來講,同盟國都佔有絕對的優(yōu)勢,同盟國方面巴不得你跟他決戰(zhàn)啊。可是,現在再罵亞歷山大已經來不及了,仗已經打成這個樣子,一旦退入戰(zhàn)場,其後果,就是一個軍事方面的傻子也看得清清楚楚的,這個二愣子,這個法國內部有名的猛將,這回是把猛勁用錯地方了。你只要乖乖地呆在工事裡面,拼老命地跟同盟國拖時間,就是對法蘭西,對協約國的最大幫助了,你倒好,竟然還敢主動出擊,還折騰出一個什麼大規(guī)模的偷襲,這不是嫌自己活得太長了麼?福熙元帥一邊罵,一邊拼命地動腦子想著對策。從敦刻爾克方面調兵,他福熙還沒有真正下定決心,這個決定太難下了,一旦調錯了兵,整個法國就將崩潰,雖然有戴高樂那個王八蛋當替罪羊,可是,他福熙元帥的日子也絕對不會好過。可是,如果不調兵呢,亞歷山大的部隊即要守住科爾馬一帶,又要與德國人在梅斯那兒混戰(zhàn),肯定是頂不住的,最後的結果仍然是一樣,他福熙元帥還得洗淨屁股準備坐牢了。

內心裡掙扎了老半天之後,福熙元帥終於決定,把里昂的四個軍全部調到梅斯一帶,反正那裡現在看起來應該不會有戰(zhàn)事發(fā)生,倒不如把這四個軍二十萬人充分利用一下,要是中國人突然間北上了,到時候再說吧,拆東牆補西牆,他福熙也只能這麼做了。當然,單單靠這二十萬部隊,是根本不行的,德國人動員了三個集團軍羣,九十萬大軍啊,二十萬人趕去,跟水潑雪似的,起不了多大的作用。痛苦了老半天之後,福熙元帥無奈下令,從駐守巴黎的十個軍五十萬人當中,抽調出六個軍三十萬人,日夜兼程東進,增援亞歷山大。

第1章 承德之役(8)第45章 火燒日本(6)第17章 攻打袁世凱(3)第30章 陳一的生意經(上)第29章 家書第13章 請德國人上船(4)第57章 衝突忽起(下)第53章 日本的情況(下)第26章 佯攻(上)第34章 遲來的空軍(上)第26章 追殲殘敵(2)第98章 盧浮宮(下)第24章 造反(2)第20章 西部艦隊(中)第31章 巴拿馬空戰(zhàn)(上)第49章 登陸(上)第34章 遲來的空軍(上)第1章 樸正恩的歪心眼(上)第25章 逆襲(下)第33章 梅川奈庫的野心(2)第38章 泰米爾問題第18章 出擊(上)第32章 仁慈,也是有回報的(中)第25章 攻佔種子島(1)第6章 買命第22章 平定叛亂(中)第43章 波羅的海大海戰(zhàn)(下)第17章 突襲蘇伊士第24章 出兵(3)第4章 頭痛的布林頓(上)第4章 鬼子的反擊(4)第37章 德里郊外(上)第46章 惑敵之策(下)第13章 佔領開普敦(下)第5章 又見陳一(下)第4章 日本投降(4)第7章 出擊(上)第18章 圖爾奈之戰(zhàn)(中)第22章 平定叛亂(中)第34章 捉迷藏第3章 美國的危機(下)第33章 記者招待會(上)第30章 陳一的生意經(上)第30章 戰(zhàn)場上的仁慈(下)第30章 兵發(fā)巴拿馬(下)第48章 秘密大運輸第52章 落魄總統(tǒng)(下)第39章 鬥雞(下)第38章 鬥雞(上)第23章 承德之役(5)第2章 鬼子的反擊(2)第35章 都是大嘴巴惹的禍第13章 軍費.軍費(中)第33章 徐福之墓(上)第23章 造反(1)第15章 機會來了(中)第48章 更大的肉骨頭(上)第6章 承德之役(13)第57章 衝突忽起(下)第58章 向西班牙宣戰(zhàn)(上)第1章 鬼子的反擊(1)第16章 機會來了(下)第51章 落魄總統(tǒng)(上)第18章 偷襲(4)第63章 西班牙投降(上)第42章 明碼標價(上)第33章 攻戰(zhàn)科西嘉島(中)第16章 追殲日本海軍(2)第41章 火燒日本(2)第46章 火燒日本(7)第70章 藉口(中)第37章 窮途末路(上)第49章 陽謀(下)第43章 意大利人之夜(下)第8章 輕取海參崴(上)第5章 與威廉二世的會談(上)第15章 偷襲(1)第31章 求和(上)第39章 收復臺灣(9)第26章 約克的分析(中)第29章 分析的結果(中)第20章 異樣的寧靜(下)第2章 造反(5)第27章 啓航(上)第56章 衝突忽起(中)第15章 藉口(下)第29章 不一樣的意大利人(下)第22章 出兵(1)第11章 布爾格之戰(zhàn)的後果第2章 德國的妥協(下)第41章 火燒德里(下)第21章 戰(zhàn)前會議(1)第25章 約克的分析(上)第39章 收復臺灣(9)第57章 替罪羊(下)第14章 迷局(下)第50章 登陸(中)第37章 掃墓(上)第13章 天津之戰(zhàn)(9)第26章 約克的分析(中)
