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7章 沈綱之見

得知第一師第13團被圍後,陳敬雲心中有種很奇怪的感覺,那是一種緊張,那是一種惶恐,那是一種無所適從的感覺。

自從福州起事後陳敬雲一直都是算得上順風水順,雖然內外都有著各種各樣的問題麻煩,但是都有驚無險的一一走過來了,結婚後他也總算在這個世界找到了歸屬感,讓自己不再像是在玩戰略遊戲那般,生活似乎充實了起來。南北和談順利,袁世凱也接二連三拉攏著自己,國民軍一年不到就膨脹到了五萬餘衆,不但控制了福建而且還控制了大半個浙江以及廣東的東部地區,如此良好的戰略態勢讓陳敬雲大有一種天下捨我其誰的豪情,甚至認爲南京孫文、北京袁慰亭也不過爾爾,至於其他大小軍閥更是不值一提。

但是今天聽到第13團被圍,而通過戰例分析後陳敬雲才知道,自己寄予厚望,甚至一度認爲能夠和北洋軍隊相對抗的國民軍竟然連個朱瑞都打不過。而且這支部隊還一直都是自己的嫡系部隊第一師,裝備更是全軍最好的。

如果說因爲兵力劣勢倒是第一師無法進攻需要增援的話,那麼在防守的情況下竟然連三天都支撐不了,僅僅第三天內就被人家包圍了一個團,這讓陳敬雲很生氣!

第一師身爲陳敬雲的嫡系部隊,基層軍官和裝備等都是優先保障的,福州軍校前兩批正式班畢業生中,就給第一師分配去了半數之多,而且基本上第一師的所有基層軍官都進過福州軍銜速成班,但就軍官素質而言,第一師絕對是國民軍之冠。而其他裝備不用多言,除了迫擊炮因爲產量不及外,其他各種裝備都是滿編,甚至連其他師都缺乏的手槍第一師也是全部滿編,每個月也優先調度了充足的彈藥用以囤積和訓練之用。

而就是這樣的一支部隊,竟然在開戰三天內就讓浙軍包圍了一個團。而對面的浙軍雖然人數多了三倍,但是他連槍支都沒有統一,火炮更是和第一師無法比較。那麼到底是什麼造成了第一師之慘敗呢?

陳敬雲想來想去只找到一點,那就是前線指揮官之無能也!

陳敬雲不是聖人,暫時還沒有把什麼壞事都往自己身上攬的偉大情操,也不是惡人,所以不會把過錯怪罪到普通士兵和基層軍官身上,那麼剩下來能怪的人只有朱瑞和袁方了。

其實陳敬雲想的也沒有錯,國民軍的高級軍官當中,師團級別的軍官合格的屈指可數。國民軍五個主力師的師長中,袁方、李繼民、馬成、陳奎、林成坤這五個人當中,只有林成坤一人是出身於保定軍校,其他的都是從舊軍中逐漸爬上來的,其中的陳奎以前更只是陳敬雲的一個親兵而已,說起忠誠陳敬雲大體上是能相信他們的,但是說起他們的指揮才能陳敬雲是沒有太多的信心的,所以陳敬雲給他們都陪了幾個副師長、參謀長中基本都是科班出身的人,比如陸軍中學,保定軍校等。而一些團級別指揮官中,也都是類似的情況。如果說這些將領能夠陪著國民軍爭戰天下打幾十年的話,說不準裡面也能出現些許將帥之才,可是現在國民軍成軍不過大半年,從未經歷過戰爭的同時,師團級別的高級軍官們都是短時間內就從一個連長,營長之類的爬上了師團級別的高位。

也就是說:這些人沒有足夠的經驗也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吸取經驗

陳敬雲想到這裡,似乎發現自己找到了問題的所在,可是他轉念一想,就算事實如此又如何呢?難道他陳敬雲還能找出來更多的高級將領來嗎?

