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六十八章 給機會

七日之後的招考,天空不作美,斷斷續續下起了小雨。

書院之中,有官兵看守,這考試的戒備堪比科舉。

考生們一一進入考場,李二牛拿了考牌入內坐定後,卷子發下,攤在桌案上了。

李二牛坐下後,即奮筆疾書開始答題。

司馬紹立於考場上看著下面答題的考生,心底也是尋思。

這題有經策,史策,時務策之分,過去科舉的策問都是經策,時務策,很少有史策。

時務策考的是讀書人對天下民隱,政事利弊的見識與才能。

史策就是測試考生對史書的修養,以及審時度勢。

但就是司馬紹出的第一道史策,就被衆監考一致認爲太難了,並告訴司馬紹這一道題不說這些考生,就算是有學問的人裡也沒有幾個人可以答得出來的。

這一道題題目是如何對待百姓。

比如老子的“無爲而治”,很多人就會問在老子的思想中,應該如何對待百姓?

其實就是對百姓好,不要增加稅收,讓百姓可以順應自然去發展,這樣才能使得國家得到最好的突破。

所謂的“無爲而治”並不是什麼都不管,而是說不要去破壞大自然,要在大自然發展的基礎上去順應天意發展,古代很多時候就是強行開採大自然,導致受損了很多,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百姓的生活一天不如一天,這是君王的決策失誤,所以一定啊喲順應天意,簡單說就是現在的季節該幹什麼就幹什麼,不要想著去做違背季節的事,這些都會導致大自然被消耗很快,最後得到的效果也是非常差的,給百姓更好的生活,不要增加稅收等。

對於大部分讀書人而言,這等民心大事不是他們以前該煩的,也沒法管。

人微言輕,就算明白了,但這文章怎麼寫,如何寫,也是很難辦啊。

所以衆人見司馬紹出這一道題時也是搖頭,這哪裡是在選拔讀書人,這是在搞事情。

寫重了,詆譭帝王說不得獲得個文字獄,寫輕了,百姓們饒不了他們。

面對衆人如此反對,司馬紹卻是堅持,爲國舉纔不在於多,最重要是得精,上萬名學生裡只要有一二能合乎他的心意就已經足夠了。

不過司馬紹還是考慮衆人意見將第二道題難度下降,甚至第兩題也是放低標準。

一日考完,提前交卷的讀書人很多。

司馬紹將收上來的卷子一看,大多數人都是將兩道策問題空了不做,當然亂答一氣的也有不少。

兩道策問題答得好的,特別是最後一道能答得上的,是少之又少。

兩日後,成才書院內。

兩百名篩選出來的書院弟子站在堂下,他們既是緊張又是興奮,只要過了這一關就是書院弟子了。

然後他們一一地被喚入堂上。

堂上掛著一副孔聖畫像,司馬紹坐主位,林風、許魏然等人都是分坐左右。

緊接著一名考生進入堂上。

許魏然道:“汝當堂默寫這一次招考裡策問題第一道‘如何對待百姓’,便寫便答話?!?

這名考生一愕隨即道:“學生有些不記得了?!?

許魏然面色一沉道:“才考得兩日就不記得了?莫非是替考的嗎?”

那名考生色變道:“學生記起來了,記起來了。”

這名考生走到案前,案前筆墨都已備好。

一旁林風問道:“汝是哪裡人?”

“建康城本地人士。”

“現在可有功名?”

“無?!?

“家中兩代履歷?”

“家父曾經商......”

問完話後,對方苦笑道:“倉促間記起來了些許,若是有遺忘了些,還請見諒?!?

侍衛上前收了卷子交給林風,司馬紹、許魏然兩人過目。

林風看後率先道:“你此卷與原卷相較基本相吻合?!?

那人剛露出喜色,卻見林風道:“筆跡與原卷也相似,顯然這書寫原卷的人刻意模仿過你筆跡,但筆跡易仿,筆觸輕重卻有些不甚相同?!?

