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9章 鮮卑攻略

“陛下所疑不差,臣妾的確曾爲我兒定下過一門親事。只是這些年兵荒馬亂,不知道我那親家現在何處,也不知那孩子還在與不在。不過,人而無信,不知其可,無論他是生是死,我家總要好好找尋,不能也不應放棄,不然日後他找上門來,我如何迴應?想不到這個孩兒竟是女子,如此癡情,倒似我涼州女子一般。陛下,臣妾雖是女子,卻不會以俗人眼光看人,靈兒以女身參軍,在涼州亦是常事,便是臣妾,當年也曾上過戰場。所以其間難處,不在靈兒,而在於我那親家。”?

聽薑母如此說,我倒也無話可答,總不能以權勢相逼,讓她作背信之人。想做件好事還真是麻煩。當下我對她說,由我來幫她尋找,若三年內找不到,我就要作主,讓他兩個成親了。?

薑母其實極愛靈兒,當下點頭應承。我辭別而去。?

四月五日,宣室殿中。我和孔明、馬超、趙雲、姜維談論軍事。?

孔明坐在榻上,用羽扇指著壁上巨大的地圖侃侃而談:“方今天下三分,季漢、曹魏、孫吳勢成鼎足。雖然曹魏還是最爲強大,但它向西無法擊敗我們,向南無法渡過長江,而曹丕代漢後,曹魏在道義上失去了至高點,已不能挾天子以令諸侯,渭南大戰之後。他地軍力大損,國力大損,在戰場上已失去了主動。而我們與孫吳的聯合,讓曹魏更不敢輕易興兵。但是,我們季漢雖然在軍事上佔了些主動。卻也沒有一口吞掉曹魏的實力;東吳自然更沒有能力北進,其實,眼下天下已形成一個微妙的平衡,各自進入了穩定發展期。我們必須利用這段時間,全力發展經濟,屯積糧食。發展貿易,增加實力。”?

姜維跪坐在地上凝神傾聽。馬超單手握拳支在腮邊,侯自己成一個比較舒服的姿式半倒下來,而趙雲卻若有所思地坐在一邊,品著一杯雪水煮出來的菊花,不知想些什麼。再有十來天,他那二百新兵便要對陣遼東精騎。?

“曹魏實行屯田,興修水利,成效顯著,比如揚州刺史劉馥,鎮合肥,廣屯田,修芍陂、茹陂隙、七門、吳塘諸堨,以溉稻田。公私有蓄,歷代爲利。而賈逵之豫州刺史,南與東吳相接,他修守戰之具,堨汝水。造新陂,又通運渠二百餘里。都給曹魏發展做出了貢獻。而曹魏也有著出色的人才優勢和地理優勢,中原各州自古便是富饒之地,這是曹魏國力強大的一個重要保證。”?

“而東吳呢,他們所據之地本爲蠻荒之地,少有人煙,但是北方大亂,避戰亂南遷的北方家民帶去了先進的傢俱,有了大批地勞力;而江南的氣候也適合農業生產;他們又征服山越人,使他們下山務農、參軍,實力也迅速增強,此外,他們發展制瓷,造船,他們地船隊可以遠航到我們所沒見過的國家,與他們通商,易貨,帶回我們所沒見過的東西。”?

“相比之下,我們季漢立國較晚,征戰較多,家底自然也沒有曹魏和東吳那樣厚。而我們季漢要發展,就不能不解決以下幾個問題。國有四民,士家工商,陛下以科考取士,則天下學子歸心;陛下屯良田,興水利,則民有所本;陛下召良工,鑄良器,則我季漢甲兵鋒利;陛下自立國以來,不以商人爲賤民,重開絲路,廣開大市,以商人貿遷有無,平物價,濟急需,使之有益於民,有利於國,與士、農、工互相表裡,互相促進,所以近年季漢雖然初立,國力卻上升很快。據我所知,僅銷往曹魏的那批大秦珠寶,我們便賺了上千萬錢,這相當於一個小郡的歲入了。而且我們擁有關中地上上之地,擁有益州的天府之國,我們獎勵農耕,重視水利,注意改善異族的關係,加速邊地的開發。重新打通絲綢之路,發展貿易。眼見我們季漢便可蒸蒸日上。但是要想發展,卻還要解決一個問題,那就是邊患。我們季漢東有曹魏,北有鮮卑、匈奴、東羌、西有西域五十國,有西羌國,南有南蠻。”?

