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5章 面君陳情

陸七一怔,遲疑了一下,和聲道:“臣不敢欺瞞了陛下,臣掛職歸鄉(xiāng),大半是思念母親,小半是臣在軍中沒有上官人脈,只能成爲(wèi)了主帥的護(hù)衛(wèi)和傳令官,臣覺得,若沒有了立功的機(jī)會,那還不如歸鄉(xiāng)奉養(yǎng)母親,退求的做一個商者,臣在軍中,曾得了五十兩的功賞金子。”

“你是武官,應(yīng)該是不適合行商的。”唐皇溫和道。

“臣是不適合做個行商,但臣精通造紙術(shù),已經(jīng)在家鄉(xiāng)建了紙坊,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了出品,日後臣會將上品紙貨押運(yùn)來京城,這幾日臣正想著尋買一個小鋪?zhàn)印!标懫吆吐暬卮穑駪B(tài)有了自然。

“聽說,你在京城有了一個繡莊。”唐皇溫和說道。

“陛下,那個繡莊是不屬於臣的,是玉竹的,玉竹是落籍在了臣的身上,但她與臣是有過約定的,她傾慕才華之士,曾說過與一個文人有約,只等那個文人來了,臣就會放了玉竹離開,繡莊也會歸屬了玉竹所有。”陸七和聲解釋道。

“既是落了籍,就該守了婦道。”唐皇溫和道。

“陛下,玉竹是不想長留孔雀樓,才落籍了臣的身上,他與臣有約,臣是敬重她的。”陸七和聲解釋道。

“那是你的家事,朕不宜多言,既然你想要做個商者,那爲(wèi)何要去職任了雍王府的武將?”唐皇又問。

陸七想了一下,和聲道:“陛下,臣是武將,武將的榮耀就是護(hù)國,臣是回了家鄉(xiāng),但臣還是軍將,臣早晚會應(yīng)召回去軍中的。”

“哦,所以你求入了雍王府做武將,是不想回去了興化軍?”唐皇溫和反問道。

“不是的,臣不是貪生怕死之輩,臣是迫不得已,才求爲(wèi)了雍王府的武將,臣回到家鄉(xiāng)時,曾被城門官兵刁難,臣是七品的致果校尉,可是在城門官兵的眼中,卻是鄙夷的不屑一顧,後來臣任職了護(hù)軍縣尉,專職剿匪和護(hù)送糧稅,纔在家鄉(xiāng)有了一些地位,臣求入雍王府,只是爲(wèi)了保住在家鄉(xiāng)的護(hù)軍縣尉職事,只是爲(wèi)了能夠在親人面前有了自尊,陛下,臣有罪。”陸七苦澀的一通釋說,說完起身伏叩在地。

靜了一會兒,唐皇溫和道:“卿家的作爲(wèi),不違法度,平身吧。”

“臣謝陛下開恩。”陸七感激的恭言,起身坐了回去。

“卿家是石埭縣的護(hù)軍縣尉,朕想聽聽那裡的匪事?”唐皇溫和問道。

“陛下,石埭縣的匪患很嚴(yán)重的,有四夥山匪,匪患最多的一夥都過了千人。陛下,臣之所以能夠職任了護(hù)軍縣尉,就是因爲(wèi)以前的一個厲害護(hù)軍縣尉,被山匪殺害了。”陸七和聲回答。

“既然縣治的匪患嚴(yán)重,那你爲(wèi)什麼來了京城?”唐皇溫和問道,話義卻是含了問罪。

“陛下,臣來京城,小半是爲(wèi)了私事,大半是爲(wèi)了避禍,臣職任了護(hù)軍縣尉之後,屢屢的見功,臣在軍中是探馬,職任護(hù)軍縣尉之後,習(xí)慣性的安排了一些人暗中監(jiān)察鄉(xiāng)域,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了一夥匪人,潛去了鄉(xiāng)堡中的大戶搶/劫,臣及時趕去救了那家大戶,剿滅了四十三個匪人,之後又扮成了匪人迴歸,一舉搗滅了八王寺匪巢,後來臣又護(hù)送糧稅,在途中遇匪,臣與屬下戰(zhàn)敗了匪人。”

陸七一頓,又和聲道:“陛下,臣是剿了匪,可是臣也斬殺了一名兵曹隊(duì)正,原因是那個隊(duì)正拒絕出擊剿匪,結(jié)果城防官兵都不聽臣的軍令,臣只好斬殺了那個隊(duì)正,只是那個隊(duì)正的背景,是城中牛縣尉的心腹,剿匪後的三日,臣在街上卻被人使用了軍弩暗算,臣反擊殺了一人,結(jié)果一查屍體,竟然是官兵,後來王主簿建議臣離開躲一下,王主簿說臣的鋒芒太盛,已然惹了衆(zhòng)怒,而且朝廷快要用大軍來剿匪了,臣的存在,可能又會搶了軍功,那就會惹了上官生氣,若是惹了上官生氣,王主簿也會跟了倒黴。”

唐皇聽了平靜不語,過了一會兒,忽溫和問道:“你認(rèn)識宇文濤嗎?”

