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

陶成章被刺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光復會和同盟會正是決裂並公開宣揚要彈劾孫文,同時支持章炳麟當大總統,南京局勢瞬間變得動盪不安,原本就讓財政問題搞得焦頭爛額的南京臨時政府對此更是無能爲力,別說準備北伐了,能不能繼續維持現狀都是個問題。

對此,孫文等人讓伍廷芳等和談代表進一步放鬆各種條件,儘快達成和談。北洋代表唐紹儀也按照袁世凱的吩咐積極和談,並迅速的就一系列問題達成了雙方的決議。但是和談的雙方還有很重要的一條沒有解決,那就是清帝的退位問題。南方自然是堅決要求清帝退位的,如果北邊不答應的話那麼和談就無從談起,到時候就算南方各省有意見但是依舊會組成聯軍北伐。總之清帝退位這一點上,不管是孫文還是黃興或是宋教仁,甚至是各省都督陳敬雲,蔡鍔之流幾乎都一口咬定要清帝退位,如果不退位的話就繼續北伐,打到北京把溥儀拉下皇帝的寶座。

對於清帝退位這點上,袁世凱也是想的,並且一直在爲此努力。從這一點上來說,袁世凱和南方革命黨的目標是一致的,那就是想要拉清帝拉下馬來,至於後續的權力鬥爭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不能混爲一談。

袁世凱同意,也就代表著北洋軍同意,也代表著北中國的士紳富商階層的同意。按照這樣說來,南北和談應該是沒有什麼分歧的了。

但是這和談有時候並不是南京臨時政府和北洋就能獨自決定的,這事還得清廷點頭。而當清廷的權貴們聽到要皇帝退位這種條件後是堅決不答應,尤其是良弼等人爲首的年輕一輩更是組建了一個宗社黨,號稱用盡一切辦法也要保住帝位,甚至不惜繼續打下去。

清廷權貴的這種態度讓袁世凱惱火之餘也只能繼續拖著,一方面是暗示前線的段祺瑞繼續拉上將領上書請求共和,而另外一方面也讓一干心腹大臣們不斷的或明或暗逼迫紫禁城主動退位。

袁世凱甚至都想著,如果繼續這樣僵持下去的話,那麼他就得命令北洋軍從湖北撤軍,然後在徐州前線也進行收縮,他就不信了到時候北京城裡的這些人能不害怕。

袁世凱用著各種手段企圖逼迫清帝退位,但是卻沒有用軍事強行推翻滿清。這解釋起來也簡單,做人做到袁世凱這份上,已經是位極人臣,下一步就是大總統了。權勢到了這種地步,很多時候考慮的都是一些莫名其妙的東西,比如名聲。

反正袁世凱是不願意讓自己背上一個活曹操的罵名,所以拿槍逼著孤兒寡母退位這種事他不想幹,至少暫時還不想幹。

袁世凱有著諸多的顧慮,同盟會的人可就沒有這些顧慮了,爲了讓這些滿清權貴當中的頑固派閉嘴,他們用了最直接的方法:暗殺!

於是乎,在南方陶成章被殺了四天後,同盟會再一次幹起了起家時期的老買賣,天津同盟會的彭家珍身藏炸彈於二十六號向宗社黨的領袖人物良弼行刺,並以自殺炸彈的模式把清廷權貴中頑固派首腦良弼給炸成重傷,他自己也以身殉彈。良弼重傷連忙被送往洋人醫院救治,可惜終究是沒救過來,剛到不久醫院就宣告不治身亡。成爲了清末民初時期被暗殺的衆多政治人物當中的一員。

良弼一死,滿清權貴上下震驚,這個比他們聽到陶成章死訊的時候還有震驚,尤其是那些頑固派們,更是痛心疾呼:“良弼一去,國亡乎!”

