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9章 ,時勢所趨

餘額不足

九月十九日這天中午,臨榆縣縣政府先接到了七、八起緊急通報,告知幾個村莊發生嚴重的暴X動,已經證實有“多人”在暴X動中喪生。吳立可正在猶豫是不是要上報到鎮守使署衙時,鎮守使署衙反倒先一步派人來下令,要求臨榆縣縣政府立刻採取鎮壓難民的措施。

吳立可從來者口中一打聽才知道,昨天傍晚和今天早上時,已經有不下二十次的上報,有兩支超過三千人的難民隊伍,已經迂迴到臨榆縣東北河口鎮和北邊的水頭鎮。僅僅兩天不到的時間,這兩個鎮子全部被難民佔領,鎮政府的官倉遭到哄搶,許多大戶人家遭到搶殺,情況十分危急。

河口鎮和水頭鎮是兩個緊挨在一起的鎮子,雖然不大,但距離縣城的郊區只有二十里不到的距離。之前山海關巡防營有在附近駐兵,難民不敢輕易繞道進來,可是幾天前吳承祿把駐軍全部調進城內,因而整個片區失去了防禦,這才招致難民蜂涌而來。

看過吳承祿發來的公文之後,吳立可哭笑不得,事情鬧到這種地步居然還指望縣政府派人去鎮壓,縣政府的警衛全加起來還不足一百五十人,槍械武器合計也沒辦法全員配備。他又是焦急又是埋怨,難民都涌到城下了,若是繼續失控下去,只怕臨榆縣危在旦夕。只怪吳承祿做事一點分寸都沒有,把所有兵力全調進城內,就算要對付袁肅又何須這麼多人馬?

萬般無奈之下,他只好一邊派人去安撫河口鎮、水頭鎮的難民,一邊又發佈命令組織城中的壯丁,前往北邊城牆附近加強警戒。不過這些都不是容易辦成的事情,派人去安撫難民也得有人願意去,招募壯丁也不是一張通告就能立刻見效。

他現在最怕的就是難民腦袋發熱很快就會向縣城撲來,到那個時候可算是真完了。

爲此,他不得不派人去鎮守使署衙,請求吳承祿調派士兵加強城郭的防備,就算不派人去駐守也要做好應急準備。

對於吳承祿來說,這幾天在調查趙方毓的事情上好不容易有了進展,通過偵查趙方毓的隨員和縣政府招待所的侍從,總算是找到了一些可以繼續深究下去的線索。

從趙方毓的隨員口中得知,趙方毓是去過總司令行營之後便再也沒回來,儘管有兩個隨員說回來後又離開了,可其他人都沒見過;而從招待所的侍從口中又探知,趙方毓“失蹤”那天晚上,賑災總司令行營的人似乎有來過招待所,但具體是什麼人,又是做什麼卻不知道。

這兩條線索都指向袁肅,只要稍微耍點手段很快就能撥雲見霧。

可還沒來得及高興,難民的問題一下子又讓吳承祿頭疼起來。賑災糧食一如既往的再派發,沒餓著誰也沒缺斤少兩,這些刁民怎麼就鬧起事來了!

難民的事終歸不是小事,眼下中央政府盯著的也就是這樁事。更何況難民現在的情況,失控的實在太過迅速,實在是連反應的機會都沒有。當然,吳承祿是不可能知道難民的苗頭早在五六天前便已經很明顯,只不過讓下面的官員刻意隱瞞了一陣,積少成多一下子就讓整體情況顯得很是突然了。

吳承祿只好調撥了一個營到城北加強範圍,又向縣政府施加壓力,由縣政府負責穩定住難民們暴躁的情緒。在他的腦海裡依然記掛著袁肅這件事,畢竟賑災不力還有迴轉的餘地,如果袁肅這件事處理不好,那可就壞事了。

九月二十日一大早,北戴河英商會理事長羅伯遜匆匆忙忙趕到陳文年贊助的陶清公館,帶著滿頭大汗直接來到陳文年的房間門口敲響了房門。

在過去的七八天時間裡,羅伯遜幾乎沒有與陳文年有任何聯繫,只是暗中派人盯著陳文年的行蹤而已。他已經下定決心與此事劃清界限,完全抱著一副隔岸觀火的態度而已。不僅如此,他還特意利用英商會和個人交際圈,讓其他人都不要插手此事。

原本一切已成定局,就等待著這個定局的結果產生。

可讓羅伯遜沒有料到的是,就在十九日這天裡,他居然前後收到兩封電文,一封是來自北京京奉線鐵路局董事會,另外一封則是來自灤州。前者的電文是對京奉線鐵路最近一季度經營狀況的彙報,北戴河英商會做爲鐵路參股者,在過去遭到難民擁堵的兩個月裡將會承擔近一萬英鎊的損失,而這一萬英鎊當中還不包括鐵路損毀的重修。