陸七一驚,猶豫一下,才和聲道:“陛下問臣,臣不敢說認(rèn)識。”

唐皇點(diǎn)點(diǎn)頭,溫和道:“很好,你去吧,記住了,不要外傳你見過了朕。”

“臣記下了,臣告退。”陸七起身恭應(yīng)。

身一動欲退之時,他又猶豫了,忽的伏跪在地,恭敬道:“陛下,臣能夠得見天顏,是臣之莫大/榮幸,臣想懇求陛下,讓臣能夠長任了石埭縣的護(hù)軍縣尉,臣是軍將,適合押運(yùn)糧稅,臣的這一懇求,是因爲(wèi)臣一旦失了護(hù)軍縣尉的職事,臣的親人就無法在故鄉(xiāng)生存了,臣是因爲(wèi)剿匪之事,得罪了很多官兵。”

唐皇沉默未應(yīng),過了一會兒才溫和道:“你沒有求過雍王府的長史嗎?”

“陛下,臣是求過羅長史的,不過大唐天下的官員都是唐臣,雖然臣的護(hù)軍縣尉是刺史大人所任,但臣知道自己是唐臣,臣求了羅長史,羅長史又得去求池州馬大人,臣認(rèn)爲(wèi),不如求了陛下來的安心。”陸七恭敬的迴應(yīng)道。

唐皇沉默了一會兒,溫和道:“護(hù)軍縣尉只是縣治的流官,朕不能說了讓你長任,不過你能夠見了朕是緣,朕會讓了吏部下道公文到石埭縣。”

“臣謝陛下賜恩。”陸七恭敬叩謝,之後起身又捧禮道:“陛下,臣告退。”

後退了兩步,才轉(zhuǎn)身向外的走去,一直出了偏閣,在門外向錦衣男子們環(huán)拱了一禮,在一片淡漠的反應(yīng)下,邁步向外走去。

剛走到前後院的通門,忽的見到了一個白胖的中年人,卻見中年人淡然道:“陸大人。”

陸七一驚止步看視,他不認(rèn)識這個人,且聽中年人又淡然道:“陛下見到了。”

陸七恍然,遲疑一下,才道:“在下是去拜塔禮佛,不知您是說什麼。”

“拜塔禮佛呀,上次在茶樓,我正好在了那裡。”中年人聲音略尖的說道。

陸七神情恍然,點(diǎn)點(diǎn)頭,又遲疑了一下,伸手入懷取出了二百兩的銀票,送上小聲道:“這點(diǎn)茶禮少了,日後再厚報大人。”

等中年人的白胖手拿了銀票,陸七立時邁步急去了,白胖中年人攏了銀票入袖,又望著陸七的背影,淡然的笑了笑。

偏閣內(nèi),唐皇的臉色有了些陰沉,身旁侍立的中年人和聲道:“陛下,這個陸校尉,讓陛下煩心了?”

唐皇輕搖下頭,溫和道:“大班,朕自登基以來,一向以仁和之策治國,一向善視臣吏,可還是有人一心的想要擁兵自重,你看看,宇文世家張狂到了什麼程度,竟然用冒軍功的手段,去謀求了信州兵權(quán)。”

侍立的中年人點(diǎn)點(diǎn)頭默然,又聽唐皇嘆道:“王文和,太讓朕寒心了。”

“陛下,王大人應(yīng)該是忠心的,可能冒軍功之事,是別的將官所爲(wèi)。”侍立的中年人勸解道。

“他是興化軍的節(jié)度使,他能夠不知嗎?普通人冒功他可以不知,宇文世家的人,他豈能了不知,他以爲(wèi)遠(yuǎn)在了興化,朕就不會有了所知。”唐皇聲音微厲的惱說。

侍立的中年人默然,過了數(shù)秒才和聲道:“陛下,王大人的功勳卓著,若是降罪下去,只怕會震動了朝野,也會引起軍中譁然的。”

“朕知道,朕是不宜動了他,朕只是怕他與宇文世家有了勾結(jié),大唐五大世家,姻黨互結(jié),周蕭兩家是先帝們扶植的,宇文,張氏,榮氏,三家是原生的江南世家,如今這五大世家,直接或間接的佔(zhàn)據(jù)了大唐一半的田地,擁有著大量的附庸人力,一旦他們有了不臣之舉,那是很可怕的。”唐皇苦悶的說道。

