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七十六章 懲辦

在這麼多人的陳情下,少尉面上沒有任何變化,嘴上也沒多說什麼。『舉起手槍,朝著天空又扣響了扳機。剛好頭頂飛過一羣大雁,立時被這槍聲嚇得四散奔逃。好在左輪手槍的射程有限,否則肯定會有大雁命喪當場。

難民的訴求聲,也瞬時被壓了下來。

一陣白霧狀的硝煙跟著從槍口升起,姿態悠然的向半空中飄去。隨著高度不斷遞增,顏色越來越淡。難民們,也滿面憂色的停下話頭。

看到這,王符柏臉上浮出濃重的喜色。本來他還怕少尉多管閒事,將難民的話聽進去。但現在看來,是他多想了。

但場上卻僵持了下來!

因爲難民依然紋絲不動的跪在地上,直直擋住少尉的去路。就算被那麼多士兵用火槍指著,也毫不退縮,頗有一種生死置之度外的味道。

而地面上,因是剛被平整的林地,所以土面很是鬆軟。又剛雨過天晴,土壤中還帶著很重的溼氣。這麼跪著,地上很快就沁出水印子。難民的雙膝,也都被寖溼。

但他們好像猶然未覺一樣,就那麼跪著。爲心中的冤屈,爲南峰的壯舉,表達不滿與維護之情。

即使南峰不是難民,初衷也不是爲他們打抱不平,但還是被他們觸動了心底最柔·軟的人·性。

而一些士兵見長官被擋住去路,還想將闖進來的難民拖下去。但少尉卻搖了搖頭,止住了士兵們的動作。

隨即整了整衣衫,向南峰行了個標準的軍禮。同時中氣十足的朗聲道:“報告長官,白虎集團軍飛象師第223排排長劉明遠向你報道。”。儘管南峰喬裝打扮過,但南峰的身高太好認了。全南洋,也很少有東方人長得那麼高。且南峰先前視察的時候,他也遠遠的瞧過幾眼,記得南峰的大致體型。

雖然模樣和照片上有些出入,但結合守衛們非凡的身手,象徵身份的左輪手槍,臨危不懼的氣勢。他還是能斷定,眼前這人,就是南洋海外領領長。畢竟高官微服私訪,在大明,是一件很常見的事。

於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在場的人,莫不譁然。難民們是沒想到,南峰竟然是個有身份的大明高官。士兵們是沒料到,這些人的來歷比他們的頭頭還要大。王符柏則是面如死灰,難以置信自己竟踢到了硬茬。

兩隻小眼珠子,也停止了轉動。目光中,盡是震驚與惶恐。

儘管他早有預感,南峰的身份不一般。但他只是簡單的認爲,南峰可能是柔佛的某個達官貴人,並沒往大明的頭上想。所以心下有些不以爲然!畢竟大明的地界上,有身份、有地位的柔佛人,是翻不起什麼浪花的。

結果萬萬想不到,南峰既不是柔佛顯貴,也不是普通難民,而是大明的高官。且從少尉的恭謹之態來看,地位還不低。

也難怪這些類似於家·丁的壯漢,個個都那麼能打。更難怪這個被壯漢們緊緊守護的年輕人,會說出讓他必受大明刑法嚴懲的話。

原來都不是普通人!

他的腦袋瓜子也飛快的轉動了起來,在記憶中,搜索著相關線索。

很快,他就想起了領長視察的事!

本來領長是要來難民營看看的,所以他也做了相關準備工作,打算將營中的真實狀況掩蓋過去。但後來有消息說,領長大人接到大明本土的緊急信函,便提前趕回了新山。

他也就放鬆了警惕,什麼掩飾都不做了。

可照現在的情況,這視察,好像還沒結束。

再想著報紙上領長大人的照片,身高九尺,體型修長;模樣俊美,玉樹臨風。他就越覺得眼前這人,和領長的形象重合。因爲這人的身高,是他見過的人中,長得最高的。只是膚色較暗,和柔佛人相似。五官也沒領長那麼英氣勃,完美迷人。

但細看之下,會現這人的五官十分耐看。雖然穿的也是普通衣衫,但硬是穿出了與衆不同的味道。

這樣推斷下去,他心裡也後悔起來。因爲在進難民營的時候,他只是覺得這人長得高了點兒,並沒覺得有什麼不同。可現在細看,卻越來越覺得有問題。

早知這樣,先前他就該收斂點的!心裡的慌張也成倍增長,根根汗毛,都倒數起來。冷汗不斷流出,在滿臉血污中,洗出幾條清痕,活脫脫的變成大花臉。

南峰並沒注意到他的表情變化,而是細細的瞧了少尉幾眼,就出聲道:“除了阮思明,其他人都帶下去關著吧!”。語氣淡淡的,聽不出悲喜。

少尉立即答應下來,將場上躺著的人,全都帶走。那體積龐大的王符柏,則被人夾住四肢。像擡畜生一樣,動作粗魯的搬走。

阮思明呆呆的站在原地,看著不久前的同行,全被面如死灰的帶了下去,心下有些侷促不安。此刻他的心情也非常複雜,既高興南峰記得自己的名字,又因南峰單獨留下自己,而惴惴難安。

南峰卻沒管他!

