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3章 ‘借糧’

將官們拜見了之後,地方官也趕了過來,河州刺史是一位四十歲的人物,圓臉,細(xì)眉細(xì)眼,山羊鬍子,身體顯得很壯碩,其微急步的率衆(zhòng)到了紀(jì)王面前。

“臣河州刺史趙工,恭迎紀(jì)王殿下。”河州刺史非常恭敬的大禮拜見,後面的官員也紛紛起禮隨拜。

“趙大人免禮,各位免禮。”紀(jì)王微笑迴應(yīng)。

刺史爲(wèi)首的衆(zhòng)官員直腰,陸七的眼睛卻是看著河州刺史的後面,一文一武的官員,那個文官也在偷眼看陸七,文官年有四十,生的五官端正,膚色潤白,氣質(zhì)明顯文雅。

四目相對,文官隨即低眉,陸七卻是扭頭開口道:“殿下,臣想與河州長史說話。”

紀(jì)王聽了點頭,陸七走前一步,向那個文官起禮道:“請問是蕭大人嗎?”

文官看了陸七,陸七的直接讓他很是意外,他微怔後,起禮恭敬道:“下官是蕭知禮,拜見大將軍。”

陸七卻是回禮道:“蕭叔叔客氣了,天風(fēng)應(yīng)屬晚輩。”

蕭知禮聽了,眼睛怔視了陸七,遲疑一下欲言又止,陸七一笑,擡手?jǐn)[了一下,立刻有近衛(wèi)送來一件狐皮內(nèi)袍,陸七接了,走前送到了蕭知禮面前。

“天風(fēng)知道蕭叔叔在了河州,就備了件禮物。”陸七手託狐皮袍,微笑說道。

蕭知禮低頭看了狐皮袍,忽伸手接了,聲音低沉道:“謝謝。”

陸七微笑點頭,身一轉(zhuǎn)走回了紀(jì)王身後左側(cè),周圍的人看了,自然是對河州長史有了不一樣的看法,尤其是河州刺史和都尉,都是暗暗吃驚,他們是周國北方官員遷任的,對南方來的蕭知禮根本是視同無物,好在蕭知禮木頭似的自個閒著,所以也沒有人難爲(wèi)。

接下來,刺史請紀(jì)王和陸七去往府衙,駐軍的高級將官也在紀(jì)王的招呼下隨行,一起去了河州府衙。

等到了府衙一看,還別說,河州府衙建造的還算大氣,佔地也很廣,這座府衙事實上是夏國建造的,很多地方都是黨項貴族的府宅風(fēng)格。

進(jìn)入了寬敞的大堂,紀(jì)王做去了案後大位,陸七坐在案前左首位,往下是駐軍將官依次坐了,對面則是刺史爲(wèi)首的地方官。

“諸位,本王來河州,並非奉了朝廷命令巡撫,而是自己想來河湟看看,另外也想了解一下吐蕃的軍情。”紀(jì)王平和說了來的目的。

“殿下,臣有話想說。”河州刺史起禮道。

“趙大人請說。”紀(jì)王溫和道。

“殿下,河州的境況不好,倉儲空虛,民窮無糧,而朝廷卻是沒有運(yùn)來了救濟(jì),如今不只是城民無米果腹,就是軍中也是要斷了糧,臣擔(dān)心,河州上下難以熬過了嚴(yán)冬。”河州刺史卻是哭窮道。

紀(jì)王聽了點頭,眼睛看向了陸七下首的都虞侯,都虞侯忙起禮道:“回稟殿下,軍中自會州帶來的存糧也是不多了,臣不敢用於救濟(jì)了河州之民。”

紀(jì)王聽了點點頭,扭頭看向了河州刺史,問道:“你向朝廷請求過救濟(jì)嗎?”

“臣到任十日就上書請求了,只是至今也沒有迴應(yīng)。”河州刺史有些怨艾道。

紀(jì)王點點頭,其實他在蘭州金城的時候,已然知道了河湟的情形,河湟之所以倉儲空虛,自然是都被軍力給奪走了,陸天風(fēng)劫走了很多,石忠飛也劫走了一部分,潘美的軍力離開時,也是掃蕩似的劫掠了一通。

“天風(fēng),你看該如何?”紀(jì)王問了陸七。

“殿下,臣認(rèn)爲(wèi),軍糧肯定是不能斷的,不過西寧都督府並不歸屬殿下節(jié)制,殿下只能是借糧給西寧都督府,日後由朝廷補(bǔ)還。”陸七回答道。

紀(jì)王聽了點頭,不想河州刺史急道:“殿下,河州之民的糧食,也是不能斷了的。”

紀(jì)王聽了看向河州刺史,神情無奈的點點頭,不想陸七卻又道:“河州之民的糧食,不宜由殿下救濟(jì),臣認(rèn)爲(wèi)可以用田換糧。”

