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8章 倒黴的聯合艦隊(上)

不遠處正拿著望遠鏡的喬治上將看得清清楚楚,那艘大傢伙是新近剛剛下水的、英國最最先進的超無畏級戰列艦,排水量在三萬七千噸左右,上面的各種武器滿滿當當的,把個軍艦佈置得跟一隻刺蝟一樣。單單三百八十毫米的主炮就有九門,三聯裝的,前二後一,一百五十二毫米的副炮達到十六門,各種口徑的防空火炮達到一百門左右,其主炮炮塔的裝甲厚度達到了三百五十毫米左右,可算得上是當今世界威力最最強大的戰列艦,就連自己的旗艦,跟這艘戰列艦比起來也稍處下風。可是,就是這樣一艘強大到可怕程度的裝甲鉅艦,在中國飛機的進攻下,只支撐了五分鐘就遍體鱗傷。喬治上將是個經驗極其豐富的老海軍了,單單看艦上起火處的位置以及大小就知道,這艘軍艦完了,雖然上面的海軍官兵們仍然在拼老命地朝著天空,朝著敦刻爾克發射著炮彈,不過喬治上將知道,這艘戰列艦已經沒有救出來的可能性了。艦體已經大幅度傾斜,一側的火苗仍然在燃燒著,而另一側的火苗卻漸漸熄滅,不過,那肯定不是損管人員的功勞,而是一側甲板已經快要傾到水面,炸彈激起的水花把火苗打滅的緣故。二十年前,單單這麼一艘戰列艦開到大清朝的海域外,大清朝的皇帝們就會乖乖地把領土以及賠款奉上,可是現在卻不一樣了。這樣一艘強大地戰列艦,在中國人的眼裡,竟然成爲了榮譽的代名詞。成爲了中國飛行員們建功立業地大好道具了。

另外四艘著火的戰列艦,日子也不大好過。其中一艘一下子捱了二十發炸彈,開始快速地下沉。喬治上將知道,這艘戰列艘是法國的,而且是一艘無畏級戰列艦。只有兩萬多噸,雖然爲了保證火力而強裝了九門三百八十毫米的主炮,可是,艦體根本就承受不住,按他們艦員的反映,每次主炮齊射地時候,他們甚至於可以聽到艦體因爲承受不了如此巨大的反衝力而發出吱吱的慘叫聲。估計其內部也已經散架得差不多了。這樣的一艘戰列艘,如何承受得了二十枚重鎊炸彈的攻擊?纔不過十幾分鍾時間。喬治上將就發現,其艦尾已經沉入水中,艦首高高豎起,火光中,還隱隱約約可以看到大量的法國士兵正拼老命地往海里跳。對法國人的作法,喬治上將表示理解。他知道,別指望法國海軍士兵們會跟英國人一樣,在軍艦快要沉沒地時候仍然呆在其上不斷地射擊。在這個世界上,估計拿破崙復生,也沒有辦法激起法國士兵的鬥志。

半個小時之後,當大部分中國飛機撤走地時候,敦刻爾克港外海處。已經是一片狼籍。三艘戰列艦頭朝天。尾入海,好象在向世人顯示著大英帝國和法蘭西共和國曾經的輝煌;另外兩艘戰列艘上。烈火熊熊,不過,對喬治上將來說,這好象不是中國人所說的喜慶氣象;趕來支援的五艘巡洋艦,自然也不會有好果子吃,其中的三艘,多少還浮在海面上,只不過上面有著或大或小的火柱而已;另外兩艘,喬治上將找了老半天,總算在望遠鏡裡面看到了它們地身影,不過,偌大一艘巡洋艦,好象只剩下那艦橋的頂端,還能向世人說明他們曾經存在過;最最倒黴的,當屬七艘驅逐艦了,這些個小玩意兒的個頭太小了,五百公斤重的重鎊炸彈落下,挨著就沉,幾乎沒有一艘能夠捱過十分鐘,上面的海軍官兵們,連個逃生的機會也沒有。

