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日軍形成了重大的兵力優(yōu)勢,日軍在朝鮮先後派遣的總兵力約有十五萬人左右,歷盡數(shù)個月激戰(zhàn)後總傷亡已經(jīng)接近五萬人,此時日`本第二軍只剩下了七萬人不到,另外還有一萬多人在朝鮮東部,剩餘一部分在朝鮮南部地區(qū)。
如此的兵力劣勢下,日軍是打的越來越艱苦,儘管日本國內(nèi)已經(jīng)進行了總動員,並且日`本已經(jīng)計劃新設立數(shù)個師團,把總師團擴張到三十個,但是動員是需要時間的,日`本國內(nèi)的部隊運輸隊到朝鮮來也是需要時間的,戰(zhàn)前日`本一共才二十來個師團,除開了國內(nèi)必要的部署以及在南洋新幾內(nèi)亞島和臺灣地區(qū)的駐防的部隊,日`本在中國戰(zhàn)場上能夠投入的部隊頂多也就十五個師團左右,而在旅順那邊已經(jīng)有著差不多兩個師團了,在朝鮮已經(jīng)先後投入了九個師團,國內(nèi)雖然還有幾個師團正在動員並準備裝船運輸?shù)匠r,而且還有更多的新師團正在組建當中,但是日`本兵力不足卻是事實。
兵力處於劣勢的情況下,日`本的第二軍爲了避免平壤被中國攻佔後,前線安州和價川的主力被包圍,所以再一次和丹東戰(zhàn)役的時候選擇了主動撤退。
只不過這一次撤退卻是沒有那麼容易了,中國的第八軍和臨時第一兵團加起來總兵力將近二十五萬人,而日軍第二軍主力只有七萬人不到,如果他們要撤退的話不但面臨著中國第八軍以及臨時第一兵團的追擊,而且還要面臨著中國裝甲集羣在平壤外圍的攔截,日`本第二軍能不能和上一次一樣順利的從前線撤退是個大問題。
就當陸軍方面籌集了幾乎整個東北地區(qū)的兵力進入朝鮮,預備一舉擊潰日軍的時候,爲了配合陸軍決戰(zhàn),海軍方面也是採取了相應的配合行動。、
已經(jīng)大修完畢的炎帝號以及黃帝號戰(zhàn)列艦再一次離開上海,隨行還有包括重巡、航母、輕巡以及驅逐艦在內(nèi)大批輔助艦,於此同時部署在青島海軍基地的其他幾艘輕型艦艇,甚至包括中國爲數(shù)不多的數(shù)艘潛艇在內(nèi)也是出海。目的都是差不多,那就是襲擊日軍的海上補給線。
中國海軍主力再一次傾巢而出的時候,得到了情報的日`本海軍立馬就是做出了相應的舉動,剛剛大修完畢的榛名號和霧島號和天城號一起組成了新的第4戰(zhàn)隊,而加賀號和長門號以及山城號構成的第1戰(zhàn)隊和第4戰(zhàn)隊聯(lián)合行動,而目標是相當明確的,那就是攔截中國的主力艦隊,除了這支高速主力艦隊外,日`本海軍的其他低速傳統(tǒng)`戰(zhàn)列艦也是跟隨行動進行支援。
面對著日`本海軍主力的攔截,中國海軍方面也是有意的避開,艦隊裡的那兩艘航空母艦可不是白帶的,雖然海上轟炸的能力不咋地,但是海上偵查還是很靠譜的,加上中國海軍主力有意避開大規(guī)模的戰(zhàn)鬥,所以雙方就在黃海和東海里展開了追逐和捉迷藏,雖然偶有輕型艦艇之間的交火,但是始終沒有發(fā)生大規(guī)模海戰(zhàn)。