“諸胡部歸屬以來,我大漢視之如異類,官吏大小,肆意欺凌,徵召良馬軍士,同樣撕殺,卻不肯同樣給予軍晌,同樣勞作,卻要加重稅負,這種事在西涼猶其突出。所以,東漢二百年的羌胡叛亂,其實乃是洛陽城中一般人造出的人禍。陛下治西涼以來,第一次給了他們大漢國屬民的待遇,承認他們是大漢國人,準許他們改漢姓,著漢服,習農耕,入軍隊,不蔑視,不欺凌,示之以公,待之以平。本來還有不少大臣反對的,後來才發現陛下見識之高遠:天之生人,本無蕃漢之別,然這些胡人生於地荒漠,叢林臻莽,必以射獵爲生,因此常習戰鬥。若我恩信撫之,衣食周之則皆漢人矣。所以有蠻人舉族來歸,入我軍伍。今有馬良在蜀,南蠻不足爲患;而西羌之國,兵強馬壯,卻被你打得大敗,國中大帥被你所殺,丞相歸降,國主逃過大雪山。一舉解除了我大漢二百餘年未曾解決的羌胡之亂,原因何在?不僅僅是你地勇武能戰,更重要的還是陛下的政策。”?

“但是,我們眼下要對付的鮮卑,卻與羌、蠻諸部完全不同。鮮卑國東西長一萬兩千餘里,南北寬七千餘里,盡有匈奴故地,曾輕東敗夫餘,西擊烏孫,北逐丁零,南侵漢邊,勢力極爲強大,羌胡雖叛,但常自以爲大漢國人。鮮卑卻以大漢爲敵,侵擾爲樂。其國直接涉及到我季漢北部是否安定,涉及到西域都護能否安然重建,涉及到匈奴能否受到我們掌控,所以在未來地幾年裡,我們一定要下手解決他們。最少也要解決其一部。”?

“或許你要問,爲什麼我們連曹魏都沒有解決掉,卻要先解決這個我大漢幾百年都沒有解決過地大敵?”?

“其一,鮮卑果真強大的不可戰勝麼?不然,鮮卑合族不足百萬人,又分成三個部落。六十個小邑,互不統屬。而我大漢最強大時有五千餘萬人。相當於五十個鮮卑族。就算我季漢,人數也比他們合族都要多上一倍。——誠如陛下所說,季漢的戶籍統計還存在疏失之處,存在不少隱戶,其實季漢比這個人數還要多。但爲什麼大漢之時這樣強大。他們還敢於年年寇我邊境呢,這是因爲塞外窮,塞外的土地無法養話那麼多地人,所以他們纔要四處掄掠,如果不論掠,他們就生存不下去。甚至,他們捉回漢人俘擄幫他們捉魚來維護生計。”?

“其二,我大漢是不是真得無法擊敗他們?鮮卑人一向無視大漢,百十年來肆意入侵。把大漢當成一塊鮮美的肥肉,什麼時候想吃了,便南來咬一口。鮮卑人看不起漢人,認爲漢人沒本事,膽子小。不會打仗。但是的確如此麼?大漢不是不會打仗,也不是沒本事打仗,而是打不起仗。東漢時,從所有錢財都集中到帝王宦官和諸大臣之手,豪門大族富可敵國,而國庫中空空如也。打仗,說到底是打錢,特別是大漢這種以步兵爲主的軍隊,沒有龐大的軍資和充祫的軍需,大軍根本就是寸步難行。而胡人以輕騎爲主地軍隊,將士都是他們的族衆和奴隸,不要軍餉,只要帶上牧畜就可以打仗。漢人地疆域裡,人口多,財富多,以戰養戰就可以維持大軍的生存。但是漢軍攻擊他們就沒有這樣的便利。大漠廣豪,荒無人煙,冬季漫長,就是擄掠了胡人的族衆和他們的牲畜,漢人地大軍也很難長時間佔據土地和維持生存。幾百年來,在這片無邊無際的大漠裡,大漢國和匈奴人、和鮮卑人、還有部分羌人就是在這種互相攻伐中度過的,結果如何?大漠依舊是胡人的天下,任大漢國如何強盛,都沒有把大漠變成大漢國的疆域。沒有鮮卑人擔心自己的大漠會變成漢人的牧場,也沒有人擔心自己的族衆會變成漢人的奴隸。”?

