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章 口出狂言

想想來到東晉也已有半月。這幾日皇宮裡他的兄弟姐妹都在尚書房裡。

氣氛嚴肅,明日便是他父皇晉元帝考校他們學習成績的日子。

出乎意料地是,這次不僅僅是他們,王侯將相達官貴人的子女也一同考校。

當然,他的官配媳婦庾文君也在。

如若不是周圍人衆多,定早已上前搭訕了~

題目現場隨機,這可愁死了這幫平日一上課學習就頭昏腦脹的人。俗話說的好,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

他父皇出題每次都是靈活多變、深有寓意。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矇混過去的!

尚書房裡的書應有盡有,幾乎涵蓋了全國各地遍地的知識書籍。被選中來參加考校的,雖然他們年紀尚小,但他們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高人一等。

家族旁枝,普通百姓們平時羨慕的目光更是大大地助長了他們的傲氣。

那一個個趾高氣昂的神態在他看來十分不討喜。簡直就是封建社會世襲制度的縮版。

當然,沒人敢對他擺架子,誰叫他是世襲制度的天花板——當朝皇子呢...

這次考校,與以往略有不同。

這第一題便不是平日機械式的填寫,只聽他父皇問道:

"打仗必然會死人,殺人絕不是好事情。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最近邊境多事,朝廷正在討論征伐之事。如果能通過外交努力,實現罷戰息兵,那是最好的。對此,你有什麼好建議?"

這道題,考的是軍事加外交的問題,而且是國家面臨的現實問題。

眼下臺上這位正是張將軍之子-張軍,年齡不過十一二歲。平時耀武揚威,和三弟司馬沖走得很近。只看他神色緊張,語序混亂,對於問題的回答,似乎也沒有多少自信,但總算還是這樣結巴地說下去了。

“別國如若攻打我國,若我爲將軍,必定狠狠帶領士兵們打回去。一味通過外交調解,只會體現我方弱小。"張軍結結巴巴道。

父皇看了看張軍,朝他點了頭又搖頭,目光與周圍王丞相等人交換了一些意見,示意他先行下臺,默不作聲。

張將軍也立刻擡頭看向張軍,可是張軍這時卻羞愧的低下頭,根本不敢與他對視。其實從他的回答中也能感受到他的答案一般。

張將軍對他兒子的表現很失望,不過根據以往考校表現來看,他也早就有所準備。

下一位,禮部尚書之女-張楠。

"史之亂以來,中原地區,戰爭連綿,百姓逃散,國庫空虛。目前,國家陷入極度困境之中。但如若要百姓務農吧,大家不安心在家鄉居住生產;或加增商稅吧,人們又說稅賦過重。你有什麼好招重振我國雄風?如何走出當前的困境?

這,便更難了!

他捫心自問,答不上來。

“小女認爲,要使國家重新富裕強大起來,首先得讓城中德高望的人做出表率,樹立榜樣作用。

而且民以食爲天,首先得確保百姓不能餓肚子,只有吃飽飯有了力氣,才能幹活,一步步重建家國。"張楠不卑不亢地答道。

“甚好。”

司馬紹看他父皇滿意地向那張楠點了點頭。

不同的人理解也不一樣。當然,只要是見識淵博的人,自然能從中看出許多東西來,此女有自己的想法,可堪大用。可惜,是個女子~

......

終於輪到了司馬紹出場。

你是朕的子嗣,國家未來的支柱。朕會考校你三題,你務必仔細思慮回答。

“若有一日你爲帝,何以爲治國?”

“汝以朝之制何如?”

“左右之人可大用?”

???

他想撓頭。

面露糾結,突然想到了些什麼,狠下心,索性直言道:“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假如我做皇帝,除了享受尊貴的地位和榮光,爲民服務也是必須的責任,正如前面禮部尚書之女所說。

得先樹立榜樣,親自勞作,以身作則。這樣國民才能擁戴我!爲民排憂解難,不能袖手旁觀。需要聆聽百姓的想法心聲。”

那後面兩題該何解?

