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2章 趙普

陸七在暖亭沒有留很久,周皇帝說累了,他和趙普一起離開了後苑,一起向皇宮外行去。

“趙大人,陛下似乎對造海船有興趣。”陸七套話道。

“陛下是對海船有興趣,但大周如今卻是發展不了海上戰力,造江河之舟已是勉強。”趙普回答道。

“我聽說大周的登州是有船塢的。”陸七說道。

“登州的船塢是唐朝時期就有的,如今也沒有多大發展,大周的主要外患都是陸國,所以對水軍的發展無法了重視,說到底,就是缺錢。”趙普平和道。

陸七點頭,趙普又道:“因爲缺錢,所以陛下發動了江南與巴蜀的戰事。”

陸七聽了愕然,道:“陛下發動戰事,不是爲了對付晉國和漢國嗎?”

“正如你所說的,戰爭是存在了很多的敵我變數,陛下進軍江南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就是以戰養戰,在以前,大周能夠自唐國獲得了很多的供奉,能夠給養了幾十萬的大周軍力,可是唐國在江南的急劇弱勢,已然無法爲大周提供了供奉,所以陛下就抓住了多個有利的契機,調動大軍進取江南,二十多萬的大軍去了江南,就能夠有了養軍之地,可謂是奪土與削弱內患的並舉之策。”趙普解釋道。

陸七若有所思點頭,趙普又語含深意道:“其實,陸大將軍對此應該是更有見地,河西若是無糧,又怎麼可能歸治,五千戰馬換糧的魄力,吾是佩服的。”

陸七一怔,問道:“陛下知道了我用戰馬換糧的事情?”

“陛下可能是不知道,就是知道了也是無可奈何,如今是箭在弦上,張弓難收,西部若是亂了,很可能會引發了大周的分崩。”趙普回答道。

“大周的軍臣,不會都有反心吧?”陸七置疑道。

“人心隔肚皮,陛下無法信任了大周的武臣,當年陛下登基之後,就奪了張永德的殿前都檢點,任用了趙匡胤爲殿前都檢點,如今陛下又外放了趙匡胤,就是有心重置了開封府的禁軍勢力,在這個過渡時期,陛下最擔心的就是發生叛亂。”趙普回答道。

“陛下的舉措,應該是爲太子而做的,只是晚了些,我覺得,大周的制度其實很好,只是過於縱容了軍臣的坐大。”陸七說道。

“陛下也想削弱了軍臣的軍權,只是大周的強勢,靠的就是對外的不屈戰事造就的,陛下從未對外患低過頭,但不斷的與外敵爭鋒,必然會使得統軍將帥的威望越來越高,後果就是調換了將帥,也無法去除了功勳之臣對軍力的影響,大周每一個功勳之臣,都或多或少的會得到老屬下的尊崇。”趙普說道。

陸七認同點頭,又聽趙普道:“其實,以前唐國的治國,纔是最好的安治之道。”

“趙大人此言我不認同,唐國重文輕武,卻是被滅了國。”陸七反駁道。

“是被滅了國,但陸大將軍想一下,唐國存在了多久,越國又存在了多久,而中原呢?”趙普說道。

陸七搖頭,道:“中原是四戰之地,若是也如同了江南各國的茍安統治,後果會是外族猖獗入侵,這中原若是淪入了外族之手,那中原萬民的下場,只會落了悽苦。”

“這麼說,陸大將軍認爲中原就應該尚武爭鋒。”趙普說道。

“尚武爭鋒是不可避免的,一個國家若是隻想了對外軟弱的茍安,後果也會是困頓和亡國,趙大人應該知道,我能夠獲得河西的歸治,一是靠了軍威,二是靠了崇佛,三是靠了糧食,三者缺一不可。”陸七回答道。

趙普想了一下,點頭道:“事實勝於雄辯,陸大將軍安治了河西,吾認同。”

陸七一笑,又道:“中原的情形卻是與河西不同。”

“陸大將軍認爲中原應該如何治理?”趙普問道。

“中原的治理,應該是士農工商並舉,朝廷應該尊儒敬佛,重農興商,強軍拓土。”陸七回答。

“陸大將軍所言,卻是過於籠統了。”趙普搖頭道。

“籠統嗎,但大周卻是隻做到了重農和強軍,過於的尊崇了軍功,而唐國卻是過於的尊文崇佛,大周與唐國,都沒有真正的重視了興商,不但將商人視爲賤民,而且是重稅盤剝。”陸七說道。

