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

“駐德國方面的人已經彙報了德國方面的第二次總統選舉,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在選舉中大獲勝利,其黨魁阿道夫?希特勒獲得了高達百分之三十七的選票。按照這個情況下去,希特勒主政德國是遲早的時期了!”外交部的顧維鈞向著陳敬雲回報著德國方面的事務。

說實話,顧維鈞是有些不太理解爲什麼陳敬雲這麼關注德國了,這段時間連接讓外交部接觸德國方面,以便隨時瞭解到德國的最新進展。雖然那說德國也算是一個工業強國,但是在顧維鈞的眼中,德國只是一個普通的工業強國而已,對於世界局勢的影響是極其有限的。

如果說一戰中的德國還是世界一流強國的話,那麼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隨後又是被英法聯手打壓了十年,縱然二十年代中後期和世界其他國家一樣得到了一定的復甦,但是這個時候的德國和一戰時期的德國是兩碼事。

他自然是不知道陳敬雲關注德國的原因是什麼。

陳敬雲之所以會這麼關注德國,自然是和後世裡的德國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有關,陳敬雲雖然到了這個時代改變了很多事情,但是依舊有些事情是他無法改變或者說不像改變的,比如一戰的德國戰敗,又比如德國納粹黨的崛起。

一戰結束後,德國的土地被割讓,但澤走廊的成立把德國本土和東普魯士一分爲二。二十年代裡德國在經濟方面也是不容易,二十年代中後期獲得了來自美國的大量資本注入,這才讓德國的經濟重新煥發了生機。

然而1929年經濟爆發後,美國人自顧不暇大量從外國抽調資本回國,短短兩年內就從德國抽調了大約兩百億馬克的貸款,而大量的貸款被抽走後一下子就讓德國經濟陷入了崩潰,銀行倒閉,工廠停產,工人失業幾乎是一下子就把德國逼到了經濟崩潰的邊緣。

而這種時候,之前一直默默無聞的納粹黨如同金星一樣從德國政壇上崛起,1929年前德國納粹黨的黨員不過十萬人左右,然而到了今天他們的黨員數量已經超過了一百萬之巨,在1930年的國會選舉中獲得了高達六百四十萬的選票,佔據全部選票的18。3%,而納粹黨人現在也已經放出豪言,要在今年七月份即將舉行的國會選舉撈取超過百分之四十的選票。

納粹黨之所以崛起的這麼快,和德國國內糟糕無比的經濟狀況是分不開的,從經濟爆發後到現在,德國的工業生產總值已經暴跌40%,這個年代衡量一個國家工業實力的煤炭和鋼鐵產量都出現了暴跌:煤炭產量下降32.7%,鋼產量下降65%。此外對德國工業經濟而言至關重要的機械製造業產值下降62.1%,產品賣不出去自然也就沒錢進口,德國的進出口貿易和世界其他國家一樣暴跌,下降幅度高達百分之七十。

如此糟糕的經濟狀況很自然的就會讓無數人實業,1932年的實業人數超過八百萬,這還是把那些臨時短工的人給排除掉了,如果加上這部分人的話,少說也有一千多萬人沒有穩定的收入來維持生活,而當時的德國總人口也不過幾千萬而已,經濟危機不但讓普通工人實業,同樣也重創了中小商人,手工業者等。

經濟危機時期的德國就是一個充滿了憤怒和怨氣的國度,而在這樣的背景下,希特勒用著誇張的手勢和語言爲德國人描繪了任何一個德國人都無法拒絕的美好未來,於是乎人麼開始把希特勒當成了德國的希望和救星,納粹黨快速發展並快速的在議會中壯大。

1932年7月31號,新一輪的國會選舉中,納粹黨收穫百分之三十八的選票,一躍成爲德國第一大黨派,此時,任何人已經無法阻擋希特勒登上德國元首的寶座了。哪怕是德國總統興登堡勸說希特勒和佛朗茨?馮?巴本聯合組建政府,但是被希特勒嚴詞拒絕了,聲稱要求獲得包括一切的整個國家權力。

