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5章 御史冷麪侍中終入獄 丞相賢良廖立感衷情

“廖立,若不你陷害丞相,爲何你的堂弟廖水,卻假冒丞相堂弟,在漢中大肆霸佔土地?若不是你陷害丞相,你又爲何僞造信件,構陷丞相謀反?若不是你陷害丞相,爲何廖水見到你便即自盡?他死前說他什麼也沒說,你還隱藏著什麼秘密?”大殿之上,李嚴的責問之聲隆隆回響,已完全壓住了廖立的哭號。

“廖水之事,爲臣不知,那信件上的字,雖是我的字,我也曾訪照諸葛亮的筆體,寫過隆中對,此事盡人皆知,但我實在不知爲什麼會出現那樣一封信。”

“若不是你做賊心虛,昨夜你爲什麼會偷偷逃往曹魏?你又是如何與曹魏勾結上的?你們還有哪些詭計?”

廖立此時在李嚴的打擊之下,已完全沒有了原來的氣勢,只是低聲呼著:“我冤啊!我不知道。我實在是不知道。有人害我,我怎麼能不逃。”

李嚴轉身向我:“陛下,請將廖立交與爲臣,臣必可從他口中掏出真情。”

廖立聽得此言,身上一抖。李嚴身爲御史,其冷麪無情是有名的,若說滿朝文武,最敬重的是孔明,那麼最怕的便是李嚴。李嚴整日裡黑沉著臉,看人都是從眼睛的穎裡看,讓人不由得便感到深奧不舒服,背心裡直起雞皮疙瘩。而他處理犯過的大臣也毫不容情,曾在糜芳的廷尉府依律活活杖殺過吳太后的族侄。

我心中卻有些猶豫,雖然所有的證據都指向廖立,但是,廖立若是要害孔明,爲什麼一見那字,便承認是自己所寫?若他不承認。豈不是對自己更是大有好處?何況他寫的那些字跡,幾乎連我都騙過了。

我已經覺得腦子有些不夠用了。原以爲在知道歷史的情況下,既知道有人在暗害孔明。我便可以輕易查他出來,進一步獲取孔明的忠心——雖然孔明地忠心已經足夠了,但我還是想以這種方法向他示好。所以,我會瞞著他進行乇查,會找廖立要紙,找諸葛喬打探這字的真假並得知這字不似先生近年所爲,瞞著李嚴把“諸葛雲”帶到宮裡來審問,安排城中嚴查……

可是,眼見真相大白我卻不敢肯定,廖立是在裝假還是別有隱情?

正在此時。殿門官來報:“丞相到。”

此事倒底是把他驚動了,我道:“有請。”

孔明急匆匆上得殿來,看到廖立和李嚴,吃了一驚,道:“陛下,這是爲何?”

一見孔明,廖立跳起腳來,大聲叫道:“諸葛亮,不用你做好人。你用計害我,一定是你用計害我!”若不是後面兩個侍衛緊緊抓住他的胳膊,他便衝了過去。

我嘆了口氣,道:“本來此事沒想驚動丞相,不料你還是來了。李卿,你將此事告知丞相。”

“是,”李嚴點頭,“前時,我接到人舉報……”便把此事原原本告知孔明,其間也並未掩藏他對孔明地懷疑。

孔明聽到告發他幾大罪狀,圖謀不詭時,已是跪了下來。聽李嚴說完,一向鎮定自若的他也額上微微冒汗了。李嚴說完。退後站好,孔明再次叩頭道:“陛下,臣萬萬想不到這兩天會出這樣大的事。總是爲臣德才不足,引來此事。不過,既然事涉爲臣。那幅字可否容微臣一觀?”