那考生當即道:“學生冤枉啊……”

司馬紹拿過卷子接著道:“你方纔說你父親曾經商,但我命人調查過你的身份背景,你父親未曾經商,而是旁府下的縣官?”

那考生頓時汗如雨下。

許魏然一拍道:“你還敢撒謊嗎?”

那考生如搗蒜般磕頭道:“饒命,殿下饒命!”

許魏然冷笑一聲道:“汝竟敢在太子殿下面前妄圖僥倖過關,如此之人就算爲官也是奸官,朝廷如何用你?本考官現革去你的功名,再發回原籍發落!”

那考生整個人癱在地上,然後被侍衛拖走。

堂下的考生不知堂上發生了何時,但見大門一開,方纔還躊躇滿志的考生就如死狗一般的被拉出來,頓時都是嚇了一跳。

堂上,一名考生將卷子交上,司馬紹,林風,許魏然看了此人原卷低聲議論一番。

然後司馬紹道:“你叫徐南?”

下面的考生道:“學生正是?!?

司馬紹道:“你讀書幾年了?”

徐南道:“學生學文十年了?!?

司馬紹道:“現在是何功名?”

“學生慚愧,之前科舉已是第兩次落第?!?

司馬紹與許魏然交換眼色,然後點點頭道:“考場上沒有一帆風順的,以你的文章不怕沒有機會。”

徐南露出驚喜之色,司馬紹笑道:“你先在本書院就學吧,暫定爲旁聽生,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許魏然撫須道:“一切依殿下爲主。”

徐南聞言已是忍不住喜極而泣,他拭淚後強自鎮定地道:“學生多謝太子殿下,多謝各位大人?!?

司馬紹笑了笑道:“雖取你爲旁聽生,但本書院每月月頭月尾兩考以定名次。若你不求上進,也可從旁聽生名額裡被踢出學院,你要好生用功,不要辜負了你的文章?!?

“是,學生定然牢記太子殿下之言,不辜負各位大人的賞識?!?

徐南退下後,許魏然笑著對司馬紹道:“此人文章有大家氣象,卻不知爲何無伯樂賞識,恭喜殿下慧眼識珠得此人才啊!”

林風道:“不錯,此人文理俱佳,但是策問稍弱了一些,不過旁聽生足以勝任。”

司馬紹也是很高興,不過面上卻淡淡地道:“話是如此說,也要看他今後如何了。”

考生篩了約莫兩分之一,此時已經過午了,衆考官停止面試,在堂上用飯。

衆人吃過午飯,然後繼續面試考生。

此時入取名額已是用了一半,最後僅剩下一百五十名名額了。

書院裡給這些考生供有茶水,卻沒有給飯食,李二牛站在那,餓得是飢腸轆轆,頭暈眼花。

按道理來說,一頓午飯不吃也不至於如此。

但是他因爲家貧根本無力住在都城裡,所以之前的報名,招考,以及今日的面試都是一大早就從家鄉里出發走到城中的成才書院。

今日天沒有亮,他在家中喝了兩大碗清湯寡水的米粥,然後啓程。

徒步走了近一上午到了成才書院時,肚子裡那些米粥早就消化得淋漓至盡,現在又在書院裡等了大半日,故而餓得是眼冒金星,只好討茶水喝來充飢,結果是越喝越餓。

“李二牛!”

但見堂上喚他的名字,李二牛強打精神走進了講堂。

但見講堂上兩位考官面對自己而坐,一人乃太子殿下他是見過的,其餘二人他都是不識,但料想能與司馬紹同坐身份定然不低就是。

除了司馬紹,其餘二人都是神色威嚴,左右考官也是上下打量著自己。

李二牛感覺到氣氛裡有幾分凝重的意思。

這時候一名考官讓他坐下默寫策問題第一道‘如何對待百姓’。

這道題李二牛兩日前答過,故而毫不猶豫地寫了下來。

但是他沒有吃飯,落筆時手一直在發抖。

上面的考官不容他思索當即問他履歷出身。

李二牛提及自己是米縣人,似乎是不好意思,又垂下頭。

一會功夫文章寫完交了上去。

這時一名考官將他的卷子看了一會道:“你這筆跡扭扭歪歪,與兩日前原卷判若兩人,這是何故?是否替考?”

