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份是個忙碌的季節(jié)。
朝廷夏秋兩賦中的秋賦正在徵收中,河東郡守府上下天天忙的腳不沾地。而同時因爲要統(tǒng)算山陽、平川二縣的屯田收益,以及劃分河東諸郡今天秋賦的供留分成,在將軍府已經(jīng)補上了東曹掾職務的樑謹也一樣忙的焦頭爛額。
祝彪倒很是清閒,因爲自己的家底自己知道,怎麼算一兩年內(nèi)也不會出現(xiàn)經(jīng)濟危機,如此就足夠了。那些細節(jié)和詳盡的事兒,還是讓樑謹他們忙去吧。
祝彪現(xiàn)在更關心的是中原的戰(zhàn)局,是陳國戰(zhàn)場的戰(zhàn)局。後者距離河東可就只有一步之遙。
當然,武林裡發(fā)生的事兒祝彪同樣也看在眼裡。不過現(xiàn)在頭疼的該是瀝血門、九曲劍派、朝陽觀和文殊院,或許還會有六扇門、廷尉府,而不會是祝彪。
十二幅佛陀畫像突然出現(xiàn)在了北漢江湖,一個奇異的傳說飄蕩在人們的耳間。但那又如何?沒人知道小妹的真實身份,白色的名駿那裡都有的。這種明顯人爲挑唆出來的事情,牽扯不到祝家頭上。
祝彪對那四派也沒甚好印象和牽掛的,置身事外,高高看戲就是。
攪渾了水,之後總會有支手摸魚的。什麼事情都有因果,誰暗中挑起了這場風波,最後總能表露出來。祝彪坐在高高的岸上,自然也就能清晰地辨認出來。
他不急,下令北平的祝明、餘少安,原樣保持不動。
……
……
光明的羽翼下也有暗影生長。人世間的齷齪事,永遠也不會消失。
河東之地現(xiàn)在最需要應付的危急不在外部,也不在內(nèi)部,而是在金融。
金融。對於本時空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很陌生的名詞。但於祝彪來說卻是很熟悉很熟悉的。
時光進入到八月中旬,中秋佳節(jié)的時候,河東地界的銅銀比例已經(jīng)拉開到了懸殊的770:1了。這根朝廷覈對的比值1000:1,近乎增益了四分之一。
錢少了,銅錢不夠用了。用本時空的老話來說,就是生錢荒了。
每當大亂之後的大治,或是盛世年華時期都會出現(xiàn)這種狀況,先前河東的銅錢與銀比價八百七八比一,祝彪看在眼裡。並沒放在心上。
因爲整個北漢差不多都是這個價位。
銅錢是百姓生活的必需品,別看祝彪眼中的錢財都是萬兩做單位的真金白銀,可老百姓們言,還是用銅錢的普及。
他前世的中國,古代北宋時期經(jīng)濟繁茂。就也年年出現(xiàn)錢荒。銅錢不夠市場流通所用,所以都出現(xiàn)了質(zhì)量低劣的鐵錢。同時紙幣交子的出現(xiàn)也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種危機,就像本時空的銀票一樣。
一兩銀子兌換制錢,不求一千,有個九百五十都是高興地。真的不足的時候,許多地方就是用剪刀絞銀子。一錠錠品相完好等量的元寶被剪成豆粒大小的碎銀,最後重新入火融化。千萬年來無形中不知道揮耗了多少。
這種現(xiàn)象在古中國衍變出了‘火耗’,在這個天地,也一樣的衍化出了‘火耗’。官府胥吏沾了毛個個比猴都精,從不會放過任何一點鑽空子的機會。最終損害的是朝廷歲入。是百姓賦稅。
北漢戰(zhàn)爭打了十幾年,羅州最危險的時候三分之二地界淪陷,延東河州,邊地百姓俱都受害。戰(zhàn)火中不知道多少財富被掠奪,銅錢這種跟金銀比起來價值低微。卻是社會運營不可缺少的基礎貨幣,損失遺棄,融化爲兵的就更多了。
而且十多年廝殺,北漢把一切資源應用到了戰(zhàn)事,也是一個新錢都沒有出世。加之大批的錢財還用於了對外的軍需糧秣買購,此消彼長,北漢國內(nèi)銅錢的數(shù)量是減少了好一截。
不過相同的北漢經(jīng)濟也隨之萎縮了很多,人口更少了不少,這銅銀比值本還是維繫在900:1之上的。
河東與其他地方比,比值更高了一些。因爲從前年冬季開始的‘和平’算來,河東之地已經(jīng)有兩年光景沒有遇到過兵禍了。祝彪率軍趕赴河東以來,擴軍、備軍等等,大軍的支出開銷也拉動了本地經(jīng)濟復甦,兩年下來河東之地的元氣正在一點點恢復。
銅錢與銀比價,差不多處在了八百七八比一的價位。
較之外地略高了一些,但高出的兩三個百分點也實在不值得人去大肆的上下著手。所以,祝彪的印象中,河東‘金融’這一塊上還是很穩(wěn)定的。
但是現(xiàn)在,短短兩個月不到,銅銀比值拉開到了懸殊的770:1,這根本就不是市場自我調(diào)節(jié)所應有的節(jié)奏。只能說有人在河東惡意收錢!
