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84章 流寇

“亂匪爾,何呼義軍?”

還停留在燕國境內的祝彪大部隊,接到陳孟仁送回的軍報和附屬情報。祝彪勃然大怒,這些個打著‘義軍’名號的隊伍純粹就是流寇麼。大梁王、定陽王、風裡眼等綽號更讓他想起了前世明末時期的闖王、八大王等。

這是一羣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廢柴,一羣連建制化都沒有,只知道搶掠燒殺,擾民禍民的垃圾——

就是到後期建制的李自成、張獻忠也比他們現在強,純粹的流寇。而且小二十萬人近乎全部男丁健婦,沒有老營幼兒拖累,這羣人的流動性和禍害烈度,比明末流寇也更勝出一等。

“大帥。齊國境內主要三大股義軍,最得人心的是自號風雷將軍的馮磊,其部風雷軍只有五六萬人,但人心齊凝聚力強,幾次挫敗齊軍和地方軍優勢兵力的進攻,割據了齊國東部鄆州的四郡之地。

再有就是東南沂蒙山義軍,總兵力不下大梁王、定陽王這一股。可也是良莠不齊,魚目混珠。有替天行道的好漢,有無惡不作的惡徒。並長久盤踞五百里沂蒙山中,齊軍、地方軍都進剿不易。

最後一股就是大梁王、定陽王、風裡眼一支。三人是結拜兄弟,都是一丘之貉,從齊國西南翻騰到齊國最北,鼎盛時曾一度進攻淄博城,敗後轉北,這現在又轉向西,殺入了慈州。州兵不能抵擋,就一直讓他們殺到了南樂邊郡之地。”

慈州的刺史是半割據態勢的人物,也就是田勝死後,繼承齊國王位的田勝長子田丹,王權旁落,王室受制於幾個禁軍大將,在外的地方實力派自然不穩當。

待齊國三次內亂爆發,有兵有錢有糧有地盤的刺史、太守們幾乎沒有了制約。雖然有一部分繼續效忠淄博,跟田勝主力改建後的禁軍連爲一派,也有一部分跟其他王室王孫公子聯合或投效,可齊國十六州,還是有那麼幾個州刺史不安分或州內太守蹦跳的。

慈州刺史跟南樂太守一樣,大亂之後也是已換過了三茬。州內實力大減,還有太守不安分,所以這刺史雖有心‘自強’卻無力爲之,只能做一個聽宣不停調的了。

慈州十二郡,刺史完全掌控五郡。牽制掌控兩郡,手下兵力過五萬人。自然不是大梁王等二十萬軍的對手,且他也不可能拿著手下的兵力跟大梁王一夥死打硬拼。等軍隊拼完了,刺史的位置還能不能坐上可就不一定呢。

“如果不是化雪,我會立刻帶兵東進——”

齊王的王位祝彪還沒有下定最後的決心。因爲這在有可能是唐王丟下的一個魚餌同時,也可能是唐王的一次試探。

但對大梁王等之類的流寇,消滅他們不需要理由。

“大帥毋憂。陳將軍久經沙場,蕩滅三匪流寇,不在話下。”張本楠進言著。

祝彪呼出一口氣。重新做下身。“先生說的不錯。陳將軍…當……不負本帥之望。”

陳孟仁才智確實有欠缺,比他現今的高位。但是久經沙場,狠仗、硬仗、血仗打多了,只直來直往。不去尋巧弄機,以實力壓人,也能把大梁王等三寇剩餘的是幾萬人馬盡數蕩滅,碾爲粉齏。

……

南樂。

“有敵來襲!有敵來襲!”

一隊正在山坡下休息的匪軍。突然地,山坡上警哨高聲大呼起來。

近五千匪軍躥了起來,在賊將的吆喝下亂糟糟的排著隊列。喝罵、打罵聲不絕於耳。

“轟轟轟……”打雷一樣的馬蹄聲由遠及近。那頭山坡之上。拼命往回跑的一隊警哨身後,突然出現了一排騎兵!再細一看,何止一排,前後相接,源源不絕,簡直是如潮而來!

