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章 師父與徒弟

青童與長洛這幾天過的倒很是舒心。自打有了長洛這個徒弟,青童也不再顯得無聊了,每日早上自己練完功便去鐵龜那裡把長洛接了過來,用心教習。雖說青童比長洛年長了許多,不過自幼過著世外桃源的生活,心性天真爛漫,竟與這個小徒弟顯得格外投緣。

這幾日青童從長洛口中得知,他乃是當朝平安王關千軍的小兒子,拜鐵龜爲師已有三年,三年中鐵龜主要傳授他心法,至於武功,只教了幾套可以強身健體的粗末功夫。青童本來還擔心鐵龜所授的別是他原來的本事,那自己又要重頭教起,結果讓長洛背了幾句,居然正是師父所創心法,心裡很是歡喜。

長洛自從跟著青童學藝,人也變得活泛了許多,以往跟著鐵龜,如果哪裡沒有悟透,輕則一頓訓斥,重了則要重重的捱上一戒尺。可是青童卻是耐心講解,若是還不開竅,則帶著他到後山的邊上,對著波濤翻滾的大海靜心坐下,讓他去感悟天地之博大。青童還教了他如何去冥想,並告訴他若想武學大成必先“通心”,通心而後通靈,通靈以後才能達到更高境界。一時間讓長洛覺得自己進步飛快。

這日長風習習豔陽高照,長洛正坐在後山崖邊冥想,腦子一陣靈光竟將困擾自己幾天的一句心法口訣悟了出來。於是十分高興,趕忙跑來與青童分享,卻見青童坐在一棵矮樹杈上,手裡捧著她的那柄短劍正在發著呆。

長洛一聲不吭的爬了上去,與青童肩並肩的坐下。見青童並未搭理他,兩眼只是看著自己手中的劍出神,長洛也把目光放到了那柄劍上,只見這柄劍長一尺多些,寬不過兩寸,通體青色,紋格精美,對著自己的這面,上邊用篆體刻著“青銅”二字,兩字下方是塊印章,印著“流雲居士”。

“咦。”只聽長洛奇道:“這柄劍也叫青銅,竟然和姐姐名字的音是一樣的,落在姐姐手裡可當真是巧了。”

原本他們二人是師徒相稱的,可是青童以爲只有自己的師父和鐵龜這種尊者才配爲人師,聽長洛每次“師父”“師父”的叫自己怪彆扭的,於是就和他姐弟相稱了。

見長洛對著自己的劍稱奇,青童說道:“這柄劍本就是師父爲我所制,有什麼好奇怪的。”

“原來是這樣,那姐姐爲什麼叫青童呢?在我們家只有僕人才叫什麼‘童’的。可是姐姐又不是僕人,爲什麼也這麼叫呢?”長洛把自己想了好久都沒想明白的問題問了出來。

“青童,青童,青衣小童。姐姐本就是師父跟前的一個小童。”青童說道:“其實原本師父也不是這麼叫的……”說到師父,青童把目光移到了遠處,思緒似乎也不在這裡了。

長洛正等著她說下半句,結果等了半天見青童只顧著自己出神,於是又把身子往青童這邊靠了靠,低聲呼道:“姐姐?姐姐?”

“嗯。”聽到長洛呼她,青童回了回神接著說道:“我還在襁褓中時,便被家裡遺棄,給師父偶然撿到。師父說當時我被放在一個搖籃裡,襁褓上印著一個‘閔’子。所以師父以前都叫我‘閔兒’。後來有人送給師父幾塊礦石,被師父提煉出來,給我鑄了這柄短劍,因有些像青銅劍,就叫‘青銅’了。再後來,師父見我總喜歡穿著一身青衣,又拿著這麼一柄劍,於是總是笑我道‘青銅,青衣小童’,慢慢的就叫我青童了。”

“……”

長洛沒想到自己一個問題,竟問出了青童的身世出來,又是這麼悽慘,心中暗恨自己多嘴,惹得姐姐傷心,又趕緊想說點什麼安慰青童,結果憋了半天也沒想出來,倒是把臉憋了個透紅。

“長洛,你怎麼了?”青童看出他好像有些不太自在。

“沒什麼,那姐姐一定很傷心吧?”話已出口,長洛心中又是對自己一陣臭罵,真混賬了,怎麼又說起這事了呢!

青童倒是沒覺得什麼,說道:“怎麼會傷心呢,我從小就跟著師父住在仙友閣,後來又來了鐵龜,還有師父的朋友也經常來找師父論道。他們都待我很好,而且仙友閣還有很多好玩的東西。哪像這裡,什麼都沒有。”

“我剛來時也總想家,過一段時間就好了。”長洛安慰青童道。他以前在這裡從未見過青童,還以爲青童是剛過來不久,“姐姐家裡都有什麼好玩的?”