因爲前段時間城外災情得到有效的控制,災民情況也都十分穩定,因而讓羅伯遜忽略了京奉線山海關段擁堵的情況,今天的這封電文是一針見血的激醒了他。做爲一個參與京奉線投資的商人,京奉線鐵路山海關段擁堵了已經有兩個月的時間,這可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至於來自灤州的電文,則是雷諾森轉達英國駐濟南領事館的命令,濟南領事館經過三天的詳細磋商,以及留守灤州的何其鞏不斷遊說,最終決定出面幫助袁肅渡過這次危機。陳文年在發到灤州的電文裡,已經把整件事都做了交代,因此何其鞏在與雷諾森交涉時,只說英國方面提供一些舉手之勞的幫助即可,根本不算什麼難事。

濟南領事館自然是認同了何其鞏的這番話,既不必出錢又不必勞師動衆的進行外交交涉,只要委託北戴河英商會出面向鎮守使施壓即可。不管從哪個方面來看,這確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更何況只要能幫助袁肅取得山海關的統治權,對今後英國的勢利延伸則會有更多的便宜之處。

考慮到濟南領事館無權對北戴河英商會下達命令,雷諾森轉發電文的時候特意附加了一些威逼利誘,比如若是山海關之事處理不妥當,將會安排其他人接替羅伯遜的位置,並且排擠羅伯遜在京奉線鐵路的持股。

正是迫於這雙重的壓力,羅伯遜不得不放棄之前的安排,決定出面來幫袁肅一把。

與陳文年見面之後,他並沒有提及自己收到電報的問題,相反故意說是經過這幾天奔走遊說,總算說服英商會的其他商人站在袁肅這邊。

陳文年當然不至於輕信羅伯遜的片面之詞,要知道在他發回灤州的電文裡面,可是提到要讓何其鞏儘快聯絡雷諾森。顯而易見,雷諾森利用英國官方的身份向羅伯遜施壓,這才讓這位唯利是圖的英國佬重新站了出來。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如今袁肅被吳承祿扣押了已經有七、八天之久,當務之急最重要的還是先將袁肅救出來纔是。

簡單的一番寒暄和客套,陳文年希望羅伯遜能立刻動身前往臨榆縣去找吳承祿,順便通知駐守在火車站的各國治安隊巡防營和第一團的對峙。

羅伯遜滿口答應下來,隨即又與陳文年對好了一些說辭,這才告辭離去準備前往縣城。

在羅伯遜離開之後,陳文年連續幾天忐忑的心總算稍微安定下來,他很清楚就算有羅伯遜的幫忙,僅僅只能確定可以保全袁肅的性命安危,但卻不足以徹底扳倒吳承祿。而且一旦這件事拖延的太久,讓吳承祿找到趙方毓的下落,那後果可不堪設想。

考慮到這裡,陳文年又去了北戴河郵電局,再次向灤州發去了一封電報,要求何其鞏以第一混成旅旅部的身份向北京發一封電文,將山海關這邊的情況做進一步的上報。上報的內容包括吳承祿貪污賑災物資,並且害怕調查而趁夜強行綁架賑災總司令袁肅。

就算中央政府在調查袁肅與洋人的關係,可一方面無憑無據,另外一方面袁肅事先也做了相應的彙報,更何況在沒有合法程序的情況下強行逮捕正式官員,被逮捕的官員還是大總統的侄子,無論如何都會值得重視。

只要中央下達命令,哪怕只是一條冠冕堂皇的說辭,吳承祿不可不從。

這件事終歸是要經過中央這邊,故而索性就利用中央的介入來徹底解決此事。

【京奉線,又稱京奉鐵路(亦名關內外鐵路),起自北京正陽門東車站,止於奉天城(瀋陽)站,幹線長842公里,另建支線數條。1898年10月正式開始建設,1907年8月改稱京奉鐵路。1912年至奉天(今瀋陽)全線通車。

這條鐵路的修建,由於英、俄兩國激烈爭奪修建貸款權,清政府舉棋不定。最後英、俄兩國直接談判,以互換照會的方式,訂立謀求路權的互不妨礙協議。這樣,中英於1898年10月正式簽定的關於關內外鐵路借款合同才得以實施。英國人金達任總管兼總工程師,這條鐵路的實權,也落到了英國人手中。】