那隊奔跑不及的匪兵,聽得背後蹄聲震地,大爲驚恐!甚至有那慌了神,跑得腿軟的,一跤跌在地上。不等起身,一桿長槍透胸而出!也有慌張之下哭喊出聲,六神無主的竟撲倒地上,緊緊抱著頭,馬上被蜂擁而來的騎兵踩作肉泥!

這種態勢下,也不想想,對方怎麼可能因爲他們那三倆人就勒馬停軍,收容俘虜呢。

爲首賊將在陣前望見這慘狀,一雙眼睛直竄出血絲來!萬千鐵騎,以山崩地裂之勢衝擊而來,何等壯觀。聲勢駭人至極!他感覺著自己手腳都發軟了。他也有過不少廝殺經歷的他知曉,隊伍不能散,一旦步兵陣形被衝散,等著他們的,便是場無情的屠殺!

兩軍相接!挾雷霆之勢而來的河東騎兵,以萬鈞之力,猛烈撞擊在匪軍那零散的方陣上!方陣立刻往後凹了去!沸水潑雪,利斧伐朽木!

“殺——”

“殺——”

“殺——”

被沿途受過糟蹋的村落鎮集慘景,激勵的義憤填膺的河東精兵,一個個都照狠裡殺,照絕處殺。直殺的五千匪軍血肉橫飛,潰不成軍。

可他們兩條腿跑也跑不過河東騎軍四條腿啊。

“饒命!漢軍爺爺饒命,我等投降!投降了……”一夥被困住逃不掉的匪兵中,賊將眼見身旁嘍羅一個個去見閻王,鬥志全無。忍不住放聲大呼!他這一喊,部下嘩啦啦一片,亂七八糟的喊著投降。

王廣長槍突刺橫掃,正得心應手,聽到這一聲喊,急忙下令:“都罷手!”可士卒兇性大,心中發恨哪裡肯立刻聽?雖是慢慢的停下了手,地上卻又多了上百號人屍體!

另外一頭陳孟仁率部一路追殺,賊寇大潰,丟下上千具屍體,沒命似的逃跑。最後呼爹叫孃的全部跪倒地上,叫嗥著投降。

“誰是領頭的,站出來!”內有一人,緩緩起身,向陳孟仁走來。三十出頭,身長五尺五六,穿一領破直裰,低著頭慢步向前。行到陳孟仁面前。撲通跪倒,連磕三頭,直呼饒命。

“姓名,職位!”陳孟仁沉聲問道。

“小人姓莊,沒有大名,因家中行七,人稱莊七,在義軍……哦,不,賊軍。是賊軍,任副將職位。”那人伏在地上,渾身抖。

“副將?那就是有正將了,他在那裡……”

莊七再叩一頭,哀求道:“軍爺饒命!小人領兵在後,前面遇伏,小的就帶人往後逃!沒有見到張將軍啊。”

“你們正將都沒見蹤跡,副將就敢逃嗎?”

“軍爺,小人是風裡眼部下。自落草以來,皆由他一句話,便定奪誰人率領多少部屬。雖是副將,帶一千兵也是獨自立營。這軍中正將張大牛。帶三千人也是獨自立營。打仗了,風裡眼才把小的和另外一武將王刀子,合了張大牛部……”

“怎麼處置這些人?”

隨後趕到的王廣來稟,賊將張大牛已被擒。兩項合計後。俘虜人馬在三千人朝上。再加被斬殺的一千多人,頂多只有二三百人逃散。最後一個賊首王刀子也在打掃戰場時發現了屍首。

王廣在陳孟仁身邊如此低聲問道。

大梁王的隊伍就在前面不遠處,陳孟仁部打仗也就是了。可沒多餘兵力來看押俘虜。

“選出頭首頭目,和身上帶血債的老匪。一律斬首!主動投降者,減免一級。”

陳孟仁向著王廣搖搖頭。

流寇們可恨不假。但漢軍剛入齊地,就痛下殺手的話,影響不好。 當天下午,陳孟仁駐軍附近一座縣城城外。不知爲何,白天還很是青狼,晚上卻是漆黑一片。軍營裡,刁斗森嚴,篝火明亮,那警戒巡邏的士卒來回走動,而其餘人都鑽進軍帳睡下了。

張大牛和一般俘虜關押在一起。他是賊首不假,但爲惡相對不多,又是主動投降,就被減刑免死。俘虜被殺了小三百,剩下的分作三五十人不等,被分頭看守。

漢軍營內,縣城牢獄,城外俘虜營都有。俘虜們被嚴令不許說話,但個別人還是趁著守卒分神的空當,竊竊私語。

“兄弟哪裡人?”

