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73章 抗蒙之議(一)

衆人聽到方誌興所言,倒有接近一半的人贊成此議。郭靖武功、爲人衆人皆知,又是盟主洪七公的弟子,由他擔任副盟主,當然可以說再合適不過。而且方誌興這個副盟主的候選人主動推舉他,旁人自然也更贊同。

不過也有些人認爲方誌興所言不過是故意推辭,或是另有想法,仍是推舉方誌興,呼籲讓他擔任副盟主。此外還有些人提出其他人選,應者卻是寥寥。相比之下,最有可能擔任副盟主的還是郭靖和方誌興了。兩人各有支持者,相互爭執起來。

雙方各自爭執,內裡原因其實頗爲複雜,更是牽扯到了武林中的南北之爭。自從宋朝南遷後,武林中南北之別也是漸漸明顯,而當今武林之中,又以全真教和丐幫實力最強。全真教作爲天下第一大派,雖然在南方力量不大,但在北方卻可以說有獨尊之勢。而丐幫雖然在北地起家,之前總舵也一直在洛陽,但自從金兵南下宋朝南遷後,丐幫因爲抗金之事幾遭打擊,也不得不放棄洛陽總舵,更多的轉向南方君山,前些年鐵掌幫解散之後,丐幫佔據了川湘之地,力量更是主要集中到了南方。郭靖作爲丐幫推選出的人選,又是洪七公的弟子,因此這次前來與會的英雄豪傑之中,許多南方豪傑支持郭靖,而北地豪傑卻有一半的人支持方誌興。衆人越爭越烈,大有互不相讓之勢。

洪七公看到此景,心中大是不耐,擺了擺手,說道:“一個副盟主是設,兩個副盟主也是設。我看就讓靖兒和志興一起擔任副盟主吧!大夥兒有事找他們,不要找我這老叫化子。”說著一提竹棒,就要自此離去。

衆人眼看洪七公都要因此離去,頓時不再爭執,商議一番,大致同意了洪七公的提議。羣雄中支持郭靖的較多。又有方誌興力推,做了右副盟主,而方誌興則做了左副盟主。古人云“吉事尚左,兇事尚右”。武林會盟是兵事,自然也是尚右,因此郭靖和方誌興雖然平級,卻仍有了先後之分。如此一來,洪七公不在時。中原武林也仍有領頭之人。

商議完畢,羣雄便要行禮參拜。方誌興見此,說道:“各位且慢,貧道尚有一議,還請各位定奪。”他見羣雄中頗有推舉自己之人,也知道自己如今算是有了些名望,便想說出自己的謀劃。衆人若是同意,他自然會盡心盡力。若是不同意,方誌興也只能徒呼奈何了!人心最是難測,方誌興縱然武功高強。也無法強迫他人接受自己所想。他只是盡力所爲,成與不成,還要看在場衆人了。

“方大俠若是有事,等到就任左副盟主後再提出不遲。那時您是中原武林的副盟主,大夥兒又有誰敢不聽?”人羣中一人大聲笑道。其他人聞言,也是笑了起來。這武林盟主雖是虛位,手下也並沒有直接力量,但若是盟主、副盟主有言,只要不是太過出格,其他人也是無法拒絕。

方誌興聞言笑道:“還是先說出來的好。免得大夥兒聽到後心裡不痛快,又把我這個副盟主再趕下去!那樣一來,貧道可是丟了大人了!”

這話說的衆人都是笑了起來,在場之人雖然不見得人人都服方誌興擔任武林副盟主。但要說跳出來反對卻是未必。畢竟方誌興武功極高,又背靠全真教這等武林第一大派,又有哪個不開眼的敢惹上來。

不過一些心思機敏之人,卻聽得出方誌興話裡有話。黃蓉聽到方誌興此言,更是說道:“方兄弟若有什麼不便說的,可以先在私下裡和盟主商議。如今還是先接任武林副盟主爲要!”她本來對方誌興搶著出風頭有些不滿,只以爲方誌興不出家後也熱衷名望了,但聽到他推舉郭靖做副盟主時,卻又將不滿轉爲了疑惑。如今聽到方誌興這一番話,頓時明白方誌興必有一番謀劃,想要藉助參與英雄大會的羣雄實施,只是因爲擔心名望不足,所以才主動求戰,讓衆人認識自己。當然,方誌興所謀爲何,黃蓉就無法猜出來了。

方誌興聽到黃蓉此言,搖了搖頭,不待他人相勸,直接高聲問道:“衆位可知我等爲何在此會盟?”