而且根據(jù)河東郡報來的消息,河東地界不僅有人在惡意收錢,還有人幹起了造錢的破爛勾當。
國人歷朝歷代上萬年,多少能人在錢上下了大工夫。現(xiàn)在民間沒有原先控制的那麼嚴格,一些人就各種手段都使了上來。
比如說剪邊銅錢。就是一些‘能人’把完整的制錢,用剪刀剪下一圈,九到十個銅錢,就可剪下一個銅錢的青銅,用剪下的銅再鑄私錢。
還有是磨邊銅錢。就是把銅錢的邊緣在石輪上磨掉。用一根木質(zhì)或金屬的方棍穿進錢的穿孔,每次約百枚或更多一點。然後兩端固定,在磨上打磨錢幣的輪廓。通過加工,磨邊錢要比一般的制式銅錢的錢徑小心佔五毫左右。錢重減輕一層半到兩成上下,就是說制式的銅錢經(jīng)過這樣的加工之後,本身的重量會減輕六分之一。且一般情況下還不會影響到錢的面文,並且使錢幣的邊緣都比較光滑。
兩面著手,這些是不是由一夥人統(tǒng)一而爲的呢?消息緊急報到了祝彪這裡來。
祝彪也沒有辦法從茫茫人羣中直接找出‘敵人’。他能做的只有另闢蹊徑。
“公子,二舅老爺?shù)搅恕!敝茈?yún)飛稟道。
“讓舅父進來。”祝彪放下手中的書說道。他今天下午全部都空出了時間來,爲的就是見柳正卿。
聲音傳出,自有侍衛(wèi)引領柳正卿上前。
只片刻時間,柳正卿就進了房來。一身玄色鑲邊寶藍撒花緞面圓領長袍。身後跟著一個隨從。手捧著一朱漆托盤,上面放的東西被一塊紅綢遮掩,這就是祝彪等待他的原因了。
“二舅請坐。”座凳自有周雲(yún)飛搬來。
“彪兒看,這就是那所鑄之錢。”
柳正卿沒有坐下,而是從隨從手中接過托盤,端著朱漆托盤進到祝彪的面前。
上面動動嘴,下面跑斷腿。十日前察覺到銅銀比值不對的祝彪一夜苦思,想出的高招妙法,就讓柳正卿這幾天減肥了三四斤。
備料、選材到著手。十日內(nèi)一切完成,那是何等的忙碌,而更有精神上的壓力。新成立的柳家銀行造幣廠總共鑄造出了金元一百枚、銀元一千枚,銅元、銅角各有萬枚。
萬千的朱漆托盤中裝著的就是,金元、銀元、銅元、銅角各十枚。祝彪想出來的‘蹊徑’。那就是自己造幣。銅元、銅角,在加入一定量金銀的情況下造出承接一兩白銀與一文銅錢間的十進制貨幣。
以此來一定程度上緩和銅銀比值。
祝彪還沒膽大妄爲到私自鑄造銅錢,他是繞過了這個限制,造出了銅元、銅角。
一個國家貨幣的流通不可能只靠大額度金銀的,小額度貨幣也是不可缺少的。
而之所以命名爲銅元、銅角,那顯然是受前世的深重影響。
讓銅錢與金銀相掛鉤,只要不弄虛作假。心黑手辣,老百姓肯定是能接受的。何況祝彪在北漢聲望是極高的。而只要能爲老百姓所接受,有了這些做緩衝,銅銀比值將立刻應聲而落。
如此。於公於私都有大益處!