“萊州的。你呢?”

“我也是萊州的。原先跟著崔大哥販鹽,在綠林上廝混,聽說大梁王起事,崔大哥就帶著我們趕來投奔,結果……”

“是啊,真晦氣!還不知道是死是死。哎,要不咱趁著天黑……”

“噤聲!你想害死我?!”

這邊正說著,便聽一人在外頭高聲叫道:“你們幾個過來!莫軍侯有事要你等去辦!”那二十來個守卒一聽,便向聲之處靠去。降賊中有精明的,趁著夜色,大著膽子,伏在地上悄悄往前爬去偷聽。

馬圈羊圈一樣的‘牢房’,聲音暢透著呢。

“上面陳將軍有令……該死的賊人……留不得……久必生亂……”

賊人斷斷續續只聽得幾句,卻已經駭得魂飛天下,趕緊原路退縮回去,四周同夥湊上來七嘴八舌的詢問卻不得要領。裡面一個身材健壯,臉上有刀疤的見狀,一巴掌抽過去,低聲喝道:“噤聲,都想作死啊。閉嘴,聽人說。你到底聽什麼了?快說!”

“這番休矣!那頭正商量著處決我等!漢狗們,好狠辣的心。”

俘虜們一片死寂。完了,本想討口飯吃,還沒吃幾頓,就得命喪此地,怎生是好?

那兇悍的刀疤臉也駭得魂飛天外,但好歹是見過大場面的人。擡頭看去,夜色之中,那頭守卒正圍在一處商量,四周沒有其他把守。不趁這時逃跑,遲了片刻,性命不保!打定主意,便對身邊一衆俘虜說道:“事已至此,不如搏一搏,或有一線生機!”

“一切但聽大哥吩咐!”衆賊小聲的附和著。

人人慌里慌張,恐懼無比。這個時候正是有人出頭挑頭的時候,加之刀疤臉一臉兇樣,也鎮得住場子。

“稍後都聽我命令行事,一旦叫逃,我等便四散逃竄。都高聲大叫著,把其他圈裡的弟兄也引動起來。這夥撮鳥,人馬不過數百,顧得頭顧不了腚,咱們總要逃出去一些。”刀疤臉恨聲說著。羣賊聽了,心思也沒其他法子。總比坐以待斃好,便都應承下來。正商量著,那頭二十來個守卒似乎商議完畢,開始返回。

“跑!”刀疤臉大吼一聲,一個挺身竄起來,撒丫子狂奔,只恨爹孃少生了兩條腿。他一帶頭,三四十名俘虜羣起響應,四散逃開。人人還大嚷大叫,整個俘虜營立刻就動盪了。

那漢軍守卒在外頭大呼追趕。可刀疤臉等人逃跑的時候。還大聲叫喊著‘漢軍要斬盡殺絕,弟兄們想活命的快逃啊’,引得整個俘虜營騷動大亂起來。

最終大部分俘虜都沒重新圈了回去,漏網之魚卻真的有了。

“追!追!”

“站住!站住!”

