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9章 ,信使突來

餘額不足

得到王磷同這樣的承諾,在場的衆士紳心中馬上開始爲盤算該如何獲得諮議局的席位,雖然諮議局選舉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公正、公平、公開,但這個過程總是要經過的。如果沒有足夠的名望和人心,就算進了諮議局辦起事來也不會容易。

既然袁肅提出的軍民X聯防計劃現在聲勢這麼響亮,不管到底到底能否從中獲利,但仍然可以當作是一份政治投資。袁肅需要物資和本地勢力的支持,而他們則需要藉助這件事提高自身形象和聲望,雙方各取所需又有什麼不好?再說,如果軍民X聯防真像袁肅所說的那樣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到時候還真是一舉兩得了。

之前還在猶豫的那幾位士紳馬上變得果決起來,紛紛許下承諾會支持袁肅的軍民X聯防計劃,甚至還有人迫不及待的催說,索性明天就正式開始執行好了。

袁肅當然巴不得能明天就開始,不過在這些人面前還是要表現出一副持重的樣子,他僅僅是表示了感激之意,倒並沒有確定什麼時候開始行事。

正經事談完了,時間正好到了正午吃飯的鐘點,張舉人以東道主的身份請衆人挪步到餐廳,隨後又吩咐聽風小築的管家上菜。

這一頓午宴對於在座士紳來說並不足奇,都是一些屢試不鮮的老菜式,但是對於袁肅而言卻當真是大飽口福,山珍海味、飛禽走獸一次性都嚐了一個鮮。當然,即便酒肉感染之下,他依然保持著波瀾不驚之態,自己可不能在這些人面前走失了形象。

宴會過後,衆人酒足飯飽,重新回到客廳稍事休息片刻,喝了一盞清腸茶。

шшш ●Tтkд n ●CO

張舉人家中尚事務要處理,並沒有打算在此多留,於是茶水還未用完,便站起身來賠了一個不是,稱說家中事故要先一步離去。

在座衆人心知肚明,於是大家都站起身來表示同行離去。

一行人就這樣下了樓,張舉人吩咐跟著自己來的一名隨從去結賬,自己則陪著衆士紳一起先到正門外登車。

從閣樓到大門的一路上,那位小王大人仍舊熱情不減的與袁肅談著話,所談的內容正是關於軍民X聯防計劃的細節。

小王大人甚至還提出了一些建議,比如在招募青壯時只需要管包食宿即可。灤州雖然不算窮,但也並不富裕,很多老百姓能在冬季解決一日兩餐已經很不錯了。一旦招募入營好歹有一處穩定的食宿,到時候響應者肯定多不勝數,毋須再另發餉錢。

除此之外,在每日訓練過程中設置二、三個排名獎,只獎賞前幾名表現突出者即可,如此不僅能節省開支,還能刺激青壯的積極性。就算仍舊有人爛泥扶不上牆,只想混一口飯吃,到時候也能一目瞭然,然後再酌情處理。

對於小王大人這兩個建議,袁肅覺得很是實用,他相信小王大人並不是小氣,而是要比自己更瞭解灤州百姓的狀況。在設計這個計劃時,他曾經想過類似的安排,只不過當時心思並不是全在細節問題上,因此僅僅只有一個輪廓。

現在小王大人三言兩語就把解決了兩個細節問題,對於袁肅而言一邊是省了心,另外一邊則是對這位小王大人更多了幾分心思。

其他灤州士紳對軍民X聯防計劃全部都是半推半就的態度,他們只關心這個計劃帶來的政治利益,而根本沒有人關心計劃本身的細節。偏偏小王大人一副樂此不疲的態度,這樣的反差實在讓人感到懷疑。

不過畢竟小王大人是在爲軍民X聯防計劃著想,他當然不能把別人一片好心當作驢肝肺,因此一路上他同樣表現出一副認真的樣子,對小王大人提出的好建議不吝謝詞。

一行人來到大門口,相互之間告辭行禮,陸續登上各自的馬車。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街道西邊忽然傳來馬蹄聲,很快兩匹軍馬出現在街道轉角處,向著聽風小築這邊疾馳而來。守在街道路口的那些家丁、保鏢只見騎馬者穿著新軍軍服,一時也不敢阻擾,任由兩人兩馬穿街而過來到聽風小築大門口。

袁肅與小王大人正好並肩跨過門檻,他仔細向那兩名剛到近前的騎兵看去,一眼認出爲首者居然是自己的副手杜預,另外一名則十分眼生,從對方的臂章和領章上辨認,卻是七十八標的一名副軍校。

“杜預,你怎麼來了?”他向前走了兩步,疑惑不解的問道,早上自己是隨張舉人一同離開標部大院,考慮只是在城內活動,因此並沒有帶上杜預。

杜預沒有來得及回話,他用拙劣的姿勢從馬背上翻身跳下,帶著那名七十八標的軍官來到袁肅面前。袁肅這時才發現那七十八標軍官肩頭還揹著一個行囊,正一邊跟著杜預走過來,一邊把行囊從肩上取下。