“商人是不安而獲的羣體,若是商人多了,就會造成了農事不利。”趙普反駁道。

“我卻是看法不同,商業的興隆,必然會帶動了所有行業的發展,例如種田的大戶,因爲商人能夠帶來非常多的各地物品,種田的大戶就會去買,而要想買商貨,必然就得賣出囤積的糧食,而糧食能夠換取了很多物事,就會使得種田人千方百計的增加田地收穫,而種田人賣出的糧食,會由商人運去了缺糧的地方換取別的商貨,如果有商人運糧,那朝廷不但能夠獲得了商稅,還能夠免除了運輸軍糧的徭役和耗損。”陸七反駁道。

趙普聽了若有所思,走了十幾步,陸七又道:“我瞭解過開封府的商業,開封府是很繁榮,但自各地運來的商貨,卻是受到了很多的盤剝,幾乎是雁過拔毛,所以大周的商業流通,受到了很大限制。”

“大周需要給養軍力,只能加大了商業的賦稅,不然,如何平衡了國力所耗。”趙普解釋道。

陸七點頭,道:“想法是不能等同了現實,不過我認爲,中原若想獲得了真正的安治,只能是借鑑了唐朝的統治,讓文武有一個平衡存在,才能外禦敵患,內治承平。”

“安祿山造成的亂世,不就是唐朝制度造成的嗎?”趙普反駁道。

“我認爲,那不是唐朝制度造成的,而是唐朝制度受到了破壞,破壞了均田制,破壞了相權治國,也就造成了邊疆節度使坐大,因爲均田制的破壞,使得了唐朝後期只能了募兵,無法了府兵輪戎邊防。”陸七據理反駁。

趙普聽了點頭,道:“你說的是事實,唐朝的崩國隱患,確實是唐玄宗過於的削奪相權,又縱容了邊疆節度使的坐大,才使得安祿山成了氣候。”

陸七又道:“如今大周,是以募兵制爲主的禁軍,優勢是戰力強大,能夠防止了地方坐大,但募兵的缺點卻是養軍的耗用巨大,不過大周因爲與外敵爭鋒多年,也造成了功臣對禁軍的影響力深重。”

趙普點頭,道:“你我之言,也算的是大逆不道了。”

“只是說說而已,趙大人膽敢與我論說國之利弊,原因自是我的不臣。”陸七微笑迴應。

趙普搖頭無語,走了幾步,陸七又道:“趙大人看好唐國的文治,莫非有什麼深意?”

趙普扭頭看了陸七一眼,淡然道:“有什麼深意,陸大將軍豈能了不知。”

“我還真是不知,請趙大人能夠見教。”陸七淡笑迴應。

趙普搖頭,道:“陸大將軍何必裝了糊塗,如清河郡公那種愚心無能之人,都能夠坐穩了十幾年的國主,那就是文治之功。”

陸七點頭,道:“陛下是位智者,卻是早該冒危的爲太子著想。”

“十年前就該興文平武,一步步用了文官掌判軍事,陛下卻是一心的想在有生之年一統天下,如今太子文弱,才能卻是不及了陛下一半。”趙普憂言道。

“若是興文平武,也未必會有好的結果,成了他國的俘虜,更可悲。”陸七駁說道。

趙普卻是搖頭,道:“就算是可悲,也比絕了根要好。”

陸七一怔,隨即明白的點頭,中原王朝的更迭,被篡位的皇帝下場,幾乎都是滿門死絕,能夠活下來的,只能是隔代的少數旁支,而唐國雖然被滅了,但以李國主爲首的唐國皇族,都還能夠活著。