“當然是爲了抗擊蒙古!”、“不是爲了抗擊蒙古又如何會引得蒙古國師到來?”、“方道長有話就直說吧!”羣雄聽到方誌興所問,紛紛攘攘應道。黃蓉等人見此,也是不再相勸,只是心中卻暗暗著急,不知方誌興將要說出何等話來。今日武林大會意外已是夠多,黃蓉可不想衆人再發生什麼不快。

方誌興聽到衆人所言,大聲喝道:“說得好!蒙人兇悍,又是殘暴不仁,無故犯我中原,大行殺戮之事。我等有識之士,無不痛心疾首,今日我等在此聚會,便是爲了抗擊蒙人!”

這番話義正辭嚴,說的衆人都是大聲叫起好了,方誌興見此又道:“不過抗擊蒙人的方法衆多,大夥是如何抗法,那可就要議一議了!”然後轉頭向洪七公問道:“洪老幫主,不知您老可有什麼高見?”洪七公是中原武林公推的武林盟主,方誌興當然要先徵求他的意見,看他如何說法。

抗擊蒙古是大義所在,洪七公當然不能虛言推脫,聽到方誌興發問,大聲說道:“抗擊蒙古,當然要和它過不去。因此這凡是蒙古人想做的,咱們就盡力破壞。蒙古人現在想要南侵,咱們就盡力阻止,等它前來後,大夥兒就狠狠的把它打回去,讓蒙古人知道我等中原豪傑的厲害!”

羣雄聞言都是熱血沸騰,大聲喝起彩來,更有人獻計獻策,言說抗擊蒙古的方法。有人提議幫助受到蒙古侵犯的地方守城,有人提議在蒙古人前來的路上層層堵截,更有人提議襲擾蒙古人的糧道、在蒙古人的後方搞破壞……種種計謀不一而足,皆是可行之法。

眼看羣雄士氣激昂,方誌興心中也是振奮,提了提氣,朗聲道:“衆位聽我一言,我等無論如何作爲,須有一事要先行解決!”

羣雄聽到此言,慢慢靜了下來,一人問道:“到底是什麼事?還請方大俠直言!”方誌興這番話兜了幾個圈子,早就有一些人不耐煩了,直接叫喊出來。

方誌興清了清嗓子,向周圍衆人拱了拱手,說道:“衆位稍安毋躁,且聽貧道道來。我等聚合行事,首先要有目的,其次便要有組織。大夥兒的目的都是抗擊蒙古,這點自然無須多說。而組織上大夥兒都不願多受約束,也不能像軍隊那樣令行禁止,以後只要在盟主領導下推舉一些機構、頒佈一些條令即可,如此也算是初步完善。”

羣雄聞言,都是議論紛紛,方誌興這話雖然簡單,卻將衆人聚集在一起的行爲說得清清楚楚。能將這事情如此清晰明瞭的總結出來,真可謂是智謀之士,正議論間,又聽方誌興道:“除此之外,最主要的便是與外界的關係,我等是獨立抗蒙,還是聯合其它勢力抗蒙,亦或輔助其它勢力抗蒙,這點需得說明白了。否則若是引來外界誤解,並因此受到其它勢力打壓,那樣可就頗爲不美了!”

武林勢力向來爲朝廷所忌,如今衆人大規模會盟,若是因爲誤會引來蒙古和宋廷的兩方打擊,那樣還當真危險。在場之人都是草莽之士,自然知道這個。不過方誌興目前所提出的問題,在許多人卻並不算是什麼了,當下便有一個聲音大聲道:“咱們今日所作所爲,全是盡忠報國之事,實無半點私心。只要大夥兒聽從朝廷號令,又有誰會誤解?又哪裡會有打壓?”