“好玩的可多了!”青童見長洛願意聽仙友閣的事,頓時來了興致:“有一個小池塘,裡面長著長生蓮,雖說只有六珠,可每次開花,整個仙友閣都能聞到清香。池塘裡還有兩條金色的小鯉魚……”

沒等青童說完,長洛插嘴道“我家也有池塘,裡面好幾千株蓮花呢!也有金魚,都藏在荷葉底下,多的數都數不清。”

“我說的可不是普通的蓮花,它都不是按四季開花的。聽我師父說,他當年遍尋天下,才找到這六株。”

“蓮花不都一樣麼?”長洛說道:“你家的蓮花難不成是冬天開花的?”

見長洛不懂,青童也不跟他糾纏,接著說道:“我家裡還有枯柳,你聽說過麼?又叫輪迴之樹,據說可以讓人……”

“姐姐莫要逗我。”長洛再次打斷青童的話笑道:“我家的柳樹少說也有上百棵,而且都是活的。等下次我回家,帶姐姐一起去,姐姐就不會想看什麼枯柳了。”

青童看了一會長洛說道:“你家的柳樹能讓人死而復生麼?”說完臉上略帶得意之色。

“……那倒不能,不過至少不是枯的。我是說它會長葉子。”長洛也看著青童。不知不覺,兩人已在那較起真來。

“我家的就能!”青童擡高聲調:“尋常柳樹哪裡見不到,有什麼稀罕的。”

“你說能就能,我怎麼知道是真是假,難不成用樹皮熬湯給死人灌下去?”

“那倒不是。”這話倒真把青童給問住了,只見她想了一會才說道:“我也是聽師父說的,據說若是枯柳救活了一個人,便會重新長出新芽,與那人共享一命。要是人和樹有一個死了,另一個也會死去。”

“世上能有這等奇事?是你師父哄你的吧,然後你又當真說給我聽。”

“師父從不騙我。”不知怎麼的,青童覺得心中有些傷感。長洛早已覺察出來,眼珠子一轉問道:“姐姐可吃過人蔘果?”

“見都沒見過,只是聽說過。”

“我家就有!”長洛道。

“你家就有?”青童表示出難以置信的樣子來:“那可以仙果中的極品,聽說即使普通人吃了也可以立地成仙,我師父的仙友也只有蘆道人見過一面,還是已經摘下來的。”

“那算什麼,我還吃過呢。”這回輪到長洛得意了。

“你吃過?”想了一下,青童已經對這事失去了興趣。

“可好吃了”長洛還在那裡性高彩烈的說道:“有棗泥的、杏仁的還有豆沙的……”

“行了,行了,別說了。”青童打斷他的話道:“我們說的應該不是同一樣東西。”

“哦。”長洛不說話了,兩人陷入了沉默。

“對了!給你樣東西。”青童想起了什麼,從懷裡掏出一個小瓷瓶,從中倒出了一粒藥丸遞給長洛。

長洛接過來拿在手裡端詳起來,問道:“這是什麼?”

“這是用長生蓮的蓮子做的丹藥,對身體可是大有益處,快吃了它。”

“苦麼?”長洛有些猶豫,雖說青童肯定是對他好的,不過凡是藥這種東西他可不想隨便就嚐嚐。

“不苦,這是用長生蓮花上的露水和著磨成粉的蓮子,再加幾味草藥製成的。”

在青童的注視下,長洛終於把那粒藥丸放進了嘴裡嚥了下去。

“什麼感覺?”過了一會青童問道。

長洛眨了眨眼睛,看了看青童,又看了看四周,說道:“咦,感覺就好像周圍變清晰了許多。”

“那就是了,長生蓮的蓮子乃是世間至純之物,能解百毒,平常的人吃了可以耳聰目明,得道之人吃了則能長生。你現在正在修習,這東西對你來說可有莫大的好處。”

“那不就是傳說中的仙丹麼?”長洛喜道:“姐姐在給我幾顆吧,若是我的武功一日千里,回到家中,父王一定會很高興!”

