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六章 回家

終於等到了出發的日子,青童和長洛爲此高興地幾個晚上都沒睡著覺,這天天還沒亮便到鐵龜門前候著,待鐵龜出來,兩人早已畢恭畢敬地站在門旁兩側,青童更是破天荒的叫了聲“老師父”。鐵龜聽了很是滿意。

一行三人離了總舵到了山下,已經有幾輛馬車在石階前等候。讓青童和長洛沒想到的是韓彬竟也騎著馬等在那裡。見到他們兩個,韓彬好像非常高興,連連衝他們做鬼臉。

一路上,青童和長洛同坐在一輛馬車裡,兩人看著馬車外的風景嘰嘰喳喳聊個不停。韓彬則負責沿途安排食宿,若是沒事就跑到青童和長洛的馬車旁與他們聊天,一會向青童請教習武心得,一會又講自己在海口新鎮的趣事。當然也沒忘了告訴她,自打那次她把石萬珠打敗之後,石萬珠就嚇的跑回了金沙幫總舵,再也沒敢在海口新鎮露面,著實讓他平日裡輕鬆了不少。

不過青童最感興趣的還是韓彬的見多識廣——天南海北的各種奇聞異事,韓彬一路上滔滔不絕,給說的精彩紛呈。使青童聽得驚歎不已,不斷感嘆世間竟如此熱鬧有趣。就連被冷在一邊的長洛也聽得津津有味——論世間閱歷,常年行走江湖的韓彬,在青童和長洛面前絕對是大師級的人物。

長洛剛開始知道韓彬也要去都城時,心裡很是鬱悶了一陣子。不過這一路走來,他覺得韓彬不僅談吐幽默、見識多,爲人也很和善,對自己有時的冷言冷語也只是友善地一笑而過,並不放在心上。而且他還發現他們兩人竟然還有共同語言:比如說習武心得、老師父的脾氣、還有青童……這讓他們倆在路上竟成了好朋友。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從僕人那裡聽了那麼一句:“韓統領怕他媳婦比怕老門主還多三分。”

海口鎮距北源城不遠,沿途也都是大道,一行人從早上出發,中間在路上歇息了一晚,終於在第二天日落前到了北源城的城門口。

一到城門口,長洛就被早已候在那裡多時的平安王府的人給接了回去,看著長洛離去,青童有些老大不捨,長洛則和她約定待回家見了父母后,會盡快來找她玩。

韓彬領著一行人進了北源城後,除了鐵龜和青童住進了每次鐵龜來時都住著的那個小院,其他人都住進了客棧。進了小院,青童看到裡面乾淨別緻,倒也蠻喜歡,不過不足之處就是太小了,這讓住慣了空曠處的她總覺得有些憋悶。

夜間,青童一個人坐在小院的石凳上百無聊賴。“早知就不來了。”只聽她沒好氣的自顧著抱怨道。她等了一個晚上長洛也沒過來,聽鐵龜說長洛三年沒回家,現在剛到家裡父母指不定親成什麼樣,況且還要會他的皇族兄弟,沒個三五天別指望他有空過來。聽了這話青童很是鬱悶,於是又想去找韓彬玩,結果鐵龜又對她說韓彬去找餘福談幫派的事了,也是沒空。這讓青童原本興高采烈的心情一落千丈,只留了一肚子悶氣。

只見她雙手託著下巴望著天上的星星和月亮,眼睛眨也不眨。此時她覺得星星和月亮離的好遠,遠的讓人感到陌生。這使得她原本就不好的心情更添了一份愁緒在裡面。而且在這個狹小的院落裡她的思緒也無法集中,所以心中的無名火總也消不下去。

“算了,去冥想!”又待了一會青童猛然起身往屋裡走去。

第二天鐵龜一早就去了皇宮,留下青童一人在小院中無所事事。青童幾次想自己出去逛逛,走到門口又都退了回來。對於外面,她心裡總是心存畏懼。在來回試了幾次後,青童終於發現自己一個人是不敢出去的,於是又回了房間去冥想。

接近午時,鐵龜回來了,還帶回了一個好消息:平安王晚上請他們到王府去做客。這對青童來說可是個天大的喜訊。

到了傍晚,平安王府果然來人相請,青童歡快地跟著鐵龜後面跑了出來,讓她想不到的是,門口竟還停了一頂專門爲她準備的小轎。可把從沒坐過轎的她給高興壞了。

待到了平安王府二門下了轎,青童就看到幾個人已在門前等候。這時鐵龜先走上前對著爲首那人施禮道:“有勞平安王費心了。”慌的那人也趕緊回了一禮。

青童一聽是長洛的父親,不由得對此人打量了一番,只見那人身材高瘦,臉頰也是偏瘦形的,蓄著八字須,這與長洛的圓臉不太相同,不過眉宇間的神情倒是頗像。一雙眼睛滿含慈祥,一看就知道是個和善可親的人。平安王與鐵龜幾句客套之後,又把目光轉向青童說道:“想必這位就是洛兒在家書上常提起的青童姐姐了。”

