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64章 監國

月明星稀,宮中燈火璀璨如白晝,偌大的皇城內,一列又一列的禁軍侍衛手持刀槍,盡忠職守的巡視著。

往來的宮女太監皆是輕手輕腳,大氣不敢出,宮裡的事情他們大抵也是知道些,都生怕不小心碰到那暴風驟雨,平白無故的受了責罰。

紫宸殿前,跪諫了多日的朝臣已經沒了蹤跡,傍晚時,一道聖旨從殿內傳出,尚書省的左右射僕被調入門下省,做起了有名無實的門下侍中,其他之人不是派入到閒職衙門,就是扣罰俸祿。

聖旨一出,頓時讓那些抱著以死相諫的大臣們面色如土,他們之所以敢衝撞大宋天子的臉面,便是料到了不會遭受責罰。

倘若真的惹起了聖怒,大不了,以死相諫,還能博個清名傳世,但如今,官家忍讓了數日後,輕舉起棍子,卻重重的落了下來。..

而這一擊,正是擊在了這些文臣的七寸要害之處,他們可以不要性命,但是這官位卻是辛苦了多年,摸爬滾打才得來的,轉眼間就易於他人,頓時,跪拜在紫宸殿前的不少人眼前一黑,暈死了過去。

可這些,在朝堂上半絲的震動都沒引起,因爲片刻之後,又是另一道聖旨傳出,大宋官家竟然要御駕親征。

頃刻間,朝野上下沸騰了,武將倍受鼓舞,歡喜異常,文臣言官有了前車之鑑,即便心中有些不滿,但又有誰敢在這時候,挺身而出再次諫言,將自己推到風口浪尖上?

一時間,盡是出兵北伐的擁護之聲,只是御駕親征傳出,也讓有些人心中生出了擔憂。

紫宸殿內燈火通明,趙光義一臉陰沉的坐在高臺之上,高臺之下立著十數人,分別是趙廷美、趙德昭叔侄以及身居要職的朝中重臣。

在他們之中,一身硃紅的楊延昭低著頭,很是卑微站在最後面,可在高臺上的趙光義眼中,卻顯得尤爲的醒目。

“好了,諸位愛卿,不必多言,朕心意已決,發兵北上,御駕親征討伐契丹。”

趙光義語中的堅決容不得人有半點的反對,滿帶威嚴的目光在衆人身上掃過,停頓了片刻,終於道出了最爲關鍵的事情。

“契丹與我大宋不合已久,多年騷擾我邊關,甚至越關而入,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這次,朕御駕親征必定要踏平它那彈丸之地,只是征戰在外,後方不可亂,所以這還需聽聽諸位愛卿的意見。”

話音落下,下首的趙廷美等人雖然心中早已經在揣測此事,但聽到這句話,還是面面相覷,做出了驚訝之色。

“官家說得極是,臣弟也是如此覺得,後方不穩,則前線必亂,官家若是要御駕親征,汴梁城內自是要留有主持大局之人。”

最先說話的是趙廷美,似乎話語對趙光義所言極爲贊同,但卻未提出何人來坐鎮汴梁城,似乎其中暗藏中某種玄機,倒是顯得極爲巧妙。

“契丹與我大宋之戰不可避免,若是此次能一勞永逸,也是安康社稷的一件大功德,所以老臣等自當是盡全力以解官家之憂。只是太子年幼,監國一事還需官家謹慎爲之,老臣不敢妄言。”

聽著這聲音,楊延昭擡首看了一眼,果然如他所料,是趙普,他這話說的很是委婉,但也確實支出了眼下的癥結所在。

身爲太子的趙元佐年方一十有四,雖心性成熟了不少,但依舊還是個孩提童子,怎能主持國家大事?

所以,必須得有輔佐之人,而這,自然是要有高臺上的正主,趙光義來定奪,也或許,他的語中有著另一層的深意,監國由年幼的趙元佐來做並不合適,不過這是不是自己多想了,楊延昭也不是很清楚。

他只能默默的站著,不作聲,也不表露出任何的神色來,因爲直到現在,楊延昭也不清楚趙光義爲何留下他一個不入流的小官,來聽著這些關乎江山社稷的大事。

而殿中的其他人,也似乎沒有因楊延昭的存在感到驚訝,一時間,他竟像是個被忽略的人,不過這也是眼下楊延昭心中最爲想要的。

做個旁觀者。

“官家聖明,監國一事關係大宋安危,當由東宮太子爲之,既然太子年歲尚輕,臣推薦由祁國公王大人,翰林學士李大人,太子少保趙大人三人聯合輔助,如此,遇事也能有著商量,不會無故生出事端來。”