“哪有你想的這麼好,就算是通天的本事,也是勤學苦練出來的,這個只不過是個幫襯罷了。若是本身資質愚鈍,給你吃再多也沒用。再說這個也是有藥效的,一次吃十顆百顆,和吃一顆都是一樣。過得一段時間,藥效一消,你又是原來的感覺了。”

聽青童這麼一說,長洛很是泄氣:“怎麼才能以後都這樣呢?有了這種感覺後,若再回到從前,豈不是會感到很憋悶?”長洛把目光向樹下看去,感覺連草中的小蟲都晰晰可見。

“這倒不用擔心。”青童說道:“我這裡還有十幾顆,到時都給你吃就是了,我教給你的心法,你已經有些根基了,這藥效在你身上應該能堅持十天半個月的。加起來也是好長時間了。”

“可是姐姐都給我了,姐姐自己怎麼辦?”長洛問道。

“這個你更不用操心了,以我現在的功力,已經不用服這種丹藥了。這些還都是好久以前就剩下的,帶在身邊是以備他日中毒無解時,當作解藥用的。”

“那姐姐到時別忘了自己留上幾顆,可別把它都給了我。”

“知道了,快練功吧,今日我們可耽誤了不少時間。”

長洛應了一聲,剛要開始練功,腦袋裡忽然又蹦出一個問題來,便扭頭又問青童道:“姐姐每日只顧教我練功,自己不練麼?”

“當然練了,不過我練功時你還沒起牀呢。”

“我起來時天都還沒亮呢,那姐姐不是起的更早,姐姐一個人在這裡練功不害怕麼?”

“我本來就不用睡太長時間,而且我也不再這裡練功,這裡靈氣不足,練起功來也是事倍功半。”

“那姐姐都是在哪裡練功的?也帶我去好不好!”長洛一聽有靈氣很足的地方,又來了興致。

“在上邊。”青童指了指身後的定海崖說道:“可是我可沒本事把你也帶上去。”

聽了青童的話,長洛擡起頭,把脖子往後仰了九十度也沒看到崖頂,搖了搖發酸的脖頸對青童笑道:“姐姐又在騙我,莫說是帶我,姐姐自己怕是也爬不上去吧。”

青童聽了此話,笑而不語,心中卻暗暗提氣。長洛見她並無任何動作,身子卻輕飄飄的已離地數尺,頓時唬的他瞪大了雙眼,滴溜溜的眼珠緊盯著青童看。

原來青童每日只教長洛心法,並未在長洛面前顯露過自己的本事,所以長洛一直以爲她只不過比自己早學了幾年而已。那日青童說她本事比鐵龜還大,打死他也不信,鐵龜武功之高是聽父王說過的,若不是鐵龜太兇,見了青童又生了愛美之心,他還真不願意換這個師父。

這次見青童施展輕功可了不得了,尋常輕功只是借地一躍,高了能飛數丈,遠的能飛出十幾丈已是不易,可是青童好似並未借力,卻越飛越高。片刻已離地十丈有餘,竟不用落地,在半空中圍著長洛打轉,得意地說道:“長洛,你說姐姐是爬上去的麼?”

長洛仰著頭,看著半空中的青童心中別提多高興了,也在地上跟著青童打著轉兒大喊:“姐姐是飛上去的,姐姐是飛上去的!姐姐是神仙,姐姐教我!……”

聲音在山中不斷迴盪,甚至傳到了後院,被那四個怪人也聽了去。

“……”

“哼!”

青童見長洛已經相信,便飛了下來,說道:“若不是白天怕驚到別人,姐姐可以飛到雲上去呢。”

長洛趕緊拉住青童的手,連連點頭,激動的說道:“姐姐教我,姐姐教我!”