儘管沒有交戰(zhàn),但是中國海軍的主力艦隊憑藉著高航速卻是連接襲擊了好幾次的日`本運輸船隊,此外從青島基地出發(fā)的潛艇部隊在水面輕型艦艇的配合下,更是通過埋伏而擊沉了由兩艘日軍大型運輸船,雖然中國海軍自己不知道擊沉的這兩艘運輸船裡有什麼東西,但是卻是讓平壤方向的日軍受到了不小的打擊,因爲那兩艘船上運輸?shù)目墒呛脦资T的火炮,是一個被緊急派遣到平壤增援的獨立重炮兵聯(lián)隊的全部家當、船隊裡其他穿上的炮兵們?nèi)及埠脽o事,但是他們的火炮卻是都被擊沉了。
這些偶然的襲擊讓日`本陸軍對海軍大爲不滿,認爲海軍方面沒有做到保護海上航線的責任,導致陸軍損失慘重。
日`本海軍憑藉著實力上的優(yōu)勢一直都是保護著日`本到朝鮮以及到旅順的海上補給線,如果不是有著海軍的護送,在朝鮮和旅順的日軍早就沒有打不下去了,現(xiàn)今雖然說被中國海軍襲擊了幾次,但是總體而言損失並不算大,日`本海軍還是維持著海上交通補給線的。所以對於陸軍方面的指責海軍方面根本就無視了。
八月初的那幾天裡,當鄂木斯克的蘇軍大規(guī)模的進攻俄羅斯國防軍,甚至連中國部署在卡拉欽斯克的第六軍都因爲戰(zhàn)局緊張而前往鄂木斯克增援的時候,朝鮮方面的中國陸軍也是在和日軍展開了激烈的交戰(zhàn)。
在七月下旬到八月中旬的這段時間裡,乃是中國最爲困難的時候,這個時候的中國總動員還沒有完成,各大兵工廠雖然都在進行緊急的擴大產(chǎn)量,但是距離真正的大幅度增產(chǎn)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此時的中國完全是依靠戰(zhàn)前的部隊和物資儲備在進行作戰(zhàn)。
八月八號,左玉剛的裝甲集羣擊潰了平壤內(nèi)的日`本守軍,隨後進駐平壤構築了防線,此時日`本第二軍主力正在從安州方向一路南撤,得知平壤被中國攻佔後,梨本宮守正來不及咒罵守備平壤的那個混成旅團指揮官是多麼的愚蠢,在前有攔截,後有追兵的情況,梨本宮守正並沒有頑固的想要去奪回平壤,而是準備從平壤北部會和了從價川方向撤退的日軍直接度渡江南返。
然而日軍想要繞過平壤繼續(xù)撤退,但是左玉剛卻是不甘心讓這支日軍主力就這麼從眼前溜走的,儘管裝甲集羣歷盡數(shù)月作戰(zhàn)損失也大,一個裝甲師和兩個摩步師加起來兵力已經(jīng)只有四萬人不到,坦克數(shù)量從兩百多輛剩下了一百多輛,但是依舊沒能阻止左玉剛想要把這支日軍給留下來的想法。
守從來就不是左玉剛的做法,所以左玉剛是做出了出乎衆(zhòng)人意料之外的決定,左玉剛帶著裝甲集羣竟然是放棄了平壤,然後主動出擊距離平壤三十里之外的日本第二軍主力部隊。
當左玉剛做出了這個決定的時候,就是代表著一場大戰(zhàn)將會在平壤以北的數(shù)十里外發(fā)生。
瀋陽,東北戰(zhàn)區(qū)司令沈綱接到了前線左玉剛的作戰(zhàn)計劃彙報的時候,臉色有些不太好看,朝鮮的作戰(zhàn)計劃是他一手製定的,裝甲集羣南下攻佔平壤是他的決定,至於日`本的第二軍主力,按照沈綱的計劃那就是一路往南趕著走,通過連續(xù)不斷的擊潰戰(zhàn)不斷削弱日`本的作戰(zhàn)力量,等日`本第二軍從丹東一路退到朝鮮南部的時候,那日`本第二軍也就是差不多殘廢了。