陳敬雲手指繼續敲擊著桌面,同時腦海裡一個個盤算起可用的將帥之纔來!這年頭,要判斷一個將領是否合格也挺簡單的,看學歷就行了,至於那些所謂的不識字的將軍多數存在於小說中,現實裡是極少數的。這是因爲中國現在處以新舊交替之際,新式陸軍的作戰方式和以前完全不同,巡防營的那些舊軍官們大多是不懂得步炮協同,更加不知道重機槍的交叉封鎖,更不知道用氣球給炮兵校準這些戰術的。

沒有經歷過系統的學習和培訓,一個高級將領是無法指揮現代軍隊的。也許陸士、保定軍校出身的人不可能全都是將帥之才,但是不是軍校出身的人就更不可能了。

而陳敬雲板著指頭算,自己手底下的人才庫裡頭,算是這個這個半吊子,陸士出身的有五個包括王麟、林肇民、作戰司司長沈綱,戰略司副司長樑訓勤,自己。其中王麟是不願意領兵,只當了個高等顧問,林肇民已經被自己啓用,沈綱也正在栽培當中,樑訓勤雖然學的是炮科,但是此人來投不過一月,還處於觀察期。至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出身的多一些但也不多,基本上能用的也都用了,林成坤、陳衛華就是其中之一。剩下的一些陸軍中學堂出身的多一些,莊大福就是其中之一,但是這些人素質參差不齊,素質也只能算一般,至於那些陸軍小學和舊軍出身的就不提了。

如此想了一圈之後,陳敬雲依舊發現自己無法解決高級軍官極度缺乏的現狀。就算大局不能改變,但是細微的調整還是很有必要的。

有了這個心思的陳敬雲當天就下令調整了十餘個團營一級別的高級軍官,把一批明顯不能勝任只剩下忠誠的軍官調到不太重要的部門任職,然後把一批軍校出身的軍官充實了下去。當然了,爲了穩定軍心他並沒有調換浙江方面的將領,雖然那邊的戰局讓陳敬雲有些擔心,但是還沒有到達不可收拾的地步,而臨陣換將也是兵家大忌,陳敬雲再糊塗也沒糊塗到這種地步。

當然了,如果第一師真的遭遇大敗,13團救不出來的話,陳敬雲少不得要撤換一大批將領,其中袁方肯定在內。

陳敬雲憂心的時候,袁方也不好過,自從13團被圍後,袁方比誰都急,他是又不是笨人當然還清楚知道自己這次要是把13團給丟了的話,陳敬雲就算不要他的命,那肯定也是會把自己一擼到底,再無翻身之可能。

二十號上午,他立即組織了師屬工兵營、輜重營等輔助部隊爲特遣支隊,配合12團殘部於寶閣山邊緣地帶重新穩住了防線,並與下午發動了一次小規模的反擊。但是因爲士氣低下,特遣支隊的戰鬥力低下加之彈藥緊缺而無法成行。

由於來浙江的警衛第一團配屬了一個炮營以及其他相關輔助兵種,同時加強了機槍迫擊炮,所以攜帶了衆多的重武器裝備,導致行軍速度過慢,一行人三千五百多人傍晚時分纔到達12團側面,同時因爲行軍疲勞加上又是夜幕來臨,所以俞若飛和幾個警衛師的幾個將領商量過後並沒有立即投入反攻,反而是就地休整,同時和第一師的師部取得了聯繫。

得知俞若飛等人到來後,袁方親自到達了警衛師第一團駐地見俞若飛。

“俞兄,你可總算是來了!”袁方此時看起來竟然是比以前蒼老了些許,身上的軍官禮服雖然還在,但是已經依稀可見折紋。

“第一師的兄弟辛苦了,袁兄也辛苦了!”俞若飛走過去和袁方握手,幽暗的燈光下依稀可見袁方的神情疲憊無比。

“俞兄,你知道貴部什麼時候能投入反攻?”袁方沒有多餘客套的話,他現在實在是沒有什麼心思客套,所以開口問的就是自己最關心的問題。

俞若飛不答反問:“不知道現在戰況如何了,我們剛從紹興那邊達到,現在各部還在調整當中,炮兵營那邊的炮也還沒有到。”

袁方道:“現在我的12團已經在寶閣山南部地區重新組織了防線,也就是在你們左邊五里左右,初步已經探明寶閣山之浙軍是第六旅有三個團的番號,總數將近六千人。”

說著的同時,他已經走向了軍事地圖上向俞若飛解釋道:“寶閣山以東的牛角山地區也有敵軍,人數暫時無法得知,但是初步估計爲三千人左右。寶閣山以西是我第11團的防線,雖然我已命令他們增援而來,但是依舊敵軍之糾纏,他們的進軍速度緩慢,短時間內無法到達!”