“用田換糧?”河州刺史看了陸七,愕然道。

“對,可以用大夏河一帶的田地,出官契換成救濟(jì)糧,田地的價錢,是會州田地的四成。”陸七回答道。

紀(jì)王想了一下,道:“天風(fēng),那麼做,還不如借糧了。”

“殿下,借給軍隊的糧食,是能夠向朝廷討還的,若是將糧食借給了民用,那隻能是有借無還的施捨,所以用田地?fù)Q糧,也算是對會州財力的變相置換。”陸七回答道。

紀(jì)王想了一下,點頭道:“那就田地?fù)Q糧吧。”

河州刺史忙起禮道:“臣謝殿下恩澤河州。”

紀(jì)王點頭,陸七卻又扭頭對都虞侯道:“褚虞侯,明年開春,麻煩你在河州屯田,田地收成去除了合理稅賦之後,三成歸屬會州,七成變現(xiàn)爲(wèi)周錢,做爲(wèi)駐軍犒賞。”

都虞侯一怔,隨即明白的軍禮道:“屬下遵令。”

陸七又看向了紀(jì)王,微笑道:“殿下,會州的倉儲若是接濟(jì)了西寧都督府和隴西都督府,只怕會吃緊,這河州用田換糧之舉,臣讓河西擔(dān)下吧。”

紀(jì)王一怔,道:“你說隴西都督府?”

陸七點頭,道:“朝廷對隴西和西寧的軍力給養(yǎng),是就食本地,但今年很難就食本地,殿下若是借給了西寧都督府糧食,那隴西都督府就會有了不滿,殿下應(yīng)該儘量的公平給予。”

紀(jì)王皺了眉,他做主借給西寧都督府糧食,已然是違規(guī)之舉,若是再借給隴西都督府糧食,那就更有了籠絡(luò)西部軍勢的嫌疑,他年紀(jì)雖然只有十五,卻是明白不該有了籠絡(luò)軍勢的逾越行爲(wèi)。

另外給予隴西都督府糧食,紀(jì)王的心裡是牴觸的,他在會州坐鎮(zhèn)了很久,當(dāng)然使人蒐集過西部的各種信息,其中有關(guān)王彥升的信息,很多是惡事,所以他對王彥升的印象有了很深的成見。

默思了一會兒,紀(jì)王才點頭道:“好吧,本王就公平行事。”

陸七點頭,眼睛看向了河州刺史,微笑道:“趙大人,田地的買賣,我會讓人與大人立契的。”

“大將軍放心,本官會秉公辦理的。”河州刺史爽快回應(yīng)。

陸七點頭,扭頭看向了紀(jì)王,紀(jì)王微笑道:“各位還有事情嗎?”

“殿下,能不能夠運(yùn)來一些商貨,將士們的軍餉,在河州卻是很難花費(fèi)了。”都虞侯忙迴應(yīng)道。

“可以,本王回去後,會送來將士們願買之物。”紀(jì)王回答道。

都虞侯起禮道:“臣謝殿下。”

“還有事嗎?”紀(jì)王微笑問道。

“殿下,能不能送了女人過來。”一個指揮使忽又接道。

紀(jì)王聽了一怔,卻是無法了回答,不由看向了陸七,陸七扭頭看了將官們,平和道:“女人可以過來,但你們不能強(qiáng)迫行事。”

“大將軍放心,將士們能夠遵守了在會州時的規(guī)矩,女人不願,絕不敢強(qiáng),也必須付錢。”都虞侯恭敬回答。

陸七點頭,繼而道:“殿下一路勞累,先洗塵休息一下,黃昏我們再聚。”

大堂裡的人聽了,紛紛起身面對了紀(jì)王,或官禮,或軍禮,紀(jì)王微笑道:“各位先去,今日的酒肉,本王請了。”

“謝殿下。”衆(zhòng)人齊應(yīng)後,大半退離,只有州衙三主官沒有離開。

紀(jì)王走到了案前,陸七微笑道:“臣知道殿下不願給予了隴西都督府糧食。”

紀(jì)王點頭,道:“我聽說,王彥升是個貪婪之輩,糧食若是給了,必然被他貪墨。”

“殿下若是不能公平的給予了糧食,那就會讓隴西都督府的軍力生怨,後果會對大周不利。”陸七平和道。

紀(jì)王明白的點頭,道:“只是,若給予了隴西軍糧,會州的倉儲可能是支撐不了。”

“殿下可以向其它州倉調(diào)取一些,若是緊缺,那就都緊缺一下,眼下最重要的是防禦吐蕃。”陸七說道。

紀(jì)王點頭,陸七又平和道:“其實,借糧給兩個都督府,八成也是有借無還,但殿下必須要支持了邊疆的防禦。”

紀(jì)王苦笑了,道:“我知道,會是有借無還。”

