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8章 ,分開進貨

餘額不足

王磷同答道:“步槍子彈一千發是九十二元,手槍子彈一千發是八十八元,重機槍子彈一千發是一百一十元。這些價格都是市價,若袁大人購買的夠多的話,一定還會便宜一些。”

袁肅微微點了點頭,這些價格確實要比洋商那邊合理的多。他思索了一會兒之後,繼續向王磷同問道:“既然張大人這邊不出槍,那還是說說你那位老鄉吧。”

王磷同立刻顯出精神奕奕的神態,說道:“在下這位老鄉在關外已經經營了三五年之久,頗有幾分產業,而且最近剛剛弄到一批未開封的新槍,都是光緒二十九年金陵製造局產的快槍,大約有五百支之多。以在下與他的交情,必能拿下一個優惠價格。”

袁肅若有所思的問道:“金陵製造局的貨怎麼跑到關外去了?另外,居然還是光緒二十九年生產的槍,理應不可能這麼快流通到關外才是。”

王磷同笑呵呵的說道:“既然做這門生意,當然會有其門道,袁大人毋須多疑,此事絕不會有假,在下與這位老鄉交情頗深,前年還見過面呢!而且在下派去關外的心腹也回報說是曾親眼見過這批貨的。”

袁肅面無表情的點了點頭,不置可否的說道:“我自是相信王大人,那麼五百支全要的話,價格能談到什麼程度?”

王磷同小心翼翼的說道:“畢竟是未開封過的新槍,市價當然要稍微貴一些,袁大人應該是懂得這道理的吧。他帶話給在下說是一支槍在關外價格是一百八十元到兩百元不等,但在下有信心能把價格壓在一百五十元,袁大人您看……”

這時,一旁的葛金章忍不住冷笑起來,說道:“一百五十元?漢陽兵工廠原產漢式步槍出廠價只要八十九元,從金陵轉到關外去竟貴了將近一倍的價格?”

王磷同訕笑著說道:“葛大人,你這就不懂了,畢竟咱們找的不是廠家,人家經手買賣總要賺一些利潤不是?再者,就咱們眼下這種情況,只怕不好找廠家拿貨,且不說咱們規模小人家看不上,更何況從上到下還要走不少程序,相信袁大人也不想這麼麻煩吧。”

袁肅確實不希望購置軍火的事情太過聲張,若真要向兵工廠直接訂購軍火,到時候一定會讓總鎮那邊獲悉消息,畢竟七十九標是有前科的,在如此敏感的時候做出如此敏感之事,絕對不理智。不過他也很清楚,王磷同所報出的價格肯定有水分,一百五十元一支漢式步槍,那自己還不如從洋人那裡訂購美國或者德國的步槍。

深思片刻之後,他臉色漸漸嚴肅起來,盯著王磷同說道:“既然是王大人的老鄉,才優惠三十元多多少少有些說不過去吧,這也太貶低王大人跟此人的交情了。這樣吧,王大人再去仔細談一談,六萬元拿下這批槍。”

原本七萬五的價格被壓到了六萬,活生生的少了一萬五,這實在是在王磷同的意料之外,他驚訝的說道:“袁大人,六萬元,這……”

袁肅笑著打斷了對方的話,頗有深意的說道:“王大人,正所謂細水長流,只要這次事情辦的好,日後必然還會有更多合作的機會,你說是嗎?”

這句話聽上去似乎是在指王磷同的那位老鄉,但袁肅卻故意沒有指名道姓,因而更顯出一種一語雙關的意味。他不僅僅是在說王磷同的老鄉,同樣是在叮囑王磷同,如果這件事辦的不好,自己必然不會再給王磷同任何信任,也絕對會安排人取而代之。

王磷同看著袁肅臉上似是而非的笑容,心頭禁不住的一凜,慢慢嚥了一口口水之後,他堆笑著說道:“在下了然,請袁大人放心,在下知道該怎麼做了,哪怕在下這身老骨頭親自出馬也一定把價格談下來。”