對方神色皆厲,李二牛道:“學生……學生餓了一日,手上發抖,故而寫來有氣無力?!?

“哦?餓了一日?方纔幾位考生也是餓了半日,怎麼他們都沒有發抖,就你發抖?你這番說辭誰信?”

李二牛一時不知從何說起,難道要將他早上喝得米粥說起嗎?.

他自己家貧自卑,故而難以啓齒,於是垂了下頭。

“你不用著急,或許另有別情。”這時司馬紹開口了。

司馬紹手持對方卷子道:“我看過你的文章,你的五經題答得甚是一般,說實在話,遠遠談不上出類拔萃,別說在這入取的百名內,就是落選之人中答得比你好的,也是大有人在。我問你讀書幾年了?”

李二牛聽了司馬紹的話心一點點的下沉,最後答道:“學生讀書兩年有餘了?!?

司馬紹道:“難怪我看文章雖甚是生疏,料想是讀書日短的緣故。你的文章裡沒有精妙的語句,空篇大白話,將來若能下苦功,未必不能成器?!?

說到這裡,堂上衆人都是佩服起司馬紹的眼光來。

其實李二牛此卷大多數人認爲是不能入選的,但是司馬紹卻力排衆議,認爲是對方從文時間短的緣故,將來的成就定然比那些已經用心打磨過,潛力被挖掘乾淨的考生強,所以就讓他入了面試名單。

“但是...”突然一名考官突然言道。

李二牛心底一緊,卻見考官中未說話的人言道:“本書院入取是以策問定高下,你的五經題答得勉強,但殿下也是看在你將來可造就的份上,但是你的策問題卻有些問題?!?

“本考官問你,你既是纔讀了兩年書,四書五經都沒有琢磨通透,怎麼史策裡這算待民之論卻答得如此精彩,能入我等之眼不到數十卷,而你就是其中之一,以你五經題的功夫,我不得不懷疑你這策問是由他人代寫的!”

聽對方這麼說,李二牛連忙道:“學生沒有,學生絕無請人代考!學生自家貧,怎麼會有錢請人替考呢?”

“那麼這道這道待民之論是怎麼回事?”

李二牛道:“回稟各位考官,學生正好讀過這篇類似的,這篇和王相著作的書刊裡不甚相似。學生曾借人書讀過。”

此言一出,衆人都是搖頭,但見許魏然道:“你說你家貧我信,求學勉強我也信,但是王相的書刊,你又怎麼會有這人脈去讀?”

“考完將題目查個通透不難,但要說考前湊巧讀到,本提學就不信了。

本考官很是懷疑你是替考的,念在你是初犯,年紀又小,只要承認你舞弊之事,本提學可以不將你拿至官府發落!”

李二牛此刻焦急得滿臉通紅,書籍正好是他從隔壁村那落第的秀才那借來讀的。

那秀才知道李二牛喜歡讀書,就將自己的書刊借給他讀。

但別人又怎麼知道內情?

這時一人喝道:“若再不說實話,就去見官!”

李二牛低著頭道:“學生確實沒有人替考,學生是從隔壁村一位秀才那借了書刊來讀的?!?

對方搖頭道:“還在扯謊!你這麼說有何爲據?”

李二牛雙手攥得緊緊的,沉默無言。

此刻面對對方的逼問,當時請教他人時的窘迫,種種辛酸只有自己知道,如何與人道來。

此刻他百般情緒都涌上心中,堵住胸口難以宣泄。

卻見李二牛擡起頭,所有委屈到了嘴邊時,但見他深吸了一口氣:“我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羣書?!?