這下好了良弼這個宗社黨的領袖都死了,剩下的那些宗社黨成員也是害怕被刺殺不敢出門,偶爾有幾個罵罵咧咧但是地位低說話也沒什麼人聽,至於那些老一輩的權貴比如慶親王一個月前就開始轉移財產了,現在都已經把家財轉移了個七七八八,家人也都送到了天津租界那邊,他自己現在是不上朝,不問事,就等著什麼時候天塌下來,自己盡到了保衛朝廷的最後一份責後就立馬飛遁天津租界,有著富可敵國的家財,沒了這朝廷他照樣能活的滋滋潤潤,犯不著和那些命賤的亂黨拼命。

宮外頭如此,宮裡面的隆裕更是感受到了淒涼的氣氛,重臣們已經不怎麼來宮中商量事務了,偶爾來幾個都是勸退位的,說什麼保全皇家血脈。原本還有良弼那一羣宗社黨的人時常進宮,雖然只是空談但是聽著多少也是點安慰。現今良弼一死,宗社黨瞬間崩潰,一連幾日都沒有人進宮,這還不算,就連宮裡的太監宮女們都覺得大清已經要完蛋了,偷古玩書畫出去變賣的一天比一天多,京城裡的古玩市上天天都能見著往日絕對不能見到的宮中珍品。

再這一片淒涼的氣氛下,隆裕也顧不上什麼祖宗基業,也不管以前良弼等人說的什麼頑抗到底了,婦人的小心思一起就想著,你們這幫子大老爺們都不保著大清了,難道還要我孤兒寡母去保嗎?萬一南邊的黨人北伐打到北京城下到時候自己豈不是更悽慘。

天地良心,黃興的北伐軍要能打到北京城人家早打了,還和袁世凱講什麼和談哦!

眼見著那些幫子權貴大臣,貝勒王爺都不官這宮中的母子倆了,隆裕一狠心一咬牙就給袁世凱送了個口信,說是退位也不是不可以商量,只是這退位後如何安置,皇室地位如何,皇室奉養等問題如何解決到底是個什麼章程!

袁世凱一聽這消息,當即就是面上帶笑,對徐世昌道:“看來太后她老人家已經是下了決心了!”

徐世昌也是笑瞇瞇的道:“我看裡面也是這個意思!”

袁世凱喝了口茶:“這幾個月功夫,你也算是勞累了,眼瞅著大局已定,這場大戲也快唱完了。到時候你來當這個內閣總理怎麼樣?”

徐世昌卻是搖了搖頭:“你我好友數十年,大家的脾性也都清楚,你知道我是什麼人,我也知道你的心思。如其到時候大家相互爲難,還不如笑看風雲!”

“這怎麼會?”袁世凱心裡的確是想要徐世昌當這個內閣總理的,不但因爲他是自己的朋友,更因爲徐世昌身爲北洋元老,又是內閣大臣,當一個內閣總理是極爲適合的。

可是徐世昌也有自己的打算,這自從武昌事發後數個月連發生的事情這麼多,一步一步走到現在竟然是讓了徐世昌有了種脫離政壇的想法,當然了,更重要的一點就是,他知道袁世凱是個強勢人物,當了總統後勢必大權在握。到時候自己再去當這個內閣總理不就是成了擺設嗎,所以這種尷尬事他是不打算做的。

次日,袁世凱親自進宮,隆裕這一次沒有和以前一樣問前線之類的,而是直接說到了退位上面來。

“袁少保,哀家也沒敢奢望太多,只要南邊那些黨人給哀家和皇帝一條生路,以後有個地方住著也就行了。”說話的時候隆裕那唉聲嘆氣的神情看著袁世凱都有些心酸。

甚至有那麼一瞬間,袁世凱都覺得自己太壞了,數個月後一步一步把這孤兒寡母逼到現今這個地步。然而這個心思也只是存在了那麼一瞬間而已,瞬間後就被袁世凱拋之腦後了。

“太后放心,我袁世凱就算是拼了老命也得替太后和皇上掙一個體面的優待條款!”袁世凱說的很堅定。

隆裕等的就是他這句話!

畢竟退位嘛,也是可以有很多種的,有可能退位了就被監禁,有的退位了可能第二天就被殺了,有的退位則是可以繼續享受富貴。而有了袁世凱今天的保證,隆裕至少不用擔心自己以後流落街頭。

也許是真的心懷不忍,袁世凱在接下來親自和南方黨人用電報談判,而且極力爭取皇室優待條款,不但提出清帝可以繼續保持尊位,而且可以繼續居住在紫禁城當中,每年還提出要給五百萬的供養費。

這些條件雖然苛刻,但是南方黨人得知清帝同意退位的時候,也顧不上諸多了,一個個都是滿臉笑容,至於皇室的優待條件,不就是條件嘛,談,好好談!