“袁大人,早上您剛走沒多久就有這位從唐山來的大人到了咱們標部,說是總鎮的潘統制大人拖他來找您,還說是捎了一些東西。小的讓這位大人把東西先留下來,等您回來了再轉交給您,可是這位大人說,潘統制大人再三交代一定要親手交給您,所以怎麼也不肯轉交。小的請這位大人在院子裡等了好一會兒,但這位大人又要趕下午的火車回唐山,所以小的只好帶這位大人來找袁大人您了。”在袁肅面前站定後,杜預連忙的做了一番解釋。

杜預剛剛把話說完,那名七十八標的軍官已經打開行囊,從裡面取出一個精緻的鐵盒以及一封牛皮紙信袋,雙手恭恭敬敬的遞到袁肅面前。

“袁大人,卑職奉潘大人之命,捎來京城發來的電報。”他說道。

“京城發來的電報?”聽到這裡,袁肅立刻揚起了眉毛,臉色頓時變化了起來。

他心道:看來一定是袁世凱發來的覆電了!

想到這裡,他非但沒有任何緊張,反而還有幾分興奮。他很清楚以袁世凱這樣位高權重的大人物,如果不認自己這個族侄,根本沒必要費神的專門覆電一封,最好的辦法就是置之不理。然而現在既然有了覆電,那這件事十之八九是辦成了,而且從這位送信軍官的態度上也能推斷出這一點。

他沒有讓自己心中的想法流露在臉上,也沒有急著去拆開牛皮紙信袋。

“這個盒子也是從京城送過來的嗎?”袁肅接著又問了一句,一邊問還一邊用手搖了搖盒子,這鐵盒子沉甸甸的,而且十分充實,沒有發出任何響聲。

“回袁大人,這是昨日下午從京城寄來的獎賞之物,原本是宮保大人爲了表彰潘大人平定灤州兵變有功,不過潘大人深知此次平亂袁大人同樣功不可沒,因此特意將此獎賞之物轉贈給袁大人。”軍官解釋的說道。

“潘大人竟是這麼說的?”袁肅笑著問道,他現在更加肯定牛皮紙信袋裡面的內容,看來潘矩楹是打算開始討好自己了。

“正是。潘大人打開來看過,裡面是一支花旗國人制造的轉輪子手槍,十分精貴,方便讓袁大人留做紀念。”那軍官接著又說道。

袁肅對於這名軍官所說的“紀念”一詞感到有些疑惑,唐山到灤州也不過幾十里的路途,騎馬來往都不用到一天,更何況還有火車鐵路連接,犯得著說成是“紀念”嗎?不過他並沒有在意,或許這個“紀念”就是單純指收藏手槍而已。

他欣然的點了點頭,隨即打開鐵盒的盒蓋,只見裡面裝著一支六英寸式的左輪手槍,槍柄是暗紅色桃木,槍身的流線非常柔和,當真是一支專門用來收藏的手槍。緊挨著手槍下方有一排彈槽,整整齊齊排列著十二顆白身黃頭的子彈。

“真是好東西。潘大人如此厚愛,在下感激不盡啊。”他感嘆的說道。

周圍那些已經上車以及正要上車的士紳們紛紛停下了動作,探頭探腦的向這邊看來,心想連二十鎮統制潘矩楹都對袁肅這麼客氣,看來這位小袁大人果然是有*的。

袁肅察覺到周圍的目光,腦海中忽然閃過一個念頭。他當真要好好感激這位送信的軍官,早不來晚不來偏偏挑選在這個時候把信送過來,不可不謂是恰到好處。

他將槍盒交到杜預手裡,讓杜預先替自己拿著,隨後當著在場衆人的面拆開牛皮紙袋,將裡面的電函取了出來。信函一共有兩封,他分別看了一下開頭,發現除了袁世凱的覆電之外,還有一封是來自陸軍預備大學堂的官電。

