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仙鎮臨水間紮寨,帥帳內,賓主落座,歌舞起。
那吳三桂開席敬酒,趁借女色事,有意拉話扯近關係。
可,明顯蕭、齊二廂,眼下對此並無興致,不理這套。
且是苦於搜找邱茂華、謝素福無果,急齊綱還特意愣拐話口兒,講到這上面。
“哈哈哈哈.”
“大帥豪傑也,又正雄壯之年,何愁無有女子惜英雄啊!呵呵。”
“誒,對了,大帥呀,我這一路過來,怎得今日不見邱知府同謝僉事二位?”
“按理講,他倆自也東道有功,該是來見一面纔對!”
齊綱岔言到此,旋即問個瓷實,生怕他吳三桂巧嘴敷衍。
“呃,這個.”
“呵呵,齊老弟有所不知呀。”
“這兩日上,開封城裡偶有刁民鬧事。”
“其二人合管城中治安。”
“這我一個外將,駐屯守城尚可,裡間這些民雜事,咱不樂意過問。”
“幸是有這二位操勞,開封才得四穩太平啊。”
“這不,今早臨出來頭兒,城東幾家民戶因個什麼佔地的糾紛,就又鬧了起來。”
“沒法子,二人臨湊那兒去矣。”
“這才獨剩了某一個,來給督軍與齊老弟洗塵。”
“哈哈哈,齊老弟,招待不週,萬望勿怪纔是呀!”
吳三桂臨機應變好口齒。
本來呢,他帶謝素福過來,也便就是怕此一處,叫蕭行一隊瞧出破綻,再敗了事。
可怎賴那姓謝的爛泥扶不上牆,不堪使用,遂也只好如此也。
況說,現如今,蕭、齊等,已入營帳之內,業算已堪入局。
所以,什麼邱、謝之說,縱那吳三桂沒有巧齒去辯,想較也爲無所謂去。
“呵呵呵,既是如此,那也該是應當。”
“百姓之事,無小事,在其位謀其政,不在話下。”
“不過,吳大帥倒也無需謙說如此。”
“開封城,重鎮是矣。”
“近月來,幸得大帥親臨督兵,四里雜匪山魈,纔不敢爲祟。”
“對得大帥統兵之能,蕭某早有欽佩。”
“來,滿飲此杯,啊,滿飲此杯。”
蕭靖川接話過首,有來有回,再同席首暢飲。
並於此間,待是吳三桂灌酒之際,蕭郎暗瞥齊綱處,眼色匆對。
其二人眼下俱發覺或有不對貓膩,只賴人前不好急就發作。
所以,才隱爲眸中對事,以求後計是也。
堪過,席宴之上,推杯換盞又去數杯。
待走一曲罷,換了舞女娘子,新進三五個,裝束綾羅妙扭腰肢,更顯放浪。
於後,是隻等酒過三巡,菜品五味。
齊綱尋機,佯作漲紅面目,這纔好逮見機會,蓄以貪杯尿急爲由,藉故起身外出去尋茅廁。
其後長庭呢,同股攙就並出。
吳三桂不好扣留,亦只得曉諭帳前郎官跟攜。
出得帥帳,吳營郎官一路作引,甚較小心。
且是頻有咳嗽示警之意。
齊、顧兩廂偷眼左右緊瞧。
縱是那廝再如何防範,旦帳後兩翼雜亂腳印,亦未能逃脫長庭法眼。
臨如廁時,齊綱耍計,說欲大解,點了隨行郎官去拿草紙。
無法,剛待其人快離後,齊、顧緊抓空子密語來兩句。
“齊大哥,情況好像不對呀。”
“剛帥帳外,我瞧兩翼有浮土揚塵,且地上腳印雜亂。”
“或恐帳外埋有刀斧手要尋機殺入之意。” “此地不可再留,咱必想個法子,叫將軍早走哇。”
錦長庭急就壓嗓說來,面色著慌,片刻難等。
聞是,齊綱亦登然駭色起。
“呃,竟有此事?”
“我倒不曾留意到。”
“長庭啊,不可兒戲,你堪確定否?”
齊綱爲脫席間,果真多飲了幾杯,反應多少有些滯後。
“應是不會錯的。”
“且這身在虎穴,萬事需作謹慎。”
“縱就拿不準,也不可令將軍於此再行弄險啦!”長庭話倒清楚非常。
聽及這般說詞,一時,箭在弦上,齊綱也酒醒大半。
“對,對對。”
“長庭,你說的對。”
“以防有詐,咱這邊速歸帳中。”
“示意督軍快撤!”
齊、顧較來兇險,一刻不停,不敢再有拖泥,茅廁也不上了,緊著就往回踱。
“哈哈哈哈.”
“蕭督軍少年英傑,武功蓋世,未來不可限量。”
“聽說,那揚州沈家,是做走鹽的買賣,大商巨賈哇。”
“好,好,真是妙哉。”
“往後,有得這背後嶽山助資,蕭老弟統兵,後勤這塊塊兒,也可鬆幾分力氣了,啊?!哈哈哈.”
“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帳中,現下不明所以,吳、蕭兩廂還在敘聊閒談事。
一舞罷,媚娘四五下,這會子又來巾幗女兵劍舞。
鼓樂亦多采古法戰國之樂,平添幾分緊張氣氛。
正趕這當口,齊、顧亦再有身回。
“誒?!”
“齊老弟,你這尿急,解的倒快。”
“別是茅廁沒尋見,就跟我這帳前撒水瀉閘了吧?哈哈哈.”
吳三桂眼賊,見得齊綱、長庭二人匆面而回,眼珠兒一轉,緊拿話調侃,順勢將去一軍,以度判斷二廝情勢表現。
“呵呵,吳帥慣能噎得人吶!”
“您這帥帳四周怎可胡來攪事?!”
“我這一通酒喝糊塗了,去時,總覺有尿。”
“可這真到了地方,卻竟發現是撲一場空啊。”
“既是如此,該當速歸,啊,該當速歸!”
齊綱接言,臨機應變之能盡現。
其這番回語,話中有話,既答了吳三桂相詢,且回席之間,眸中不住瞥瞧蕭處。
一句速歸更是驚得蕭郎甚有愕然,忙作心下盤算。
可!
此間事,亦不待吳、蕭、齊三方進步猜謎周旋。
忽來,帳外一蠻漢,猛甩簾子進了裡邊,就杵門邊站定。
他這廝瞧去,絡腮鬍子,膀大腰圓,渾打眼一看,便確係非是漢人也。
多有蒙古亦或建奴外族蠻愣之相。
當即,在席三處,俱瞥眸去盯。
蠻漢不睬,只厲色顏面,帳門立崗一般,瞪著吳三桂處,緘口不語。
而此時,見得來者不善,蕭之身後,虎臣、袁平二將,業已手攥刀柄更緊去幾分。
且是虎臣距席後以左,更近挨吳三桂其人。
腳步捻動間,瞧是已然做好隨時暴起擒殺吳賊之準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