喬治上將慢慢地放下了望遠鏡,摘掉了帽子。他想不通,爲了一個小小地敦刻爾克,值得把這樣一支龐大地艦隊置身於中國飛機的眼皮底下。朝著天空望去,黑乎乎地,什麼也看不見,不過喬治上將知道,在天空,還有兩三百架中國的飛機,正一邊盤旋,一邊等待著進攻的機會。多佛爾海峽離德國和奧匈帝國太近了,最近處不過三五百公里,中國的“飛鷹”二型飛機有著足夠的燃料,在上空慢慢地尋找進攻的機會。

再次拿起望遠鏡,轉向了陸地,喬治上將發現,敦刻爾克戰場上又起變化了。剛纔被炸得狼狽的英法聯軍,好象突然間煥發了青春一樣,朝著德國人發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進攻。喬治上將離得有點兒遠了,根本就看不清楚陸軍進攻的情況,不過,戰場上到處是火光,到處是炮聲,很顯然,戰況相當的激烈。而且,喬治上將可以肯定,英法聯軍已經佔據了一定的優勢。道理挺簡單,沒有了中國空軍的威脅,英法聯軍的炮兵大顯神威,德國陣地那邊的火光明顯的要比英法聯軍這裡的多得多了。英法聯軍的指揮官不簡單,利用中國飛機轉向對付海軍的機會,突然間發動了進攻,而且取得了相當大的成效。喬治上將隱隱約約感覺到,自己的這支聯合艦隊被派到敦刻爾克,好象最主要的任務並不是轟炸這座該死的城市,而是,吸引中國空軍的注意力。

惡狠狠地罵了一句後,喬治上將叫來了參謀,命令他向倫敦發報:“中國空軍攻勢非常猛烈,我軍已損失三艘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另有兩艘戰列艘受重傷;同時,兩艘巡洋艦和七艘驅逐艦沉沒。希望總部同意艦隊撤出敦刻爾克港,否則,艦隊有全軍覆滅的危險。重申,請求撤出敦刻爾克港。”

看著匆匆而去的參謀,喬治上將的心不由得有點兒打鼓。如果總部派自己來的目的,只不過是支援陸軍攻打敦刻爾克的話,那麼,他們一定會答應自己的要求。畢竟現在這支艦隊是英法聯軍最大的艦隊,是英法聯軍的海上屏障,要是沒有這支艦隊的話,一旦法國陷落,那麼,英國人只有自己發電報要求同盟國前去佔領了。如果總部是準備著以這支艦隊來吸引中國空軍的注意力,從而拿下敦刻爾克的話,那些王八蛋們一定不會同意自己的撤離。雖然喬治上將身爲艦隊總司令,有著在緊急時候自己做出決定的權力,不過,如果總部執意爲之,那麼,他的撤離,就是一件嚴重的叛國行爲,總部在任何時候都可以將他送上軍事法庭。

五分鐘後,喬治上將接到了來自倫敦的電報。看著手中的電報,喬治上將的臉色越發的鐵青了。電報挺簡單,只有幾行字:“不得撤退,不惜一切代價轟炸敦刻爾克,直至陸軍把敦刻爾克徹底佔領爲止。”手中的電報在喬治上將看來彷彿重達千斤,他清楚地知道,自己被倫敦拋棄了。