趙德昭緩緩的說著,但是他的話卻讓其他人心中很是震驚,但是須臾便釋然了。

這是先帝的遺脈在求自保,先前趙廷美可以有膽識的不提監國之人由誰在擔當,或許心中有著某種的盤算,但是趙德昭卻沒有這個底氣,看著他臉上無比認真而又真誠的模樣,一旁曾經跟著太祖的舊臣不免暗自一陣唏噓。

“臣贊同所說燕王。”

吏部尚書盧多遜出言附和道,之後,其他的朝臣也是紛紛點首,這時,趙光義才鼻子發出輕哼,開口說道,“即便如此,便準了燕王所奏,由太子監國,王愛卿、李愛卿和趙愛卿輔政,若是有膽敢生事的魑魅魍魎,可先斬後奏!”

目光,冷若寒冰;語中,滿是殺機。

“臣等緊遵聖諭。”

最主要的事情定下之後,又作了其他的商榷,一直到了亥時衆臣子才退出紫宸殿,而這期間,楊延昭完全便是個看客,一字未說,就那樣的靜靜的看著。

紫宸殿外,趙廷美等人拱手道著別,三三兩兩的說著之前的事情,不過在離去之時,都別有意味的看了楊延昭一眼。

似乎,要通過這一眼來看清楚始終沉默的他心中究竟在想著什麼。

這些,楊延昭都裝作未瞧見,與諸位王公大臣行著禮,待他們離去後,擡首望了望天,墨染蒼穹,銀月如鉤,不由得低聲道了一句,“看來明天是個好天氣。”

晚風吹過,不知不覺,已經到了十月天,風中帶著絲許的清冷,讓楊延昭頓時清醒了許多,看著宮闕閣樓間閃爍的燈火,不禁更加惦掛起八妹,心中一股難以抑制的急切生了出來,當下大步的往著宮外走去。

“前面可是小楊大人?”

在一回廊處,聽到身後有呼喚聲傳來,轉過頭,卻見一個青衣內侍,名爲夏雨,自洪籌去了閩南,便是此人在東宮當值,楊延昭近來時常去給趙元佐授課,與他倒是極爲的相熟。

那夏雨見到楊延昭轉過頭,忙跺了跺腳,讓站久發麻的腳恢復過來,這才小跑上前,臉上堆滿笑意,“楊大人,總算是等到你了,太子他讓小的在這候著,說是請大人到臨華宮一敘。”

點了點頭,跟著夏雨的身後,待到了臨華宮前,趙元佐早就在門口等待,待見到楊延昭,眉梢間露出了歡喜之色。

將左右散去,進了殿內,趙元佐忙將楊延昭拉倒桌邊,那裡,擺著衆多的瓜果餅酥,他一邊倒著茶水,一邊笑著道,“楊師在父皇身邊怕是連晚膳都沒有用,這裡只有些零嘴兒,楊師權當對付下。”

聽他這麼一說,楊延昭倒也覺得腹中有些飢餓,當即也不客氣,隨手拿了餅酥吃了起來。

“楊師,請用茶。”

一旁,趙元佐遞來一杯清茶,香氣盈溢,只是楊延昭本就口渴,也不去做那細細品嚐,徑直的大口飲完。

似乎很少見到楊延昭這般大快朵頤,全無往日謙和文雅的模樣,趙元佐不禁偷笑起來,又是勤快的給他倒滿了茶水。

一連吃了三塊餅,這才覺得肚子舒服了許多,端著茶盞,淺淺的抿了一口,楊延昭看了眼臉上有些侷促的趙元佐,咧開嘴笑著道,“太子殿下有事便直說吧,如此忸怩,卻像個小娘子似得。”

聽得這句話,趙元佐白皙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的紅色,尷尬之下,挺了挺胸,用眼睛斜了斜楊延昭,“楊師,元佐可是堂堂的男子漢,這打趣的話我可是不愛聽。”

見他稚嫩的臉上故作出的憤慨之色,楊延昭不由得笑了,之前,爲了減少是非,他刻意的疏遠著趙元佐,但聽過羅氏女講過書院遇刺後醫官院發生的事情,便對這年幼的東宮太子發生了改觀。

這一世,顛沛流離,楊延昭也算是對人生有了感悟,富貴乃是身外之物,能有則有,不必強求,但是親情友情卻成了他的逆鱗,任何人都觸碰不得。

而如今,趙元佐用他真誠打動了楊延昭,就成了自己人,所以,對於這個年紀尚輕,卻處在危機四伏之中的太子,自然不會袖手旁觀,哪怕是要捲進世上最爲駭人的宮廷算計,皇權爭鬥,楊延昭也會竭盡全力來護住這年少的太子爺。

“說罷,這個時辰你太子爺不在燈下勤加苦讀,喚我這個奔波一日的苦命人來有何吩咐?”