掀開紅綢,祝彪沒去看銀元、金元而是首先看銅元。這東西就好比他前世時的百元人民幣大鈔,裡面都含有了一絲金線。稍微稍微的一絲金子,就足夠這點分量的銅元。十比一去兌換亮亮的銀元了。而且加了一絲金子後,銅元的色澤也好看了不少。
河東軍治下也是有銅礦產(chǎn)地的。呼延慶部就在那邊兒上,是北漢境內(nèi)五大斑巖銅礦之一,一個大型銅礦。
最近兩年那兒的銅礦開採業(yè)恢復很順利。積累了一定數(shù)量的銅錠。雖然產(chǎn)量遠供不上整個北漢的需求,甚至是河東的需求。但短時間衝擊一下還是綽綽有餘的。
那暗中的黑手被這一次衝擊都能打的傷掉元氣。祝彪會死死地盯著地方上的一舉一動,只要有馬腳漏出來,他一定會讓他後悔自己怎麼生在這個世上。
銀元、金元不提,銅元、銅角纔是此次應付河東錢荒的重中之重。而確切的說前兩者麼,那更多的是用於斂財。
造幣可是利潤極豐厚的產(chǎn)業(yè)呢,金銀幣更量少而利厚。
拿起一枚銀幣,祝彪手捏著邊緣用力一吹,放在耳邊一聽,一股嗡嗡的清脆波動聲果然傳入耳來,嘴角於是泛起了一絲笑。
他前世聽說過袁大頭這個傳聞,但卻從沒有閒錢去買,即便是假銀元也一樣。也從沒有閒情雅趣的去逛逛古玩街……
現(xiàn)在,一個當初不算是願望的好奇,就這麼彌補了。
“發(fā)佈告示,正式通令河東。”金幣、銀幣、銅幣,隨著祝彪的抓起灑落,留下了一連串的清脆聲響。在這叮叮噹噹的脆響中,祝彪正式下達了發(fā)佈河東新幣的詔令。同時,今天晚上他也會連夜上六百里加急報於朝廷知曉。
文書中當然是據(jù)實以告,把河東錢荒的危急一伍一什的告訴朝廷。而至於新幣,那只是救急的一樣措施。
北平城。
姬昀的心裡如冬季的天空,充滿了濃重的陰雲(yún)而又寒風嗖嗖。
祝彪竟然公開鑄錢,他膽子真包過了天!
攤開在他面前的上書,那一個個方正的字眼就像烙鐵一樣讓他劇烈的疼痛。國家該到何等的地步了,纔會出現(xiàn)這種兵頭?
他知道自己來位不正,必須跟著唐王的指揮棒跳舞。王位就如帳幕上的燕巢,稍一不慎,有個風吹草動,就會巢傾卵破。
所以做漢王的第一年他‘自絕’祝彪,就是要讓唐王滿意。姬昀心理面不是沒有遺憾,可是,一個將軍與一把王位的差距他還掂量的清的,自己並不是自己一人,背後還有整個安平侯府。整個母族呢。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三綱五常,這個世界裡沒有,但相同的理論一樣都不差。就算江湖勢力龐大,皇權至極。也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姬昀不覺得自己拋棄祝彪有什麼大的罪過,大不了到時候了再賠一賠罪就是。
可是這兩年祝彪以及他的河東軍,一巴掌接著一巴掌打在了姬昀臉上,因爲理虧,姬昀還不能爆發(fā),他心頭那是個窩火啊。
現(xiàn)在。現(xiàn)在,祝彪又膽大妄爲到公開販錢,搞出了一個柳氏銀行,他真的想建一個國中之國嗎?
姬昀的心中第一次對祝彪起了殺機!
有兵有錢有糧。祝彪的勢力正逐步向著羽翼豐滿前行——
宮殿裡靜悄悄地,似乎能聽到外面秋雨落地聲音。姬昀理一理他的思路——
殺祝彪還不到不得不行的地步,如何才能既剷除了他又不壞了河東軍這支強兵勁旅呢……
還有唐王,唐王!