少年的聲音迴盪在崇正講堂上,對方一面背一面流淚,但聲音卻沒有停頓。

衆人當然知道這少年不是出口成章,少年所背是宋濂年少時求學的經歷。

說到這裡,李二牛已是泣不成聲,滿堂之人都是默然。

而司馬紹離席而起走到李二牛面前,從袖中取了一手帕遞之。

李二牛向司馬紹一揖,接過手帕哽咽地道:“學生口拙,只好借先賢之口辯白,還請解殿下、各位大人諒解?!?

司馬紹點頭道:“你暫且迴避?!?

李二牛退出後,那考官道:“我還是堅持己見,畢竟以四書五經而論他尚有不足,策問再好也不能破了規矩。”

司馬紹看向旁人,若是旁人一齊反對,他也不好再取李二牛,只能另給他機緣。

卻見林風道:“常有人道,近年來出身貧寒讀書人越來越難出頭。但富貴之家縱生來錦衣玉食,有名師指點。貧賤出良才,自古雄才皆出於寒門!本人以爲書院不妨給貧寒學子一些機會。”

司馬紹聞言欣然道:“我與你所見略同。”

第五十六章 提前踩點第十六章 屋內有人第兩百零二章 戰(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萬事俱備第一百三十五章 耍流氓第五十三章 和好如初第一百四十八章 放榜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人固有一死第一百二十八章 君子遠庖廚第一百五十一章 胡言亂語第一百七十二章 相馬比馬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人初見第四十四章 婚期將近第一百八十四章 簡簡單單吃頓飯第一百三十章 碼頭夜談第一百七十七章 戲苑聽曲第一百七十一章 識字算數第四章 元宵晚會第十五章 長安醉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業典禮第九十九章 百姓拜謝第二十二章 借刀殺人第一百零三章 鹹魚生活第四十二章 庾家拜年第一百六十三章 選好院址第一百零一章 關押大牢第七十九章 清明娛樂第五十九章 情不自已第兩百零四章 戰(五)第二十六章 慘遭背鍋第八章 不見長安第一百一十九章 挑撥離間第五十二章 劫富濟貧第一百七十二章 相馬比馬第一百六十一章 偶遇父皇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人初見第四十八章 似曾相識第五十章 兩人初見第一百四十二章 參加科考二第八十四章 準備就緒第一百一十七章 煽動百姓第一百八十六章 解決第一百九十五章 鹽第七十八章 給點顏色瞧瞧第九十八章 解決疫情第一百零二章 行冠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人初見第一百零五章 晚間吃魚第八十七章 拭目以待第一百三十六章 開業大酬賓第一百九十三章 梭子蟹第四十八章 似曾相識第一百八十一章 小人書第一百五十章 金鑾殿上面聖第七十八章 給點顏色瞧瞧第一百二十一章 看上臉皮厚了第八十一章 大婚之日第一百三十七章 試探第一百九十九章 戰前準備第兩百零三章 戰(四)第一百六十三章 選好院址第一百一十一章 梅花爲題第六十三章 冬日聽戲第一百九十五章 鹽第一百二十章 遭嫌棄了第六十七章 大發善心第一百五十七章 人固有一死第二十一章 遭遇打劫第一百五十七章 人固有一死第一百零二章 行冠第十八章 送個禮物第三章 口出狂言第一百九十二章 校考第十四章 蝗災來襲第一百三十三章 以後不可以這樣了第七十四章 及笄禮畢第九十三章 累並快樂著第九十章 收編人馬第一百七十四章 楹聯詩詞第一百二十三章 打死也不去第兩百零一章 戰(二)第五十一章 惡人鬧事第一百七十四章 楹聯詩詞第一百五十章 金鑾殿上面聖第五十七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二十七章 花車巡街第一百八十一章 小人書第一百七十九章 以梅爲題第一章 初來乍到第七十二章 染上風寒第兩百零四章 戰(五)第二十九章 杏花盛開第四十六章 狩獵祭典第三十六章 店裡鬧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被針對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梭子蟹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人初見第五十章 兩人初見第三十七章 救援災民