袁肅滿意的點了點頭,依然笑著說道:“有王大人這番話,我就放心了。那這批槍的事情就全權交由王大人來負責,交易之事王大人肯定比我有經驗,相信不會出任何差錯。另外,除了這批槍之外,我還打算向洋商訂購三挺德產重機槍,另外再從張大人那邊採購兩萬元的子彈,步槍子彈和重機槍子彈各一半。這三筆交易一共就整算十萬元,多餘的錢就權當王大人打點之用。”

王磷同趕緊在心裡計算了一遍,三挺德產馬克沁重機槍合計一萬二千元左右,訂購五百支步槍是六萬元,採購子彈是兩萬元,這麼算來倒是還餘下八千多元。比起之前五百支槍的回扣數,顯然這八千元太少了一些,而且這還是三方面交易,前前後後打點之用肯定不會少,最後能到手一半已經算不錯了。

儘管心頭很是失望,只是他可不敢輕易表露在臉上,反而還要笑著謝道:“袁大人您就放心吧,在下一定儘快把這件事辦妥。”

坐在一旁的葛金章微微皺了皺眉頭,忍不住向袁肅問道:“袁大人,民防需要重機槍……”

然而,他的話還沒說完,另外一邊的郭文遠連忙咳嗽了一聲,同時還向其遞了一個眼神。

葛金章連忙收聲,一時陷入尷尬之態。

袁肅先看了一眼葛金章,又看了一眼郭文遠,一句話都沒有說。

王磷同自然不是愚笨之人,這一幕他是清清楚楚看在眼裡,心中不禁有些嘀咕起來:看來,果然不出所料,這位小袁大人野心不小吶。他早就料到袁肅的動機不純,只是這件事與自己利益相關,因此纔沒有點破這一點。既然早有心理準備,他此時此刻自然也不會多嘴,反而還很適時的轉移了話題。

“哦,對了,袁大人,關於督練公所五部人事安排的事情,昨天諸位大人已經擬送了一份推薦名單,還請袁大人親自定奪一下。”

王磷同一邊說著,一邊示意親信僕從去將名單取來。

袁肅接過名單簡單看了一眼,上面居然有二十多個名字,看來灤州鄉紳們還真是抱著寧濫勿缺的心態來推薦。他對名單上的這些人一點都不熟悉,王磷同讓自己親自來定奪顯然只是一句客套話,該怎麼安排人選還的向對方詢問意見。

他沒多說廢話,讓王磷同先把這些人的情況簡單介紹了一下。

王磷同花了一些時間向袁肅一一說了這些人的情況,無非是“王夫子的長子”、“李大人的小舅子”或者是“陳大人的妻弟”之類,至於這些人有什麼特長、性格如何,僅僅用一句話便能一言概之。

袁肅聽完王磷同的介紹之後,不禁皺起了眉頭,沉吟半晌之後問道:“依照王大人的意思,在他們當中哪些人最合適出任督練公所的職務呢?”

王磷同這幾天的心思全部花在琢磨這份名單上面,畢竟他既要做到不得罪灤州豪紳,又必須考慮這些人不會給督練公所添亂,要知道若督練公所出了什麼閃失,官牘文件上可是寫著自己的大名呢。此時他心中自然有了萬全之策,當即當著袁肅的面圈出了八個名字,並且將這些人適合出任何等職位也做了說明。

袁肅看了一下這八個名字,除了王中元和張舉人兩家之外,正好是灤州豪紳一家一人。張舉人自是不必多說,其對此事根本沒有任何心思。至於王中元也並非是王磷同故意錯漏,而是對方所推薦的人選竟是北城陳大人的外甥,後者正好在那圈出的八個名字當中。

看到這裡,他不由自主有些奇怪起來:王中元不像是不懂事理之人,他推薦陳大人的外甥究竟是什麼意思?想到這裡,他立刻向王磷同問道:“這位陳大人的外甥高建陽是什麼來頭,爲何連小王大人都推薦此人呢?”

王磷同笑著說道:“說來,這位高建陽可是咱們灤州士紳子弟當中最有出息的一人,本名高順,字建陽,爲人勤奮好學,對人也彬彬有禮,一點沒有紈絝之風,在北城頗有譽名。不僅除此,高建陽還曾東渡日本求學,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高材生呢。”

袁肅深知這個年代留洋歸來的人才含金量十足,輕易就能到官辦機構謀一份不錯的差事。正因爲想到這一點,他不禁又問道:“既然曾在日本留學,那他應該有正當工作纔是,怎麼會被推薦到督練公所任職?”

