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81 只要鋤頭揮得好

環球遭遇困境,對唱片業的其它公司而言,都是一個非常利好的消息。

尤其是索尼和華納,感覺就像被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砸中了一般,瘋狂地揮舞起鋤頭,大挖環球的牆角。

畢竟,索尼和華納都是有幾十年歷史的老廠牌,無論是知名度還是品牌形象都做得非常出色。

和他們比起來,才成立沒幾年的【量子音樂】在這方面就處於了劣勢。

在各方提出的條件差不多的情況下,廠牌的名氣,往往就是許多明星優先會考慮的因素。

再加上,【量子音樂】與環球音樂集團正面開戰的消息早就傳遍了唱片業。

圈外人或許不太瞭解這些內幕,但圈內,但凡是消息靈通的人,多多少少都察覺到了一些蛛絲馬跡。

有不少明星都在擔心,若是跳槽到【量子音樂】,一旦【量子音樂】在與環球的競爭中最終敗北,自己也會受到波及。

再加上,還有不少有足夠粉絲基礎和資金作爲底氣的大牌明星,乾脆選擇了自立門戶,這就讓【量子音樂】可以爭取的明星變得更少。

對於這幾天發生的事情,許多人在仔細分析之後,都得出一個猜測性的結論:【量子音樂】憋了一波大招,讓環球直接遭到重創,但【量子音樂】自己也沒得到多少好處,最大的好處反而是會被在一旁圍觀的索尼-BMG和華納唱片拿走。

不過,僅僅只間隔了一個週末,【量子音樂】就召開了一場新聞發佈會,宣佈將對公司“未來數十年的經營策略”做出重大調整。

在發佈會上,盧西恩-格蘭奇僅僅只宣佈了一件事:【量子音樂】正在就公司旗下,所有簽約歌手、樂隊,以及創作者的發行合約條款做出重大調整,讓出更多的利益。

具體的體現,表現在發行方分成比例,以及版權分割方面。

盧西恩-格蘭奇表示,考慮到成本方面的因素,前者的讓利不會太多,大約在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五之間,具體根據簽約明星的級別而定。

而後者則是重頭戲:【量子音樂】會改變唱片業過去以來的“慣例”,將所有在“替換合約”之後新發行的音樂作品,版權全部歸還給歌手、樂隊自己,【量子音樂】不再從中分割版權。

這一場新聞發佈會,對外界公衆來說只是看個熱鬧,甚至還沒有環球的“黑金”醜聞引人矚目。

但在唱片業內部,盧西恩-格蘭奇代表【量子音樂】做出的這番宣言,立刻引發了整個行業的地震。

發行合約方面的讓利就不說了,這是一個明顯的,收入方面的提升。

雖然數字不會太高,但卻也沒有少到可以讓人忽略的程度。

但更加讓人關注的,卻是在版權方面。

按照唱片業一直以來的慣例,唱片公司——無論是製作廠牌還是髮型公司——都是要從歌手、樂隊的作品中拿走全部或者部分版權的。

具體的版權分割方式,通常由明星的咖位和商業號召力,以及唱片公司的規模而定。

絕大多數情況下,越是沒有名氣的小明星,就越不可能將自己的版權留在手中,除非去選擇不依靠任何發行公司,獨立運作的方式,不過這條路,哪怕到十年後的流媒體時代,也沒有幾個人走得通,更不要說是現在了。

版權的價值很難界定,但有一點卻是肯定的:作品必須要具備一定的影響力,它的版權纔會值錢。如果一首歌只有寥寥幾個人聽過,無論它做得再怎麼好,版權也是一文不值的。

就好像諸如煙雨江南、中原五白之類的大神寫手,他們的小說版權往往可以賣到七八位數,甚至九位數,但像黑色貝斯這種撲街作者的版權,倒貼錢都沒人願意買。

咳,扯遠了。

按照唱片業一貫以來的做法,在簽下一名歌手或者一支樂隊的時候,第一份合約,通常而言都會比較苛刻。

分成比例姑且不說,如果這位歌手在過去沒有任何拿得出手的成績,那麼只要唱片公司的規模不是小到令人髮指的程度,一般來說,都是可以要求獲得合約期間內,該歌手所有作品的全部版權的。

就好像羅傑和胖子的第一支樂隊【墨菲】,版權就全歸唱片公司所有,樂隊只能保留詞曲版權,以防出現【蟲子】樂隊那種,自己唱自己的歌,還要被版權方敲詐鉅額授權費用的情況。