“13團的情況呢?”俞若飛一看局勢地圖,發現這局勢對第一師而言真的很不利,第一師的三個團都是各自爲戰,完全無法形成統一的配合作戰。

袁方道:“截止今日早上八點他們的正面有敵軍第四旅、第五旅近萬人正在猛攻當中,側後有敵軍寶閣山和牛角山阻攔,所以無法有效突圍,我已經徐鏡清就地堅守等候援軍!但是13團的彈藥被圍之前已經多有短缺,如此激烈的作戰下,他們的彈藥不可能支持兩天以上!”

原本13團的彈藥就已經緊缺了,如果沒有被圍的話第一師自然是能隨時運送上去,但是現在……

聽到情況竟然這麼嚴重,俞若飛也是心中暗驚。在這之前他還以爲13團縱然被圍,但是憑著火力優勢應該能堅守數天,從而等候援軍來救。

但是現在袁方竟然說13團的彈藥原本就不多,戰鬥情況下竟然連兩天支撐不了?

而現在已經過去一個白天了,也就是說,等個到明天晚上這個時候,也許13團就沒有彈藥可用了,到時候13團還能守住?怎麼能守住?

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740章 中芬共同防禦條約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934章 丈高山登陸(二)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762章 軍費之爭第666章 安州戰役(一)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875章 打了再說第474章 戰爭爆發!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36章 軍服肩章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723章 海軍貪污案(二)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797章 烏蘭烏德戰役(二)第201章 沈綱計劃(二)第10章 密議(二)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964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二)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1032章 技術合作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959章 美國的決心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第48章 山東亂第764章 戰時經濟(二)第639章 第一裝甲軍第41章 南下北上第1019章 德國亂局(一)第510章 泰山號航空母艦第255章 和談倡議第182章 踏上杭州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926章 美國人的震驚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408章 煉油廠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182章 踏上杭州第476章 不孝子第206章 妻妾諸事第636章 日軍的反撲第595章 大罷工(二)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497章 長沙危急第706章 陳氏聚會(一)第580章 平壤激戰(一)第261章 煙華夜第616章 原野上的火車第482章 授銜儀式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764章 嚴傲雲(一)第930章 唐津登陸(一)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446章 南邊來人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503章 護國軍大敗第387章 幻象和愛國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209章 衝鋒(一)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7章 林家有女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96章 福州體系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969章 北非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593章 航空戰艦的陰謀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984章 克桑西之戰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440章 愚人節軍購案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53章 佐藤涼介(二)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631章 大興土木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930章 唐津登陸(一)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第974章 南京談判(二)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
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740章 中芬共同防禦條約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934章 丈高山登陸(二)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762章 軍費之爭第666章 安州戰役(一)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875章 打了再說第474章 戰爭爆發!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36章 軍服肩章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723章 海軍貪污案(二)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797章 烏蘭烏德戰役(二)第201章 沈綱計劃(二)第10章 密議(二)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964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二)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1032章 技術合作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959章 美國的決心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第48章 山東亂第764章 戰時經濟(二)第639章 第一裝甲軍第41章 南下北上第1019章 德國亂局(一)第510章 泰山號航空母艦第255章 和談倡議第182章 踏上杭州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926章 美國人的震驚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408章 煉油廠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182章 踏上杭州第476章 不孝子第206章 妻妾諸事第636章 日軍的反撲第595章 大罷工(二)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497章 長沙危急第706章 陳氏聚會(一)第580章 平壤激戰(一)第261章 煙華夜第616章 原野上的火車第482章 授銜儀式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764章 嚴傲雲(一)第930章 唐津登陸(一)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446章 南邊來人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503章 護國軍大敗第387章 幻象和愛國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209章 衝鋒(一)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7章 林家有女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96章 福州體系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969章 北非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593章 航空戰艦的陰謀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984章 克桑西之戰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440章 愚人節軍購案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53章 佐藤涼介(二)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631章 大興土木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930章 唐津登陸(一)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第974章 南京談判(二)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兴市| 湖南省| 溧阳市| 西城区| 密云县| 蒙阴县| 东丽区| 苍南县| 托克逊县| 双江| 罗定市| 焉耆| 鸡西市| 北碚区| 北宁市| 惠来县| 莒南县| 平利县| 大悟县| 尖扎县| 遂溪县| 山阴县| 青川县| 宝兴县| 大田县| 句容市| 三原县| 安化县| 高碑店市| 城口县| 安阳市| 临漳县| 忻州市| 南丹县| 思南县| 廉江市| 壶关县| 静海县| 三原县| 江都市| 雅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