趙元佐臉上慷慨激昂的模樣頓時沒了蹤跡,雙眼中滿是擔憂,十指絞在一起,良久,才低聲道出了心裡話,“聽說父皇要御駕親征,所以問問楊師,我能不能隨駕而行?”

“作爲東宮太子,你覺得呢?”

趙元佐低下頭,沉思了許久,搖了搖首,低聲喃語道,“楊師說得對,想來父皇也不會同意我一道帶兵北上的。”

臉上似乎有些失落,停頓了片刻,趙元佐又是問道,“那這汴梁城該由誰主持大局?”

聞言,楊延昭竟端著茶杯癡笑了好一會,似乎聽到了一句好笑的話來,在趙元佐有些不知所措時,才輕聲應道,“你覺得呢太子爺?”

和剛纔的作答如出一轍,但趙元佐卻又陷入了沉思,寂靜的臨華宮內,晚風穿過朱紗窗,搖曳著那橘黃的燈火。

“楊師,我行麼?”

低低的話語中有些疑惑,有些緊張,更多的卻是擔憂,擡起頭,趙元佐望著楊延昭,眼中竟有恐懼之色。

“啪!”

一聲清脆驚散了臨華宮內的沉寂,也將趙元佐嚇了一跳,有些不知所措的望著冷著臉,將杯盞重重放在桌上的楊延昭。

“哼,你爲何不行?作爲大宋朝的東宮太子,便沒有什麼不行之事,元佐,你要記住,日後你是大宋的主人。”

這句話,聲音很低,但楊延昭那副從未出現過的認真表情讓趙元佐猛然的心一驚,臉色逐漸變得堅定起來,雙手握緊成拳,很是認真的說道,“楊師說得對,學生定當銘記於心。”

但是須臾,又像是想起了什麼,他的眼中出現一絲的忐忑,猶豫了片刻,才弱弱的問道,“楊師,你會留在汴梁麼?”

感覺到趙元佐目光中的期冀之色,楊延昭眉頭皺了皺,如實的說道,“這個還真清楚,畢竟官家的心思不是常人可以揣測的。”

眼下,楊延昭他雖然是從五品的翰林侍講,但是從近來趙光義尋他次數越發的多了來看,還真說不準就被帶到了前線去了。

見趙元佐再次出現緊張之色,楊延昭不由得起身在他肩頭拍了拍,“元佐,歷來皇家多磨難,所以雖然你還年幼,但必須得如你之前所說,要做一個堂堂的男子漢。這次監國,其實也是一次歷練,官家給你留了趙太保,李學士,祁國公來輔佐朝政。前二人平日裡給你授課,元佐自然明白他們的本事,有這三位朝中老人在,想來也不會生出亂子。”

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趙元佐的多了幾分自信,“學生明白了,可是楊師,若是出現了禍亂,該聽誰的意見?”

“祁國公,王溥。”