【好囧,好囧,居然上不了首頁的新書榜了。今日三更!】

第18章 ,大學拜訪第48章 ,河南新策第31章 ,任大都督第100章 ,連夜突進第91章 ,唐海重工第11章 ,遼東反攻第24章 ,無心無意第26章 ,高順消息第72章 ,突發事件第51章 ,英人扶持第2章 ,似有察覺第84章 ,以理服人第77章 ,顧秉鈞言第37章 ,京城春節第54章 ,購置軍火第42章 ,賭桌話談第67章 ,推心置腹第23章 ,順勢而爲第80章 ,緊急行動第100章 ,大公子言第79章 ,決心一博第7章 ,收受利益第39章 ,結交豪紳第13章 ,以寡敵衆第57章 ,軍火清單第50章 ,叔父認侄第58章 ,背後殺出第103章 ,獨斷專行第95章 ,學堂籌備第31章 ,南方籌謀第77章 ,彼此利用第3章 ,保境軍資第26章 ,高順消息第40章 ,問題所在第113章 ,逐步事變第51章 ,英人扶持第68章 ,局勢突變第16章 ,定製式化第10章 ,談判決心第50章 ,遇段祺瑞第69章 ,急流直下第48章 ,異人異志第22章 ,灤州交代第92章 ,強猛攻勢第31章 ,遠在昌黎第50章 ,約談合作第24章 ,另有一手第44章 ,曹錕劫見第48章 ,南北駁火第52章 ,西南事變第97章 ,開始進攻第36章 ,仁卿態度第4章 ,劫掠銀行第93章 ,飛來橫禍第77章 ,神秘來賓第85章 ,扔白手套第1章 ,太子一黨第83章 ,中央軍系第12章 ,初談青島第94章 ,奇正虛實第27章 ,驗證關係第29章 ,軍紀之亂第15章 ,挑明來幹第11章 ,起事前夕第72章 ,開營訓練第34章 ,民軍奇部第48章 ,異人異志第23章 ,暗中行動第93章 ,大膽之舉第8章 ,會見蔡鍔第21章 ,公所典禮第60章 ,北洋新星第34章 ,民軍奇部第57章 ,遇袁克端55章 突發事件第14章 ,少壯北洋第19章 ,最終試探第3章 ,酒後親王第82章 ,雪中送炭第82章 ,少更於老第21章 ,公所典禮第31章 ,遠在昌黎第77章 ,新的內情第5章 ,時勢之見第50章 ,叔父認侄第56章第86章 ,三旅番號第105章 ,會戰序幕第53章 ,一戰陰影第60章 ,推波山雨第46章 ,灤州諮議第84章 ,實業賑災第7章 ,初步探討第51章 ,別有深思第76章 ,宮中對談第6章 ,討價還價第53章 ,暫定行程第84章 ,趁勢發展第43章 ,簡而複雜第66章 ,化工產業
第18章 ,大學拜訪第48章 ,河南新策第31章 ,任大都督第100章 ,連夜突進第91章 ,唐海重工第11章 ,遼東反攻第24章 ,無心無意第26章 ,高順消息第72章 ,突發事件第51章 ,英人扶持第2章 ,似有察覺第84章 ,以理服人第77章 ,顧秉鈞言第37章 ,京城春節第54章 ,購置軍火第42章 ,賭桌話談第67章 ,推心置腹第23章 ,順勢而爲第80章 ,緊急行動第100章 ,大公子言第79章 ,決心一博第7章 ,收受利益第39章 ,結交豪紳第13章 ,以寡敵衆第57章 ,軍火清單第50章 ,叔父認侄第58章 ,背後殺出第103章 ,獨斷專行第95章 ,學堂籌備第31章 ,南方籌謀第77章 ,彼此利用第3章 ,保境軍資第26章 ,高順消息第40章 ,問題所在第113章 ,逐步事變第51章 ,英人扶持第68章 ,局勢突變第16章 ,定製式化第10章 ,談判決心第50章 ,遇段祺瑞第69章 ,急流直下第48章 ,異人異志第22章 ,灤州交代第92章 ,強猛攻勢第31章 ,遠在昌黎第50章 ,約談合作第24章 ,另有一手第44章 ,曹錕劫見第48章 ,南北駁火第52章 ,西南事變第97章 ,開始進攻第36章 ,仁卿態度第4章 ,劫掠銀行第93章 ,飛來橫禍第77章 ,神秘來賓第85章 ,扔白手套第1章 ,太子一黨第83章 ,中央軍系第12章 ,初談青島第94章 ,奇正虛實第27章 ,驗證關係第29章 ,軍紀之亂第15章 ,挑明來幹第11章 ,起事前夕第72章 ,開營訓練第34章 ,民軍奇部第48章 ,異人異志第23章 ,暗中行動第93章 ,大膽之舉第8章 ,會見蔡鍔第21章 ,公所典禮第60章 ,北洋新星第34章 ,民軍奇部第57章 ,遇袁克端55章 突發事件第14章 ,少壯北洋第19章 ,最終試探第3章 ,酒後親王第82章 ,雪中送炭第82章 ,少更於老第21章 ,公所典禮第31章 ,遠在昌黎第77章 ,新的內情第5章 ,時勢之見第50章 ,叔父認侄第56章第86章 ,三旅番號第105章 ,會戰序幕第53章 ,一戰陰影第60章 ,推波山雨第46章 ,灤州諮議第84章 ,實業賑災第7章 ,初步探討第51章 ,別有深思第76章 ,宮中對談第6章 ,討價還價第53章 ,暫定行程第84章 ,趁勢發展第43章 ,簡而複雜第66章 ,化工產業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湘市| 翁源县| 綦江县| 驻马店市| 宁强县| 西宁市| 沾益县| 子洲县| 峨眉山市| 台北市| 岐山县| 蒙山县| 广宁县| 海宁市| 武定县| 汝南县| 保德县| 松溪县| 沽源县| 六盘水市| 达孜县| 额济纳旗| 广汉市| 满城县| 西平县| 环江| 湘阴县| 塔城市| 兴城市| 秭归县| 美姑县| 唐山市| 南郑县| 历史| 林州市| 祁连县| 千阳县| 华坪县| 民丰县| 肃宁县| 贵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