王磷同微微嘆了一口氣,說道:“雖然高建陽爲人謙遜,但是仍然有幾分書生氣,並且多年留洋在外,受洋人思想遺毒頗深。如今高建陽留學歸來業已有三年之久,之前倒是收到過不少京城和省府發來的電函,邀請他過去就職。豈料高建陽聲稱不願與朽木爲伍,拒絕了所有邀請,之後便一直留在灤州,專心打理其舅父的棉紡廠。”

袁肅著實沒想到灤州竟還有這樣的人才,他不禁笑道:“此人竟有這樣的奇志?那這次推薦他到咱們督練公所,可有答應下來?”

王磷同說道:“這件事倒是沒問過高建陽,不過理應不會有差池。畢竟督練公所旨在保灤州一方太平,高建陽好歹是有志之士,即便不願意爲官方效力,也應該會爲灤州本地民生做出一份貢獻纔是。”

袁肅點了點頭,嘆聲說道:“王大人所言極是,我倒也希望能邀請這位高建陽加入我們。有更多有志之士投身軍民X聯防事業,相信這番事業一定能事半功倍。”

王磷同隨即表示,他會竭盡全力說服高建陽接受這份職務。

之後,袁肅又聽王磷同介紹了另外七人的情況。王磷同特意挑選的都是些平日X比較規矩的士紳子弟,雖然這些人沒什麼一技之長,卻也並沒有重大的惡跡。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即便這些人幫不上忙,卻能儘量不幫倒忙。

