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章 被革命的對象

餘額不足

福州南城的柳河巷由於附近沒有嘈雜的市集商鋪,加之隨處可見的百年古樹,使得不少喜歡清靜的人把家安在這裡。

不過平日裡清靜的柳河巷今日卻是顯得略微嘈雜了些,遠遠的就可以聽見馬掌鐵撞擊青磚的噔噔聲,隨著馬蹄聲越來越近,路人只見兩個新軍軍官騎著高頭大馬疾馳而來,他們身穿青色軍官常服,腳蹬黑色長筒皮靴,肩頭彆著黃紅交叉爲底色,上別龍紋金扣的肩章。其中一人年約三十,國字臉,留著長長的八字鬍鬚,身形高大,黃紅交叉爲底色的肩章上別了兩個龍紋金扣,赫然是一個副參領。而落後一個馬位的年輕軍官則是年輕些,面孔略顯稚嫩,肩上的領章同爲黃紅色交叉底色,上扣一枚龍紋金扣,乃是協參領的軍銜。

只見這兩人一陣馬鞭揮過後,掠過柳河巷的青石板大路,又縱馬小跑一陣後纔在一座宅院前停了下來。待馬稍停,他們就是從馬上一躍而下,隨即那名年輕的協參領就是疾步上前敲響了大門。

少時,大門的門房打了開來,探出了一個帶著瓜皮帽,身穿青色馬褂的小廝,這小廝似乎認識這兩人,當即面部表情就是展了開來:“哎呦,原來是馬爺,林爺……”

不料那馬姓國字臉軍官卻板著臉,打斷了那小廝的話:“你家大人呢?”

旁邊的林姓軍官也開口了:“快快通報,我等有要事求見標統大人!”

這兩位話一出,那小廝也是見慣了臉色的人,不敢有其他言語,躬身把兩人請了進來,引入正廳後吩咐丫鬟:“上茶。”說罷他就是小跑著往後院去了。

不用多時,一個身穿馬褂的年輕男子就是步入了正廳,此人看上去約莫二十二三,身高一米七五上下,雖然穿著的馬褂有些寬鬆但是依舊可以看得出來此人極爲健碩,就算是比起那國字臉的馬爺來也差不了多少。這人進來後朝著兩人掃視一眼,隨即口道:“原來是馬管帶和林成坤!”

一邊擺手示意兩位不用起身相迎,一邊也走了過去坐下。

這剛坐下,那馬管帶就是直接開口:“陳大人,出大事了!”

陳標統彷佛沒看到馬管帶臉上的急色一樣,自顧自的端起了茶杯,用杯蓋輕蕩了蕩茶水後,小口的喝了起來。

陳標統如此神色,自然是讓馬管帶和林成坤不解,當即林成坤就道:“大人,昨夜武昌發生大事了!革命黨人率衆叛亂,現今已經佔據了武昌城並擁黎元洪爲都督,今天上午已發佈了通電,剛纔我們在電報房聽到這個消息後,立即就趕過來了,據說總督大人已經急傳統制大人議事去了!”

這話說完,卻不見陳標統露出驚訝神色,只見他放下了茶杯,面色依舊平靜道:“這事我已經知道了!”

已經知道了?陳標統的反應卻是讓馬管帶和林成坤面露驚訝了,武昌革命的消息他們還是中午時分剛巧在電報房裡得知的呢,而且他們一得到消息就往陳標統這裡趕來了,這福州城裡比他們兩人早知道消息的一隻手都能數的過來,陳標統怎麼會比他們提前知道呢?

看著他們二人的驚訝神色,陳標統心裡卻是嘆氣,事實上,他的確比他們先知道了,而且還不是早那麼幾個時辰,而是早了好多天!

四天前,當他從黑暗中醒來的時候,就發現自己置身於一個古色古香的房間裡,並且渾身軟弱無力,身子也在發燙,更加要命的是頭疼。伴隨著那要命的刺痛,腦子裡竟然開始浮現衆多的記憶,不屬於他的記憶!

