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

安州到肅川一帶,日`本第一軍的十餘萬部隊正在面臨著中國第一集團軍的猛烈進攻,處於包圍圈內的日軍部隊高達四個步兵師團,若干獨立野戰炮兵旅團,獨立反坦克炮大隊,獨立迫擊炮大隊等一系列附屬部隊,總兵力超過十萬人。

而這十萬的部隊在中國第一集團軍高達八個步兵師的進攻下、在中國一個裝甲軍的攔截下苦苦掙扎著。

安州最前線處那些原本堅固無比,阻擋了中國主力部隊長達一個多月的防線已經開始出現漏洞,大批的中方重裝步兵部隊在浴血奮戰中一點一點突破著日軍的防線,然後不斷的進行滲透進攻,從一個個戰鬥小組的突破,再到一個排一個排的突破,最後演變爲連營級的突進,蔓延數十里的戰線上到處都是這種情況。

戰爭剛爆發之際,日`本第一軍擁有雄厚之際的實力,轄有五個常備師團以及數量不少的獨立炮兵、騎兵等部隊,日軍的這五個師團都是常年駐紮朝鮮,是作爲對抗中國重兵的第一線部隊來建設的,裝備和訓練各方面都要優於日`本陸軍的其他師團,中日之間所爆發的第一場大規模戰事就是在第一軍下轄的第五師團和中國的第47師打起來,當時第五師團雖然略輸了一小籌,導致清川江大橋被中方第47師奪下,但是依舊堅守了安州,並一直抵擋著了中方第十四軍後續的援軍,等到了日`本第一軍的其他部隊抵達,可以說,日`本第一軍之所以能夠在安州堅守長達月餘,和第五師團前期的浴血奮戰是分不開的。

等第一軍主力抵達後,第五師團把自身的防線轉移給第七師團,在前面半個月的激戰中受創不小的第五師團則是暫時轉移到安州南部約十五公里外休整,後來中方裝甲部隊從安州與芥川一線突破了日軍防線並一路南下之際,第五師團也是受命緊急奔赴肅川,本來是意圖攔截中國第一裝甲軍的,但是第一裝甲軍的行軍速度要遠遠超過普通的步兵部隊,第五師團根本就追不上,而等第一裝甲軍在平壤外圍被阻攔了下來後,中國的第十七軍的部隊也已經是深入通道,其中的馮玉祥指揮的第38師也是抵達了肅川附近,並和第五師團發生交戰,而等第十七軍的39師也增援上來的時候,第五師團別說趕去平壤了,連自身都難保了。

除了第五師團外,日`本第一軍在安州一線還有第二師團,第七師團,以及第八師團,此外在芥川方向還有一個第三師團。不過芥川和安州的聯繫早在一個多星期前就已經被中國的第一裝甲軍和第十七軍切斷,雖然暫時沒能攻下芥川,但是也有著第十七軍的第19師牽制著他們,從而防止日軍的第三師團增援安州。

雖然說中國的步兵師在編制上依舊小於日軍的常備師團,日軍的一個常備師團在戰時狀態下,滿員編制可以達到兩萬人以上,而日軍的絕對主力第五師團更是高達兩萬五千人以上。而中國現在的主力師戰時滿編制也不過一萬八千人左右。

但是雙方的火力卻是差不多的,機槍和步槍這些數量相差不多,炮兵團也都是差不過,師屬炮兵團有著三十六門火炮,團屬火炮也還有十二門的七十五毫米山炮。不同的是中國陸軍的師屬炮兵普遍已經裝備了一個營的105毫米榴彈炮,在這個方面佔據了一定的優勢。

而日軍的人員之所以比中國的師屬編制多,多出來的更多是後勤等輔助人員,而中國的師屬炮兵在二十年代就已經開始陸續採用卡車牽引,雖然國內的二線部隊依舊停留在騾馬化的階段,但是在朝鮮作戰的都是中國的一線部隊,後勤部爲了供應朝鮮作戰所需的物資,更是集中了東北,華北等地區的幾乎所有軍隊運輸車,使得了朝鮮地區的中國部隊的卡車大大增加,這些前線作戰的部隊後勤運輸普遍開始用卡車運輸。而日軍的後勤運輸還基本停留在馬匹拖拉和人力運輸。

