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宋巨諜

中央與地方的稅賦分成怎麼制定,這實際上還牽扯到了一個蛋糕有多大的問題。六寸的小蛋糕和十六寸的大蛋糕,同樣是一半一半,那重量能一樣嗎?

趙構打算把攤派的錢糧變成光明正大的正稅,給之定下章程,這本身就做大了蛋糕。

要是精心的算一算就能知道,照趙構的法子來治理天下,只一縣之地就需要有品官員三四十人,下屬胥吏更多達數百人,較之往日之官吏數目可高出十倍來。

那所需俸祿自也當如此。

要知道,趙宋是高薪養官,地方官員如大縣縣令每月俸錢爲20貫,小縣縣令12貫,且每月還有祿粟五至三石,地方官員還配有職田。而除正俸之外,還有各種補貼,如茶、酒、廚料、薪、蒿、炭、鹽諸物、餵馬的草料及隨身差役的衣糧、伙食費等,數量與具體官職掛鉤。

通通折算成制錢的話,可以說大小縣令,每個月只正當收益便不下三五十貫錢,縣尉、縣丞、主薄等也能有個十幾貫到二十貫之間,底下的胥吏,就是俸祿再低,也要有五六貫錢財吧?要知道就是尋常城池中爲鄉鄰紡緝、漧濯、縫補、炊爨、掃除的雜役,也能日獲數十百錢。

張耒的詩《感春》中更是寫道:“山民爲生最易足,一身生計資山木。負薪人市得百錢,歸守妻兒蒸鬥粟。”

砍柴做工的都能有一天百十錢,那一個月就有四貫(北宋以七百七十陌爲一貫)。

胥吏就是地位再低,那也是朝廷的人,何況現在官吏一體,胥吏的地位也不低了。你明面上至少也要有五六貫纔是啊?

如此,一縣之官吏,趙構叫之盡數折錢,僅是俸祿月耗便不下五千貫,及至公署衙門所耗,一縣之地十萬貫都是往少裡說的。

這個數字一被報紙給公開道出來,跟往日裡宋室一縣所需錢糧做個對比,可不就惹得整座汴梁城都沸反盈天了?

趙構也不著急,自己依舊窩在‘家裡’審閱著試卷,想找一找裡面會不會有滄海遺珠。

而‘朝堂’和市井之間卻已經爲稅賦分成吵得不可開交。

本來那矛頭都是指向趙構的新政的,但發酵了數日之後,新出的報紙上刊登來一連串數據詳實的雜派費稅,比如各路轉運司有“拋樁明耗”,各州縣有“暗樁暗耗”,各倉庫受納時,又令百姓輸“頭子錢,等等。如此雜派彙總計算,那一縣之地要耗費十萬錢糧,似乎這數字也不那麼巨大了。

當下便就有無數張口去咒罵地方官貪腐,可有叫罵的就有喊冤的。地方官又何嘗不知道苛刻太甚有礙民生,但他們手中沒錢,錢糧都被上頭收取,他們可不就只能想方設法的從百姓身上撈取錢糧了?

這涉及到了一個地方經費不足,一箇中央財政持續擠壓造成地方財政經常不足的問題。這話題一轉,就又回到中央地方稅賦分成的問題上了。

究竟地方稅賦要上交中央對少,地方上自己又要留多少,整個汴梁城喧譁一片,至今也沒得出個確切的結論來。

“唉,百姓多艱啊。燕王前著才廢除許多的科稅,收攬人心,現在又要將雜派變正稅,新瓶裝舊酒也,也就是偏一偏那些無知草民罷了。”

汴梁城中,依舊賓客如雲的樊樓上,作爲趙桓特使,前來汴梁的王雲端著酒盞還沒喝上幾口,人似乎就已經有些暈乎乎的了。

梁園歌舞足風流,美酒如刀解斷愁,憶得承平多樂事,夜深燈火上樊樓!