先是面向還未散去的難民,說著安撫的話。便聽:“各位,我是南洋海外領領長南峰。待會兒我會讓人送來紙筆,你們有什麼冤屈,都可以寫下來。待警察調查清楚後,大明刑法,自會讓那些徇私枉法、爲非作歹的人受到相應的懲罰。”。

這話一說,立時引得跪下的難民,齊齊扣頭。嘴裡還大喊著‘謝領長大人做主’、‘大明萬歲’等感激的話。

其實南峰還可以多說一些,提高自己的聲望,也有助於修復大明在難民心中的形象。只是南峰的性子偏冷,並不會政·治作秀,也不習慣故意說那些煽·情的話。所以只以公事公辦的語氣,對難民做出承諾。

一番說完,南峰也不停留。在士兵的護送下,離開難民營。但那些心懷感激的難民,還隔著鐵絲網,靜靜地目送他越走越遠。

阮思明是跟南峰一起出去的,但他走在最後面,有些畏畏尾。所以當守衛過來,跟他說領長讓他到前面敘話時。心跳,也情不自禁的加快。

第三十四章 妥協與條件第三百九章 蘭芳戰火 (九)誤會?第五十章 足球賽第四十八章 人口紅利第十八章 文明旅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風暴(二) 水災第三十二章 戰後餘波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風暴(十)--善後第八十二章 帶路黨第四十一章 七個條件第三百五十七章 島戰(四)赴死第三百八十三章 溫·存第四百八十一章 剿匪記(四)悶棍第十六章 大炮轟響第五百六十三章 行政制度改革(五) 華夏主義第二百九十九章 馬尼拉少年 (二)赤炎第三十六章 地圖開疆第四百三十一章 臨海省(三)海市蜃樓第一百九十八章 宴會(四)--同盟第一百六十二章 越南餘波(二)--內閣會議第四百五十八章 戰火暫熄第四百零五章 王餘年的新生活第二百二十二章 討價還價(四)底線第一百三十六章 訪清(三)--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明懿祖’級艦艇第二十七章 寶島來人第四百一十五章 和談(四)言論的界限第四百四十二章 諸方和談第二百二十五章 南洋風雲(三)--緬暹之戰第四百四十四章 諸方和談(三)挖苦第五百一十八章 明京政.變第五百一十六章 王府(六) 歸程第四百五十八章 戰火暫熄第四百六十八章 印度和談第二百六十六章 大風暴(九)--慰問第二百七十一章 柔佛之變(四)--毒·打第三百七十七章 太和殿(六)六省教亂第五百五十四章 裁領建省(二)警告第三百一十七章 蘭芳戰火(十三)壕溝第三十二章 戰後餘波第二百一十三章 怒火(五)--總決賽第一百九十六章 宴會(二)--合縱第五百六十九章 1798年的尾聲(二)應急物資儲備基地第五百三十五章 回京(四)蒸汽汽車第一百一十三章 消失的船第四百三十九章 人口之策(四)比例下降第二十一章 楊崇的心聲第二百二十八章 緬甸烽火--馬六甲第六十七章 四大美·男第六十二章 必·殺令第七章 船!!!第十七章 大明國萬歲第三百六十四章 臺灣 (二)民情第四百零八章 王餘年的新生活(四)誤會第三百九章 蘭芳戰火 (九)誤會?第四百八十七章 清越邊境(二)越南移民第三百七十三章 太和殿(二)貢品第三百六十四章 臺灣 (二)民情第三百四十五章 嘉定遊(六) 屍橫遍野第八十九章 合作與真相第二百八十四章 馬來亂局第八章 新的希望第一百七十四章 遇刺案(三)--孟族第三百零五章 蘭芳戰火(三)--並馬辰第一百一十一章 天花第一百五十八章 運動會(五)--國家體育館第三百七十一章 嘉慶帝(七)貴妃之死第二百三十二章 緬甸烽火(五)--戰略眼光第二百零二章 新政(四)--行政改組第十四章 滅亡第四百六十一章 戰火暫熄(四)暹羅的誠意第一百四十四章 訪清(八)---記恨第五百三十八章 南洋海外領(三)東進戰略第四百七十四章 流民(三)巡邏隊第八十章 大明會館第一百六十八章 自行車賽(三)--醞釀第五百二十三章 明京政變(六)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一百零九章 中華樓第三百一十一章 勃泥第二百七十三章 柔佛之變(六) 阮思明第一百二十章 請求第二百六十六章 大風暴(九)--慰問第九十四章 巴達維亞第五百四十四章 接風宴(四)般配第一百四十二章 (四) 一路向南第三百九十四章 南洋終戰(五)--尾聲第三百五十九章 島戰(六)奪船第二百九十章 馬來亂局 (七)--對戰第三十七章 找死的海盜第六章 這不是尿!是德操!!第四百六十三章 戰火暫熄(六)七國和約第一百二十九章 封·鎖第三百六十一章 反擊(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越南(九)--期望第一百九十七章 宴會(三)--連橫第六十七章 四大美·男第三百九十二章 南洋終戰(三)牌第二百五十五章 戰爭前奏第一百四十六章 越南(六)---憂第五百零九章 鈕鈷祿·豐紳殷德(四)濟州島的商業