這樣一來,就讓中國的步兵師縮減了大量的非戰鬥人員。

而從雙方的戰鬥兵員來看,實際上雙方都是差不多。

一對一,雙方戰鬥力都差不多的情況下,不管是中國的第19師想要攻克芥川還是說芥川的日軍第三師團想要突破第19師的防線從而增援安州都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從整個安州戰役來說,芥川方向的19師和日軍第三師團的戰鬥只是次要戰線,已經無法影響大局。

在外部增援不利的情況下,日`本的第一軍打的很艱苦,在安州正面的中國投入了整個第八軍後,打的就是更加困難了,第二師團和第七師團的防線相繼出現漏洞,使得了第一軍的突圍行動受到了極大的困難。

“現在安州的第一軍正在面臨著極大的危險,我們是決不能就此坐視不管的,我願意親自帶著部隊向敵軍的裝甲部隊發起決死衝鋒,勢必能夠突破敵軍防線重新打通到安州的交通線!”平壤城內,第三軍的一個日軍少將大聲嚷嚷著。

而上面的第三軍軍長金谷範三則是有些不滿的看著手下這個將領,自從戰爭爆發後,日軍陸軍內就洋溢著一種死戰的口號,號稱要雪1923年中日戰爭的恥辱,而且認爲經過了多年臥薪藏膽的日`本陸軍已經實力大漲,完全有可能擊垮中國這個看似龐大的敵人,而這種觀點在中下層軍官中尤其明顯。

然而在日`本陸軍的高層當中,卻是有著不少的高級將領都保持了悲觀態度,其金谷範三就是其中之一,戰爭剛爆發之際,金谷範三就提議主動放棄清川江防線,然後以日軍建設多年的平壤爲核心,構成大同江防線,在戰略上採取守勢,利用朝鮮的多山地形迫使中國的裝甲部隊失去機動性。利用堅固的防線粉碎中國迅速攻克朝鮮南部的戰略。

雖然這樣戰爭會持續很久,而國內的工業潛力和財政也無法支持太久,但是總比主動冒進到清川江地區,利用匆匆構築的清川江防線和優勢敵人作戰來的好。

然而這種保守的悲觀態度是無法讓陸軍的衆多人滿意的,所以日軍還是主動北上並在安州一帶和中國陸軍發生激戰。

而一月激戰下來,日`本人發現自己雖然在這七八年時間裡臥薪藏膽,但是當面的中國陸軍也沒有停止前進的步伐,和當年相比,中國陸軍的戰鬥力非但沒有降低,反而是不管裝備還是士兵訓練上都要勝過當年。

開戰之初日軍陸軍信心滿滿的以爲能夠憑藉大軍能夠一舉打到鴨綠江,甚至進入中國東北地區。但是沒有想到激戰月餘後連清川江都過不去,而現在更是被中國反攻,從開始的攻勢變成了守勢,中國的裝甲部隊都已經達到平壤外頭來了,安州的近十萬大軍也是陷入了被包圍的險境。

儘管心中依舊悲觀,但是坐視友軍死活不管也不是金谷範三的性格,儘管知道希望不大,金谷範三還是抽調了部隊對平壤外的中國部隊進行了大規模的反攻,除了對平城進攻反攻外,還抽調了第三軍剩餘的兵力以及緊急從朝鮮南部增援而來的一個師團對平壤外的中國陸軍第一裝甲軍的第一裝甲師和第九師發起了猛烈的反攻。

非但投入了衆多的步兵部隊,金谷範三還一股腦的把所有的重炮都是抽調到了這一地區,試圖用猛烈的炮火強行撕破中國陸軍第一裝甲師和第九師的防線。

前線交戰最爲猛烈的平壤城外,山下源太郎神色冷靜的看著遠方的那股淡淡白煙,看到這些白煙,不用想他都知道那些應該是中國人的坦克了。

“不要急,等他們再近些!”山下源太郎揮著手讓手下的人不用衝動,現在距離還過遠,先不要說這麼遠的距離能不能擊中敵軍坦克,就算擊中了這麼遠的距離上自己的37毫米反坦克炮也不可能給敵軍的坦克造成什麼實際性的傷害。