“其三,近兩年進攻是好機會。自擅石槐死後,鮮卑便分成三部,互相攻擊,實力大減。眼下這幾個鮮卑大人也不是擅石槐那樣英才天縱地人物。曹魏只是大漢分裂的三分之一,他們竟可威懾三部鮮卑,便是爲此,這也是我們解決他們的好時機。曹魏威脅鮮卑,令鮮卑臣服是因爲他們手中有著一支鐵騎,一支行動如風戰之能勝的虎豹騎!他們敢於深入草原做戰,他們不怕鮮卑人逃走。而我們,同樣有著一支涼州鐵騎,我們的涼州馬甲於天下,比鮮卑馬還要高大強壯,我們地戰士久經戰陣,比鮮卑人更加輕生忘死。大漢這些年敗落了,唯一欣慰的是打出了一大批的精兵強將,無論是季漢、是曹魏還是東吳。用這樣的人馬去開拓北方,必會有所斬獲。”?

“其四,控制和遏制胡族,我們已經有了許多成功的經驗,胡人內遷大漢已有一兩百年的歷史,我們的先輩用了各種各樣軟硬兼施的方法,比如給地封王,安撫和親,內遷州郡,邊郡開市,招攬胡人貴族子弟到京城定居,到太學學習,甚至還讓他們放棄畜牧改學耕地種田。很多胡人因爲生活得到改善,生存有了保障,對大漢感恩載德,忠心臣服。南部匈奴、歸屬羌人、歸屬烏丸等皆是如此。我們能解決他們,當然也可以解決鮮卑。”?

“其五,便是軻比能派使前來。本來我們早就想北進,只是一直沒有機會,騰不出手來,本來陛下此次召你回長安,便有讓你北進之意,恰恰此時他主動與我勾通,正是給了我們一個絕佳的藉口,爲我們插手鮮卑事務增添了一個好的由頭。有此五點,所以我和陛下商議,要打一打步度根。就算他沒有降順曹魏,我們也要打一打他,他離我們太近了。”?

姜維聽著孔明的話,沉思著:“不知能給我多少人?”?

我把茶杯交給身邊的侍者去添水,道:“太多的人,不可能給你。季漢還不富裕,旁的不說,光是糧草朕也消耗不起。朕給你五千鐵騎,你去大草原上摸摸情況,可以打勝仗,也可以打敗仗,但不論勝仗還是敗仗,都要有價值,不要白丟了朕的臉。”?

姜維點頭:“放心,少主,我什麼時候丟過你的臉。”一不小心,他把兒時的稱呼叫了出來。?

我聽著他叫我少主,反覺得親切:“若是你摸得細緻,過兩年朕與你一起去大草原。”?

姜維笑了:“聽說陛下打算遣使前往軻比能部?”?

“不錯,是有此打算。朕打算以鄧芝爲使者,王難爲副使輔之。”?

“臣打算化妝爲隨之,隨之共同前往。”