到了這個地步,已經沒有人能夠阻擋希特勒登上德國元首的寶座了。

獲知希特勒的納粹黨贏得了德國國會選舉後,陳敬雲一個人在辦公室裡給自己倒了一小杯酒獨自慶祝。

陳敬雲的慶祝自然不是誠心誠意的對希特勒表示慶祝,實際上陳敬雲對希特勒並沒有什麼好感,對德國也沒什麼好感,好吧,既然說到這裡,實際上陳敬雲對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好感,包括他一手建立的國度。

他關心的是自己的利益,這個利益包括了權力,包括了名望,包括了錢財,一切他所想要的東西。建立這個國家,發展這個國家並對抗日`本和蘇俄,大體上都是因爲這些理由。至於他經常說的華夏復興,口號說說就好,當真了多沒意思啊。

說道根子裡,他就是一個利己主義者。

但是他的個人利益是和國家利益結合到一起的,他率領國家打贏了戰爭,獲得了勝利同樣也能夠爲他自己收穫龐大的利益。金錢他不缺,權勢他現在也有了,名望也夠高了,對於陳敬雲來說,剩下能夠追求的不外乎身後名以及一些虛榮心或者惡趣味了。

人的追求在不同階段是會不同的,以前的陳敬雲追求權勢和名望,現在這些他都有了,就會開始追求內心裡的虛榮心了,比如帶領中國成爲地球霸主?又比如弄點核彈隨便扔扔,有些事情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不坐在陳敬雲的這個位置上是很難理解他的想法的。

這樣的一個人已經是把中華共和國當成了自己的私產,這個國家是屬於他的,而不是說他這個人是屬於國家的。

現在的他彷佛就像是玩戰略遊戲一樣,經營國家,發展實力,爭霸地球,追求的是自己心中的爽快,至於拯救中華民族,那只是順帶的。

而在這場世界戰略遊戲中,有那麼多的玩家,而他陳敬雲只是其中之一。而已經把世界上所有國家都當成了潛在敵對國的陳敬雲自然是很歡喜看到德國陷入地獄的深淵的,只有德國在希特勒那瘋子的帶領下發起狂了,然後把整個歐洲攪的一團亂的時候,他纔好渾水摸魚嘛。如果沒有德國來挑起世界大戰,他陳敬雲可沒有信心單憑中國自己就掀起一場世界大戰來。

儘管知道希特勒那人會在歐洲掀起一片腥風血雨,但是現在時間還太早,而且中國也不能什麼都不做坐看世界大戰打的那麼熱鬧而不管啊,等到了適當時機就去插上一腳,要想插手世界大戰,就得需要足夠的實力,不然學慈禧對全球宣戰了也沒人拿個正眼瞧你啊。

於是希特勒在德國亂搞的時候,陳敬雲也是把大量的精力投入了國內的建設中來。

1930年陳敬雲重新上臺主政後,連續頒發了一系列的振興工業經濟的政策,爲了避免進出口貿易的銳減帶來的影響,陳敬雲大力開發國內市場,用擴大需求來消化刺激國內工業經濟的發展。

中國的人口本來就多,雖然因爲中國的多數民衆收入偏低,導致國內自身的工業市場並不大,但是經過中國十幾年的經濟復興,國內的市場已經擴大很多,加上貿易壁壘的存在,中國出口不了,但是外國的商品也不能進入中國市場了啊,這一部分進口貨的市場被國內產品擠佔後,讓國內的工業也是緩過氣來並繼續發展。

中間雖然爆發了中日戰爭,持續將近半年的中日戰爭儘管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的經濟,但是卻是利大於弊,軍工生產的刺激讓國內輕重工業的發展得到了一個短時間的刺激,尤其是國防工業相關的重工業更是發展迅速。

1931年戰爭結束後,中國國內的各方面需求持續增加,進入了1932年後中國又是頒佈了數個刺激工業發展的計劃,國內的基礎建設進入了一個更大規模的高潮,而這就導致了中國各方面的行業都開始出現大規模的增長。