第2章 官親第22章 垂拱殿(二)第11章 旨意第122章 詢問第42章 形勢第91章 表心跡第106章 智者第31章 訓軍第21章 強權第90章 密談第36章 小云護主第21章 垂拱殿第81章 運籌第45章 面君陳情第80章 孟石第137章 隱患第126章 委任第6章 家第68章 流求島(二)第54章 備戰第2章 侍郎府第113章 ‘借糧’第171章 酒話第8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94章 幕後第26章 夜話第72章 賢妻第74章 驚遇第62章 令至第43章 挖牆腳第204章 ‘大宋’第9章 家丁陳平第1章 江寧第159章 巡撫第212章 移駕第78章 信仰第131章 晉國之治第141章 ‘坦言’第83章 河西第20章 兄弟聚第62章 英王第53章 賭局第156章 父命第56章 拔將第102章 據荊州第140章 雁棲府第69章 海州雲府第184章 借道第127章 先機第50章 傳功第117章 母子言第155章 張氏的抉擇第103章 征戰第55章 戰況第173章 西巡第120章 殺劫第201章 殺威第67章 扯虎皮第143章 籌功第37章 將虞侯第55章 戰況第213章 大虞帝國第49章 巡邏軍制第95章 奇襲蘇州第86章 現實第68章 誘陷第93章 大斗拔谷第115章 回府第51章 自知之明第29章 家族第165章 戰後第96章 回軍第87章 霸氣第81章 化解第136章 兄弟第40章 襲銀州第77章 常州大戰(五)第62章 演戲第62章 虛與委蛇第87章 偷歡第31章 徐獅駝第85章 當年第58章 句容縣之戰(三)第36章 戰後第77章 變故第47章 匪氣第23章 小馥的使命第95章 奇襲蘇州第87章 朱令贇第147章 聽音第72章 賢妻第17章 想見第165章 戰後第84章 夜梟第114章 羽鷹豈是林中鳥第193章 封王第117章 母子言第42章 職官危機第41章 軟硬兼施
第2章 官親第22章 垂拱殿(二)第11章 旨意第122章 詢問第42章 形勢第91章 表心跡第106章 智者第31章 訓軍第21章 強權第90章 密談第36章 小云護主第21章 垂拱殿第81章 運籌第45章 面君陳情第80章 孟石第137章 隱患第126章 委任第6章 家第68章 流求島(二)第54章 備戰第2章 侍郎府第113章 ‘借糧’第171章 酒話第8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94章 幕後第26章 夜話第72章 賢妻第74章 驚遇第62章 令至第43章 挖牆腳第204章 ‘大宋’第9章 家丁陳平第1章 江寧第159章 巡撫第212章 移駕第78章 信仰第131章 晉國之治第141章 ‘坦言’第83章 河西第20章 兄弟聚第62章 英王第53章 賭局第156章 父命第56章 拔將第102章 據荊州第140章 雁棲府第69章 海州雲府第184章 借道第127章 先機第50章 傳功第117章 母子言第155章 張氏的抉擇第103章 征戰第55章 戰況第173章 西巡第120章 殺劫第201章 殺威第67章 扯虎皮第143章 籌功第37章 將虞侯第55章 戰況第213章 大虞帝國第49章 巡邏軍制第95章 奇襲蘇州第86章 現實第68章 誘陷第93章 大斗拔谷第115章 回府第51章 自知之明第29章 家族第165章 戰後第96章 回軍第87章 霸氣第81章 化解第136章 兄弟第40章 襲銀州第77章 常州大戰(五)第62章 演戲第62章 虛與委蛇第87章 偷歡第31章 徐獅駝第85章 當年第58章 句容縣之戰(三)第36章 戰後第77章 變故第47章 匪氣第23章 小馥的使命第95章 奇襲蘇州第87章 朱令贇第147章 聽音第72章 賢妻第17章 想見第165章 戰後第84章 夜梟第114章 羽鷹豈是林中鳥第193章 封王第117章 母子言第42章 職官危機第41章 軟硬兼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邵县| 萨嘎县| 兴业县| 道真| 塘沽区| 绥阳县| 遂平县| 裕民县| 临邑县| 淳安县| 白玉县| 深泽县| 武安市| 宁阳县| 安康市| 西丰县| 蕉岭县| 全南县| 恩平市| 和田市| 沁水县| 苗栗县| 永城市| 湄潭县| 巫山县| 时尚| 许昌县| 安西县| 旬阳县| 鄢陵县| 巴林左旗| 惠东县| 得荣县| 上犹县| 扎鲁特旗| 思茅市| 四川省| 崇礼县| 望谟县| 廊坊市| 东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