陳敬雲,字子華,生於光緒十四年也就是西元1888年,家中已經去世的父親大人曾是舉人,並拜入李鴻章門下爲幕僚,在陳敬雲十二歲之際因病去世後陳俞氏就帶著陳敬雲和兩個女兒回祖籍福州,陳敬雲遵循父親遺願,入讀新式學堂,數年後更是被保送至日本陸士留學,乃是中國留學生陸士第五期步科。

1908年學成回國後的陳敬雲供職於第十鎮司令處協助編練新軍,數月後調任第三十八標任教練官,待新軍略成後上任第三十八標第二營任管帶。

今年年初4月的時候革命黨人在廣州發動第二次起義,黃花崗諸多革命黨人裡頭可有不少福建籍的人,事後閩浙總督鬆壽害怕福建也跟廣州一樣發生兵亂,所以命孫道仁整治新軍,防患革命黨,當時的第三十八標標統因爲行跡多疑,和革命黨多有接觸而被解職。隨後孫道仁調陳敬雲暫領第三十八標。就這樣,年紀輕輕的他就掌控了一標之軍,這可不是說他天縱英才,而是這福建新軍第十鎮裡頭,合格軍官實在匱乏,不管是留洋回來的還是地方武備學堂出身的都不多,加上這年頭革命氾濫,陳敬雲平日間卻是極少接觸革命黨人,這才讓孫道仁看重並委任一標統帶。

陳敬雲掌控了第三十八標後算得上是勤勉,一心練兵,但是那裡想到,前些時候因爲不慎受了風寒病倒,迷糊之際卻是被人給奪了舍。

此時,陳敬雲已非陳敬雲也!

然這一番心思他也只能憋在心裡,對誰都不能說了。

眼見陳敬雲陷入沉思,旁邊的馬管帶和林成坤對望一眼,隨後馬管帶道:“大人,本來軍營裡頭就非議甚多,現在武昌那邊消息要是傳了開來,保不住那些革命黨就會趁機鬧事,這要是一亂起來恐怕就彈壓不住啊!”

陳敬雲又端起了茶杯,喝了一小口後才道:“非議多是自然的,至於革命黨鬧事嘛!”又喝了口茶後,陳敬雲放下茶杯:“等下我和你們一起回營,這關頭可不能讓他們亂來!”

“有大人在,那自然是亂不起來的!”陳敬雲說罷,馬管帶和林成坤兩人面色才舒緩了開來。陳敬雲生病他們是知道的,今日如果不是發生這等事情他們也不會來打擾陳敬雲,這南校場作爲第三十八標的大本營,裡頭可是駐紮了數千人,不但有第三十八標第二營,另外還駐紮鎮屬炮營,馬隊,輜重隊,工程營等,這第二營乃是陳敬雲的嫡系部隊還好說,但是那炮營,馬隊,輜重隊,工程營等可不是那麼容易掌控的。上半年廣州那亂黨起事的時候,福州這邊的新軍也意圖策應,那次孫道仁親自下令捕殺了十幾個潛藏在第十鎮中的革命黨後才把局勢給壓了下來。

“我先換身衣服!”說罷後,陳敬雲就是起身往後院而去了。

自從數天醒來並得知身處辛亥革命前夕後,陳敬雲就一直考慮著以後的路該怎麼走,辛亥革命已經爆發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以後數十年就是軍閥混戰,再然後就是日軍入侵,在這樣一個動盪的年代裡任何一箇中國人都無法避世而獨活,更加不用說他陳敬雲還是一個新軍軍官了!

他是一個新軍軍官,而且還是一個手下掌控數千軍隊的軍官,這近兩千的軍隊放在亂世裡就是安身立命的保障,放在幸亥後他也算是個小軍閥了,娶上幾十個老婆,再讓別人天天喊一聲‘大帥’那日子應該能過的瀟灑無比。

但問題是:他手下的這兩千部隊正準備造反呢!

其實呢,部隊要造反他陳敬雲不但不反對反而是支持的,畢竟幸亥革命的結果後世人都知道,滿清皇朝會‘砰’的一聲坍塌,革命成功是必然的。但是現在他下面的部隊要造反可沒拉上他陳敬雲啊,這萬一過兩天那些士兵就鬧革命的話,他陳敬雲可就是被革命的對象啊!

其實革命黨人不是沒拉攏過陳敬雲,這說客都來了好幾批了,可是以前的陳敬雲一心練兵,對革命啊什麼的沒半點熱情,即便是沒動手抓人,卻也沒給人家革命黨好臉色看,所以在現今的第十鎮裡頭,上下都把陳敬雲當成了頑固封建分子!