是的,聯合艦隊不但被倫敦所拋棄,而且也已經被巴黎所拋棄。對於如何拿下敦刻爾克,不但戴高樂和布萊爾不知道,就連英法兩國的陸軍將領也束手無策。原因挺簡單,駐守敦刻爾克的,是四十萬德國的久經沙場的精銳部隊。德國人的戰鬥力他們都知道,想要拿下這座城市,沒有百兒八十萬的軍隊根本就不可能。可是,要真是把百兒八十萬的部隊派到敦刻爾克,那駐紮在歐洲的八千多架中國飛機就成了致命的威脅。百兒八十萬陸軍齊聚敦刻爾克城外,沒有堅固的工事,沒有有效的防空手段,用不了多久就會被中國人炸個底兒朝天,所謂的進攻敦刻爾克,也成了一個國際上的大笑話。正當兩國爲此傷腦筋的時候,一個法國的陸軍高級將領提出了一個餿主意,那就是,派聯合艦隊到敦刻爾克港口處,即可以轟炸敦刻爾克,也可以吸引中國空軍的注意力。畢竟中國空軍一直想要抓住這支聯合艦隊,可是,喬治上將太狡猾了,一直遊離於陸基飛機的戰鬥半徑之外,而且印度洋艦隊有著其它的戰鬥任務,也抽不出身來。這的確是一個餿主意,爲了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把關係重大的聯合艦隊置身於中國人的炮火之內,就算拿下了敦刻爾克,也是得不償失。不過再想想,這個陸軍將領的想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現在對法國人來說,最重要的威脅並不是來自海上,而是來自陸地。東北兩面有著八百多萬大軍,南面也有兩百多萬大軍在隔海相望著,隨時都可能對法國發動致命的攻擊。而本來應該承擔起南面海域防守重任的聯合艦隊,卻因爲一直衝不進直布羅陀海峽,而只能在外海處轉悠,一點兒作用也起不了。既然這樣,倒不如發揮一下這支艦隊的餘熱,對敦刻爾克發動一次自殺性的攻擊,如果成功了,拿下了敦刻爾克,起碼法國還可以多喘息幾個月吧。