我點頭道:“來人,把那字給丞相觀看。”

孔明把那張字放在手中,上下打量,嘆道:“廖侍中的字,直可以假亂真,佩服佩服。”

我見孔明也已認可那字是廖立所寫,更無疑問,喝道:“來人,將廖立打入大牢,聽候發落。”

侍衛應一聲便向下帶廖立,卻被孔明攔住:“慢。陛下,爲臣的話還沒說完。臣雖說這些字是廖侍中所寫,但只這些字,卻也並不能斷定這些事乃廖侍中所爲。”

孔明的話把我弄糊塗了,大殿中諸人也都看著孔明,不知他到底在說什麼,連廖立也住了聲。孔明展開那張紙,指著那字道:“陛下請看,這些字每一個都很整齊,所以正是蠶頭雁尾,字字渾成,可惜全篇看起來,卻似少了一種東西。”

少了東西,少了什麼?我定睛看去,卻是什麼也沒有看出來。李嚴在一邊忽一頓足:“若不是丞相提醒,我幾乎忽略,不錯,全篇看來,少了一種渾然一體的感覺,拙劣謀篇,有些字句好象是拼上去的。”

孔明大笑:“不錯,這些字,就是拼上去的,陛下,可有襄陽紙,錯些給微臣一用。”

我早已信服,忙著人取來襄陽紙。孔明又道:“再拿些細絹,還有筆墨。”

我把自己的龍案讓出,親自拿起墨磨起來。孔明告了罪,提起筆來,在細絹上寫了大大地一個“和”字。寫完之後,略晾一晾,放在了一張襄陽紙上,細細展平壓實。接著孔明噙了口水,輕輕噴成細霧,籠在那細絹之上。過了片刻,孔明說聲:“成了。”將細絹放在一邊,拿起襄陽紙,果見那個“和”字已經透過細絹,端端正正的印在襄陽紙上。孔是把那紙交到我的手中,我拿著它與那紙書信對照著,終於拍在龍案之上:“好手段!”

孔明說道:“其實我這種噴水的方法並不出色,另有一法是以蒸醋來薰,蒸氣一起,襄陽紙墨跡清晰,有如手寫,卻不會留下任何水漬,而且紙絕顯得古舊些,似是數年前這憲兵。我相信,這封書信,便是以此法僞造的。廖侍中雖然與我不睦,時時口角,但文人相輕,自古皆然。他沒有任何惡意。我雖登高位,爲百官之長,卻也不過是一介書生出身。並無所長,難免犯錯。而他才華出衆,見識過人,有他提點,我也會經常想一想自己是否做錯了什麼,拾遺補缺,把事情做得更好。況且,以他的驕傲,就算對我不滿,也必當面指出。絕不屑於背後出招,用這種辦法來算計我。”

孔明說著,走到廖立身前,叫著廖立的字道:“公淵,你我相識二十餘載,眼見你我都到也不惑之年,我是個什麼樣的人,你還不知道麼?整天在朝堂上鬥來鬥去,卻連不相干的旁人都知道了。用這樣一條計,來離間你我。可笑我們自以爲是荊州俊傑,天下英才,落入圈套而不自知。若果然中計,你我榮辱還是小事。誤了季漢地大業,上對不起先帝和陛下,下對不起百姓萬民。此後真相大白,留在朝堂上的人更有何面目以對世人?”

廖立再也受不了,撲得一聲,給孔明跪了下去:“丞相,廖立平素自高自大,目中無人,總與丞相做對。今日方知我比丞相,有如星火之於皓月,丞相是君子,我是小人,故丞相如海。能容天下,廖立如浪花,胡亂跳動以爲能事,卻不知自己地真實面目。我此番犯下大罪,丞相反爲我開脫,雪我奇冤,廖立謝了!”

孔明道:“何出此言,我們皆是季漢的臣子,理當同心同德,共佐漢室。亮以後有不當之處,還請侍中賜教。”

兩人相視,孔明微微而笑,廖立卻落下淚來。

李嚴在一邊,忽得沉聲道:“丞相說得好生輕巧,眼下廖立身犯大罪,法不容情,就算此信不是他所寫,他此時亦未洗清嫌疑。況他以身投敵之罪,遠大過構陷這罪,丞相雖爲百官之長,亦無法翼護猛罪之人。丞相除了這一猜測,可還有其他證據?”