至於徹底的包圍殲滅,沈綱從來就沒想過,要包圍殲滅日`本的第二軍難度是非常大的,而且一個搞不好就會被反撲,之前的丹東戰(zhàn)役中,面對將近七萬多人的日`本第二軍主力南下撤退,沈綱命令左玉剛的裝甲集羣退開讓出來道路也是處於這方面的考慮,因爲硬要圍困的話也圍不住。儘管沒能留下日`本第二軍的主力,但是這一路追著打下來,少說也殲滅了日`本四五萬人,到現(xiàn)在日`本第二軍的主力部隊只有六萬多人了,要知道日`本第二軍在丹東戰(zhàn)役的時候就是八九萬了,後來又得到了兩個師團的增援。這麼一算下來的話,打到現(xiàn)在日`本一路敗退下來少說也損失了六萬人以上,而按照沈綱的預計,這繼續(xù)一路追擊下去的話,估計日`本第二軍到達釜山的時候頂多也就能剩下個兩三萬,到時候也就可以說整個朝鮮戰(zhàn)事結束了。
如今左玉剛卻是主動出擊攔截,這明顯是要整個第二軍給留下來,這讓沈綱也是有些猶豫不決。
如果裝甲集羣真的能夠留下這支第二軍主力,等第八軍和臨時第一兵團主力也上來的時候,圍殲這支日軍主力也是有可能的,但現(xiàn)在的關鍵問題是,左玉剛的裝甲集羣能否攔得住這支日軍主力部隊,要知道憑藉日`本第二軍目前的實力要主動進攻裝甲集羣把守的平壤是無法辦到,甚至野戰(zhàn)中也很難在進攻戰(zhàn)中取得勝利,但現(xiàn)在說的是人家是要逃啊,你在野外裡頭攔住了人家南下逃命的道路,日`本第二軍肯定是要拼命的,而到時候裝甲集羣還能不能擋住?
“他媽的,這些日`本人真是不要命啊,那麼狠!”李上士的大腿已經(jīng)是被繃帶摻著,傷口滲出的血跡也是染紅了繃帶,雖然腿受了傷行動不便,但是那腿也沒被打中骨頭,只是傷了肌肉而已,這一瘸一瘸的總算還能走路。
“你自己倒黴能怪那日`本人啊!”裴中尉已經(jīng)是好幾天沒刮過鬍子了,滿臉的鬍鬚渣子,掏了掏口袋,拿出一個乾癟的煙盒,隨後從裡頭拿出了一支被壓扁了的煙,用著火柴點燃了後深吸了一口,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神情:“諾,這可是我身上最後一支了!”
李上士接過了煙也是深吸了口:“軍需處裡的那些混蛋們太摳門了,都已經(jīng)兩天沒發(fā)煙了!”
裴中尉道:“這不是都沒有發(fā)嘛!”
“屁話,別人不知道,我還不知道嘛,軍需處裡少說都還有好幾箱的煙,只是軍需處的那混蛋說那是給軍官留的,我就知道那羣混蛋只記得官老爺們,那裡記得我們這些大頭兵啊!”
裝甲集羣南下後,物資供應很緊張,有限的運力全都是用來運輸彈藥和糧食了,那裡有功夫去運輸香菸這些額外軍需品,而不久前價川的日軍也南撤,這撤退的道路就是當初裝甲集羣南下的道路,所以裝甲集羣已經(jīng)是被斷了補給三四天了,彈藥和糧食方面當初已經(jīng)是預料到了這種情況,所以準備的還算充分,但是香菸這些東西就沒有儲備太多,現(xiàn)在有一些那也是優(yōu)先供應軍官們,裴中尉還能每天領一包,而李上士則是隻能是靠裴中尉接濟一二了。
李上士罵罵咧咧著,聽見不遠處槍聲又是起來了後,李上士帶著鋼盔的頭慢慢的探了出去,一看就是漫山遍野的日`本兵正在以散兵線朝著他們衝鋒,正要縮回來的時候,他整個人突然想要一番,然後栽倒在戰(zhàn)壕裡頭。裴中尉一看,連忙彎身上前:“老李?”
那李上士搖晃著頭做起來就是大罵:“我朝你日`本崽子,敢打你爺爺我!”一邊罵著一邊摘下了頭上的鋼盔,只見鋼盔上已經(jīng)有著一道被子彈打出來的劃痕:“還好老子不嫌重戴著鋼盔,不然這一百多斤今天就得交代了!”
看著老李罵罵咧咧著,裴中尉也就放心了下來:“那日本人又來衝鋒了,趕緊起來準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