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37章 春季攻勢

隨著1914年的春天到了,北方冬天的嚴寒慢慢消失之際,國民軍和北洋軍之間的大規模戰事將會再一次爆發。 ωwш. ttka n. ¢O

這一次的春季攻勢不但是美國人希望看到,更是無數國人希望看到的,而國民軍體系內的軍政要員們全都眼睜睜的等著大軍北上,最後統一中國。

這些人的期盼甚至比陳敬雲個人還要大的多,1914年春天國民軍和北洋軍之間的戰爭不但關係到陳敬雲的權勢,更關係到了諸多人的利益,國民軍軍政要員們一個個都是想著當開國功臣,那些文官們都想要統一中國後名留青史,而那些將軍們更實際一些,他們想要登上上將,當上元帥。

除了國民軍體系內的軍政要員外,就算是那些普通的公務員乃是南方諸省的商人階層也是希望國民軍能夠在北伐中快速取得勝利,最後將會給普通官員到來更多的升官渠道,將會給工商行業帶來更廣闊的市場。

就算是普通民衆們也是希望陳大帥取得勝利,尤其是已經開始進行土地改革的福建和浙江兩省來說,大批分得了土地的農民階層對你陳敬雲個人的擁護上到了更高的一個階層,分得了土地的他們自然是希望陳敬雲勝利,不然陳敬雲一旦敗了北洋軍重新南下的話,他們剛得到的土地就會被化爲泡影。

當然反對陳敬雲的人也不是沒有,而且還很多,比如福建和浙江兩省內一些頑固不化的地主階層,這些人死活都不願意放棄土地,對共和政府引導他們進入工商行業的措施呲之以鼻,更對共和政府收購土地的多年付款計劃大爲不滿,甚至是有好幾個有影響力的鄉紳利用宗族勢力暴力對抗,然而被駐防的守備團部隊無情的剿滅,參與叛亂的一律剿滅,沒收全部家產。國民軍體系下的地方守備團雖然不咋地,但那時和國民軍的野戰部隊以及和北洋軍相對比的,已經統一裝備漢陽造或者88式步槍的他們甚至還有一些舊式的火炮,如此用來對付土匪、民衆的叛亂那是綽綽有餘,甚至某些地方守備和其他軍閥的正規部隊打起來也絲毫不落下風,比如安慶守備團可是一直在安慶前線配合第十五混成旅進行作戰的,裝備了機槍和迫擊炮的安慶守備團野戰能力不比國民軍的一個野戰步兵團差多少。

陳敬雲在福建和浙江兩省進行土地改革的時候,採用的是強力推行的方式,那些地主們要麼聽從政府的建議放棄土地換成部分項目的股份從事工商業,要麼放棄土地換了錢混吃等死。當然還有第三條路可走,那就是死守土地不動搖,迎接他們的就是國民軍送給他們的子彈!

國民軍的軍紀素來以嚴酷著稱,但是這種嚴厲指的是服從命令,而不是說什麼不擾民,不拿羣衆一針一線之類的。國民軍從來都不是一直什麼愛民如子的軍隊,陳敬雲也不是有著什麼婦人之仁的人,國民軍現在之所以沒有傳出殘暴的名聲,那是因爲軍隊的指揮官們沒有命令士兵去屠殺民衆,但是那天陳敬雲要是真腦袋發燒了,下了屠城之類的命令,那麼前線的國民軍大多也是會沒有什麼心理負擔的執行。

實際上類似的例子也不少了,幾乎每一場攻堅戰中國民軍都會向依靠堅城防守的敵軍進行大規模的炮擊,而這種幾乎無差別的炮擊造成的民衆傷亡是龐大的。

正是因爲戰爭會讓民衆傷亡巨大,財產受到極大的損失,所以這幾年的內戰才讓中國的民衆生活苦不堪言,不在戰區的民衆還好,而處於戰區當中的民衆則是苦不堪言,爲了逃離戰爭,安徽和江蘇一帶的民衆去年就已經大規模的逃亡,少數去北方,而大多數去了南方尤其是上週、南京、杭州這一帶的長江三角洲。