不過話說回來,要不是陳敬雲的這種態度,孫道仁也不會讓陳敬雲手握一標三營大軍了,要知道這第十鎮一共才四個標十個營,分別是第三十七標,第三十八標,第三十九標和第四十標,這後面的第三十九標和第四十標各缺一個營。

陳敬雲手中的三營兵力已經是福建新軍的四分之一兵力了!當然,不管是陳敬雲還是第十鎮統制孫道仁都不知道,這第十鎮裡革命黨人已經氾濫成災了,上下數十中高級軍官裡頭,至少有一半都是革命黨,剩下的一半力多數也是傾向於革命黨或者是牆頭草,忠於滿清皇朝的新軍軍官根本就沒剩幾個了。

“看來還得早點和革命黨人接觸接觸,雖然自己不知道福建具體什麼時候光復,但是頂多也就是這個把月的事,要是遲了說不準那些革命黨就會把自己當封建餘逆給殺了。”陳敬雲憂心忡忡的走進後院,心中是越想越害怕,生怕一不留神自個就被革命黨人給砍了。

第884章 吉村大野的絕望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476章 不孝子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354章 計劃變故第91章 福州冬日第565章 燕薩聯姻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1004章 高層齊聚第38章 英國領事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23章 收攏軍心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336章 總攻命令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649章 魚雷夜襲第88章 軍事調查局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66章 福寧公司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444章 第一次清洗第478章 97號陣地第339章 渡江第一天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1008章 破碎的水晶(三)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27章 袁氏復出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231章 酒和女人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675章 第一軍的覆滅(二)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896章 血戰琉球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148章 吉利斯(二)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954章 援助伊朗第835章 h1直升機第485章 第一代國產驅逐艦第916章 中美對抗升級第865章 慘烈(二)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102章 作戰司計劃第40章 亨利歸來第175章 火炮試射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第543章 蔡凝有了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841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一)第1055章 分析(一)第1022章 中德停戰協議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197章 湖北動亂第63章 所謂漂亮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599章 鎮壓(二)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61章 蘇浙局勢(四)第7章 林家有女第872章 乙隊攻擊第744章 f5戰鬥機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502章 大會戰第456章 北巡(一)第756章 天山號上第370章 黎明捷報第675章 第一軍的覆滅(二)第897章 貿易和黃金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
第884章 吉村大野的絕望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476章 不孝子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354章 計劃變故第91章 福州冬日第565章 燕薩聯姻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1004章 高層齊聚第38章 英國領事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23章 收攏軍心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336章 總攻命令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649章 魚雷夜襲第88章 軍事調查局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66章 福寧公司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444章 第一次清洗第478章 97號陣地第339章 渡江第一天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1008章 破碎的水晶(三)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27章 袁氏復出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231章 酒和女人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675章 第一軍的覆滅(二)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896章 血戰琉球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148章 吉利斯(二)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954章 援助伊朗第835章 h1直升機第485章 第一代國產驅逐艦第916章 中美對抗升級第865章 慘烈(二)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102章 作戰司計劃第40章 亨利歸來第175章 火炮試射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第543章 蔡凝有了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841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一)第1055章 分析(一)第1022章 中德停戰協議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197章 湖北動亂第63章 所謂漂亮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599章 鎮壓(二)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61章 蘇浙局勢(四)第7章 林家有女第872章 乙隊攻擊第744章 f5戰鬥機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502章 大會戰第456章 北巡(一)第756章 天山號上第370章 黎明捷報第675章 第一軍的覆滅(二)第897章 貿易和黃金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门源| 宁远县| 二连浩特市| 嘉峪关市| 高台县| 延吉市| 黄冈市| 出国| 额济纳旗| 桑植县| 凉山| 长寿区| 抚宁县| 赤峰市| 扬中市| 同江市| 德保县| 武城县| 田阳县| 泰和县| 伊春市| 永登县| 云霄县| 确山县| 娱乐| 邢台县| 吴桥县| 固安县| 栖霞市| 沙田区| 县级市| 信丰县| 天祝| 喀什市| 延川县| 兴仁县| 开江县| 镇平县| 崇仁县| 建德市| 东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