身後喊殺聲大作。張大牛暗暗叫苦,早知如此,何必落草?但卻也絕不敢緩下半分,自己是有前科的,若再被漢軍抓到,小命絕對不保。

張大牛跑啊跑啊跑啊。慢慢的,身後的喊殺聲聽不到了……他大膽回頭看去,沒有追兵了,看不到舉著火把追殺的漢騎了。老天爺啊。自己逃出來了,真的逃出來了……

“老天保佑,老天保佑……”一種激動從心底涌起,驚恐驚嚇全部消失不見了。張大牛兩腿一軟癱坐在地上,嗚嗚大哭。

激動地。

洪湫湖。

南樂境內的第一大湖,在整個慈州十二郡。這一年也是富庶之地。太平盛世,這裡便是魚米之鄉。湖中水產豐富,不少人家靠水吃水,漁船不分晝夜的出動,一片繁榮。即是到了冬季,鑿冰網魚,也是一片熱鬧情景。可現在,洪湫湖冰面上沒有了冬捕的隊伍,岸邊沒有了紅火的村莊,只有一片雜亂。

積雪化了。

大梁王、定陽王、風裡眼三兒等實在走不動了。隊伍開到洪湫湖,匪軍們紛紛叫嗥著要休息。

大梁王三個匪首呢,在泥濘之中艱苦跋涉幾日,也沒了當初設計幹翻河東軍的雄心壯志了。至洪湫湖大軍停下,命部衆離湖駐紮,徐圖進取。然後風裡眼派出自己的妻弟張大牛帶五千兵增援黃文安、樑廣豐。

隊伍派出去後,大梁王三就焦急的等著情報。襄城那裡的事兒實在讓他們不放心,這都好幾天了,不僅是黃文安,還有樑廣豐,四五萬兵馬都沒傳回半丁點的消息。

張大牛走時,風裡眼對他有吩咐。只要探聽到黃文安、樑廣豐的消息了,不管怎樣先派人傳回來。

誰料,時間剛到黃昏,便有嘍羅逃回。聲言路上遇上漢軍,人只一個騎兵衝鋒,五千隊伍就全垮下來了。他們見勢不對,連忙斜下里竄逃出來,好歹才撿回一條命來。

大梁王三人目瞪口呆。連風裡眼本人都沒糾結妻弟張大牛的死活,而是更多關注到一個問題——漢軍距離洪湫湖只有半天路程!他們來到了離洪湫湖最近的一個縣,那是不是就意味著襄城方面的黃文安、樑廣豐以及南樂義軍,五萬多人馬全都完蛋大吉了?

如果不是,大隊的漢軍騎兵如何會殺到近前?

胸牆如響鼓在擂,撲通撲通的。大梁王忙問步卒如何?漢軍騎兵是不是繼續南下了。得到了否定的回答,說漢軍騎兵在縣城外立營,收攏俘虜了,三個匪首才大鬆一口氣。

以河東騎兵無聲無息的剿滅了三部五萬多義軍的兵威,又輕輕鬆鬆吃下了張大牛五千開人,突然殺到來,大梁王等還有的這十二三萬人,真的是夠嗆。

還好,河東騎兵沒有繼續突殺過來,而是在縣城紮營,收攏俘虜。大梁王三人對視一眼,紛紛看到了心中的不安。

逃,逃開。退,退走——

這個大虧自己吃下了。河東軍這羣殺星惹不起,躲著走——

就在大梁王、風裡眼、定陽王向手下部隊傳達命令時,突然得報,說是張大牛率殘部歸來!

三匪首大喜過望!全部出營迎接。遠遠望見兩個嘍羅架著張大牛,行色匆匆的往大營跑。後頭,近百人馬耷拉著腦袋,垂頭喪氣的跟隨。這叫率殘部歸來?

五千人就剩下這麼點,也配叫殘部?

那一頭,張大牛望見自己姐夫出來,急忙推開嘍羅,大哭上前去,納頭便拜:“險此見不著哥哥們了啊!”

風裡眼在,大梁王、定陽王不好說什麼。風裡眼是知道自己這個妻弟成色的。哼了一聲,叫起張大牛重新進賬。

“說到底怎麼回事?河東軍來了多少人馬?”