大批逃亡的民衆也給長江三角洲近兩年膨脹發展的工商業帶來了充足的勞動力資源,不得不說這世界上的事情多少有些奇妙的。

和去年的合肥、滁州一樣,幾乎在國民軍抵達徐州城下的時候,徐州城的民衆就已經開始了大規模的逃亡,他們大多數都已經是聽到了合肥、滁州、江北等地區民衆面臨戰火時的慘況,在兩軍投入十餘萬部隊進行在戰略決戰的地區裡,夾在中間的民衆永遠是死傷最多的。不想死的人們,不管是昔日的達官貴人還是市井小民都已經在去年冬天的時候陸續離開了徐州,有些是逃到了鄉下躲避戰亂,而有些人乾脆直接往蘇南、浙江而去。

報紙上經常說福建、浙江、蘇南那邊如何如何,那裡沒有戰亂,那裡有著無數的工作機會,這些都吸引了衆多生活無著的窮苦民衆。

而上海、南京、杭州表現出來的繁華同樣也是吸引了衆多達官貴人前往,一方面是躲避戰亂另外一方面也是下意識的往這個政治經濟中心地區彙集,尋求更多的發財機會。

等國民軍在大年初四這一天正式發動春季攻勢時,徐州城內的居民已經十去五六,連半數人都不到了,而這半數人裡也是都躲在家裡瑟瑟發抖,自從數天前國民軍開始爲春季攻勢進行準備的時候,北洋軍那邊也是看出了不妥,這兩天已經封鎖了進出徐州的交通要道,由於軍事物資緊張,北洋軍還對城內的生活物資進行了管制,避免徐州被包圍後生活物資不足。

徐州城僅僅十里外的官橋鎮,這個平日裡不起眼的小鎮如果是在往日時分是不會引起人們注意到,但是今天,這個名字卻是被大多數的軍方將領所知,原因很簡單,因爲國民軍第一軍的軍指揮部就設立在這裡。本來第一軍的指揮部是設立在宿州的,但是隨著部隊已經朝著徐州包圍而去,李繼民爲了就近指揮就把第一軍的指揮部繼續往前搬,一直搬到了這個距離徐州只有十里之距的小鎮子上。

李繼民看著手中的戰報的,臉上露出了一絲擔憂神色後放下戰報,然後又是對著桌上的徐州周邊的地圖看了起來,半晌後才擡起頭來:“第二師走的太快了些,讓他們停一停,讓他們左翼的第九師進入預定地區後再進軍,避免孤軍深入遭遇集中打擊!”

身邊的上校副官聽罷立即拿出紙筆記了起來,然後立即就出去準備電報室讓通訊營的人發出李繼民的最新作戰命令。

李繼民這個時候也是拿出了外套,披上後就是出去,儘管已經立春,但是現在還是太冷,和深冬也沒有太大的差別,李繼民看著地上的積雪面露憂色。

本來按照他的意思,這春季攻勢是不應該在這個時候發起的,至少也要等這場雪停了再說,可是參謀部那邊爲了發起全國範圍的春季攻勢,給李繼民下了全線進攻的命令,他李繼民雖然有心反對但是也不得不執行。當然這只是他個人的看法,參謀部的沈綱考慮的可比他多很多!

這說起春季攻勢呢,但是絕不能真的等到春雨飄零的時候發動全線攻勢,到時候大地化凍加上春雨延綿,到時候的道路問題將會成爲國民軍最大的敵人,在雨季發動攻勢所遇到的麻煩國民軍在去年皖贛戰役裡已經遇到過一會了,國民軍進軍皖南的時候因爲遭遇連綿雨季導致行動緩慢,尤其是重武器裝備遲遲不能到位。

而這一次,沈綱可不會讓這種情況再一次出現的!所以趕在天氣徹底變惡劣之前把徐州拿下才是正事。而等拿下徐州後,國民軍再一次重創北洋軍後,沈綱實在想不出來袁世凱還能用什麼擋住國民軍大軍北上了。

除了天氣原因外,另外還有一點就是所謂的政治原因了。陳敬雲不願意前線拖得太久,他需要短時間內的勝利,他需要巨大的勝利來安定民心,他需要巨大的勝利來讓美國人下定決心投資,而這些都是不能等下去的。