孔明愣了一下,緩緩搖頭道:“我相信,此事另有隱情。”

李嚴冷笑道:“那就是沒有其它證據了。如此,得罪了。陛下,微臣身爲御史大夫,主管糾察百官,現在把廖立帶下去了。”

李嚴佔住了道理,此時我雖然傾向孔明,卻無法說出其它的話來,只得點頭:“先將廖立收押了吧。不過事情未曾察明,不可用刑。”廖立一介文士,若是由李嚴任意去審,不出三天,非得死在牢中不可。

李嚴拱手而去。

我也孔明相視苦笑。半晌,我斥退諸人,道:“此事,朕沒有做好。”

孔明先向我深施一禮:“陛下相信微臣,臣感激涕零。此事其間隱密重重,環環相套,思虛周密,其後必隱著一個巨大地圈套。臣雖不知這圈套從何而來,但既然發生在曹魏使者前來之時,決計與曹魏脫不了干係。不過董昭等人身爲使者,若我將其扣留進行審問,就算能查出真相,卻未免惹天下物議。”

我恨道:“曹魏以人假冒鮮卑人伏擊朕和公主,以設圈套暗自丞相和侍中,若朕放過他們,如何甘心!”

孔明笑道:“曹魏與季漢爲敵,又非一日,若其不進行破壞,纔是怪事。只是此計一石三鳥,竟與我們以賈詡破司馬之計相彷彿,看來也是個高人所爲。以爲臣看,只怕是賈詡的可能性還要大些。”

“爲什麼?”

“我們當年的離間之計,隨著匈奴人在幷州作亂,已怕已爲有心人識破,旁人不說,只怕賈詡和司馬懿已是心知肚明。不過此時司馬懿避禍還來不及,身處險地,怎肯再有動作,幫臣猜測可能是賈詡要報當時的一箭之仇。”

“不過不論實情如何,他都失敗了。陛下信任微臣,故微臣未受打擊;李嚴一心爲公,雖然攻擊微臣,微臣卻也不會因此記恨於他,這離間之計也無所用;而廖立這場牢獄之災雖然冤枉,但他素來心高氣傲,目中無人,經此折磨,於他未必不是一件好事。過些時日,或查出真相爲之昭雪,或陛下特旨赦其罪,則其必真心以報陛下。廖立大才,還是可用的。眼下董昭等人意圖已明,將之逐去即可。這場風波過去,北邊中部鮮卑伐西部鮮卑之事,選賢和軍校之事纔是重點。”