中軍大帳,說是大帳其實也就是拿農家曬糧用的竹篾搭成的,頭頂還有個大窟窿,要不然,帳中的那團柴火會直接將這大帳燒成灰。望著那堆篝火,張大牛心中稍安,便事情一五一九地報告給了風裡眼三人。其他基本符合事實,惟獨逃脫一項說成是他謀定而後動,率領部下殺死對方看守士卒,趁夜逃走。

風裡眼還不瞭解他這個妻弟?張大牛要真有這個本事了,到現在又怎會只統領三千人?心知其中必須有假,但也不說破,只是細問起漢軍虛實來。不過這一回,張大牛所言又和逃卒不太一樣,聲稱漢軍所部人數並不是太多。根據是漢軍收攏了俘虜後,都沒有餘力再進攻。而且還打算殺俘,以此來減弱負擔。

一些消息都是他親耳聽到的,逃回的路上又從那百十人口中得知了一點零碎消息,勾勒出來的。

這話讓風裡眼和大梁王、定陽王心中一安。

當然張大牛也說了。漢軍騎兵裝備精良,戰力超強,悍不畏死,進退得當,不過齊國的官軍所能比得的,建議三人立即轉移隊伍。三匪首聽罷了,不置可否,命其好好歇息!

第609章 罵陣,角抵第876章 雷音寺第677章 基業的沉積第612章 高明不失,一切大吉第704章 弒兄囚父,齊魯亂(中)第649章 令人絕望的卻並不高明的戰略一百四十五章 開殺的援軍纔是真正的援軍第873章 人劍合一第568章 漢軍精銳第698章 擊鼓,進兵——第612章 高明不失,一切大吉第648章 退第648章 退二百二十九章 回軍營第314章 亢龍有悔第一掌!第353章 恥辱,要用敵人的血來洗二百九十五章 我來救鐵面人第681章 一樣悲催的南路軍第659章 火力吸引五十三章 有客到訪第828章 正月十五望月樓二百六十章 馬不停蹄第464章 垮塌的城牆第335章 6k大章第756章 本帥在此七十二章 頂缸的城北巡檢第303章 壓雲霄,鎮飛環二百六十九章 火晶第310章 壓箱絕招,悲酥清風第881章 王位第434章 不再維和的戰爭第675章 a級任務:萬里長征第832章 無題第502章 幽冥折翼,世態不平第675章 a級任務:萬里長征二百八十九章 雲霧大澤第46章 暴雨梨花針第356章 老夫讓他請你一席酒!第591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第816章 漢兵之精,漢將之強第846章 戰鬥第645章 改變乾坤幫命運的一刻第528章 忽強忽弱,忽吞忽吐二百五十三章 驕龍長吟第588章 細節決定的勝利第435章 投降不殺,優待俘虜二百八十三章 大boss面目第872章 引虎入羣狼第738章 金狼騎兵第465章 陷絕地而不自知第456章 轉危爲安第604章 後手的勝利第475章 白袍軍,伐天,伐地,伐人七十五章 一種神秘第438章 深夜來客,烈焰火牛第724章 諸葛連弩,元戎弩矢二百五十三章 驕龍長吟第2章 九曲劍派第863章 《太乙混天罡》第765章 瞞天過海,殺奔陰山第597章 亂動喧譁者,殺無赦第749章 這人,不傻!五十二章 天大的人情第718章 多智而近妖第872章 引虎入羣狼第426章 懾服,人魔第565章 大雪滿弓刀第678章 搶掠永隆第611章 交了刀槍就由不得你了第832章 無題第596章 晉宋熬兵第48章 偷雞不成蝕去整個人第802章 神秘寶鼎第507章 靈草妙藥,恐鱷兇猛二百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二百九十九章 抽繭剝絲第857章 豎子,尋死——第702章 阿彌陀佛第549章 惡俗的扮豬吃老虎第343章 上二壘,情意動人第824章 幽冥教的復仇五十七章 世間因果無奇不有第896章 禽獸世道,弱肉強食!第685章 三路合圍,大軍五十萬第792章 硬碰第560章 茫茫雪原二百三十五章 高手聚集圖謀何事第18章 老天爺都在幫我第799章 潑天罵名,祝彪火了第770章 妹婿呢?第548章 七煞宗的底蘊第744章 決死的意志第722章 萬衆矚目的小生命二百二十九章 回軍營第576章 安平侯之心,雪原追逐第904章 不太監第485章 甕中捉鱉,活該縣令倒黴第814章 措手不及第459章 關城頭上赤旗揚二百七十二章 彈如雨下