這聲音頗爲洪亮,衆人聞言都是望了過去。只見人羣中一個矮子躍起身來,站到了桌上,正是江西好漢“矮獅”雷猛。

“不然,嶽武穆是抗金英雄,還是朝廷命官。即使如此,他也被人所害。我等一介草莽,真的遇到這種事情,又有何人才會在意呢?”方誌興反問道。

“道長所言,雷某不敢茍同,我等只爲抗擊蒙人,又非求取富貴。只要蒙人一退,我等便離散而去。如此一心爲朝廷出力,而又不求富貴,朝廷又爲何要防備我們呢?”雷猛大聲說道。

他這想法也是在場許多人所想,一些人忍不住叫起好來。方誌興見此,朗聲問道:“那蒙人若是再次前來呢?”

“蒙人再來,我們再打回去不就是了!”人羣中一人說道。

方誌興聞言心中大嘆,知道這些武林人士可能打打殺殺還行,要說戰略眼光,那是半點也無了。他搖頭說道:“兄臺此言雖好,但這方法只能用的一時,卻不能用的一世。兵兇戰危,蒙人又實力強盛,定然不會一次失敗便就此不來,在場各位又有誰能保證每次都是我等勝利?而且即使勝利,又如何保證沒有損傷?如此過個數十年,還有誰能再去抗擊蒙人?”原書中襄陽城守了幾十年,卻最終還是被蒙古人攻破,可見此策之害。有此教訓在前,方誌興當然不願這樣。(~^~)