青童沒想到平安王也會和自己說話,頓時一愣,隨後就聽鐵龜訓斥道:“臭丫頭,還不快給平安王行禮!”被鐵龜一說,青童這纔回過神來,趕緊叫了聲“平安王。”又紅著臉學著鐵龜給平安王一個作揖。

鐵龜見她做的不倫不類,當下又對著平安王說道:“山野之人不懂禮數,讓平安王見笑了。”

“哪裡哪裡。”只見平安王笑著說道:“修仙之人何必拘泥於俗禮,青童姑娘既然與犬子親如姐弟,就把這裡當成自己的家好了,切莫拘束。請!”

平安王領著鐵龜和青童進了二道門,又拐了兩個彎,走到了一個園子中。大老遠的青童就看見長洛和一個年輕的貴婦人站在涼亭下朝這邊望來。

“姐姐!”長洛一看見青童,立馬跑了過來。

“長洛。”青童見到長洛也很高興,不過儘量讓自己顯得穩重一些。

這時那個年輕的貴婦人也走了過來,先是見過了鐵龜,又走過來拉著青童的手上下打量著說道:“好一個仙子下凡,難怪洛兒‘姐姐,姐姐’的從早唸到晚。”

青童看出這就是長洛的母親了,趕緊對著她行了一禮。

幾個人有說有笑進了涼亭,平安王和鐵龜分主客坐好,平安王妃則拉著青童和長洛坐了下首。

待四人入座,下人們有序地把美酒佳餚一樣一樣地端了上來,每上來一樣長洛都迫不及待的給青童介紹了一番——不管自己知道的還是不知道的。弄得敏王妃忍不住譏笑他道:“好像這些東西就只有你家纔有似的。”

不過動筷時她和長洛卻站在了同一立場上,兩人都不斷地往青童的碟子裡夾菜,青童連連說“不用,不用。”可是他倆卻只當她是客氣。不一會青童面前的菜餚就堆得像小山一樣。

這一來青童可犯了愁,這堆東西她吃上三天也吃不完,可是剩下又太不禮貌,只好眼巴巴地看著鐵龜,希望他能替自己解決掉。鐵龜這時卻只顧著和平安王說話,不知是故意的還是有意的,臉也不往這邊轉一下。

又過了一會,大概看出了青童的窘迫,只聽平安王妃對著平安王和鐵龜說道:“你們一談事情,不是說天下英雄就是講世間紛爭,這些東西我們娘仨可不愛聽,你們聊你們的吧,我帶著他們兩人去走走。”

離了涼亭,敏王妃一手拉著一個,帶著青童和長洛在園子裡散步。這園子很大,果然像長洛以前說的一樣,有著成百上千顆樹,還有一個小湖,小湖裡還有很多荷花。青童在她住的小院中憋悶了一天一夜,現在到了這種地方心情感到格外舒暢。

“青童姑娘。”敏王妃這時開口問她:“不知你跟著令師學藝有多少年了?”

“姐姐從小就跟著師父學藝了。”沒等青童開口長洛就答道:“我以前寫信不是給母親說了麼?”

“是嗎,倒是爲娘給忘了。”敏王妃笑了笑,隨後又問:“聽說令師是位不世出的高人,敢問令師名諱,以後見了面也不至於失了禮數。”

“沒什麼禮數不禮數的,我師父可不在意這些。”長洛又說道:“我師父他不問世事,也很少見人,就連天海門也只有我和姐姐還有老師父他才見,其他的一概不見。”

“娘又沒問你,我跟你姐姐說話,你插什麼嘴。”敏王妃說了句長洛,又對著青童說:“你和長洛情同姐弟,作爲長洛的母親我自然也把你當親生女兒來看,咱們可都是一家人,難道有什麼話對我也說不得麼?”

“師父甚少與人交往,對我們也絕少提起他以前的事來,青童只知師父號流雲居士,至於名諱,青童也不知道。”青童見躲不過了,只好開口。不過開口之後青童發現她對師父確實知之甚少,就連兩個名號還是從師父的仙友們口中得知的。但是另一個稱呼,鐵龜可是老早就千叮嚀萬囑咐對誰也是說不得的,即使是長洛也不知道。

“流雲居士?”敏王妃心底思索了一番:“確實沒聽說過,那當真是位世外高人了。不知令師用的是什麼兵器?”