第609章 罵陣,角抵第876章 雷音寺第677章 基業的沉積第612章 高明不失,一切大吉第704章 弒兄囚父,齊魯亂(中)第649章 令人絕望的卻並不高明的戰略一百四十五章 開殺的援軍纔是真正的援軍第873章 人劍合一第568章 漢軍精銳第698章 擊鼓,進兵——第612章 高明不失,一切大吉第648章 退第648章 退二百二十九章 回軍營第314章 亢龍有悔第一掌!第353章 恥辱,要用敵人的血來洗二百九十五章 我來救鐵面人第681章 一樣悲催的南路軍第659章 火力吸引五十三章 有客到訪第828章 正月十五望月樓二百六十章 馬不停蹄第464章 垮塌的城牆第335章 6k大章第756章 本帥在此七十二章 頂缸的城北巡檢第303章 壓雲霄,鎮飛環二百六十九章 火晶第310章 壓箱絕招,悲酥清風第881章 王位第434章 不再維和的戰爭第675章 a級任務:萬里長征第832章 無題第502章 幽冥折翼,世態不平第675章 a級任務:萬里長征二百八十九章 雲霧大澤第46章 暴雨梨花針第356章 老夫讓他請你一席酒!第591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第816章 漢兵之精,漢將之強第846章 戰鬥第645章 改變乾坤幫命運的一刻第528章 忽強忽弱,忽吞忽吐二百五十三章 驕龍長吟第588章 細節決定的勝利第435章 投降不殺,優待俘虜二百八十三章 大boss面目第872章 引虎入羣狼第738章 金狼騎兵第465章 陷絕地而不自知第456章 轉危爲安第604章 後手的勝利第475章 白袍軍,伐天,伐地,伐人七十五章 一種神秘第438章 深夜來客,烈焰火牛第724章 諸葛連弩,元戎弩矢二百五十三章 驕龍長吟第2章 九曲劍派第863章 《太乙混天罡》第765章 瞞天過海,殺奔陰山第597章 亂動喧譁者,殺無赦第749章 這人,不傻!五十二章 天大的人情第718章 多智而近妖第872章 引虎入羣狼第426章 懾服,人魔第565章 大雪滿弓刀第678章 搶掠永隆第611章 交了刀槍就由不得你了第832章 無題第596章 晉宋熬兵第48章 偷雞不成蝕去整個人第802章 神秘寶鼎第507章 靈草妙藥,恐鱷兇猛二百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二百九十九章 抽繭剝絲第857章 豎子,尋死——第702章 阿彌陀佛第549章 惡俗的扮豬吃老虎第343章 上二壘,情意動人第824章 幽冥教的復仇五十七章 世間因果無奇不有第896章 禽獸世道,弱肉強食!第685章 三路合圍,大軍五十萬第792章 硬碰第560章 茫茫雪原二百三十五章 高手聚集圖謀何事第18章 老天爺都在幫我第799章 潑天罵名,祝彪火了第770章 妹婿呢?第548章 七煞宗的底蘊第744章 決死的意志第722章 萬衆矚目的小生命二百二十九章 回軍營第576章 安平侯之心,雪原追逐第904章 不太監第485章 甕中捉鱉,活該縣令倒黴第814章 措手不及第459章 關城頭上赤旗揚二百七十二章 彈如雨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冈市| 四子王旗| 开平市| 资兴市| 常州市| 宝丰县| 房产| 鞍山市| 六盘水市| 长汀县| 海林市| 岗巴县| 阿巴嘎旗| 安化县| 兴业县| 宁乡县| 苗栗市| 四子王旗| 阿拉善盟| 马公市| 青铜峡市| 延寿县| 杂多县| 大港区| 绥江县| 永年县| 昭通市| 浙江省| 台东市| 新宁县| 辛集市| 桑植县| 秀山| 岚皋县| 开阳县| 汽车| 利津县| 磐安县| 河南省| 无为县| 静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