第1章 承德之役(8)第45章 火燒日本(6)第17章 攻打袁世凱(3)第30章 陳一的生意經(上)第29章 家書第13章 請德國人上船(4)第57章 衝突忽起(下)第53章 日本的情況(下)第26章 佯攻(上)第34章 遲來的空軍(上)第26章 追殲殘敵(2)第98章 盧浮宮(下)第24章 造反(2)第20章 西部艦隊(中)第31章 巴拿馬空戰(zhàn)(上)第49章 登陸(上)第34章 遲來的空軍(上)第1章 樸正恩的歪心眼(上)第25章 逆襲(下)第33章 梅川奈庫的野心(2)第38章 泰米爾問題第18章 出擊(上)第32章 仁慈,也是有回報的(中)第25章 攻佔種子島(1)第6章 買命第22章 平定叛亂(中)第43章 波羅的海大海戰(zhàn)(下)第17章 突襲蘇伊士第24章 出兵(3)第4章 頭痛的布林頓(上)第4章 鬼子的反擊(4)第37章 德里郊外(上)第46章 惑敵之策(下)第13章 佔領開普敦(下)第5章 又見陳一(下)第4章 日本投降(4)第7章 出擊(上)第18章 圖爾奈之戰(zhàn)(中)第22章 平定叛亂(中)第34章 捉迷藏第3章 美國的危機(下)第33章 記者招待會(上)第30章 陳一的生意經(上)第30章 戰(zhàn)場上的仁慈(下)第30章 兵發(fā)巴拿馬(下)第48章 秘密大運輸第52章 落魄總統(tǒng)(下)第39章 鬥雞(下)第38章 鬥雞(上)第23章 承德之役(5)第2章 鬼子的反擊(2)第35章 都是大嘴巴惹的禍第13章 軍費.軍費(中)第33章 徐福之墓(上)第23章 造反(1)第15章 機會來了(中)第48章 更大的肉骨頭(上)第6章 承德之役(13)第57章 衝突忽起(下)第58章 向西班牙宣戰(zhàn)(上)第1章 鬼子的反擊(1)第16章 機會來了(下)第51章 落魄總統(tǒng)(上)第18章 偷襲(4)第63章 西班牙投降(上)第42章 明碼標價(上)第33章 攻戰(zhàn)科西嘉島(中)第16章 追殲日本海軍(2)第41章 火燒日本(2)第46章 火燒日本(7)第70章 藉口(中)第37章 窮途末路(上)第49章 陽謀(下)第43章 意大利人之夜(下)第8章 輕取海參崴(上)第5章 與威廉二世的會談(上)第15章 偷襲(1)第31章 求和(上)第39章 收復臺灣(9)第26章 約克的分析(中)第29章 分析的結果(中)第20章 異樣的寧靜(下)第2章 造反(5)第27章 啓航(上)第56章 衝突忽起(中)第15章 藉口(下)第29章 不一樣的意大利人(下)第22章 出兵(1)第11章 布爾格之戰(zhàn)的後果第2章 德國的妥協(下)第41章 火燒德里(下)第21章 戰(zhàn)前會議(1)第25章 約克的分析(上)第39章 收復臺灣(9)第57章 替罪羊(下)第14章 迷局(下)第50章 登陸(中)第37章 掃墓(上)第13章 天津之戰(zhàn)(9)第26章 約克的分析(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绿春县| 娱乐| 苗栗市| 绿春县| 塔城市| 乌海市| 石门县| 汉阴县| 高州市| 吴堡县| 钦州市| 乐业县| 井研县| 青海省| 黑山县| 喀什市| 渝中区| 衡南县| 重庆市| 新竹县| 吉隆县| 庆云县| 弥渡县| 三明市| 高雄市| 新余市| 八宿县| 南宫市| 封开县| 宾川县| 化隆| 鞍山市| 秭归县| 仲巴县| 株洲市| 萨嘎县| 洪雅县| 水富县| 额济纳旗| 阿图什市| 福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