“師父用的是柄短劍。”

“短劍?”敏王妃又想了一想:“那劍法……”

“雙宿雙飛劍!”長洛插嘴道:“可厲害了!”

“爲娘還真沒聽說過。”敏王妃有些失望,對著長洛說道:“你這孩子,好幾年都不回來一趟,也不知道你學的怎麼樣,明天我親自考考你,看你有沒有偷懶。”

“洛兒可有長進了呢,到時就怕母親不是洛兒的對手。”長洛一談起自己的所學就有些得意。

“呵!好大的口氣。”敏王妃笑道:“明天早上等你父王上朝回來,就在這園中我們娘倆比劃比劃。”

“一言爲定!”長洛信心滿滿,不過隨後又道:“可是在這之前,母親能不能幫洛兒找把稱手的短劍?”

“怎麼,你現在還沒有兵器?”敏王妃有些意外。

“有倒是有,不過那把短劍比武時可不能用。”

“什麼短劍這麼珍貴,爲娘倒想見識見識。”

“珍貴那是當然,那可是我師父送我的,母親絕對猜不出它是什麼做的。”長洛說的有些神秘兮兮。

“短劍還有什麼做的,難不成是把玉劍?”敏王妃來了興致。

“……”長洛沒料到敏王妃剛好猜著正著,不過還是打算讓她驚訝一下,於是說道:“走,到洛兒房裡去,我拿給母親看看。”

三人一路走到長洛的房裡,長洛讓敏王妃和青童坐在茶幾邊,自己則從臥室裡捧出了一個劍匣放在了敏王妃面前。

“我倒要看看這把劍有多珍貴。”敏王妃饒有興致地說道。只見她慢慢打開劍匣往裡看去,可在看到那把劍的瞬間不由一怔:“怎麼是把玉劍?”又看了看長洛和青童,見他倆不做聲也盯著她看,便又朝那把劍看去,這次她看得仔細,那當真是把玉劍,劍身上還有一塊印章,上面刻著“流雲居士”。

“母親,你剛纔不是猜著了麼?怎麼還這麼驚訝?”長洛覺得敏王妃的表情有些奇怪。

“都是這把劍太珍貴了。”敏王妃回過神來衝著他笑了笑:“你師父送你這把劍還有誰知道?”

“就我和姐姐知道。”長洛看了一眼青童又道:“就連老師父都沒給說,母親你可別告訴他。”

“那是當然,這把劍這麼珍貴,越少人知道越好,你們也不要告訴別人,包括你父王,他可藏不住話。”

“洛兒知道了,那我趕緊把它收起來。”

“不用了。”敏王妃把劍匣蓋上對長洛道:“你還太小,這麼貴重的東西留在身邊不安全,還是讓爲娘來帶你保管吧,等你長大了再給你。”

“這樣也好。”長洛猶豫了一下:“那就有勞母親費心了。”

“洛兒就放心好了,爲娘會仔細的。”敏王妃收起劍匣:“待會我就讓劉通從藏劍閣再取把給你。走,我們去看看你父王和老門主聊完了沒有。”

……

晚間,待送走鐵龜他們,敏王妃把劉通叫到身邊囑咐他:“明天一早用飛鴿傳書給玉劍盟我們袁家的人,就說我有要事找我那弟弟,讓他儘快來都城一趟。如果他不在那邊,就讓他們趕緊派人去找,要快。”