第548章 一曲國殤第497章 郭襄被擒第96章 辟邪之爭(一)第270章 武林盟主(三)第584章 威德先生第50章 古墓寒玉(三)第213章 三鬥西毒(三)第113章 紫霞秘笈,入門初基,先天神功,登第608章 憫忠寺前第604章 大都之議第91章 梅莊交鋒(二)第466章 華山論劍之剛柔變幻第659章 事了拂衣第514章 金液還丹第70章 流星趕月第279章 洞庭赤霞第327章 劍敗金輪第257章 英雄大會第391章 七星八卦九宮第718章 劇飲千杯,斗酒不醉第196章 當年往事(二)第5章 易筋十二式(一)第202章 永字八法第335章 絕情谷事(二)第248章 太極輪轉(二)第245章 至剛至柔第67章 田伯光之死第312章 蒙古大營第80章 疑惑重重第666章 琴仙廣陵第438章 君山會武之異議第724章 悄立雁門,對陣蕭遠山第737章 神醫收徒,百花錯手第552章 終出重圍第225章 鐵掌快刀第587章 龍木之議第603章 俠客行(三)第527章 父女重逢第91章 梅莊交鋒(二)第603章 俠客行(三)第150章 拜師廣寧第362章 西行之兩儀劍法(十七)第132章 五嶽會盟(六)第582章 臘八之邀第589章 兄弟重逢第136章 五嶽會盟(十)第754章 摘星手,無崖子第248章 太極輪轉(二)第374章 少林發展第30章 兄弟重逢第282章 全真七脈第722章 劍芒絕技,北斗劍氣第669章 陳年舊事第511章 黯然別去第325章 由妒生恨第134章 五嶽會盟(八)第374章 少林發展第745章 易筋經,六門絕技第191章 縱論金輪第613章 路話(二)第84章 羣邪亂舞(三)第401章 北斗劍經(二)第93章 克己爲仁第656章 三花聚頂第308章 金刀黑劍(二)第385章 大日印(一)第123章 黑木崖上,任我橫行(二)第333章 雪中玉蜂第342章 君山會武(二)第534章 太極輪轉(六)第218章 生死輪迴第753章 羣邪聚會,火焰掌力第347章 西行之一燈大師(二)第744章 六大高僧,山道相逢第146章 玄關一竅第155章 出谷遇故第657章 金鐘護體第354章 西行之精神意念(九)第342章 君山會武(二)第142章 正魔形勢第155章 出谷遇故第399章 重回古墓第715章 武功稀鬆,經常拉稀第288章 摧堅神抓第652章 傳功授藝(八)第97章 辟邪之爭(二)第279章 洞庭赤霞第106章 正邪大戰之魔蹤第380章 收徒君寶(一)第207章 武學道路第564章 帝師之策第609章 大都之戰第208章 武道貴恆第612章 路話(一)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並求推薦票第760章 乾坤萬化手,地道石室第12章 洞中洞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並求月票推薦票第107章 正邪大戰之突圍第650章 傳功授藝(六)
第548章 一曲國殤第497章 郭襄被擒第96章 辟邪之爭(一)第270章 武林盟主(三)第584章 威德先生第50章 古墓寒玉(三)第213章 三鬥西毒(三)第113章 紫霞秘笈,入門初基,先天神功,登第608章 憫忠寺前第604章 大都之議第91章 梅莊交鋒(二)第466章 華山論劍之剛柔變幻第659章 事了拂衣第514章 金液還丹第70章 流星趕月第279章 洞庭赤霞第327章 劍敗金輪第257章 英雄大會第391章 七星八卦九宮第718章 劇飲千杯,斗酒不醉第196章 當年往事(二)第5章 易筋十二式(一)第202章 永字八法第335章 絕情谷事(二)第248章 太極輪轉(二)第245章 至剛至柔第67章 田伯光之死第312章 蒙古大營第80章 疑惑重重第666章 琴仙廣陵第438章 君山會武之異議第724章 悄立雁門,對陣蕭遠山第737章 神醫收徒,百花錯手第552章 終出重圍第225章 鐵掌快刀第587章 龍木之議第603章 俠客行(三)第527章 父女重逢第91章 梅莊交鋒(二)第603章 俠客行(三)第150章 拜師廣寧第362章 西行之兩儀劍法(十七)第132章 五嶽會盟(六)第582章 臘八之邀第589章 兄弟重逢第136章 五嶽會盟(十)第754章 摘星手,無崖子第248章 太極輪轉(二)第374章 少林發展第30章 兄弟重逢第282章 全真七脈第722章 劍芒絕技,北斗劍氣第669章 陳年舊事第511章 黯然別去第325章 由妒生恨第134章 五嶽會盟(八)第374章 少林發展第745章 易筋經,六門絕技第191章 縱論金輪第613章 路話(二)第84章 羣邪亂舞(三)第401章 北斗劍經(二)第93章 克己爲仁第656章 三花聚頂第308章 金刀黑劍(二)第385章 大日印(一)第123章 黑木崖上,任我橫行(二)第333章 雪中玉蜂第342章 君山會武(二)第534章 太極輪轉(六)第218章 生死輪迴第753章 羣邪聚會,火焰掌力第347章 西行之一燈大師(二)第744章 六大高僧,山道相逢第146章 玄關一竅第155章 出谷遇故第657章 金鐘護體第354章 西行之精神意念(九)第342章 君山會武(二)第142章 正魔形勢第155章 出谷遇故第399章 重回古墓第715章 武功稀鬆,經常拉稀第288章 摧堅神抓第652章 傳功授藝(八)第97章 辟邪之爭(二)第279章 洞庭赤霞第106章 正邪大戰之魔蹤第380章 收徒君寶(一)第207章 武學道路第564章 帝師之策第609章 大都之戰第208章 武道貴恆第612章 路話(一)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並求推薦票第760章 乾坤萬化手,地道石室第12章 洞中洞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並求月票推薦票第107章 正邪大戰之突圍第650章 傳功授藝(六)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乡族自治县| 盐亭县| 长垣县| 嘉鱼县| 甘孜县| 开阳县| 逊克县| 封开县| 瑞丽市| 鹰潭市| 嘉义县| 资阳市| 南部县| 云梦县| 静安区| 若羌县| 分宜县| 古浪县| 章丘市| 布尔津县| 洛扎县| 玛纳斯县| 余姚市| 松阳县| 莱阳市| 合作市| 彰化县| 和顺县| 绥阳县| 庆云县| 钦州市| 会东县| 大港区| 怀安县| 建昌县| 黑山县| 孝义市| 余姚市| 张家口市| 盱眙县| 陈巴尔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