第五十六章 提前踩點第十六章 屋內有人第兩百零二章 戰(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萬事俱備第一百三十五章 耍流氓第五十三章 和好如初第一百四十八章 放榜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人固有一死第一百二十八章 君子遠庖廚第一百五十一章 胡言亂語第一百七十二章 相馬比馬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人初見第四十四章 婚期將近第一百八十四章 簡簡單單吃頓飯第一百三十章 碼頭夜談第一百七十七章 戲苑聽曲第一百七十一章 識字算數第四章 元宵晚會第十五章 長安醉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業典禮第九十九章 百姓拜謝第二十二章 借刀殺人第一百零三章 鹹魚生活第四十二章 庾家拜年第一百六十三章 選好院址第一百零一章 關押大牢第七十九章 清明娛樂第五十九章 情不自已第兩百零四章 戰(五)第二十六章 慘遭背鍋第八章 不見長安第一百一十九章 挑撥離間第五十二章 劫富濟貧第一百七十二章 相馬比馬第一百六十一章 偶遇父皇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人初見第四十八章 似曾相識第五十章 兩人初見第一百四十二章 參加科考二第八十四章 準備就緒第一百一十七章 煽動百姓第一百八十六章 解決第一百九十五章 鹽第七十八章 給點顏色瞧瞧第九十八章 解決疫情第一百零二章 行冠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人初見第一百零五章 晚間吃魚第八十七章 拭目以待第一百三十六章 開業大酬賓第一百九十三章 梭子蟹第四十八章 似曾相識第一百八十一章 小人書第一百五十章 金鑾殿上面聖第七十八章 給點顏色瞧瞧第一百二十一章 看上臉皮厚了第八十一章 大婚之日第一百三十七章 試探第一百九十九章 戰前準備第兩百零三章 戰(四)第一百六十三章 選好院址第一百一十一章 梅花爲題第六十三章 冬日聽戲第一百九十五章 鹽第一百二十章 遭嫌棄了第六十七章 大發善心第一百五十七章 人固有一死第二十一章 遭遇打劫第一百五十七章 人固有一死第一百零二章 行冠第十八章 送個禮物第三章 口出狂言第一百九十二章 ???/a>第十四章 蝗災來襲第一百三十三章 以後不可以這樣了第七十四章 及笄禮畢第九十三章 累並快樂著第九十章 收編人馬第一百七十四章 楹聯詩詞第一百二十三章 打死也不去第兩百零一章 戰(二)第五十一章 惡人鬧事第一百七十四章 楹聯詩詞第一百五十章 金鑾殿上面聖第五十七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二十七章 花車巡街第一百八十一章 小人書第一百七十九章 以梅爲題第一章 初來乍到第七十二章 染上風寒第兩百零四章 戰(五)第二十九章 杏花盛開第四十六章 狩獵祭典第三十六章 店裡鬧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被針對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梭子蟹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人初見第五十章 兩人初見第三十七章 救援災民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沁水县| 买车| 石狮市| 镇巴县| 溧水县| 金湖县| 江永县| 时尚| 沽源县| 武冈市| 鹰潭市| 乐平市| 德化县| 花莲市| 敖汉旗| 拜城县| 武强县| 宝鸡市| 鲁甸县| 开鲁县| 土默特左旗| 绥阳县| 虹口区| 石阡县| 错那县| 临沂市| 景洪市| 马边| 哈尔滨市| 伊宁县| 徐州市| 南漳县| 博兴县| 通化市| 措美县| 横山县| 赫章县| 洛阳市| 宁海县| 堆龙德庆县| 将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