第二十章 再遇韓彬二第六十三章 邊關之戰第六十四章 仇人相見第五十章 李興與青童第六十章 江邊猛虎第十二章 天道第七章 兩強相抗第二十三章 破魔掌第三章 平頂山上的強盜第五十八章 以命換命第六十三章 邊關之戰第三十八章 人質第四十章 人心惶惶第二十五章 雙宿雙飛劍第二十七章 皇族兄弟第七章 兩強相抗第二十五章 雙宿雙飛劍第九章 十年後收徒第四十一章 離別第二十五章 雙宿雙飛劍第五章 神武皇帝第二十二章 行家出手第二十章 再遇韓彬二第四十章 人心惶惶第五章 神武皇帝第三十八章 人質第二十一章 廟會第四十六章 殺心已起第二十六章 回家第四十五章 禍不單行第四十四章 冤家聚頭第五十五章 化險爲夷第三十一章 袁不散第二十六章 回家第四十九章 身後之事第五十五章 化險爲夷第二章 定海涯第四十一章 離別第五十二章 大內高手第三十四章 劍術奇才第五章 神武皇帝第五十四章 虛驚一場第五十四章 虛驚一場第十二章 天道第三十九章 龍顏大怒第四十七章 陰山驚魂第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十六章 妖魔鬼怪第五十一章 得知噩耗第五十六章 此情可解仇第十三章 隱患第三章 平頂山上的強盜第六十四章 仇人相見第四十章 人心惶惶第五十七章 樹欲靜風不止第六十五章 冤有頭債有主第四十八章 兩強相抗第五十一章 得知噩耗第二十三章 破魔掌第五十九章 哀悼第五十九章 哀悼第二十三章 破魔掌第四十三章 血夜第二十章 再遇韓彬二第五十七章 樹欲靜風不止第十七章 換師第二十六章 回家第三十七章 節外生枝第四十九章 身後之事第三十二章 第一之爭第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七章 兩強相抗第四十八章 兩強相抗第三章 平頂山上的強盜第十五章 師徒嬉戲第三十八章 人質第三十七章 節外生枝第十章 師父與徒弟第四十八章 兩強相抗第三十一章 袁不散第四十四章 冤家聚頭第五章 神武皇帝第六十五章 冤有頭債有主第三十七章 節外生枝第三十七章 節外生枝第十三章 隱患第五十八章 以命換命第三章 平頂山上的強盜第五十一章 得知噩耗第二十四章 明王大典第三十四章 劍術奇才第二十八章 高僧第五十二章 大內高手第二十七章 皇族兄弟第三十章 大明王第五十章 李興與青童第二十九章 比武前的修習第二十九章 比武前的修習
第二十章 再遇韓彬二第六十三章 邊關之戰第六十四章 仇人相見第五十章 李興與青童第六十章 江邊猛虎第十二章 天道第七章 兩強相抗第二十三章 破魔掌第三章 平頂山上的強盜第五十八章 以命換命第六十三章 邊關之戰第三十八章 人質第四十章 人心惶惶第二十五章 雙宿雙飛劍第二十七章 皇族兄弟第七章 兩強相抗第二十五章 雙宿雙飛劍第九章 十年後收徒第四十一章 離別第二十五章 雙宿雙飛劍第五章 神武皇帝第二十二章 行家出手第二十章 再遇韓彬二第四十章 人心惶惶第五章 神武皇帝第三十八章 人質第二十一章 廟會第四十六章 殺心已起第二十六章 回家第四十五章 禍不單行第四十四章 冤家聚頭第五十五章 化險爲夷第三十一章 袁不散第二十六章 回家第四十九章 身後之事第五十五章 化險爲夷第二章 定海涯第四十一章 離別第五十二章 大內高手第三十四章 劍術奇才第五章 神武皇帝第五十四章 虛驚一場第五十四章 虛驚一場第十二章 天道第三十九章 龍顏大怒第四十七章 陰山驚魂第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十六章 妖魔鬼怪第五十一章 得知噩耗第五十六章 此情可解仇第十三章 隱患第三章 平頂山上的強盜第六十四章 仇人相見第四十章 人心惶惶第五十七章 樹欲靜風不止第六十五章 冤有頭債有主第四十八章 兩強相抗第五十一章 得知噩耗第二十三章 破魔掌第五十九章 哀悼第五十九章 哀悼第二十三章 破魔掌第四十三章 血夜第二十章 再遇韓彬二第五十七章 樹欲靜風不止第十七章 換師第二十六章 回家第三十七章 節外生枝第四十九章 身後之事第三十二章 第一之爭第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七章 兩強相抗第四十八章 兩強相抗第三章 平頂山上的強盜第十五章 師徒嬉戲第三十八章 人質第三十七章 節外生枝第十章 師父與徒弟第四十八章 兩強相抗第三十一章 袁不散第四十四章 冤家聚頭第五章 神武皇帝第六十五章 冤有頭債有主第三十七章 節外生枝第三十七章 節外生枝第十三章 隱患第五十八章 以命換命第三章 平頂山上的強盜第五十一章 得知噩耗第二十四章 明王大典第三十四章 劍術奇才第二十八章 高僧第五十二章 大內高手第二十七章 皇族兄弟第三十章 大明王第五十章 李興與青童第二十九章 比武前的修習第二十九章 比武前的修習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叶城县| 肇源县| 游戏| 乌兰察布市| 东乡县| 长丰县| 青河县| 克拉玛依市| 潮安县| 五河县| 蕲春县| 新竹市| 朝阳区| 洛宁县| 宿州市| 丘北县| 凤城市| 广灵县| 景泰县| 锡林郭勒盟| 南京市| 图木舒克市| 东港市| 庐江县| 惠来县| 牡丹江市| 安西县| 成武县| 佛教| 巴东县| 讷河市| 安化县| 昆明市| 巫溪县| 拜城县| 泽普县| 九龙县| 惠东县| 祥云县| 辽阳县| 资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