對於王磷同的安排,袁肅自然很滿意,從這一點上他也能看出王磷同是一個能做事的人。

至於對方貪得無厭的性格,這幾乎是這個年代中國官員的通性。他並非一定要強調個人品性如何高風亮節,只要不是那種嚐到甜頭又不辦事的人即可。

第87章 ,林氏合作第30章 ,唐氏雲南第42章 ,一聲令下第62章 ,神秘女子第8章 ,畢業策論第20章 ,獨立事宜第94章 ,入股開灤第52章 ,各有意外第39章 ,結交豪紳第32章 ,突然變起第8章 ,不做不休第71章 ,重新聚力第67章 ,保定信函第68章 ,軍火事故第81章 ,兩淮擴軍第81章 ,兩淮擴軍第62章 ,灤州隱士第39章 ,結交豪紳第60章 ,車站槍擊第65章 ,轄內發展第97章 ,制式武器第82章 ,北京調整第24章 ,另有一手第34章 ,著手收網第15章 ,事發突然第20章 ,獨立事宜第85章 ,扔白手套第6章 ,不留俘虜第43章 ,返回灤州第58章 ,鄂州對話第39章 ,袁氏家宴第18章 ,局勢變故第22章 ,進取商丘第95章 ,學堂籌備第75章 ,北洋態勢第89章 ,鄭州計劃第75章 ,賑災募捐第3章 ,輿論手段第81章 ,王磷同憂第50章 ,開誠招降第59章 ,安山喪禮第55章第3章 ,輿論手段第81章 ,兩淮擴軍第85章 ,中央命令第18章 ,大學拜訪第17章 ,強化民兵第57章 ,軍火清單第29章 ,五月六月第86章 ,不待而見第31章 ,南方籌謀第119章 ,八月之初第92章 ,先發制人第18章 ,局勢變故第56章 ,培植親信第5章 ,意在古物第41章 ,瀛臺大會第28章 ,兩頭態度第47章 ,南下上海第32章 ,長痛短痛第27章 ,迎王懷慶第86章 ,三旅番號第90章 ,擬兩部分第29章 ,五月六月第26章 ,拼上一把第25章 ,幾番折騰第28章 ,根本隱患第59章 ,組建情報第82章 ,雪中送炭第63章 ,招募改制第13章 ,會蔣百里第81章 ,崛起之路第21章 ,軍事部署第33章 ,一波又起第28章 ,根本隱患第40章 ,改變心思第52章 ,各有意外第81章 ,兩淮擴軍第94章 ,綁架之案第99章 ,隨縣之戰第85章 ,見何其鞏第17章 ,強化民兵第84章 ,實業賑災第29章 ,深夜闖營第97章 ,開始進攻第33章 ,一波又起第5章 ,進諫工業第60章 ,推波山雨第71章 ,炮兵計劃第93章 ,飛來橫禍第121章 ,一種妥協第28章 ,根本隱患第40章 ,問題所在第40章 ,問題所在第96章 ,新式步槍第25章 ,標部會後第87章 ,林氏合作第42章 ,忠言逆耳第60章 ,酒樓遭遇第87章 ,隨營學堂
第87章 ,林氏合作第30章 ,唐氏雲南第42章 ,一聲令下第62章 ,神秘女子第8章 ,畢業策論第20章 ,獨立事宜第94章 ,入股開灤第52章 ,各有意外第39章 ,結交豪紳第32章 ,突然變起第8章 ,不做不休第71章 ,重新聚力第67章 ,保定信函第68章 ,軍火事故第81章 ,兩淮擴軍第81章 ,兩淮擴軍第62章 ,灤州隱士第39章 ,結交豪紳第60章 ,車站槍擊第65章 ,轄內發展第97章 ,制式武器第82章 ,北京調整第24章 ,另有一手第34章 ,著手收網第15章 ,事發突然第20章 ,獨立事宜第85章 ,扔白手套第6章 ,不留俘虜第43章 ,返回灤州第58章 ,鄂州對話第39章 ,袁氏家宴第18章 ,局勢變故第22章 ,進取商丘第95章 ,學堂籌備第75章 ,北洋態勢第89章 ,鄭州計劃第75章 ,賑災募捐第3章 ,輿論手段第81章 ,王磷同憂第50章 ,開誠招降第59章 ,安山喪禮第55章第3章 ,輿論手段第81章 ,兩淮擴軍第85章 ,中央命令第18章 ,大學拜訪第17章 ,強化民兵第57章 ,軍火清單第29章 ,五月六月第86章 ,不待而見第31章 ,南方籌謀第119章 ,八月之初第92章 ,先發制人第18章 ,局勢變故第56章 ,培植親信第5章 ,意在古物第41章 ,瀛臺大會第28章 ,兩頭態度第47章 ,南下上海第32章 ,長痛短痛第27章 ,迎王懷慶第86章 ,三旅番號第90章 ,擬兩部分第29章 ,五月六月第26章 ,拼上一把第25章 ,幾番折騰第28章 ,根本隱患第59章 ,組建情報第82章 ,雪中送炭第63章 ,招募改制第13章 ,會蔣百里第81章 ,崛起之路第21章 ,軍事部署第33章 ,一波又起第28章 ,根本隱患第40章 ,改變心思第52章 ,各有意外第81章 ,兩淮擴軍第94章 ,綁架之案第99章 ,隨縣之戰第85章 ,見何其鞏第17章 ,強化民兵第84章 ,實業賑災第29章 ,深夜闖營第97章 ,開始進攻第33章 ,一波又起第5章 ,進諫工業第60章 ,推波山雨第71章 ,炮兵計劃第93章 ,飛來橫禍第121章 ,一種妥協第28章 ,根本隱患第40章 ,問題所在第40章 ,問題所在第96章 ,新式步槍第25章 ,標部會後第87章 ,林氏合作第42章 ,忠言逆耳第60章 ,酒樓遭遇第87章 ,隨營學堂
主站蜘蛛池模板: 措美县| 舒兰市| 潜江市| 古田县| 香港 | 巨野县| 天津市| 东乌| 宁河县| 湘潭市| 开阳县| 延吉市| 漾濞| 全椒县| 苏州市| 穆棱市| 阿瓦提县| 泾川县| 皮山县| 墨脱县| 沙洋县| 来宾市| 辛集市| 枝江市| 商南县| 新化县| 东安县| 张家港市| 孟津县| 开原市| 桑日县| 永丰县| 昌都县| 黔西县| 隆子县| 青浦区| 醴陵市| 榆中县| 沂水县| 文昌市| 馆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