第83章 ,頗有深意第71章 ,英式裝備第90章 ,擬兩部分第17章 ,獲其消息第15章 ,討論武器第75章 ,先有計劃第1章 ,另有心計第20章 ,獨立事宜第75章 ,各自爲政第110章 ,妥善善後第103章 ,獨斷專行第5章 ,時勢之見第42章 ,忠言逆耳第62章 ,神秘女子第19章 ,趁勢而起第81章 ,王磷同憂第81章 ,行營佈置第80章 ,時局進展第9章 ,玄機暗喻第12章 ,各有部署第43章 ,返回灤州第17章 ,兩邊準備第24章 ,其人之道第96章 ,保定催電第25章 ,作戰計劃第97章 ,正月過後第88章 ,聲名漸顯第76章 ,慈善宴會第61章 ,審餘小魚第2章 ,進攻丹東第62章 ,灤州隱士第60章 ,訓練方案第37章 ,逼上梁山第92章 ,提前預手第64章 ,臨時告誡第9章 ,內部矛盾第60章 ,訓練方案第12章 ,籌碼在手第57章 ,誘敵之策第20章 ,明升實降第98章 ,登陸作戰第56章第32章 ,突然變起第98章 ,培植政府第51章 ,剖心之言第30章 ,唐氏雲南第118章 ,臨別之談第74章 ,鋪路搭橋第81章 ,崛起之路第57章 ,對簿一談第62章 ,神秘女子第8章 ,畢業策論第93章 ,酒後之言第19章 ,擢王懷慶第99章 ,隨縣之戰第81章 ,崛起之路第58章 ,鄂州對話第95章 ,藉口生事第46章 ,灤州諮議第25章 ,作戰計劃第59章 ,意外事件第84章 ,最後談判第26章 ,聲東擊西第73章 ,事前籌劃第68章 ,著手鋪墊第39章 ,中秋北京第75章 ,賑災募捐第70章 ,擴編軍隊第87章 ,林氏合作第15章 ,戰後狂熱第71章 ,江湖小魚第61章 ,審餘小魚第35章 ,上海線索第34章 ,著手發展第94章 ,防線告急第107章 ,保存名義第23章 ,順勢而爲第80章 ,緊急行動第81章 ,行營佈置第40章 ,問題所在第93章 ,大膽之舉第45章 ,蕭牆之內第39章 ,急收緩放第53章 ,暫定行程第98章 ,登陸作戰第86章 ,三旅番號第2章 ,進攻丹東第86章 ,偏遠事故第1章 ,擴大戰場第80章 ,緊急行動第34章 ,著手發展第40章 ,問題所在第3章 ,保境軍資第79章 ,先禮後兵第87章 ,隨營學堂第64章 ,笑裡藏刀第11章 ,別有用心第27章 ,驗證關係第89章 ,鄭州計劃
第83章 ,頗有深意第71章 ,英式裝備第90章 ,擬兩部分第17章 ,獲其消息第15章 ,討論武器第75章 ,先有計劃第1章 ,另有心計第20章 ,獨立事宜第75章 ,各自爲政第110章 ,妥善善後第103章 ,獨斷專行第5章 ,時勢之見第42章 ,忠言逆耳第62章 ,神秘女子第19章 ,趁勢而起第81章 ,王磷同憂第81章 ,行營佈置第80章 ,時局進展第9章 ,玄機暗喻第12章 ,各有部署第43章 ,返回灤州第17章 ,兩邊準備第24章 ,其人之道第96章 ,保定催電第25章 ,作戰計劃第97章 ,正月過後第88章 ,聲名漸顯第76章 ,慈善宴會第61章 ,審餘小魚第2章 ,進攻丹東第62章 ,灤州隱士第60章 ,訓練方案第37章 ,逼上梁山第92章 ,提前預手第64章 ,臨時告誡第9章 ,內部矛盾第60章 ,訓練方案第12章 ,籌碼在手第57章 ,誘敵之策第20章 ,明升實降第98章 ,登陸作戰第56章第32章 ,突然變起第98章 ,培植政府第51章 ,剖心之言第30章 ,唐氏雲南第118章 ,臨別之談第74章 ,鋪路搭橋第81章 ,崛起之路第57章 ,對簿一談第62章 ,神秘女子第8章 ,畢業策論第93章 ,酒後之言第19章 ,擢王懷慶第99章 ,隨縣之戰第81章 ,崛起之路第58章 ,鄂州對話第95章 ,藉口生事第46章 ,灤州諮議第25章 ,作戰計劃第59章 ,意外事件第84章 ,最後談判第26章 ,聲東擊西第73章 ,事前籌劃第68章 ,著手鋪墊第39章 ,中秋北京第75章 ,賑災募捐第70章 ,擴編軍隊第87章 ,林氏合作第15章 ,戰後狂熱第71章 ,江湖小魚第61章 ,審餘小魚第35章 ,上海線索第34章 ,著手發展第94章 ,防線告急第107章 ,保存名義第23章 ,順勢而爲第80章 ,緊急行動第81章 ,行營佈置第40章 ,問題所在第93章 ,大膽之舉第45章 ,蕭牆之內第39章 ,急收緩放第53章 ,暫定行程第98章 ,登陸作戰第86章 ,三旅番號第2章 ,進攻丹東第86章 ,偏遠事故第1章 ,擴大戰場第80章 ,緊急行動第34章 ,著手發展第40章 ,問題所在第3章 ,保境軍資第79章 ,先禮後兵第87章 ,隨營學堂第64章 ,笑裡藏刀第11章 ,別有用心第27章 ,驗證關係第89章 ,鄭州計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义县| 开江县| 象山县| 河南省| 南京市| 鄂温| 阳新县| 衡南县| 眉山市| 盐亭县| 道孚县| 会昌县| 金寨县| 镇宁| 奇台县| 雷州市| 南川市| 敦煌市| 兴城市| 福州市| 裕民县| 武鸣县| 健康| 雷州市| 满城县| 英山县| 扶绥县| 双鸭山市| 汶上县| 泾源县| 阿拉善盟| 沁阳市| 城固县| 蚌埠市| 漠河县| 山阳县| 浏阳市| 安吉县| 藁城市| 荣成市| 象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