“陛下這十年做的已經(jīng)是很好了,比先帝在時,更加削弱了尚武之風(fēng),世家若想造反,響應(yīng)者不會很多的。”侍立的中年人和聲開解道。

第123章 代問第20章 梟匪之性第15章 職官第98章 渡江前第136章 暖亭教子(二)第33章 向前?向後?第66章 夜情第172章 掀開一角第48章 問蝶第101章 李川第52章 剿匪第25章 見解第71章 防患未然第85章 姐姐第111章 憂患第90章 密談第114章 回到江寧第41章 軟硬兼施第12章 買得第191章 陸天霖第153章 心橋第220章 北巡第75章 常州大戰(zhàn)(三)第10章 夜奪西山第43章 文華第199章 襲幽州第131章 晉國之治第67章 猜想第49章 理念第148章 拜祭第115章 捧一下第95章 人生觀第70章 澎湖水軍第65章 女主第79章 常州大戰(zhàn)(七)第74章 閩國水軍第13章 獲勝第73章 王權(quán)第6章 伯父第163章 滅魏國第102章 據(jù)荊州第89章 言出必行第28章 軍耗第161章 ‘軟刀子’第19章 師姐第14章 回鄉(xiāng)第101章 嚇降第94章 陷難第100章 慾望第209章 溝通第113章 求升第31章 行軍第163章 回江寧第46章 折香月第62章 令至第43章 文華第144章 容忍第18章 拜祭第18章 冬青第65章 青芙第153章 虞謀第97章 官與匪第154章 家宴第38章 商談第109章 承諾(二)第52章 崩軍第4章 軍制第109章 溝通第88章 殺威第198章 奪軍第19章 雲(yún)錦東第180章 約定第142章 趙普第22章 垂拱殿(二)第183章 王繼恩(二)第110章 巡第168章 殺影第24章 約第33章 謀戰(zhàn)第172章 掀開一角第64章 憐惜第55章 言勢第94章 得常望蘇第111章 池州刺史第42章 驚心第143章 籌功第67章 拒親第33章 求親第2章 親人第12章 甕中捉鱉第135章 暖亭教子第68章 流求島(二)第26章 老虎第22章 溝通第77章 千牛之用第126章 家的溫暖第105章 權(quán)謀第111章 憂患第123章 機(jī)會
第123章 代問第20章 梟匪之性第15章 職官第98章 渡江前第136章 暖亭教子(二)第33章 向前?向後?第66章 夜情第172章 掀開一角第48章 問蝶第101章 李川第52章 剿匪第25章 見解第71章 防患未然第85章 姐姐第111章 憂患第90章 密談第114章 回到江寧第41章 軟硬兼施第12章 買得第191章 陸天霖第153章 心橋第220章 北巡第75章 常州大戰(zhàn)(三)第10章 夜奪西山第43章 文華第199章 襲幽州第131章 晉國之治第67章 猜想第49章 理念第148章 拜祭第115章 捧一下第95章 人生觀第70章 澎湖水軍第65章 女主第79章 常州大戰(zhàn)(七)第74章 閩國水軍第13章 獲勝第73章 王權(quán)第6章 伯父第163章 滅魏國第102章 據(jù)荊州第89章 言出必行第28章 軍耗第161章 ‘軟刀子’第19章 師姐第14章 回鄉(xiāng)第101章 嚇降第94章 陷難第100章 慾望第209章 溝通第113章 求升第31章 行軍第163章 回江寧第46章 折香月第62章 令至第43章 文華第144章 容忍第18章 拜祭第18章 冬青第65章 青芙第153章 虞謀第97章 官與匪第154章 家宴第38章 商談第109章 承諾(二)第52章 崩軍第4章 軍制第109章 溝通第88章 殺威第198章 奪軍第19章 雲(yún)錦東第180章 約定第142章 趙普第22章 垂拱殿(二)第183章 王繼恩(二)第110章 巡第168章 殺影第24章 約第33章 謀戰(zhàn)第172章 掀開一角第64章 憐惜第55章 言勢第94章 得常望蘇第111章 池州刺史第42章 驚心第143章 籌功第67章 拒親第33章 求親第2章 親人第12章 甕中捉鱉第135章 暖亭教子第68章 流求島(二)第26章 老虎第22章 溝通第77章 千牛之用第126章 家的溫暖第105章 權(quán)謀第111章 憂患第123章 機(jī)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巴尔虎右旗| 六盘水市| 文安县| 息烽县| 阿城市| 景宁| 逊克县| 永定县| 阳信县| 元谋县| 巍山| 张家港市| 监利县| 武陟县| 宁德市| 彩票| 隆德县| 绥棱县| 贡觉县| 汝南县| 开鲁县| 贺兰县| 台北市| 阜城县| 罗江县| 阿拉善左旗| 万安县| 翼城县| 静宁县| 宜阳县| 托克托县| 柘城县| 宜兰市| 建平县| 宁陵县| 新兴县| 景宁| 文化| 亚东县| 顺平县| 温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