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馬踏敵營(1)
鐵多雄很高興,他也確實有值得高興的理由。
八年來的辛苦操勞,終於使匈奴有了與大明一拼之力。一待天下有變,他鐵多雄便可率六十萬的匈奴大軍南下奪取中原。那時他便可成爲匈奴有史以來最最偉大的君王。可是天時要何時才能到來,鐵多雄的心裡卻沒底。兩年,他只能在大單于的位置上再待兩年。如果兩年內等不到中原混戰起,那麼---這八年來他爲匈奴廢寢忘食,日夜操勞的成果便完全變成了爲他人做嫁衣裳。成者王侯敗者寇。沒有人會再記得他的功績,草原上只會傳頌著帶領他們牧馬中原的大單于的名字,不會有人在讚歌中提到他。他想過利用武力讓其它三部屈服於他,可是無論用什麼樣成功的戰術都會造成草原的混亂,結果將失去入侵中原的良機。他想用政治手腕解決他的危險,可其它三部的老狐貍玩弄政治的手腕卻也絕不比他遜色多少。若是逼得緊了。結果還是一樣---戰爭。而那時候的戰爭將更大的削弱草原的力量。正在他一籌莫展之際,東疆卻傳來了好消息:五年前只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而結交的盟友替他除掉了原本該在兩年後接任大單于的勃爾斤。不但如此,他的盟友還洗劫了勃爾斤的部落,燒燬了所有過冬的帳蓬和糧食,並且惡毒地在勃爾斤的草場上散佈了毒藥。草原上的生存環境是惡劣的,當成羣的牛馬吃了帶著毒素的草而死去,勃爾斤部剩餘的族人便陷入了飢寒交迫的處境,只能任由他將勃爾斤部打散併入了自己的貼鐵木部。當聽說了這個大好消息之後,鐵多雄縱聲長笑,在大帳中與衆將痛飲了三天三夜。
可是在他酒醒之後,他發現他似乎笑得太早了點。草原廣大,需要操心的事太多,他原本沒有將小小的東疆放在眼裡。若是在三百年前,當漢人的首都還在北平的時候,東疆確實是塊戰略要地。可在今天,明朝的首都在西京。想要突襲西京必須從嘉山關通過,而東疆---在那裡浪費太多的軍力只是給漢人重整旗鼓的機會而已。
所以,當他正視正氣山莊的時候,才發現不到五年的功夫,他想用來對付他政敵的那把刀變得實在是太鋒利了---鋒利得很可能割傷他的手。如果在他兵圍西京的時候,正氣山莊用他那支強悍的軍隊揮師千里衝進大草原。那麼六十萬的匈奴大軍便只能埋骨異鄉了。他絕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發生。所以他親自趕到落陰山,接過了四萬王都禁衛軍的指揮權。然後像一條飢餓的狼一樣安靜地,耐心地在陰暗地地方死死地盯著正氣山莊。可惜正氣山莊的防範太過於嚴密,哪怕是他從中原藏域西疆的請來的高手也一籌莫展。這主要是因爲他不想這麼早便與正氣山莊翻臉。一來是因爲他不願在這無關大局的地方受到太大的損失。匈奴人口不過三百餘萬,雖說能拼湊出六十萬甚至更多的軍隊,可那是因爲匈奴人人皆能騎射的緣故,其正規的軍隊則不到十萬。而手下這四萬王都禁衛軍更是他唯一能完全掌握的正規軍。他不捨得就這麼損失掉。二來他對正氣山莊也有深深的忌憚,如果把正氣山莊逼到了其它兩個部落或者是大明朝那邊,都會對他的計劃產生極大的影響。於是他只好耐心地等下去,好在他從來就不缺乏耐心。
終於,付出得到了回報。正氣山莊的四大名捕之一---鐵手何鐵軍不知爲何一個人到草原上來喝悶酒。張開已久的羅網終於捕獲了獵物,而且是一隻很大獵物。有了這隻獵物,不但可以堵住其它兩個部落的嘴,還可以更深入地瞭解正氣山莊。更可以利用他在和正氣山莊的談判中取得優勢----鐵多雄並不想折斷這把鋒利的刀,他還想用這把刀來對付剩餘的兩個部落。他要做的是削弱正氣山莊,把這把刀弄得不那麼鋒利,以便於更好的掌握。
所以,鐵多雄很高興。高興了自然要喝酒。於是他把何鐵軍綁在大營口的旗桿上。他和幾個將軍以及請來的高手們坐在高臺上一邊飲酒一邊欣賞著何鐵軍被匈奴士兵用石塊擊打而發出的慘叫。
鐵多雄覺得空氣很清新,世界很美好。於是他閉上眼一邊享受著陽光一邊喝著馬奶酒。
在鐵多雄喝到第十七碗酒的時候,一聲長嘯突然響徹天地之間,似龍吟、似虎嘯,由遠方傳了過來。鐵多雄眉頭一皺,緩緩地張開了雙眼。只見一人一馬自遠方飛奔而來。遠遠地聽到馬上那人縱聲叫道:“正氣山莊杜遠求見鐵多雄大單于。”
鐵多雄嘴角微微一擡:“單刀赴會!這個杜遠倒是條漢子。”說罷手一擺,叫來一個小校:“把他擋在營門口,兩個時辰後再放他進來。”----鐵多雄很懂把握人的心理,無論是誰,等人等了兩個時辰都會心浮氣躁。更別說還時時聽著自己手下的慘叫了,那更會讓他方寸大亂。
不得不說,鐵多雄的計劃很好。可惜他不瞭解杜遠----杜遠雖然經常讓人等他等到七竅生煙,可他卻從來不等人。這是個很不好的壞習慣。所以杜遠見到擋路的匈奴士卒根本就沒理他。一提馬便連人帶馬從他的頭上躍了過去。仗著馬快連連衝過匈奴的阻攔,有幾次還把人給撞飛了。離高臺還有十來丈遠的時候,杜遠雙腳在馬蹬上一踏,飛身便上了高臺,一個箭步衝到了鐵多雄身前站定:“正氣山莊杜遠,見過大單于。”
“何人如此大膽,竟敢私闖軍營。”
聲未到,槍已至。一隻長槍乘著杜遠立足未穩閃著耀眼的寒光向他肩頭刺來。槍很快,非常快。使槍的是河北槍法名家董萬和,董家槍法最重一個快字。董萬和曾以一桿鐵槍與六扇門內一十八位成名高手對戰。以一敵十八卻毫髮無傷,便是因爲他的槍快。當敵人的刀未出銷,他的槍已刺入了敵人的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