第99章 條件第55章 吳魏勾結第34章 詞鋒第92章 燒船第53章 全勝第15章 父債子還第9章 大禹定鼎第50章 藏匿第49章 傅暇的反擊第21章 沒了家的孩子第7章 張機第66章 破陣第48章 荀緝奪城第64章 五泉山上第86章 陸遜獻計第66章 再設圈套第90章 風起長安第61章 吞刀第4章 所謂嫋雄第9章 添械增兵第一章第48章 荀緝奪城第百一三章 傳位之前第41章 且蘭城下第82章 第八十三章第53章 狐貍家族第74章 黃河九曲第70章 危機早伏第4章 宛城風雲第80章 舉國動員的曹魏第百零五章 誰是獵手第74章 亂局橫生第61章 各呈豪強第2章 帝王的兒子是什麼第14章 林中夜宿第60章 北疆 荊州 潼關 河東第46章 曹真的勝利第53章 全勝第21章 沒了家的孩子第82章 劍光陰冷第45章 強敵第57章 立威第8章 金鸞殿鬥口戲董昭 白虎堂設宴間曹肇第45章 石韜歸漢第49章 誘餌第五章第58章 刺客的後代與刺客第55章 一道問題第29章 初學政事第81章 謠言四起第24章 狼與人的戰鬥第98章 南下第82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百零六章 蠻人第38章 鬥將第74章 機會第三章第18章 陽平關之戰第45章 強敵第百零六章 蠻人第81章 天塌第63章 親赴河東第21章 沒了家的孩子第26章 南蠻之亂第60章 北疆 荊州 潼關 河東第43章 人心第36章 請將第60章 諸葛昆仲第79章 大婚之日的戰書第35章 隱憂第91章 東吳內鬥第18章 姜維歸來第百零九章 驚變第94章 謀攻第61章 吞刀第87章 迷霧重重第66章 再設圈套第72章 將計就計第45章 一場虛驚第29章 王濬誘敵第18章 陽平關之戰第18章 陽平關之戰第13章 歷危機關鳳初曉世情 泄隱密廖立夜投曹魏第78章 因酒賭鬥的將領第55章 吳魏勾結第73章 千里追蹤第41章 且蘭城下第92章 合力齊心第79章 司馬的突襲第60章 刺客第85章 兵出徐州第35章 隱憂第44章 司馬復出第38章 長安安民第57章 風雨飄搖第33章 錦馬超第68章 蒼老的父親第44章 攻心第41章 守城
第99章 條件第55章 吳魏勾結第34章 詞鋒第92章 燒船第53章 全勝第15章 父債子還第9章 大禹定鼎第50章 藏匿第49章 傅暇的反擊第21章 沒了家的孩子第7章 張機第66章 破陣第48章 荀緝奪城第64章 五泉山上第86章 陸遜獻計第66章 再設圈套第90章 風起長安第61章 吞刀第4章 所謂嫋雄第9章 添械增兵第一章第48章 荀緝奪城第百一三章 傳位之前第41章 且蘭城下第82章 第八十三章第53章 狐貍家族第74章 黃河九曲第70章 危機早伏第4章 宛城風雲第80章 舉國動員的曹魏第百零五章 誰是獵手第74章 亂局橫生第61章 各呈豪強第2章 帝王的兒子是什麼第14章 林中夜宿第60章 北疆 荊州 潼關 河東第46章 曹真的勝利第53章 全勝第21章 沒了家的孩子第82章 劍光陰冷第45章 強敵第57章 立威第8章 金鸞殿鬥口戲董昭 白虎堂設宴間曹肇第45章 石韜歸漢第49章 誘餌第五章第58章 刺客的後代與刺客第55章 一道問題第29章 初學政事第81章 謠言四起第24章 狼與人的戰鬥第98章 南下第82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百零六章 蠻人第38章 鬥將第74章 機會第三章第18章 陽平關之戰第45章 強敵第百零六章 蠻人第81章 天塌第63章 親赴河東第21章 沒了家的孩子第26章 南蠻之亂第60章 北疆 荊州 潼關 河東第43章 人心第36章 請將第60章 諸葛昆仲第79章 大婚之日的戰書第35章 隱憂第91章 東吳內鬥第18章 姜維歸來第百零九章 驚變第94章 謀攻第61章 吞刀第87章 迷霧重重第66章 再設圈套第72章 將計就計第45章 一場虛驚第29章 王濬誘敵第18章 陽平關之戰第18章 陽平關之戰第13章 歷危機關鳳初曉世情 泄隱密廖立夜投曹魏第78章 因酒賭鬥的將領第55章 吳魏勾結第73章 千里追蹤第41章 且蘭城下第92章 合力齊心第79章 司馬的突襲第60章 刺客第85章 兵出徐州第35章 隱憂第44章 司馬復出第38章 長安安民第57章 風雨飄搖第33章 錦馬超第68章 蒼老的父親第44章 攻心第41章 守城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绿春县| 绥德县| 金阳县| 盱眙县| 罗山县| 华宁县| 南城县| 明溪县| 开封县| 星子县| 汉阴县| 东乌珠穆沁旗| 彝良县| 宁波市| 武川县| 怀远县| 岳池县| 金湖县| 阳泉市| 渝中区| 高清| 灵寿县| 泰来县| 永康市| 乌拉特中旗| 乌审旗| 安吉县| 常宁市| 砚山县| 邢台县| 大邑县| 舞阳县| 安宁市| 扬州市| 曲周县| 汾阳市| 特克斯县| 高碑店市| 缙云县| 伽师县| 九龙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