徐州城外,揚大大聲喊著‘啊’‘啊’‘啊‘把步槍上的刺刀從一個穿著青灰色軍服的北洋軍士兵身上拔了出來,然後端起了步槍上的刺刀尋找著下一個對手,可是放眼望去,這陣地周圍卻已經是沒有站著的人了,沒有穿著青灰色軍服的北洋軍,沒有穿著棕綠色軍服的國民軍,炮彈的爆炸聲還在陸續傳進耳邊,爆炸的聲浪讓揚大的耳朵嗡嗡作響。

他茫然的四處尋找著,可是附近沒有哪怕一個站著的人,入眼的遍地都是屍體,有穿著棕綠色軍服的戰友,也有身穿青灰色軍服的北洋軍。

他已經不知道自己拼殺了多久,他只知道當初隨著李排長口中的哨子吹響了後,他就和其他戰友一樣跳出了戰壕,然後朝著百米外的北洋軍陣地衝去,他清楚的記得當時李排長就跑在自己的身前,然後下一瞬間,李排長整個人就向地面撲去,揚大看的很清楚,無數的鮮血已經從李排長的脖子上噴涌而出,他死了。

揚大和李排長並不熟悉,揚大是前年在寧波報名參的軍,當時不爲別的,就爲了把十五塊的安家費和國民軍徵兵站裡的人說去了軍隊後飯管飽。他家裡兄妹衆多,除了他自己外,下面還有三個弟弟和兩個妹妹,老父母累的天天直不起腰來也是養不活這麼多的弟妹,爲了給家裡省下一副碗筷揚大義無反顧的選擇了加入了國民軍。這兩年來揚大和同鄉一起參軍的三個年輕人一樣,通過了三個月的新兵訓練後,就是被補充到了國民軍第九師下屬第91步兵團,成爲了一名普通的步槍手。這兩年來揚大跟著第九師轉戰皖南、安徽、滁州、江北再到今天的徐州,兩年前和自己一起參軍的兩個好友一個在合肥戰役中陣亡,另外一個在滁州戰役中被炸斷了腿,就連當年他所在的這個排的士兵們,至少是換了半數人。揚大不知道什麼時候自己也會成爲下一個陣亡的人,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會和那個同鄉一樣被炸斷了腿或者炸斷了手而退役回鄉後依靠軍隊發放的傷殘撫卹金了卻殘生。

他的運氣還算很好,兩年來不但活的好好的,而且還因爲積功慢慢升遷到了上士,當上了班長,每個月給家裡寄回的軍餉也讓家中的老父母總算是鬆了一口氣,家中的五個弟妹也是終於能夠吃飽飯了。

他的經歷就和大多數國民軍士兵差不多,現在的他要麼繼續戰鬥一直到陣亡或者傷殘爲止,要麼就是突然下了大功後被升爲軍官,成爲軍官的一員。

而那個李排長呢,這個人才到這個排一個月而已,是個剛從福州軍校畢業的菜鳥少尉,他很年輕只有十八歲而已,而更讓揚大不理解的是,這個李排長家裡不愁吃穿,年紀輕輕抽的煙可是最貴的哈德門金裝,這種兩塊五錢一包的煙可不是少尉軍官能夠抽得起的,就連揚大認識的最大的官他們91團的團長程子賢抽的都是一塊錢一包的煙而已。而他自己也說家裡不缺錢,當時揚大就開玩笑似的說:你傻啊,家裡大把錢還來參軍!

那只有十八歲的李排長只是笑了笑,然後說了一句很多年輕軍官們都會說的一句話:“爲了華夏復興嘛!”

華夏復興是個什麼玩意揚大不知道,更不理解李排長這樣的富家公子爲什麼嫌命長了來打仗。

他只知道,就在不久前,這個李排長已經死了,爲了他心中的所謂華夏復興!

揚大繼續四處尋找著,可是他找不到任何站著的人,踉蹌著邁過數具屍體,他提著步槍茫然的走著,他不知道該去那裡,他的上司李排長已經死了,後來接替指揮的副排長少尉現在已經不知道哪裡去了,估計也是在延綿遍野的近百具屍體當中。

走了兩步,揚大看到了不遠處有個人動了動,似乎正要掙扎著爬起來一樣,揚大看到了連忙過去,這個時候他覺得看到一個活人感覺很好,不管這個活人是國民軍士兵還是北洋軍士兵。

揚大走了過去,入眼的是一個身穿青灰色軍服的北洋軍,這個北洋軍士兵受的傷似乎很重,腹部有著一大灘的血跡,而且右腿上還在流血,這人顯然也是發現了揚大正在過來,擡起了頭用著驚慌的神色看向了揚大。

揚大可以很清晰的從他眼中看出來那種恐慌的眼神,揚大端起了步槍慢慢的靠近!