他沒有回答,環視了周圍一圈。

又重點盯了盯那幾個平日就傳聞囂張跋扈,欺凌百姓,惹得百姓怨聲載道的。

一針見血地說道:

“醜惡的血統論世襲制度。”

“武官之子將來會成爲武官。”

“文官之子未來也定會成爲文官。”

“前朝的興盛衰敗會不斷重演。往後國家永遠不會有改變。”

周圍衆人神色不一,皇帝似是讚揚又搖頭,王丞相等人也分成三撥。

一方,點頭讚揚。一方,面紅耳赤的呵斥。最後一方當然是保持中立,默不作聲。

至於我們王侯將相達官貴人的子女們全都面露錯愕目光。睜著大眼睛,不知所措。

總之,尚書房一時間各人心中好不熱鬧!

“人的命運從他們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決定好了。”人羣中,不知誰高喊了一聲,頓時靜了下來。

“那便改了這命運!”司馬紹立馬反駁。

“你跟朕來。”

......

尚書房外。

“有些客觀存在的事情就不要說出來。”

“百姓們遲早能自己感受到。”

“這些孩子遲早會成爲他們該成爲的人...”

“不”

“兒臣不願。”

“爲何?”

“兒臣不願自始至終欺騙百姓。”

司馬紹看到他父皇臉上雖然還帶著餘怒,但眼神中卻多了幾分欣慰,似乎對他的回答頗爲滿意。

"朕知道你是一個好孩子。"

皇帝拍拍自己兒子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但是如果有朝一日你若坐上高位,你必須得承認,不管是百姓還是朕,都需要一個好的榜樣。"

司馬紹沉默了許久,終於擡起了頭,堅毅地說道:"兒臣知道怎麼做了。但還請父王慎重考慮人選。''

"朕知道了。但朕心中人選,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朕不能拿這江山百姓來開玩笑。更不能用我大晉朝的未來孤注一擲,你明白嗎?”