第三十四章 妥協與條件第三百九章 蘭芳戰火 (九)誤會?第五十章 足球賽第四十八章 人口紅利第十八章 文明旅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風暴(二) 水災第三十二章 戰後餘波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風暴(十)--善後第八十二章 帶路黨第四十一章 七個條件第三百五十七章 島戰(四)赴死第三百八十三章 溫·存第四百八十一章 剿匪記(四)悶棍第十六章 大炮轟響第五百六十三章 行政制度改革(五) 華夏主義第二百九十九章 馬尼拉少年 (二)赤炎第三十六章 地圖開疆第四百三十一章 臨海省(三)海市蜃樓第一百九十八章 宴會(四)--同盟第一百六十二章 越南餘波(二)--內閣會議第四百五十八章 戰火暫熄第四百零五章 王餘年的新生活第二百二十二章 討價還價(四)底線第一百三十六章 訪清(三)--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明懿祖’級艦艇第二十七章 寶島來人第四百一十五章 和談(四)言論的界限第四百四十二章 諸方和談第二百二十五章 南洋風雲(三)--緬暹之戰第四百四十四章 諸方和談(三)挖苦第五百一十八章 明京政.變第五百一十六章 王府(六) 歸程第四百五十八章 戰火暫熄第四百六十八章 印度和談第二百六十六章 大風暴(九)--慰問第二百七十一章 柔佛之變(四)--毒·打第三百七十七章 太和殿(六)六省教亂第五百五十四章 裁領建省(二)警告第三百一十七章 蘭芳戰火(十三)壕溝第三十二章 戰後餘波第二百一十三章 怒火(五)--總決賽第一百九十六章 宴會(二)--合縱第五百六十九章 1798年的尾聲(二)應急物資儲備基地第五百三十五章 回京(四)蒸汽汽車第一百一十三章 消失的船第四百三十九章 人口之策(四)比例下降第二十一章 楊崇的心聲第二百二十八章 緬甸烽火--馬六甲第六十七章 四大美·男第六十二章 必·殺令第七章 船!!!第十七章 大明國萬歲第三百六十四章 臺灣 (二)民情第四百零八章 王餘年的新生活(四)誤會第三百九章 蘭芳戰火 (九)誤會?第四百八十七章 清越邊境(二)越南移民第三百七十三章 太和殿(二)貢品第三百六十四章 臺灣 (二)民情第三百四十五章 嘉定遊(六) 屍橫遍野第八十九章 合作與真相第二百八十四章 馬來亂局第八章 新的希望第一百七十四章 遇刺案(三)--孟族第三百零五章 蘭芳戰火(三)--並馬辰第一百一十一章 天花第一百五十八章 運動會(五)--國家體育館第三百七十一章 嘉慶帝(七)貴妃之死第二百三十二章 緬甸烽火(五)--戰略眼光第二百零二章 新政(四)--行政改組第十四章 滅亡第四百六十一章 戰火暫熄(四)暹羅的誠意第一百四十四章 訪清(八)---記恨第五百三十八章 南洋海外領(三)東進戰略第四百七十四章 流民(三)巡邏隊第八十章 大明會館第一百六十八章 自行車賽(三)--醞釀第五百二十三章 明京政變(六)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一百零九章 中華樓第三百一十一章 勃泥第二百七十三章 柔佛之變(六) 阮思明第一百二十章 請求第二百六十六章 大風暴(九)--慰問第九十四章 巴達維亞第五百四十四章 接風宴(四)般配第一百四十二章 (四) 一路向南第三百九十四章 南洋終戰(五)--尾聲第三百五十九章 島戰(六)奪船第二百九十章 馬來亂局 (七)--對戰第三十七章 找死的海盜第六章 這不是尿!是德操!!第四百六十三章 戰火暫熄(六)七國和約第一百二十九章 封·鎖第三百六十一章 反擊(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越南(九)--期望第一百九十七章 宴會(三)--連橫第六十七章 四大美·男第三百九十二章 南洋終戰(三)牌第二百五十五章 戰爭前奏第一百四十六章 越南(六)---憂第五百零九章 鈕鈷祿·豐紳殷德(四)濟州島的商業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信县| 满城县| 南雄市| 黄龙县| 芮城县| 安康市| 汕头市| 长阳| 弥勒县| 靖远县| 华安县| 东方市| 桂东县| 阿坝县| 涿鹿县| 灌南县| 柏乡县| 东光县| 永丰县| 抚远县| 安达市| 宜兰县| 大安市| 张家港市| 远安县| 宜丰县| 澄城县| 缙云县| 丹东市| 百色市| 宿松县| 基隆市| 青岛市| 革吉县| 灵台县| 营口市| 平阳县| 嘉祥县| 施甸县| 山丹县| 平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