事實上,這也是許多樂壇新人第一份唱片合約當中的“標準條款”,詞曲版權歸創作者個人或者歌手所有,而音樂版權則歸唱片公司。

好一點的,唱片合約裡會規定版權收入的分成,唱片公司在使用該歌手的音樂版權取得收入的時候,會按照一定的比例向歌手支付分成。

若是心黑一點的,直接在合約裡規定,版權收入與歌手本人無關,這種情況也是有的。

(注:再次鞭屍一下披頭士,他們被坑走的那批版權就有類似的條款,版權收入和樂隊無關,一毛錢分成都不用付,全歸版權方所有。)

這類合約,通常被戲稱爲“賣身契”合約,意思是簽下之後就和賣身給唱片公司沒什麼區別。

當然了,隨著歌手逐漸成爲明星,咖位提升,到了第一份合約結束,開始談第二份合約的時候,無論是留在原本的唱片公司,還是跳槽去其它的廠牌,只要自身有足夠的資本,往往都是可以就分成比例和版權費用方面與唱片公司展開談判的。

甚至於有些成名速度極快的明星,在第一份唱片合約還遠遠沒有到期的時候,爲了留住人,唱片公司有時也會主動要求替換合約,用更好的待遇促使對方簽下年限更長的合約,以避免對方跳槽。

比如說,【量子音樂】旗下,泰勒-斯威夫特的第二份唱片合約,版權就全歸泰勒個人所有,僅僅只是將運營權獨家授權給【量子音樂】,而且還規定了嚴格的“授權回收機制”,如果【量子音樂】在運營這批版權的工作中危害了泰勒-斯威夫特的利益,後者就有權收回授權。

至於具體的版權分割方式談出什麼樣的結果,就要看明星和唱片公司各自的資本,以及具體的談判細節。

可以說,這是一個相互妥協的過程。

但除了少數一線甚至是超A巨星以外,在面對【量子音樂】這一級別的唱片業巨頭的時候,幾乎不太可能有人能夠保留自己作品的全部版權,多多少少都要分出去一些。

或許是某一首或者幾首歌的全部版權,或者是合約期內所有作品的部分版權(例如數字版權)。

而且,由於一個衆所周知的現象:每一個巨星都是從新人走過來的。

基於這一點,可以說,在唱片業內,除了極少數從其它行業,例如影視明星轉行過來的人之外,每一個人,都要經歷第一份“賣身契合約”。

而隨著明星的成名,許多早期的作品,版權價值比後來的作品更高,這種情況其實是很普遍的。

畢竟,不說大多數,至少一半的明星,其最經典的作品大多誕生於出道的前幾年,反而是後來名氣高了,咖位更大牌了,推出的作品質量反而開始下降。

雖然不是每一個人都是如此,但對於碰巧是這一類人的明星們來說,即使在第二份合約中贏回了“留住自己版權”的權利,實際上也並沒有賺到什麼。

而盧西恩-格蘭奇和【量子音樂】所提出的“全新的合作模式”,卻是完全顛覆了這一“傳統”。

直接將所有的版權全部歸還給明星,【量子音樂】僅僅只要求包括髮行權、版權運營權在內的獨家授權,並從中抽取適當比例的抽成作爲成本維持和利潤來源。

事實上,許多明星對於這一點並不在意。

原因很簡單,絕大多數的明星,都沒有自己運作版權收入的能力和經驗,即使版權留在自己手中,也是要委託給唱片公司來代理的。

就算是勉強自己開一家公司來運作這些,從收入角度來講,或許還不如委託給大廠牌來代理。

像【量子音樂】這樣的發行大廠,無論是推廣能力還是渠道資源,都遠遠超出“明星”這一身份可以獲取到的資源,哪怕扣掉代理傭金之後,明星們所取得的收入也要比自己來運作更加的高。

在新的合約模式發佈之後,唱片業內立刻一片哀嚎。

無數唱片公司紛紛驚慌失措,大呼“狼來了”。

而原本正在與索尼-BMG、華納唱片談判,準備跳槽的明星們,一大半都當機立斷地中止了談判,轉而觀望起來。

能夠成名的明星,沒有一個是白癡。

就算有些明星自己的智商不夠高,身邊也絕對不缺乏能夠及時提醒他們的“聰明人”。

見風使舵,利益最大化,這些都只是最基礎的操作。

宣佈了一個重磅消息之後,【量子音樂】倒是沒有急於大張旗鼓地挖角,而是由盧西恩-格蘭奇等高層牽頭,一個一個地和旗下的明星,以及已經簽約,但還沒有正式出道的新人去談判,修改、替換原有的合約。

唱片公司主動“發福利”,又是多送分成,又是更改版權條款的,自然沒有人會拒絕。

沒有人會嫌棄自己的收入太高,也沒有人不願意留下自己的版權。

雖然【量子音樂】拿出的新合約,基本上都沒有多少“簽約金”,而且還提高了簽約年限,但在更高的預期收入和版權的刺激下,不出一週的時間,【量子音樂】旗下的簽約歌手、樂隊,所有人都在新的合約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