“是,兒臣明白,兒臣先告退了。”說完司馬紹便退出御書房。

第一百四十八章 放榜二第三章 口出狂言第八十章 重回舊地第九十九章 百姓拜謝第一百一十一章 梅花爲題第一百五十一章 胡言亂語第一百五十三章 盛世太平第十章 無言以對第一百九十章 吃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式馬車第一百九十二章 校考第三十五章 取暗器第一百二十三章 打死也不去第三十七章 救援災民第一百二十八章 君子遠庖廚第七十七章 午後閒暇第一百五十四章 找地方避避第一百一十一章 梅花爲題第七十七章 午後閒暇第二十八章 朝堂公審第一百八十一章 小人書第十六章 屋內有人第六十章 尋陽公主第一百一十八章 恐嚇青年第一百四十九章 勝在何處第七十九章 清明娛樂第五十九章 情不自已第一百五十八章 初心第一百六十五章 嘴上痛快第一百七十四章 楹聯詩詞第一百七十一章 識字算數第八十一章 大婚之日第一百四十一章 參加科考第九十五章 高價出售第五十四章 初來彭城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業典禮第六十一章 慶功喝酒第三十二章 吃火鍋咯第一百二十六章 有的是法子第一百九十一章 無題第一百八十五章 怪病第一百二十七章 花車巡街第五十七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三十三章 以後不可以這樣了第五十八章 一本正經第一百五十五章 置身事外第五十六章 提前踩點第五十七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六十八章 給機會第一百四十章 說胡話第四十六章 狩獵祭典第八十章 重回舊地第一百一十二章 製作脆皮鴨第一章 初來乍到第兩百零二章 戰(三)第四十章 有條不紊第四十六章 狩獵祭典第六十四章 一夜無眠第六十一章 慶功喝酒第十一章 心煩意亂第九十六章 分紅收益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鵝第八章 不見長安第四十三章 城中奇事第一百九十三章 梭子蟹第一百七十章 拜師宴第一百四十二章 參加科考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式馬車第六十三章 冬日聽戲第四十二章 庾家拜年第九十四章 合作販鹽第一百二十四章 消除隔閡第一百四十一章 參加科考第六十七章 大發善心第七十三章 寵物理髮第八十二章 春宵一夜第九十六章 分紅收益第三十六章 店裡鬧事第九十章 收編人馬第一百三十三章 以後不可以這樣了第十章 無言以對第二十一章 遭遇打劫第二十一章 遭遇打劫第一百六十八章 給機會第七十二章 染上風寒第七章 心想事成第四十二章 庾家拜年第一百五十二章 彈劾第一百七十三章 醒酒第一百六十一章 偶遇父皇第一百七十二章 相馬比馬第八十五章 正式開業第一百一十九章 挑撥離間第二十六章 慘遭背鍋第七十章 日常一天第二十四章 龍鳳令牌第八章 不見長安第一百五十章 金鑾殿上面聖第一百一十章 四季爲題
第一百四十八章 放榜二第三章 口出狂言第八十章 重回舊地第九十九章 百姓拜謝第一百一十一章 梅花爲題第一百五十一章 胡言亂語第一百五十三章 盛世太平第十章 無言以對第一百九十章 吃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式馬車第一百九十二章 校考第三十五章 取暗器第一百二十三章 打死也不去第三十七章 救援災民第一百二十八章 君子遠庖廚第七十七章 午後閒暇第一百五十四章 找地方避避第一百一十一章 梅花爲題第七十七章 午後閒暇第二十八章 朝堂公審第一百八十一章 小人書第十六章 屋內有人第六十章 尋陽公主第一百一十八章 恐嚇青年第一百四十九章 勝在何處第七十九章 清明娛樂第五十九章 情不自已第一百五十八章 初心第一百六十五章 嘴上痛快第一百七十四章 楹聯詩詞第一百七十一章 識字算數第八十一章 大婚之日第一百四十一章 參加科考第九十五章 高價出售第五十四章 初來彭城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業典禮第六十一章 慶功喝酒第三十二章 吃火鍋咯第一百二十六章 有的是法子第一百九十一章 無題第一百八十五章 怪病第一百二十七章 花車巡街第五十七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三十三章 以後不可以這樣了第五十八章 一本正經第一百五十五章 置身事外第五十六章 提前踩點第五十七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六十八章 給機會第一百四十章 說胡話第四十六章 狩獵祭典第八十章 重回舊地第一百一十二章 製作脆皮鴨第一章 初來乍到第兩百零二章 戰(三)第四十章 有條不紊第四十六章 狩獵祭典第六十四章 一夜無眠第六十一章 慶功喝酒第十一章 心煩意亂第九十六章 分紅收益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鵝第八章 不見長安第四十三章 城中奇事第一百九十三章 梭子蟹第一百七十章 拜師宴第一百四十二章 參加科考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式馬車第六十三章 冬日聽戲第四十二章 庾家拜年第九十四章 合作販鹽第一百二十四章 消除隔閡第一百四十一章 參加科考第六十七章 大發善心第七十三章 寵物理髮第八十二章 春宵一夜第九十六章 分紅收益第三十六章 店裡鬧事第九十章 收編人馬第一百三十三章 以後不可以這樣了第十章 無言以對第二十一章 遭遇打劫第二十一章 遭遇打劫第一百六十八章 給機會第七十二章 染上風寒第七章 心想事成第四十二章 庾家拜年第一百五十二章 彈劾第一百七十三章 醒酒第一百六十一章 偶遇父皇第一百七十二章 相馬比馬第八十五章 正式開業第一百一十九章 挑撥離間第二十六章 慘遭背鍋第七十章 日常一天第二十四章 龍鳳令牌第八章 不見長安第一百五十章 金鑾殿上面聖第一百一十章 四季爲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祁门县| 泰兴市| 宜川县| 沛县| 文山县| 吕梁市| 汶上县| 无锡市| 都兰县| 兴义市| 湾仔区| 邳州市| 隆昌县| 大方县| 墨竹工卡县| 汕头市| 海伦市| 舞钢市| 邯郸市| 铁岭市| 明水县| 科技| 沁水县| 盱眙县| 弥渡县| 乡城县| 扎兰屯市| 永和县| 蚌埠市| 博乐市| 华宁县| 芷江| 蓝田县| 建湖县| 和平区| 车致| 福海县| 六安市| 东城区| 英德市| 南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