那個北洋軍士兵更恐慌了,然後轉身就是一瘸一瘸的向前跑去,說是跑呢,但是速度之慢還不如尋常步行。

舉起了步槍的揚大並沒有去追,而是把手中的福造12式步槍低在了肩膀上,然後把步槍的準星套在了那個北洋軍士兵的後背上,揚大開始平緩呼吸,他對自己的設計技術非常有信心,用手中的這支步槍他完全能夠一槍把那個不遠處對北洋軍士兵撂倒。

可是他遲遲沒有扣下扳機,他也不知道自己在遲疑什麼,說是仁慈的話那就可笑了,死在他手下的北洋軍至少也有十幾個了,就在剛纔的拼刺刀裡,死在他刺刀下的北洋軍士兵就高達五六人,可是他依舊沒有扣下扳機!

興許是一瞬間,也許是更久一些,突然一聲槍響傳,揚大眼中的那個北洋軍士兵背後冒出一朵雪花然後倒了下去。

揚大回頭,看見五六個身穿棕綠色軍服的國民軍士兵正向著他快速小跑而來,其中一人的槍口似乎還能看見冒出的青煙。

零頭的是一箇中士,這人來到揚大身前後看了看揚大的上士軍銜,然後道:“上士,我們是二排的,剛纔掉隊了!”

揚大看了看這五六個人,然後面無表情的道:“我是一排的,你們二排的就在前面不遠!”

中士看了看揚大然後問:“哦,大哥你是一排的啊,對了,你們其他人呢!”

揚大放下了步槍,然後蹲了下來從上衣口袋內掏出了香菸,這種配發普通軍人的軍供煙自然比不上李排長抽的那種兩塊五一包的好煙,抽起來有些辛辣,深吸了一口後揚大才道:“估計就剩我一個了!”

中士幾個人聽罷後面色略便,而這個時候,他們爬出了戰壕往外頭望去,入眼的全都是交織糾纏在一起的屍體,密密麻麻的屍體……

第一軍下屬的第九師作爲全軍的拳頭部隊,在春季攻勢中擔任了突破主力,並在二月十二號下屬之第91團發揮了敢打敢拼的精神,擊潰敵軍第二十三師兩個團的防守,一舉佔領北洋軍部署在徐州外圍的南部防線。

十四號,國民軍第九師突破北洋軍第二十三師主力部隊的防守,逼近徐州火車站,同日夜,在徐州東部地區進行配合作戰的第三軍第七師向西北方向突進,並攻佔了韓莊鎮,和以往國民軍進行攻佔做站的時候,國民軍的部隊再一次切斷了北洋軍的後方鐵路補給線。

十六號,國民軍第二師在徐州西部和北洋軍第十師主力進行交戰,隨後國民軍第一師繞行第十師側後進攻,唐天喜的第十師面對國民軍優勢兵力的打擊,這一次沒有和以往的數次一樣好運氣能夠逃出去了,唐天喜的第十師遭遇重創,迫不得已撤退轉進時遭遇追擊,等撤退了二十多公里之後,唐天喜的第十師已經只剩下了六千人不到。

十七號,第一軍直轄的第一獨立炮兵團抵近徐州,爲進攻徐州的第九師提供火炮支援,徐州地區的北洋軍已經是全線敗退。

次日,馮國璋向北京去電要求撤退,當日夜,袁世凱叫來了段祺瑞還有王士珍,並且即刻任命王士珍爲陸軍部總長,任命段祺瑞爲第二軍軍長,並同時撤去了馮國璋的所有職務。

袁世凱忍了馮國璋這麼長時間後,終於是無法忍受馮國璋的失敗了,加上現在馮國璋手下已經沒有多少的直屬兵力。當初的馮國璋第二軍現在已經是隻剩下萬人殘兵敗將了,雖然到達徐州後第二十三師和第十六師以及第一師以及第十一師都被納入了第二軍指揮。

