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春坐在院裡鼓搗郵票,妞兒湊近說:“大春,這裡有哪些是你從鋼絲兒信上得到的郵票啊?” “你等著啊,我去拿來讓您盞盞眼。”說著大春站起身,進屋拿出一本鐵鏽紅色大冊子,遞給妞兒。 “哇,這麼多啊!真漂亮啊!”妞兒小心的翻開說 大春給妞兒看的郵冊倒像是一本相冊。每頁都是加厚的、頁面有淡綠色座標紙小暗格子的空白頁。 冊子比八開紙還要大,像《紅旗》雜誌大小。 裡面的每一套郵票都是用玻璃紙套著,根據不同情況固定粘在頁面的某個位置上。 郵票下方,對應著註明有:哪國郵票,郵票的寓意,郵票設計者的簡介,發行時間等等……甚至還有設計者的姓名,國籍,圖案的構思,與郵票有關的典故,軼事,以及相關設計師其他作品。 配合郵票內容的備註,還有從報刊上剪下來的相關介紹材料、圖片、業內外的評論,有的頁面上,還配有大春自己的畫。 “哎呦,你懂的真多!我以爲郵冊就是把郵票插在裡面,攢起來看畫兒呢!” “我可是正經的‘集郵’迷,不是攢郵票。你說的攢和我所做的集郵根本不是一個檔次。”大春聽到妞的讚美,小得意起來。 他接著說:“要說集郵,那玩起來學問可深了去了,不是你想象的那麼簡單的把郵票放在定位集郵冊裡就拉倒了,關鍵還要品評。” “那你找這些東西多費事兒啊,再說到哪裡去找啊?”妞兒覺著這是一件非常非常麻煩的事情。 “嘿,妞兒你這就不懂了吧,一張郵票到手,就開始研究它,在按圖索驥的過程中,樂趣無窮,這就是方寸之中有乾坤啊。”大春說 “瞅你把集郵說的,神乎其神了。”妞兒看大春有點兒說他胖就喘的意思,就調侃起大春來。 大春好像終於賊住一個好奇又不懂的人,可以大展自己的集郵品味,又進屋拿出一本冊子,遞給妞兒看。 妞兒打開一看是一些用過
的舊信封:“這都是些什麼啊,還留著。” “這你就不懂了吧?這叫首日封。你看這個——” 大春指著一個貼著郵票的信封,收件人竟然是大春自己,郵票上面已經蓋上了日戳,說:“這是首日實寄封,你看這張郵票,是紀念中國郵政儲蓄開辦的紀念郵票,這個信封是當天專門爲開辦儀式發行的信封,這個日戳,你仔細瞅瞅,就是開辦當天在舉行儀式的西長安街郵電局加蓋的,你看日戳上面——1986年7月1日,你看地點——” 大春指著蓋在郵票一角的黑色日戳下方說:“看,西長安街!看清楚了吧?你再看信封最下方,寄件人位置,陳慕華!怎麼樣?!” “什麼怎麼樣啊?!”妞兒從大春的表情能體會到,這時她應該配合他說:嘿!蓋了冒了!但是,但是妞兒真的沒有看出有什麼玄機刺激她。 大春並沒有灰心,接著說:“陳慕華你知道吧,咱們的副總理!對吧?” 妞兒點點頭,心想,這又能跟郵票扯上什麼關係呢。 “她又是分管什麼的?”大春點撥道 “銀行?”妞兒是猜的 “對嘍,她是中國人民銀行行長,郵政儲蓄是作爲中國銀行的便民營業網點開辦的,所以,郵政儲蓄開辦儀式陳慕華到西長安街郵電局現場剪綵,我特意託人現場拿著首日封請她籤的字!” “哇!太珍貴了啊!”妞兒恍然大悟。說,“大春,你這是個信封太珍貴了,獨一無二的首日封啊!太有紀念意義啦!”妞兒遲來的驚呼和讚賞,倒讓大春感到很開心。 大春笑道:“這還不能算結束,你看,這個信封是開辦剪彩儀式當天從西長安街郵電局發出來,寫的我的名字,我是這個歷史事件的見證人,首日封作證!” 妞兒笑著說:“那你將來當爺爺的時候,給孫子們講你的這個信封來歷吧。” 大春說:“這件事不能算完,信封背面有紅色落地日戳,說明是真寄出的,所以叫實寄封。不是買來就
放起來的,這些與事件相關元素都齊了吧,你再看正面,還有當時的一枚紀念戳……還有,你看我留的定期八年存單!郵政儲蓄公告,存款、取款憑單——” “哎呦,你這都從那裡弄來的啊?”妞兒看著大春冊子裡仔細擺放的各種當時的單子說 “想辦法啊。比如這個三角的現金訖戳記,我特意存完錢又取錢清戶,他們就會在這個利息結算清單上蓋上這個……我就留下了。”大春得意的說 “哎呦,真夠你忙活的。我聽著都複雜。”妞兒說 大春終於培養出了一個聽懂他集郵的入門聽衆了,又來勁兒了,說:“這纔是開始,如果我要做專題,只要郵政儲蓄又有新的變化,哪怕是一張表格,一個戳記,的變化,都要填充到這裡來。而且,到一定時候,總還會出相關紀念集郵品,郵票啦、明信片啦、首日封啦……反正有涉及到的都要補充到這裡來。所以,你看,我這個冊子是活頁冊。” “啊,那可是不容易啊。”妞兒說 “容易的事兒做起來還有意思麼?”大春說,“集郵最大的樂趣就是動態的,是對有意義的素材的深入追根求源。 這樣的追蹤,可以是對過去的歷史,也可以是對未來……比如,我就發現,1986年郵政儲蓄只能算大陸恢復開辦郵政儲蓄,因爲,之前郵政就開辦過儲金業務。” “是啊?你怎麼知道的?”妞兒問 “圖書館找資料查看的唄。挖掘方寸文化過程中,其實也長見識。”大春說 妞兒這回是真的從心裡佩服大春了。 “我現在是沒有條件,集郵是一種文化,比如,有專門集明信片兒的,我覺著這裡面集極限實寄明信片最有意思,也是最不容易的。所以,我也收集極限明信片。 還有按題材系列集的,有按照事件集的……講究多了去了。苦中有樂,樂在其中。” 妞兒點點頭說:“我看出來了。你可沒少花功夫!” 大春更得意了:“那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