第三十一章 袁不散第四十五章 禍不單行第二十八章 高僧第十八章 夜闖天海門第五十一章 得知噩耗第三十三章 佛選之人第三章 平頂山上的強盜第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十章 師父與徒弟第六十三章 邊關之戰第四十八章 兩強相抗第三十三章 佛選之人第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十四章 平安王府第四十章 人心惶惶第三十六章 重歸於好第四十四章 冤家聚頭第五十一章 得知噩耗第四十九章 身後之事第六十二章 新任盟主第十二章 天道第五十四章 虛驚一場第十六章 妖魔鬼怪第五十七章 樹欲靜風不止第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二十四章 明王大典第六十章 江邊猛虎第三十五章 賠罪第三十章 大明王第十四章 平安王府第二十三章 破魔掌第四十二章 兄弟之情第三十六章 重歸於好第二十三章 破魔掌第二十二章 行家出手第二十五章 雙宿雙飛劍第五十九章 哀悼第十七章 換師第四十九章 身後之事第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五十三章 再回定海涯第三十八章 人質第三十章 大明王第三十四章 劍術奇才第四十三章 血夜第四十八章 兩強相抗第二十四章 明王大典第四十四章 冤家聚頭第三十一章 袁不散第四十五章 禍不單行第五十章 李興與青童第三十八章 人質第三十三章 佛選之人第二章 定海涯第六十三章 邊關之戰第五十六章 此情可解仇第十八章 夜闖天海門第六十五章 冤有頭債有主第六十四章 仇人相見第三十章 大明王第五十六章 此情可解仇第三章 平頂山上的強盜第五十一章 得知噩耗第四十三章 血夜第二十五章 雙宿雙飛劍第十六章 妖魔鬼怪第五十九章 哀悼第三十二章 第一之爭第三十六章 重歸於好第二十六章 回家第二十七章 皇族兄弟第二十章 再遇韓彬二第五章 神武皇帝第四十七章 陰山驚魂第五十五章 化險爲夷第二十二章 行家出手第二十八章 高僧第二十二章 行家出手第四十九章 身後之事第二十一章 廟會第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三十一章 袁不散第六十五章 冤有頭債有主第十八章 夜闖天海門第二章 定海涯第五十一章 得知噩耗第三十五章 賠罪第五十八章 以命換命第十八章 夜闖天海門第四十八章 兩強相抗第五十三章 再回定海涯第三十五章 賠罪第二十二章 行家出手第十三章 隱患第三十七章 節外生枝第五十五章 化險爲夷第三十九章 龍顏大怒第三章 平頂山上的強盜第二十五章 雙宿雙飛劍第五十七章 樹欲靜風不止
第三十一章 袁不散第四十五章 禍不單行第二十八章 高僧第十八章 夜闖天海門第五十一章 得知噩耗第三十三章 佛選之人第三章 平頂山上的強盜第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十章 師父與徒弟第六十三章 邊關之戰第四十八章 兩強相抗第三十三章 佛選之人第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十四章 平安王府第四十章 人心惶惶第三十六章 重歸於好第四十四章 冤家聚頭第五十一章 得知噩耗第四十九章 身後之事第六十二章 新任盟主第十二章 天道第五十四章 虛驚一場第十六章 妖魔鬼怪第五十七章 樹欲靜風不止第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二十四章 明王大典第六十章 江邊猛虎第三十五章 賠罪第三十章 大明王第十四章 平安王府第二十三章 破魔掌第四十二章 兄弟之情第三十六章 重歸於好第二十三章 破魔掌第二十二章 行家出手第二十五章 雙宿雙飛劍第五十九章 哀悼第十七章 換師第四十九章 身後之事第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五十三章 再回定海涯第三十八章 人質第三十章 大明王第三十四章 劍術奇才第四十三章 血夜第四十八章 兩強相抗第二十四章 明王大典第四十四章 冤家聚頭第三十一章 袁不散第四十五章 禍不單行第五十章 李興與青童第三十八章 人質第三十三章 佛選之人第二章 定海涯第六十三章 邊關之戰第五十六章 此情可解仇第十八章 夜闖天海門第六十五章 冤有頭債有主第六十四章 仇人相見第三十章 大明王第五十六章 此情可解仇第三章 平頂山上的強盜第五十一章 得知噩耗第四十三章 血夜第二十五章 雙宿雙飛劍第十六章 妖魔鬼怪第五十九章 哀悼第三十二章 第一之爭第三十六章 重歸於好第二十六章 回家第二十七章 皇族兄弟第二十章 再遇韓彬二第五章 神武皇帝第四十七章 陰山驚魂第五十五章 化險爲夷第二十二章 行家出手第二十八章 高僧第二十二章 行家出手第四十九章 身後之事第二十一章 廟會第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三十一章 袁不散第六十五章 冤有頭債有主第十八章 夜闖天海門第二章 定海涯第五十一章 得知噩耗第三十五章 賠罪第五十八章 以命換命第十八章 夜闖天海門第四十八章 兩強相抗第五十三章 再回定海涯第三十五章 賠罪第二十二章 行家出手第十三章 隱患第三十七章 節外生枝第五十五章 化險爲夷第三十九章 龍顏大怒第三章 平頂山上的強盜第二十五章 雙宿雙飛劍第五十七章 樹欲靜風不止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赉县| 仪征市| 通山县| 靖边县| 乡城县| 普定县| 会同县| 商城县| 女性| 石泉县| 滁州市| 斗六市| 南阳市| 瑞昌市| 荃湾区| 色达县| 上犹县| 东丽区| 沙洋县| 浑源县| 广河县| 克东县| 望谟县| 会东县| 曲松县| 清远市| 琼结县| 禄劝| 兴化市| 紫金县| 榆林市| 阿克| 应用必备| 满洲里市| 黎川县| 大田县| 惠州市| 张家界市| 保德县| 古交市| 新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