中原戰(zhàn)事未休。他不會同意自己在此時動祝彪的。
明明開始時唐王是‘恨’祝彪的,最後竟變成了祝彪的保護傘。憤怒、嫉妒像毒蛇一樣盤踞在姬昀的心。
冷冷的宮殿中。姬昀陷入了‘遐想’。他在謀劃著誅殺祝彪的一切具體行動,他要儘量安排得周全,儘量把每一個細節(jié)都考慮到。然後去想著完成這一切後北漢的樣子……
殿外的秋風似乎在尋找什麼,夾著細雨到處亂鑽,四面攪旋。
在謀劃如此重大事情的當兒,姬昀忽的有種說不出的孤獨,他現(xiàn)在極其渴望得到親人支持,想把滿腹的心事和盤托出於母后、外公商量。可他不能這樣做,他知道連母親和外公也不會同意自己下手的。
這是多麼可悲啊!
多少年了,在宮庭裡,在父親還在的時候,他不能獨自過問任何軍政大事,不敢吐露自己的真實心聲;寫詩作文也要斟字酌句以應付幾位王叔黨徒的窺查,省的拖累了父親。那個時候的母親和整個母族都把所有的精力和努力給予了父親……
自己不能有半分的超格和過線!
然而現(xiàn)在,自己都是北漢的大王了。都不能在母后、外公、舅舅等人之外的臣工面前表現(xiàn)出任何對祝彪的不滿。以至‘勾絕’祝彪都要自己在心理面想……
養(yǎng)心、敬身、勤業(yè)、虛己、致誠。
姬昀望著手中鎮(zhèn)紙上刻得這十字,這是父親在他十二歲時送與他的箴言。多年來姬昀一直把它當成自己的座佑銘,特別是做了國君之後。
父親教了姬昀“勤”、“儉”、“仁”、“慎”,如今姬昀幾年的磨礪摔打,將最後一個“慎”字,真的是做到了。
河東的一道上書,就是一顆劃過天際的流星落進了北漢這個已經(jīng)平靜下來的湖波中,登時掀起了驚天巨浪。
滔滔的水浪從北隅直接衝過中山國,將氣息沖刷進了北疆這個更遼闊的大海。
“好,好算計。有此法,主公每歲多愈千萬銀也。”
姚涇激動的臉都紅了。誰都不是傻子,都可看清祝彪這麼一搞的益處在那裡。這不僅僅是鑄錢的收益,更有賦稅的收益。那些‘火耗’,這下可該歸公了。
“惟可惜受益此法者,非主公一人也。”張問天也嘆聲道。
唐王姬發(fā)眼睛蹭亮,“有此足矣,足矣!”
立刻安排手下人去辦,這東西是越早動手越早收益。他的地盤可有半個北疆,數(shù)州之地,攤子之大,河東較之不可相比的。那收益,自然也是無法相比的。
這一點就不是想出這一法子的祝彪開始就能想到的了。
“還有著柳氏銀行,竟然存錢給利息,匪夷所思也。諸卿以爲,真可行否?”
“主公。祝帥戰(zhàn)陣功夫舉世無雙,然經(jīng)濟之學麼?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亦有一得。
柳氏銀行,一年半載或可存也。然二年三年,比入不敷出。”
“呵呵,是孤王妄測了……”姬發(fā)搖搖頭,手下人說的對。那有給人看財產(chǎn)還要付銀子的?又不是借錢。祝彪先前之策有國之大功,但到底是外行。
不過河東若真的破產(chǎn)了,祝彪這個桀驁不馴的猛虎,是不是會顯得馴服一些呢?
姬發(fā)內(nèi)心裡又不僅想起了自己的收服大計。實在是人才難得啊!
中原戰(zhàn)場沒有了祝彪,不管是南邊還是北邊,是東面還是西面,陸地還是水上,步軍還是騎軍,仗打的都顯得那麼匠氣。
很多戰(zhàn)事經(jīng)過都如一個模子印出來的一樣,兩邊將軍中規(guī)中矩。
看過了祝彪萬里征程的神奇,再看現(xiàn)在的戰(zhàn)事,姬發(fā)心裡越來越不滿意。雖然他清楚,戰(zhàn)爭也是一個熟悉的過程,但人一有了先前印象,就老忍不住拿來對比,一對比還都是印象勝利。
老大夏王那裡竟然跟秦國弄蹬了,大量戰(zhàn)力被牽制在了後背,西北戰(zhàn)場上夏軍的表現(xiàn)很不給力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