昔日汴梁城內的一切明明都成爲了不可挽回的過去事,可現在王雲卻有些置身舊夢之中。

三層相高,五樓相向,飛橋欄檻,明暗相通。檐角交錯之間,樊樓還是那麼的富麗堂皇。灰瓦青磚,雕樑畫棟之中,這兒的歌舞也還是那樣的醉人,叫王雲怎生不恍惚?

倒是坐在他對面的宇文虛中,看向王雲的目光有些輕蔑,這人真的太經不住打擊了,現在還說這種的話,貶一貶燕王心裡就真舒坦了嗎?這是一種怯懦。

燕王廢除的雜稅與那雜派根本不是一回事。前者是朝廷綱稅國法,後者是地方官府有司自己陰私,如何能混爲一談?

以王雲的經歷和見識,宇文虛中根本不相信他看不出趙構如此做的好處。

把雜派明朗化,那遠比任由官吏隨意勒索訛詐的強。

王雲他是真的看不透嗎?若是如此,他這人就白在官場混跡這般多年了,這是個絕對的笨蛋。

而他要是看透了卻故意這般說,那王雲的精氣神怕都已經被殘酷的局面給徹底摧垮了。這般說話就跟會是的阿Q一般,是精神勝利法。

可不管王雲是笨蛋還是阿Q,如此的一個人,能被趙桓委以重任,做出使燕王的正使,那都是一種莫大的悲哀。是南朝的悲哀,是趙桓這個皇帝的悲哀,也是宇文虛中這個副使的悲哀。

不過他是不會反駁的,何必鬧得不痛快呢,他宇文虛中身上可還擔負著太上皇的任務呢。

趙桓爲了向趙構求饒,請求趙構早日收兵,那可不止自己親筆手書,還叫趙佶出馬,給趙構寄來了一份信。在宇文虛中和王雲臨北上前拜見趙佶的時候,宇文虛中卻是還拿到了一封趙佶給予的密信。

可能是因爲逃亡路上,趙桓對趙佶的監視有些不周全吧,反正這封密信宇文虛中是拿到了。

他也不知道這封信裡究竟寫了什麼,但宇文虛中並沒有出賣趙佶。

當年他本是叫宇文黃中的,科場高中之後,是宋徽宗賜其名爲“虛中”,然後短短十幾年裡歷任起居舍人、國史編修官、中書舍人等職,金人入侵之時又被升任爲資政殿大學士,赴軍前安撫勤王軍隊,使命完成後拜籤書樞密院事,負責與金人議和。

這叫宇文虛中怎麼好不給趙佶當信使?

等趙構拿到這封信的時候,看著趙佶那一手漂亮的瘦金體,這封信要是拿去21世紀,可不要賣出幾個億來?

而作爲信使的宇文虛中也叫他眼前一亮。是啊,兩宋交際時候,還有宇文虛中這麼個人物的啊。

大名鼎鼎的南宋巨諜,一個被國家出賣的悲慘臥底!