第25章 逃跑(下)第32章 視察(上)第18章 偷襲(4)第88章 莎朗來訪(上)第24章 惹著中國人的下場(2)第45章 不利局勢(中)第8章 承德之役(15)第1章 鬼子的反擊(1)第22章 承德之役(4)第19章 出乎意料的空襲(中)第4章 戰前會議(9)第47章 肉骨頭(下)第18章 出乎意料的突襲(上)第22章第3章 盛大的出場儀式第50章 德國的妥協(上)第3章 轟炸海參崴(中)第29章 家書第41章 收復臺灣(11)第37章 中途島海戰(下)第22章 平定叛亂(中)第43章 救兵(下)第30章 彙報情況(中)第6章 攻打北京(3)第20章 拿下大沽口(1)第45章 總攻的時機(上)第2章 承德之役(9)第7章 “飛虎”現身(上)第18章 偷襲(4)第42章 盟友間的交鋒(上)第18章 海上攔截(下)第6章 坦克現身(中)第14章 受降(3)第二十六章第26章 美國援兵(上)第72章 口頭協議(上)第21章 孤注一擲(上)第10章 偷襲(下)第48章 絕望(中)第21章 戰前會議(1)第22章 孤注一擲(中)第16章 海上攔截(上)第58章 艱難的會議第25章 約克的分析(上)第21章 孤注一擲(上)第21章 逃向盧森堡(下)第20章 追殲日本海軍(6)第36章 聯軍會議(中)第12章 建國(1)第34章 收復臺灣(4)第24章 承德之役(6)第10章 御前會議(1)第21章 攻擊(中)第14章 與美國人的生意(4)第46章 齊默曼密電(下)第62章 進攻西班牙(下)第35章 記者招待會(下)第11章 天津之戰(7)第5章 解釋來歷第28章 美國援兵(下)第20章 黃海大捷第29章 不一樣的意大利人(下)第23章 戰前會議(3)第12章 迷局(上)第24章 逃跑(中)第48章 海蛇行動(上)第78章 總統的結局(下)第50章 總攻佈置(下)第19章 上京祝壽(4)第22章 盧森堡之戰(上)第1章 樸正恩的歪心眼(上)第22章 戰前會議(2)第21章 犬養太朗(1)第19章 大清老太后第23章 逃跑(上)第9章 日本投降(9)第36章 梅川奈庫的野心(5)第39章 秋風掃落葉(下)第9章 出行第24章 承德之役(6)第25章 攻佔種子島(1)第26章 攻佔種子島(2)第30章 家書(下)第51章 落魄總統(上)第22章 麪包的妙用(上)第45章 爲榮譽而戰(中)第1章 登陸(下)第6章 戰前會議(11)第36章 將星墜落(下)第34章 斯里蘭卡獨立(下)第77章 總統的結局(中)第20章 出乎意料的空襲(下)第2章 進攻伏爾加格勒(下)第30章 攻佔種子島(6)第46章 不利局勢(下)第47章 火燒日本(8)第22章 出兵(1)第17章 反擊(中)第37章 梅川奈庫的野心(6)第34章 記者招待會(中)
第25章 逃跑(下)第32章 視察(上)第18章 偷襲(4)第88章 莎朗來訪(上)第24章 惹著中國人的下場(2)第45章 不利局勢(中)第8章 承德之役(15)第1章 鬼子的反擊(1)第22章 承德之役(4)第19章 出乎意料的空襲(中)第4章 戰前會議(9)第47章 肉骨頭(下)第18章 出乎意料的突襲(上)第22章第3章 盛大的出場儀式第50章 德國的妥協(上)第3章 轟炸海參崴(中)第29章 家書第41章 收復臺灣(11)第37章 中途島海戰(下)第22章 平定叛亂(中)第43章 救兵(下)第30章 彙報情況(中)第6章 攻打北京(3)第20章 拿下大沽口(1)第45章 總攻的時機(上)第2章 承德之役(9)第7章 “飛虎”現身(上)第18章 偷襲(4)第42章 盟友間的交鋒(上)第18章 海上攔截(下)第6章 坦克現身(中)第14章 受降(3)第二十六章第26章 美國援兵(上)第72章 口頭協議(上)第21章 孤注一擲(上)第10章 偷襲(下)第48章 絕望(中)第21章 戰前會議(1)第22章 孤注一擲(中)第16章 海上攔截(上)第58章 艱難的會議第25章 約克的分析(上)第21章 孤注一擲(上)第21章 逃向盧森堡(下)第20章 追殲日本海軍(6)第36章 聯軍會議(中)第12章 建國(1)第34章 收復臺灣(4)第24章 承德之役(6)第10章 御前會議(1)第21章 攻擊(中)第14章 與美國人的生意(4)第46章 齊默曼密電(下)第62章 進攻西班牙(下)第35章 記者招待會(下)第11章 天津之戰(7)第5章 解釋來歷第28章 美國援兵(下)第20章 黃海大捷第29章 不一樣的意大利人(下)第23章 戰前會議(3)第12章 迷局(上)第24章 逃跑(中)第48章 海蛇行動(上)第78章 總統的結局(下)第50章 總攻佈置(下)第19章 上京祝壽(4)第22章 盧森堡之戰(上)第1章 樸正恩的歪心眼(上)第22章 戰前會議(2)第21章 犬養太朗(1)第19章 大清老太后第23章 逃跑(上)第9章 日本投降(9)第36章 梅川奈庫的野心(5)第39章 秋風掃落葉(下)第9章 出行第24章 承德之役(6)第25章 攻佔種子島(1)第26章 攻佔種子島(2)第30章 家書(下)第51章 落魄總統(上)第22章 麪包的妙用(上)第45章 爲榮譽而戰(中)第1章 登陸(下)第6章 戰前會議(11)第36章 將星墜落(下)第34章 斯里蘭卡獨立(下)第77章 總統的結局(中)第20章 出乎意料的空襲(下)第2章 進攻伏爾加格勒(下)第30章 攻佔種子島(6)第46章 不利局勢(下)第47章 火燒日本(8)第22章 出兵(1)第17章 反擊(中)第37章 梅川奈庫的野心(6)第34章 記者招待會(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利辛县| 西吉县| 游戏| 威信县| 大兴区| 肇东市| 长宁区| 客服| 台东市| 乐都县| 雅安市| 襄城县| 新干县| 伊宁市| 拜城县| 什邡市| 南城县| 读书| 易门县| 临邑县| 铁岭县| 蓝田县| 连南| 彭州市| 介休市| 柳州市| 济宁市| 张家界市| 定兴县| 益阳市| 襄汾县| 邓州市| 和静县| 大兴区| 怀来县| 周宁县| 五家渠市| 韶关市| 方城县| 滕州市| 铜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