普遍來講,包括還沒有出道的新人,再到一線大牌在內,所有人的發行方傭金都有所降低。

從原本的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六十,降低到了百分之二十五到百分之四十之間。

僅僅只是這一部分,整個【量子音樂】旗下的明星們,所有人加起來,在未來一年內的總收入就能提高至少兩億美元。

唯一的例外,是羅傑自己的【Darkness】樂隊和泰勒-斯威夫特。

前者就不說了,樂隊和【量子音樂】之間簽訂的唱片合約,從MAD唱片時代起,就是完全對樂隊有利,唱片公司只是扮演一個“打工者”的角色。

畢竟,樂隊就是公司的老闆,哪有公司壓榨老闆這個說法?

至於後者,因爲胖子和斯威夫特一家關係密切的緣故,某種程度上來說,泰勒-斯威夫特也是【量子音樂】旗下唯一一個“關係戶”。

從第一份新人合約開始,泰勒-斯威夫特簽下的就不是常規意義上的“賣身契”合約,而在之前續約時簽訂的第二份合約,更是已經達到了超A巨星級別的待遇:唱片公司拿最低的分成,完全不要版權,甚至完全不求在明星身上賺錢,只爲把這個招牌留下來。

雖然說現在的泰勒離超A還很遠,但憑藉著關係戶的身份,提前拿到這樣的待遇。

從合約本身的條款來說,泰勒的待遇已經沒有任何的提升空間了。

專輯發行抽成全渠道百分之二十、巡迴演出抽成百分之三十五、版權運營傭金百分之十五、專輯發行權免費。

其中絕大多數業務的成本都由【量子音樂】承擔,泰勒-斯威夫特自己,僅僅只承擔自己團隊的薪酬,以及專輯製作的費用。

可以說,這已經是在如今的唱片業生態之下,明星所能拿到的最頂級合約。

再提,就要和羅傑幾人一樣,讓唱片公司爲自己打工,甚至是承受鉅額虧損的風險。

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關係戶的身份,頂多能夠讓泰勒在【量子音樂】內得到一定的優待,但卻不可能凌駕於公司之上。

泰勒-斯威夫特自己也清楚這一點,並沒有要求更換唱片合約,反而主動要求以原本的條款續約,連簽約金都沒有要,直接將原本的合約延長到2019年。

泰勒自己也很清楚,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以雙方之間的關係,除非有學習羅傑幾人自立門戶的打算,否則,無論跳槽去哪裡,都絕對不如留在【量子音樂】。

當然,這裡邊也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量子音樂】至少可以保留住唱片業巨頭的地位。

在泰勒重新簽約之後,【量子音樂】經過了短暫的調整,立刻開始對“藝人服(guan)務(li)部門”進行大規模的擴充,同時揮舞起鋤頭,開始對整個歐美的樂壇明星開始大規模的挖角。

不僅僅只是環球旗下的明星,就連索尼、華納,乃至於無數的小廠牌,只要具備不錯商業價值的明星,統統先接觸過再說!