沒有絲毫的猶豫,楊延昭輕輕的說道。

第37章 劫後餘生第10章 風波第382章 林中秘事第111章 南北第200章 剿殺巫教第245章 茶肆 三人第112章 禽獸無爭第51章 闌珊燈火有貴人第183章 花姑第162章 禪葉第136章 又見故人第257章 甦醒第129章 對燈謎第73章 醍醐灌頂第229章 御氣之境第172章 隻身行第147章 流水落花第177章 治病施恩第109章 情愫第161章 李煜的遺物第194章 接管福建路第330章 攔路劫匪第278章 破敵之計第38章 質子第342章 趙家兄弟的態度第235章 珍卷第26章 做買賣第57章 歸宋(一)第213章 往昔何在第167章 前朝之女第290章 困鬥第39章 臨行前夕第375章 雞犬升天第258章 朝野局勢第139章 山谷清幽第201章 巫合之衆第39章 臨行前夕第373章 謀定而後動第99章 弱兔搏猛虎第198章 心結開第251章 瘦馬再現第343章 我若爲王,決不負卿第3章 兄弟第43章 晉陽城第123章 長劍,女人第189章 林默娘的決定第53章 我從晉陽來第274章 拔營出擊第386章 殿前試第94章 山下,茅屋第271章 鎮西軍第258章 勸反第135章 避而遠之第32章 陌刀衛第160章 一代風流滿寂寥第386章 殿前試第305章 秋月風情第81章 被禁足的何小胖第152章 與衆不同的長槍第51章 闌珊燈火有貴人第108章 根不離土第318章 故人第110章 宴滿成四人第256章 時局第294章 上京城第126章 大難不死第147章 流水落花第296章 你終究是我大遼的人第49章 逼反,殺契丹第181章 入主興化城第296章 你終究是我大遼的人第162章 禪葉第114章 同居一院第85章 解試幕後第255章 血濃於水第261章 滿城盡是殺聲一片第87章 遠行第14章 羅氏女(二)第169章 林默娘第139章 山谷清幽第119章 大宋歌壇璀璨新星第212章 送銀子第318章 故人第95章 華山之巔第15章 夜相尋第297章 腐女OL第256章 時局第136章 又見故人第208章 久旱逢甘霖第302章 被殃及的池魚第73章 醍醐灌頂第139章 山谷清幽第271章 鎮西軍第264章 監國第336章 元佐生情絲第157章 名利雙收第380章 鳥盡弓藏第340章 古道瘦馬大乘境第316章 再見蕭綽第247章 意料之外的最高價
第37章 劫後餘生第10章 風波第382章 林中秘事第111章 南北第200章 剿殺巫教第245章 茶肆 三人第112章 禽獸無爭第51章 闌珊燈火有貴人第183章 花姑第162章 禪葉第136章 又見故人第257章 甦醒第129章 對燈謎第73章 醍醐灌頂第229章 御氣之境第172章 隻身行第147章 流水落花第177章 治病施恩第109章 情愫第161章 李煜的遺物第194章 接管福建路第330章 攔路劫匪第278章 破敵之計第38章 質子第342章 趙家兄弟的態度第235章 珍卷第26章 做買賣第57章 歸宋(一)第213章 往昔何在第167章 前朝之女第290章 困鬥第39章 臨行前夕第375章 雞犬升天第258章 朝野局勢第139章 山谷清幽第201章 巫合之衆第39章 臨行前夕第373章 謀定而後動第99章 弱兔搏猛虎第198章 心結開第251章 瘦馬再現第343章 我若爲王,決不負卿第3章 兄弟第43章 晉陽城第123章 長劍,女人第189章 林默娘的決定第53章 我從晉陽來第274章 拔營出擊第386章 殿前試第94章 山下,茅屋第271章 鎮西軍第258章 勸反第135章 避而遠之第32章 陌刀衛第160章 一代風流滿寂寥第386章 殿前試第305章 秋月風情第81章 被禁足的何小胖第152章 與衆不同的長槍第51章 闌珊燈火有貴人第108章 根不離土第318章 故人第110章 宴滿成四人第256章 時局第294章 上京城第126章 大難不死第147章 流水落花第296章 你終究是我大遼的人第49章 逼反,殺契丹第181章 入主興化城第296章 你終究是我大遼的人第162章 禪葉第114章 同居一院第85章 解試幕後第255章 血濃於水第261章 滿城盡是殺聲一片第87章 遠行第14章 羅氏女(二)第169章 林默娘第139章 山谷清幽第119章 大宋歌壇璀璨新星第212章 送銀子第318章 故人第95章 華山之巔第15章 夜相尋第297章 腐女OL第256章 時局第136章 又見故人第208章 久旱逢甘霖第302章 被殃及的池魚第73章 醍醐灌頂第139章 山谷清幽第271章 鎮西軍第264章 監國第336章 元佐生情絲第157章 名利雙收第380章 鳥盡弓藏第340章 古道瘦馬大乘境第316章 再見蕭綽第247章 意料之外的最高價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阳| 沈阳市| 西乡县| 柞水县| 桦甸市| 成都市| 屏南县| 彰化市| 许昌市| 武汉市| 麻城市| 沁阳市| 项城市| 两当县| 天水市| 昂仁县| 麟游县| 长沙县| 宜昌市| 南靖县| 林口县| 东阳市| 莱芜市| 商城县| 陵水| 巫溪县| 绥江县| 根河市| 珠海市| 沅江市| 通海县| 张家口市| 嘉兴市| 临武县| 九江市| 朝阳市| 英山县| 桃园县| 北碚区| 小金县| 措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