第一百七十一章 追兵(求訂閱)第五百四十一章 高昌兵和塞北遊騎第八十三章 羨慕嫉妒恨(求收藏)第二百七十三章 韃子要跑第二百四十二章 公主與駙馬(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三章 何去何從鄭芝龍第二百八十一章 鄭芝龍的身後名第二十章 調兵遣將第五百六十一章 斷後第二百六十二章 朕要揮師北上,重興大明第五百一十五章 人心啊第五百一十章 嶺南蠻兵和交州土兵第十一章 去遼東打醬油嗎?第一百四十九章 是南遷,南遷,還是南遷呢?第二十九章 圍城打援第五百六十章 希望第二百章 協議是用來撕毀的,韃子是用來做朋友的第三百八十二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四百七十七章 餘波第四章 待皇帝山窮水盡時第九十三章 我哭豺狼笑第四百九十一章 所圖更大第三百四十六章 風光一時,後悔一世第四百一十三章 皇權大漲第二百零五章 臨走前去一趟關外(求訂閱)第三百九十一章 無可奈何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員培訓班第二百八十章 天下笨蛋千千萬萬,許爾安爲什麼這麼突出?第一百九十七章 主子爺,奴才們不想死啊作戰(求訂閱)第五百二十四章 草原(下)第二百二十章 老爺我從沒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三章 熱刀子插進豬油裡,輕鬆的很!第三百五十九章 趙構的槍桿子第一百八十三章 師傅都不管用,徒弟很能耐麼(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九章 癡心妄想第二百五十七章 鄭森與鄭平第二百三十章 痛打落水狗(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九章 是南遷,南遷,還是南遷呢?第三百六十九章 兄弟鬩牆第五十三章 反轉大戲(求收藏)第五百七十五章 濃郁的挫敗感第四十六章 忠肝義膽(求收藏)第五百二十四章 草原(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明朝的‘曾胡左李’?第四百一十六章 趙構的期盼第二百五十一章 復仇的吶喊聲(求訂閱)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舉而多得第四十二章 洪承疇的一線生機(新書求收藏)第五百三十五章 選家還是國?第三百六十九章 兄弟鬩牆第二百零四章 韃子不是韃子了,歷史也面目全非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你怎麼敢?我怎麼不敢?第五百三十二章 哈哈大笑第五百三十九章 僱傭軍第四百四十六章 文武分歧第四百二十一章 大勢所趨!第二百六十九章 懵逼的洪承疇第五百一十三章 西陲戰火第四百八十九章 這就行了第四百一十章 農民和商人第九十八章 過河第四十二章 洪承疇的一線生機(新書求收藏)第二百四十八章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番外4第五百零九章 活例子第四十六章 忠肝義膽(求收藏)第二百零二章 史督師出場了第三十四章 陷阱第二百四十四章 南洋大會盟(求訂閱)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西班牙還需要理由嗎?第三百七十八章 埋下釘子第二百八十八章 向南,向南——第四百七十一章 成就感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伐首戰第三百四十四章 空頭王爺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一百九十章 鄭李友誼靠三桂(求訂閱)第二百八十一章 鄭芝龍的身後名第四百八十七章 落子第五百零七章 嘴強王者第四百零三章 又炸營了?第四百五十二章 悲催的蕭合達第八十四章 計較(求收藏)番外4第四百八十九章 這就行了第三百九十章 寧爲太平犬,不爲亂世人第五百二十六章 士林第七十 八章 斬了鄭芝龍第一百三十章 二鬼子:我要活下去第二百八十章 天下笨蛋千千萬萬,許爾安爲什麼這麼突出?第四百二十章 擴軍第一百四十章 暴風雨前第一百七十章 一個藉口(求訂閱)第一百六十七章 走嘍,走嘍,真的走嘍……(求訂閱,9/10)第一百二十九章 奪下禾寮港第一百零八章 秩序第四百章 漢人的手筆第三十六章 此風不可長,此軍必須滅!第四十一章 借刀殺人(新書求收藏)