第21章 音樂理念第702章 我也是這麼想的第84章 玩貝斯的歌第669章 大衛-勞倫斯的提議第236章 貴圈真亂第493章 傳記電影?第577章 這到底是爲什麼呢?第297章 言出必行第416 埋藏過去第54章 獨立音樂節第753章 我們不會輸第407章 《後天》第113章 不像搖滾的搖滾第373章 皇后樂隊到底在哪?第4章 第一首歌第838章 單調?第51章 銷量和分成第668章 價值幾百億美元的大生意第650章 各取所需第598章 能力不足!第631章 安妮的另一面第433章 第一項任務完成!第23章 Murphy樂隊 上第117章 老頭子一開口就是人生第729章第680章 狂風暴雨第821章 要生了第606章 繼承人的問題第396章 名字很難聽第721章 其它的計劃第441章 魚已上鉤!第485章 狂暴之路 上第440章 我們得先簽一份保密協議第474章 出事了?第396章 名字很難聽第496章 遭遇挖角第496章 遭遇挖角第302章 三座留聲機第71章 攤牌(第五更)第636章 124億美元第52章 邀歌第694章 互相傷害第186章 頒獎季的選擇第547章 這簡直比……第497章 別小看她第198章 五項提名第163章 第三張專輯第317章 這章的標題又雙叒叕被我吃了第815章 我可是天才!第669章 大衛-勞倫斯的提議第20章 樂隊成員第863章 提上日程第300章 【搖滾控股集團】第219章 這根本不算是什麼事第364章 爲了紀念我的一個朋友第41章 與索尼唱片的會面第831章 死嗓+鄉村?第853章 聲望第135章 前所未有的大場面第608章 COO的人選第225章 這章的章節名又被我吃了第548章 第四名成員第702章 我也是這麼想的第19章 錄歌第468章 鄉村音樂的大門第341章 我回來了第475章 分分鐘幾十萬上下第63章 調音與排練 下第278章 兩個心機男第849章 心照不宣第287章 安妮的特殊天賦第541章 我們不該錯過這個機會第99章 假裝興奮第654章 《血腥統治》的宣發第623章 狂暴之路!第62章 調音與排練 上第358章 八項提名第5章 經紀人第858章 《搖滾聖經》要結束了第577章 這到底是爲什麼呢?第848章 重回洛杉磯第373章 皇后樂隊到底在哪?第303章 還是得多鍛鍊第129章 虧本做品牌第701章 異想天開第593章 併購完成!第307章 亡靈序曲、激流、Pop-Metal第701章 異想天開第260章 “你的生活質量可真差勁。”第4章 第一首歌第611章 還是一對A第144章 三個電話號碼第81章 新樂隊成立(第五更)第190章 巡演開幕場第645章第728章 街頭演出第772章 2010第848章 重回洛杉磯第587章 “商業天才”安妮第112章 《怪胎》
第21章 音樂理念第702章 我也是這麼想的第84章 玩貝斯的歌第669章 大衛-勞倫斯的提議第236章 貴圈真亂第493章 傳記電影?第577章 這到底是爲什麼呢?第297章 言出必行第416 埋藏過去第54章 獨立音樂節第753章 我們不會輸第407章 《後天》第113章 不像搖滾的搖滾第373章 皇后樂隊到底在哪?第4章 第一首歌第838章 單調?第51章 銷量和分成第668章 價值幾百億美元的大生意第650章 各取所需第598章 能力不足!第631章 安妮的另一面第433章 第一項任務完成!第23章 Murphy樂隊 上第117章 老頭子一開口就是人生第729章第680章 狂風暴雨第821章 要生了第606章 繼承人的問題第396章 名字很難聽第721章 其它的計劃第441章 魚已上鉤!第485章 狂暴之路 上第440章 我們得先簽一份保密協議第474章 出事了?第396章 名字很難聽第496章 遭遇挖角第496章 遭遇挖角第302章 三座留聲機第71章 攤牌(第五更)第636章 124億美元第52章 邀歌第694章 互相傷害第186章 頒獎季的選擇第547章 這簡直比……第497章 別小看她第198章 五項提名第163章 第三張專輯第317章 這章的標題又雙叒叕被我吃了第815章 我可是天才!第669章 大衛-勞倫斯的提議第20章 樂隊成員第863章 提上日程第300章 【搖滾控股集團】第219章 這根本不算是什麼事第364章 爲了紀念我的一個朋友第41章 與索尼唱片的會面第831章 死嗓+鄉村?第853章 聲望第135章 前所未有的大場面第608章 COO的人選第225章 這章的章節名又被我吃了第548章 第四名成員第702章 我也是這麼想的第19章 錄歌第468章 鄉村音樂的大門第341章 我回來了第475章 分分鐘幾十萬上下第63章 調音與排練 下第278章 兩個心機男第849章 心照不宣第287章 安妮的特殊天賦第541章 我們不該錯過這個機會第99章 假裝興奮第654章 《血腥統治》的宣發第623章 狂暴之路!第62章 調音與排練 上第358章 八項提名第5章 經紀人第858章 《搖滾聖經》要結束了第577章 這到底是爲什麼呢?第848章 重回洛杉磯第373章 皇后樂隊到底在哪?第303章 還是得多鍛鍊第129章 虧本做品牌第701章 異想天開第593章 併購完成!第307章 亡靈序曲、激流、Pop-Metal第701章 異想天開第260章 “你的生活質量可真差勁。”第4章 第一首歌第611章 還是一對A第144章 三個電話號碼第81章 新樂隊成立(第五更)第190章 巡演開幕場第645章第728章 街頭演出第772章 2010第848章 重回洛杉磯第587章 “商業天才”安妮第112章 《怪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江县| 色达县| 罗山县| 常山县| 玛曲县| 微博| 黑河市| 张家界市| 黄冈市| 安宁市| 高陵县| 河津市| 大石桥市| 昌吉市| 剑阁县| 昭平县| 丹东市| 丁青县| 岳阳县| 响水县| 静海县| 西昌市| 浮梁县| 黔东| 登封市| 山东省| 高唐县| 科技| 怀集县| 襄垣县| 保靖县| 海原县| 抚松县| 南木林县| 咸丰县| 白银市| 吴江市| 阳春市| 资兴市| 旬邑县| 梁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