山下源太郎在之前的作戰中受傷,雖然說沒有明顯的外表傷害,但是爆炸的衝擊波卻是讓他受了不輕的內傷和腦震盪,在平壤城內的醫院治療了數天後才重返部隊作戰。

此時的他面無表情的看著前方的中國坦克正在慢慢靠近,和身邊的其他幾個反坦克組的成員一臉緊張明顯不同。

如果有在戰前認識山下源太郎的人看到他這個模樣,肯定會驚歎,戰爭真的會極大的改變一個人。

山下源太郎心中默默計算著距離,約莫五分鐘後,此時的山下源太郎已經清晰的看見了不遠處的中國陸軍的兩輛坦克正在朝著他們緩緩而來,坦克上還坐著七八名步兵,他們顯然是還沒有發現不遠處正有著一門日軍的37毫米反坦克炮正在瞄準著他們。

近了,近了,就當山下源太郎準備下令開炮的時候,突然那兩輛坦克上的中國步兵們一陣大聲叫嚷,然後那些士兵們快速的跳下了坦克,槍聲開始響起,那坦克上的機槍也開始朝著山下源太郎這邊掃射過來。

山下源太郎暗罵著:“八嘎!”的同時,也是毫不猶豫的下令開炮。

清脆的炮聲響起,一枚三十七毫米的反坦克炮炮彈劃過空氣朝著其中一輛中國坦克疾馳而去。

第101章 陳儀建議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143章 飛鴻號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101章 陳儀建議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1024章 忍讓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899章 轟炸東京(二)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208章 空襲(二)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213章 大戰(三)第930章 唐津登陸(一)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716章 越南獨立陣線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88章 軍事調查局第933章 丈高山戰役(一)第929章 落日計劃(二)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296章 時代歸屬第18章 整編行賞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718章 兒女初長第406章 工業體系發展計劃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115章 紅北山危局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33章 羅漓心思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1061章 全球關稅協議第163章 各方反應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1000章 風雲再起(一)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1032章 技術合作第924章 櫻花計劃(三)第4章 花巷所聞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27章 袁氏復出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347章 巢湖激戰(四)第876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一)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575章 伏擊戰第178章 兩廣總督第353章 王麒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878章 魚雷威武!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507章 組閣風波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
第101章 陳儀建議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143章 飛鴻號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101章 陳儀建議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1024章 忍讓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899章 轟炸東京(二)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208章 空襲(二)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213章 大戰(三)第930章 唐津登陸(一)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716章 越南獨立陣線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88章 軍事調查局第933章 丈高山戰役(一)第929章 落日計劃(二)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296章 時代歸屬第18章 整編行賞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718章 兒女初長第406章 工業體系發展計劃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115章 紅北山危局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33章 羅漓心思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1061章 全球關稅協議第163章 各方反應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1000章 風雲再起(一)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1032章 技術合作第924章 櫻花計劃(三)第4章 花巷所聞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27章 袁氏復出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347章 巢湖激戰(四)第876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一)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575章 伏擊戰第178章 兩廣總督第353章 王麒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878章 魚雷威武!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507章 組閣風波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温宿县| 宝山区| 宜君县| 云霄县| 长汀县| 汤阴县| 开封市| 平山县| 阳高县| 会同县| 达拉特旗| 屏边| 鹤峰县| 慈利县| 栾川县| 古交市| 泰兴市| 西城区| 济南市| 酉阳| 布拖县| 安国市| 繁昌县| 将乐县| 专栏| 梅河口市| 璧山县| 隆昌县| 阳山县| 南漳县| 茌平县| 淮滨县| 溧阳市| 弋阳县| 涿鹿县| 克拉玛依市| 乌拉特前旗| 密山市| 响水县| 西乡县| 五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