以國家工業基礎的鋼鐵行業爲例子,在經濟危機爆發前也就是1928年的時候,中國的鋼產量只有五百萬噸左右,1929年的時候因爲經濟危機的爆發影響了鋼鐵行業的增長,1929年的鋼產量爲五百三十萬噸。然而到了1930年的時候,陳敬雲出臺了一系列經濟改革政策,其中大量的基礎建設讓鋼鐵行業呈現了爆炸性的增長,達到了七百萬噸之巨。1931年的時候因爲中日戰爭的緣故以及國內基礎建設持續加速,使得鋼產量達到了八百萬噸。經濟發展預計今年也就是1932年就能夠突破一千萬噸的大關。

1931年的時候中國的鋼產量僅僅排在美國、德國、法國之後,排在世界第四,這已經算是名副其實的世界鋼鐵強國那裡,超過了蘇俄很多,至於日`本就更無法比的,而意大利、西班牙這些打醬油的國家就更不用拿出來說了。

第82章 左將軍第483章 陸軍整編方案一第922章 櫻花計劃(一)第318章 南京國會第422章 我要做你女人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760章 xb10項目第13章 臨近生變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216章 騎兵的輝煌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424章 第一大軍閥第6章 孫府逸事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159章 龍濟光東進第733章 戰爭前夕的軍備競賽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752章 泰國的擴張(一)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1058章 巴格達談判(二)第891章 趙臨東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820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續第575章 伏擊戰第191章 伍世鍾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1034章 變化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337章 渡江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292章 雙方聯合第603章 總統爭奪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461章 方大山第365章 救援通道(三)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395章 蘇南渡江計劃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878章 魚雷威武!第600章 大清洗(一)第804章 主動出擊(一)第1034章 變化第994章 大勝大敗(四)第201章 沈綱計劃(二)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558章 空襲旅順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90章 蔡鍔心思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95章 北京兵變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34章 激戰福鼎(一)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第153章 海軍規劃(一)第697章 制空權的爭奪第926章 美國人的震驚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479章 左玉剛的勇猛第610章 下一代戰機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337章 渡江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256章 軍級機構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568章 渡江南下!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
第82章 左將軍第483章 陸軍整編方案一第922章 櫻花計劃(一)第318章 南京國會第422章 我要做你女人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760章 xb10項目第13章 臨近生變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216章 騎兵的輝煌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424章 第一大軍閥第6章 孫府逸事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159章 龍濟光東進第733章 戰爭前夕的軍備競賽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752章 泰國的擴張(一)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1058章 巴格達談判(二)第891章 趙臨東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820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續第575章 伏擊戰第191章 伍世鍾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1034章 變化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337章 渡江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292章 雙方聯合第603章 總統爭奪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461章 方大山第365章 救援通道(三)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395章 蘇南渡江計劃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878章 魚雷威武!第600章 大清洗(一)第804章 主動出擊(一)第1034章 變化第994章 大勝大敗(四)第201章 沈綱計劃(二)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558章 空襲旅順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90章 蔡鍔心思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95章 北京兵變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34章 激戰福鼎(一)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第153章 海軍規劃(一)第697章 制空權的爭奪第926章 美國人的震驚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479章 左玉剛的勇猛第610章 下一代戰機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337章 渡江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256章 軍級機構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568章 渡江南下!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南县| 肇东市| 四川省| 石城县| 富源县| 贺州市| 新巴尔虎左旗| 乌鲁木齐市| 乌兰浩特市| 宁河县| 凤山市| 乌兰察布市| 常州市| 丰城市| 光山县| 新安县| 苍溪县| 平泉县| 五原县| 读书| 台中县| 慈利县| 重庆市| 清丰县| 平利县| 阿合奇县| 唐山市| 烟台市| 晋宁县| 北京市| 同江市| 彭水| 波密县| 澄城县| 襄垣县| 清丰县| 扶风县| 莒南县| 体育| 和龙市| 秭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