第一百七十一章 追兵(求訂閱)第五百四十一章 高昌兵和塞北遊騎第八十三章 羨慕嫉妒恨(求收藏)第二百七十三章 韃子要跑第二百四十二章 公主與駙馬(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三章 何去何從鄭芝龍第二百八十一章 鄭芝龍的身後名第二十章 調兵遣將第五百六十一章 斷後第二百六十二章 朕要揮師北上,重興大明第五百一十五章 人心啊第五百一十章 嶺南蠻兵和交州土兵第十一章 去遼東打醬油嗎?第一百四十九章 是南遷,南遷,還是南遷呢?第二十九章 圍城打援第五百六十章 希望第二百章 協議是用來撕毀的,韃子是用來做朋友的第三百八十二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四百七十七章 餘波第四章 待皇帝山窮水盡時第九十三章 我哭豺狼笑第四百九十一章 所圖更大第三百四十六章 風光一時,後悔一世第四百一十三章 皇權大漲第二百零五章 臨走前去一趟關外(求訂閱)第三百九十一章 無可奈何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員培訓班第二百八十章 天下笨蛋千千萬萬,許爾安爲什麼這麼突出?第一百九十七章 主子爺,奴才們不想死啊作戰(求訂閱)第五百二十四章 草原(下)第二百二十章 老爺我從沒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三章 熱刀子插進豬油裡,輕鬆的很!第三百五十九章 趙構的槍桿子第一百八十三章 師傅都不管用,徒弟很能耐麼(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九章 癡心妄想第二百五十七章 鄭森與鄭平第二百三十章 痛打落水狗(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九章 是南遷,南遷,還是南遷呢?第三百六十九章 兄弟鬩牆第五十三章 反轉大戲(求收藏)第五百七十五章 濃郁的挫敗感第四十六章 忠肝義膽(求收藏)第五百二十四章 草原(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明朝的‘曾胡左李’?第四百一十六章 趙構的期盼第二百五十一章 復仇的吶喊聲(求訂閱)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舉而多得第四十二章 洪承疇的一線生機(新書求收藏)第五百三十五章 選家還是國?第三百六十九章 兄弟鬩牆第二百零四章 韃子不是韃子了,歷史也面目全非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你怎麼敢?我怎麼不敢?第五百三十二章 哈哈大笑第五百三十九章 僱傭軍第四百四十六章 文武分歧第四百二十一章 大勢所趨!第二百六十九章 懵逼的洪承疇第五百一十三章 西陲戰火第四百八十九章 這就行了第四百一十章 農民和商人第九十八章 過河第四十二章 洪承疇的一線生機(新書求收藏)第二百四十八章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番外4第五百零九章 活例子第四十六章 忠肝義膽(求收藏)第二百零二章 史督師出場了第三十四章 陷阱第二百四十四章 南洋大會盟(求訂閱)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西班牙還需要理由嗎?第三百七十八章 埋下釘子第二百八十八章 向南,向南——第四百七十一章 成就感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伐首戰第三百四十四章 空頭王爺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一百九十章 鄭李友誼靠三桂(求訂閱)第二百八十一章 鄭芝龍的身後名第四百八十七章 落子第五百零七章 嘴強王者第四百零三章 又炸營了?第四百五十二章 悲催的蕭合達第八十四章 計較(求收藏)番外4第四百八十九章 這就行了第三百九十章 寧爲太平犬,不爲亂世人第五百二十六章 士林第七十 八章 斬了鄭芝龍第一百三十章 二鬼子:我要活下去第二百八十章 天下笨蛋千千萬萬,許爾安爲什麼這麼突出?第四百二十章 擴軍第一百四十章 暴風雨前第一百七十章 一個藉口(求訂閱)第一百六十七章 走嘍,走嘍,真的走嘍……(求訂閱,9/10)第一百二十九章 奪下禾寮港第一百零八章 秩序第四百章 漢人的手筆第三十六章 此風不可長,此軍必須滅!第四十一章 借刀殺人(新書求收藏)
主站蜘蛛池模板: 瓦房店市| 盐边县| 巴中市| 大同县| 土默特左旗| 德安县| 密云县| 延川县| 沾化县| 承德市| 肥城市| 乌恰县| 镶黄旗| 大姚县| 崇明县| 揭东县| 游戏| 进贤县| 蕲春县| 澄迈县| 尼木县| 开原市| 株洲市| 三穗县| 共和县| 武功县| 和政县| 虞城县| 个旧市| 宝兴县| 夏河县| 陇川县| 普格县| 武胜县| 耒阳市| 长子县| 都匀市| 永泰县| 子洲县| 镇江市| 松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