事實上,雙方和談一直以來都是隻有一個重要分歧,那就是清帝的退位問題。只要這個原則性的問題解決後,剩下的都是不足影響大局的小事,縱然過程還有些坎坷,但是共和大局已定,總是能談下來的。

當這個原則性問題解決後,雙方之間的和談就順利很多,進展迅速。於此同時,陳敬雲在上海的私人代表再一次和楊度會談,這一次楊度給了於世峰一個準信,說只要和談成功,袁世凱當上大總統,到時候陳敬雲就是鐵打的福建都督,兩個中央師的番號。當然了,番號是給了陳敬雲,但是怎麼養軍就是陳敬雲自個的事了,別想老袁調撥一毛錢的軍費。

楊度不但和於世峰會談,也和南方的其他幾個實權都督會談,並相繼取得了成果,這一明一暗的兩種會談都是進展順利,又過了幾日,雙方和談的大部分條件已經談妥,就等著一個合適的時機正式宣佈結果了。

而這個時機就是清帝退位,什麼時候清帝退位了,什麼時候才能把和談真正確定下來!

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867章 第二輪大戰起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752章 泰國的擴張(一)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97章 航空工業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235章 岑春煊第211章 大戰(一)第224章 戰爭和錢第233章 喜與憂第707章 陳氏聚會(二)第377章 關餘和憲法第738章 芬蘭絞肉機(一)第696章 轟炸日本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818章 北方定(二)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554章 旅順!動員!第187章 上海亂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98章 航空部隊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837章 1942年的結束(一)第577章 總動員(一)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8章 暴風雨前夕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497章 長沙危急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9章 密議(一)第446章 南邊來人第29章 購軍械(二)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405章 商務代表團第305章 入役儀式(二)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第997章 陰謀(一)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302章 遷移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789章 緬甸獨立(二)第756章 天山號上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600章 大清洗(一)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511章 F1戰鬥機第386章 俞府婚宴第1056章 分析(二)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897章 貿易和黃金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850章 黎明到來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278章 教育事(二)第500章 曹錕之忐忑第344章 巢湖激戰(一)第804章 主動出擊(一)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730章 通用機槍MG34第201章 沈綱計劃(二)第764章 嚴傲雲(一)第34章 激戰福鼎(一)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501章 長沙無恙
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867章 第二輪大戰起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752章 泰國的擴張(一)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97章 航空工業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235章 岑春煊第211章 大戰(一)第224章 戰爭和錢第233章 喜與憂第707章 陳氏聚會(二)第377章 關餘和憲法第738章 芬蘭絞肉機(一)第696章 轟炸日本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818章 北方定(二)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554章 旅順!動員!第187章 上海亂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98章 航空部隊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837章 1942年的結束(一)第577章 總動員(一)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8章 暴風雨前夕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497章 長沙危急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9章 密議(一)第446章 南邊來人第29章 購軍械(二)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405章 商務代表團第305章 入役儀式(二)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第997章 陰謀(一)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302章 遷移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789章 緬甸獨立(二)第756章 天山號上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600章 大清洗(一)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511章 F1戰鬥機第386章 俞府婚宴第1056章 分析(二)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897章 貿易和黃金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850章 黎明到來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278章 教育事(二)第500章 曹錕之忐忑第344章 巢湖激戰(一)第804章 主動出擊(一)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730章 通用機槍MG34第201章 沈綱計劃(二)第764章 嚴傲雲(一)第34章 激戰福鼎(一)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501章 長沙無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东新区| 屏东县| 临泉县| 西平县| 磐安县| 新宁县| 绥中县| 元朗区| 福安市| 黎川县| 珲春市| 冕宁县| 芦溪县| 武山县| 舟曲县| 章丘市| 高邑县| 五峰| 交口县| 扶绥县| 勃利县| 临海市| 长海县| 大宁县| 五大连池市| 攀枝花市| 宁南县| 日喀则市| 集贤县| 朝阳县| 垣曲县| 普格县| 孝义市| 富蕴县| 伊通| 高密市| 阿荣旗| 宁波市| 宁明县| 沾益县| 隆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