但是馮國璋的歷次失敗已經讓他徹底失去了軍隊中的威望,這次的徐州戰役當中馮國璋基本已經是指揮不動前線各部隊,北洋軍前線各師現在多數已經是各自爲戰,就算有配合那也是幾個師長之間私下聯絡,馮國璋這個第二軍軍長已經成爲一個笑話了。

被撤職的消息傳到徐州後,馮國璋整個人都愣了,大半天一句話都沒有說,雖然被袁世凱撤職他已經有所預料,但是還是希望著在徐州守住了後,袁世凱不敢動他,但是徐州戰役的失敗來的實在太快,不但袁世凱已經不信任他,就連下面的那些師長旅長們也已經不再聽從他的命令。

袁世凱讓段祺瑞當第二軍軍長也是無法挽回北洋軍在津浦線上的全線潰敗,國民軍主力第一軍在十五號徹底攻克徐州,然後第一軍主力繼續揮軍北上,和第三軍一起全線進入山東境內。

徐州戰役中的北洋軍幾個師當中,唐天喜的第十師只剩下六千人殘兵撤往徐州西部,最後進入商丘地區,徐樹錚的第十一師在段祺瑞的命令下撤往濟寧。防守徐州的主第二十三師被徹底擊潰,除了少數高層北逃外,剩下的四千餘人全數投降。從北方增援的第一師和第十六師也不好過,第一師損失過半,第十六師如果不是部署的在後面一些,恐怕也是不能全身而去。

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772章 高歌一曲第315章 B3轟炸機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第923章 櫻花計劃(二)第485章 第一代國產驅逐艦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97章 航空工業第141章 薩鎮冰南下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245章 形勢變化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519章 府院之爭(一)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191章 伍世鍾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89章 政治聚會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252章 蘇南和平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97章 航空工業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891章 趙臨東第285章 風雨欲來(三)第993章 大勝大敗(三)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973章 南京談判(一)第11章 午夜暗香第305章 入役儀式(二)第491章 唐陸會面第461章 方大山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53章 佐藤涼介(二)第348章 外交工商第793章 中蘇協議(二)第182章 踏上杭州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329章 軍費之爭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631章 大興土木第59章 蘇浙局勢(二)第751章 越來越近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201章 沈綱計劃(二)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651章 海軍下一步計劃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148章 吉利斯(二)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913章 中美談判第14章 剪辮造反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474章 戰爭爆發!第878章 魚雷威武!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130章 低泣時刻第777章 家事天下事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320章 大元帥府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
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772章 高歌一曲第315章 B3轟炸機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第923章 櫻花計劃(二)第485章 第一代國產驅逐艦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97章 航空工業第141章 薩鎮冰南下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245章 形勢變化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519章 府院之爭(一)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191章 伍世鍾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89章 政治聚會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252章 蘇南和平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97章 航空工業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891章 趙臨東第285章 風雨欲來(三)第993章 大勝大敗(三)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973章 南京談判(一)第11章 午夜暗香第305章 入役儀式(二)第491章 唐陸會面第461章 方大山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53章 佐藤涼介(二)第348章 外交工商第793章 中蘇協議(二)第182章 踏上杭州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329章 軍費之爭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631章 大興土木第59章 蘇浙局勢(二)第751章 越來越近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201章 沈綱計劃(二)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651章 海軍下一步計劃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148章 吉利斯(二)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913章 中美談判第14章 剪辮造反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474章 戰爭爆發!第878章 魚雷威武!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130章 低泣時刻第777章 家事天下事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320章 大元帥府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文县| 托克逊县| 集贤县| 张家港市| 滨海县| 嘉黎县| 惠东县| 湖州市| 阿克陶县| 宁明县| 新乡市| 共和县| 汕尾市| 安乡县| 靖西县| 鄢陵县| 靖宇县| 大洼县| 乐安县| 庐江县| 揭西县| 日土县| 锡林浩特市| 鹤峰县| 陆川县| 洱源县| 彩票| 浦东新区| 蓬莱市| 株洲市| 芜湖市| 池州市| 鄂尔多斯市| 惠东县| 郸城县| 上犹县| 桦南县| 鄂伦春自治旗| 高邑县| 深水埗区| 塔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