第198章 奪軍第12章 買得第199章 襲幽州第201章 殺威第58章 句容縣之戰(zhàn)(三)第36章 君臣言第20章 團(tuán)圓第55章 戰(zhàn)況第12章 寧兒第75章 帝疑第112章 家天下第106章 蘇常治第60章 想要的第73章 王權(quán)第93章 君心第215章 回開封第31章 放糧第80章 橋樑第56章 拔將第219章 科舉第43章 殺虎第52章 剿匪第86章 現(xiàn)實第93章 君心第205章 徐鉉第87章 所獲第111章 自辯第113章 求升第50章 回國第124章 軍師楊鯤第147章 聽音第159章 巡撫第70章 驚心的拜見第87章 霸氣第87章 以逸待勞第6章 家第84章 老臣之憂第140章 雁棲府第98章 渡江前第15章 總鏢頭第111章 池州刺史第61章 桃花運(yùn)第49章 巡邏軍制第19章 師姐第51章 幕後第168章 陷成都第3章 好逑之心第58章 戰(zhàn)之意義第191章 陸天霖第55章 殺威第36章 誘導(dǎo)第45章 誰是月老第9章 家丁陳平第148章 勝似姐妹第207章 大奸第67章 流求島第57章 句容縣之戰(zhàn)(二)第122章 過路錢第64章 想離第46章 出征第24章 買藥鋪第4章 東禪寺第13章 良宵苦短第10章 吳老爺第133章 趙括?第59章 上書與廟堂第19章 師姐第88章 狡兔三窟第121章 佟河第18章 冬青第20章 親聊第77章 彼策我用第76章 平海第24章 約第37章 隆冬第122章 詢問第191章 陸天霖第160章 治楚第72章 推波第130章 榮歸的人第48章 又一局奇襲第104章 世家第78章 洞房第7章 見面第119章 教坊第20章 親聊第85章 姐姐第27章 直薦第46章 備歸第102章 歸鄉(xiāng)第203章 報捷第73章 車中語(三)第51章 軍議第42章 榮昌第60章 亭遇第49章 行權(quán)第46章 貴五叔第128章 策反第148章 拜祭第20章 親聊
第198章 奪軍第12章 買得第199章 襲幽州第201章 殺威第58章 句容縣之戰(zhàn)(三)第36章 君臣言第20章 團(tuán)圓第55章 戰(zhàn)況第12章 寧兒第75章 帝疑第112章 家天下第106章 蘇常治第60章 想要的第73章 王權(quán)第93章 君心第215章 回開封第31章 放糧第80章 橋樑第56章 拔將第219章 科舉第43章 殺虎第52章 剿匪第86章 現(xiàn)實第93章 君心第205章 徐鉉第87章 所獲第111章 自辯第113章 求升第50章 回國第124章 軍師楊鯤第147章 聽音第159章 巡撫第70章 驚心的拜見第87章 霸氣第87章 以逸待勞第6章 家第84章 老臣之憂第140章 雁棲府第98章 渡江前第15章 總鏢頭第111章 池州刺史第61章 桃花運(yùn)第49章 巡邏軍制第19章 師姐第51章 幕後第168章 陷成都第3章 好逑之心第58章 戰(zhàn)之意義第191章 陸天霖第55章 殺威第36章 誘導(dǎo)第45章 誰是月老第9章 家丁陳平第148章 勝似姐妹第207章 大奸第67章 流求島第57章 句容縣之戰(zhàn)(二)第122章 過路錢第64章 想離第46章 出征第24章 買藥鋪第4章 東禪寺第13章 良宵苦短第10章 吳老爺第133章 趙括?第59章 上書與廟堂第19章 師姐第88章 狡兔三窟第121章 佟河第18章 冬青第20章 親聊第77章 彼策我用第76章 平海第24章 約第37章 隆冬第122章 詢問第191章 陸天霖第160章 治楚第72章 推波第130章 榮歸的人第48章 又一局奇襲第104章 世家第78章 洞房第7章 見面第119章 教坊第20章 親聊第85章 姐姐第27章 直薦第46章 備歸第102章 歸鄉(xiāng)第203章 報捷第73章 車中語(三)第51章 軍議第42章 榮昌第60章 亭遇第49章 行權(quán)第46章 貴五叔第128章 策反第148章 拜祭第20章 親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沧源| 日照市| 招远市| 成安县| 沙坪坝区| 沅江市| 宣武区| 伊金霍洛旗| 宜昌市| 宾阳县| 循化| 赤峰市| 濉溪县| 香港 | 民丰县| 民乐县| 博爱县| 扶绥县| 鹤壁市| 屯昌县| 昭通市| 星座| 砚山县| 漳浦县| 黄陵县| 仙居县| 平乐县| 布拖县| 浏阳市| 巍山| 乡宁县| 剑河县| 南川市| 秦安县| 鞍山市| 大洼县| 张家界市| 玉田县| 卢龙县| 兰州市| 上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