第21章 長安夜第40章 飛軍第10章 我要伴讀第14章 初定關東第8章 拜師第58章 隴西李氏第13章 劉升之第35章 平亂第82章 劍光陰冷第25章 經濟之道第1章 完美的開始第89章 雨中破敵第82章 第八十三章第73章 李陵後裔第55章 一道問題第82章 劍光陰冷第40章 雛虎第89章 雨中破敵第16章 鮮卑使者第14章 董昭定計縱廖立 李嚴報信戲張苞第55章 吳魏勾結第42章 關平逞威第26章 南蠻之亂第37章 破圍第8章 拜師第44章 司馬復出第98章 下坯城破第1章 完美的開始第44章 攻心第60章 北疆 荊州 潼關 河東第23章 沒錢的煩惱第86章 陸遜獻計第73章 陳羣父子第20章 刺諸葛第4章 宛城風雲第79章 大婚之日的戰書第52章 當年小奴長成人第43章 人心第57章 立威第2章 帝王的兒子是什麼第34章 詞鋒第7章 張機第24章 亂局第百零五章 誰是獵手第70章 危機早伏第12章 《漢書》第49章 誘餌第71章 靈州第19章 鮮卑攻略第32章 備戰第百零一章 歸來第54章 縱橫捭闔第57章 北疆之戰的序幕第29章 王濬誘敵第25章 慕容族的異類第72章 潘璋奪權第58章 隴西李氏第59章 奸細第36章 王雄的刺客第6章 淯水狂瀾第百一二章 回長安第20章 軍校風雲第9章 大禹定鼎第35章 隱憂第88章 闞澤被囚第21章 長安夜第99章 條件第6章 嚴督查李嚴彈諸葛 學治軍關鳳亂未央第33章 遼東第16章 義舍遇險第11章 公子“成名”第71章 章武元年第9章 添械增兵第47章 好多奸細第85章 降魔神杵第36章 亂營第35章 隱憂第77章 喜色之下的密謀第100章 相見第92章 合力齊心第81章 暗箭第53章 狐貍家族第77章 爲將之道第89章 趙雲第67章 空間時間第76章 鳳翼初展第77章 爲將之道第70章 危機早伏第26章 南蠻之亂第6章 嚴督查李嚴彈諸葛 學治軍關鳳亂未央第五章第百零六章 蠻人第6章 歷史不是那麼好改變的第58章 劉璿劉諶第34章 詞鋒第18章 陽平關之戰第60章 刺客第60章 北疆 荊州 潼關 河東第23章 孫權稱帝
第21章 長安夜第40章 飛軍第10章 我要伴讀第14章 初定關東第8章 拜師第58章 隴西李氏第13章 劉升之第35章 平亂第82章 劍光陰冷第25章 經濟之道第1章 完美的開始第89章 雨中破敵第82章 第八十三章第73章 李陵後裔第55章 一道問題第82章 劍光陰冷第40章 雛虎第89章 雨中破敵第16章 鮮卑使者第14章 董昭定計縱廖立 李嚴報信戲張苞第55章 吳魏勾結第42章 關平逞威第26章 南蠻之亂第37章 破圍第8章 拜師第44章 司馬復出第98章 下坯城破第1章 完美的開始第44章 攻心第60章 北疆 荊州 潼關 河東第23章 沒錢的煩惱第86章 陸遜獻計第73章 陳羣父子第20章 刺諸葛第4章 宛城風雲第79章 大婚之日的戰書第52章 當年小奴長成人第43章 人心第57章 立威第2章 帝王的兒子是什麼第34章 詞鋒第7章 張機第24章 亂局第百零五章 誰是獵手第70章 危機早伏第12章 《漢書》第49章 誘餌第71章 靈州第19章 鮮卑攻略第32章 備戰第百零一章 歸來第54章 縱橫捭闔第57章 北疆之戰的序幕第29章 王濬誘敵第25章 慕容族的異類第72章 潘璋奪權第58章 隴西李氏第59章 奸細第36章 王雄的刺客第6章 淯水狂瀾第百一二章 回長安第20章 軍校風雲第9章 大禹定鼎第35章 隱憂第88章 闞澤被囚第21章 長安夜第99章 條件第6章 嚴督查李嚴彈諸葛 學治軍關鳳亂未央第33章 遼東第16章 義舍遇險第11章 公子“成名”第71章 章武元年第9章 添械增兵第47章 好多奸細第85章 降魔神杵第36章 亂營第35章 隱憂第77章 喜色之下的密謀第100章 相見第92章 合力齊心第81章 暗箭第53章 狐貍家族第77章 爲將之道第89章 趙雲第67章 空間時間第76章 鳳翼初展第77章 爲將之道第70章 危機早伏第26章 南蠻之亂第6章 嚴督查李嚴彈諸葛 學治軍關鳳亂未央第五章第百零六章 蠻人第6章 歷史不是那麼好改變的第58章 劉璿劉諶第34章 詞鋒第18章 陽平關之戰第60章 刺客第60章 北疆 荊州 潼關 河東第23章 孫權稱帝
主站蜘蛛池模板: 砀山县| 大石桥市| 诸暨市| 东至县| 安远县| 林甸县| 黔西| 来凤县| 缙云县| 金坛市| 周至县| 交城县| 介休市| 新泰市| 岱山县| 越西县| 丹棱县| 曲周县| 华蓥市| 金门县| 鸡泽县| 黔西| 宁都县| 卢湾区| 禄丰县| 汾西县| 沂源县| 山阳县| 和平区| 洪洞县| 大安市| 盱眙县| 鲜城| 江都市| 彝良县| 湾仔区| 垫江县| 新化县| 鸡东县| 泾川县| 霍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