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羣鶯亂飛。
真是一個美好的早晨,身下是溫暖的牀榻,身上覆著的是輕鬆的蠶絲被,耳邊是清脆的鳥鳴。
已經(jīng)過了辰時中,換算成主世界還不到九點。
方皓澤還在牀上,沒有起來。他睜著眼,看著朝陽將一樹繁華,打成影像,雕刻在身邊的窗上。
來到這世界以來,他還是第一次起得這麼晚。
把視線從窗上移開,方皓澤滿意地打量了自己這間屋子。約三四十平大小的房間,雕欄畫柱,很是精美。
除了深處的一個牀榻外,再往前一點還有一個屏風,將牀榻隔成了一個私密的空間。
透過屏風,外面是一個幾案,邊置一椅,側(cè)放一架,上面擺著不少書籍。再外一點,就是這房間的大門了。
種種一切,透露了方皓澤不再身處清福寺,而是做了一個富家翁的信息。這間房屋,乃是中等人家的擺設(shè),不算很富貴,但相對清苦的寺廟生活,已經(jīng)宛如天堂了。
新的一天,也是新的開始。腳下輕輕一蹬,賴牀許久的方皓澤,還是從牀上坐起來,隨即起身。
聽到了他起牀的聲音,一個十來歲的小女孩就進了屋子。“公子,您起了?”
“服侍我穿衣吧,早膳準備好了嗎?”方皓澤隨意地拉扯著衣服,頭也不擡地問。
“已經(jīng)好了,管家也在餐廳等公子呢。”這小侍女麻利走上來,幫方皓澤把有點繁複的古裝穿好。
收拾妥當後,方皓澤大步向前,出了臥室。這新的住址,就在眼中。
先看到的,是一個好幾百平的小院,當中植著桃樹,四面靠牆,砌著屋子。
依次是方皓澤剛剛走出的主屋,兩邊各有正廳和客房。主屋對面是小院的大門,而夾在大門和主屋之間,是兩側(cè)的下人房和廚衛(wèi)等。
沿著走廊來到餐廳,一位五十多歲的半老男子正端坐桌邊。看到了方皓澤進來,他趕忙起身:“公子昨夜歇的可還好?”
“多謝明老關(guān)心,一切都好。”方皓澤徑直坐了下來,揮了揮手,將身邊的侍女屏退,這餐廳就只剩他與管家兩人。
“神子,我們已經(jīng)在金陵城中落腳了,未來可有什麼謀劃?”那位管家見沒有人了,這才換了一個稱呼。
原來,這半老男子,正是原清福寺住持明雲(yún)法師。和原來在清福寺中一雙長眉,慈眉善目的老者相相比較,這時的明管家,沒了標誌性的長眉,臉龐也年輕了十幾歲,五官犀利了許多。
哪怕是熟悉的人,也只能從眉眼之間,觀察到些許相識痕跡。
自從當日在清福寺中詐死之後,這老和尚用了兩日時間,就帶著方皓澤和幾十個禪堂的武師,從芙蓉鎮(zhèn)乘船,一路來了金陵。
這時候幾人住的,卻不再是方皓澤身體原主人的祖宅,而是另外又新買的住宅,花了五百兩銀子。
金陵居不易,這兩百兩銀子可相當於普通人家?guī)资甑幕ㄤN了。但是對方皓澤來說,五百兩現(xiàn)在卻不是什麼大數(shù)字。
當日,明雲(yún)住持進了自己的寮舍之後,就把方皓澤喚了過去,兩人在那住持寮舍中,把明雲(yún)多年的積累都收了。
除卻一些不動產(chǎn)田地外,還有兩萬兩的銀票,足夠方皓澤過上富貴日子了。
所以到了金陵城,方皓澤就安排明雲(yún)買了小院,又採買了兩個丫鬟,僱了兩個廚娘,將這小小方宅立了起來。
另外那些錢財田地,對方皓澤來說無甚大用,自己什麼富貴也享受過,主世界物產(chǎn)更是豐富到大信世界土著難以想象。所以,方皓澤就做主將錢繼續(xù)給了明雲(yún)管著。
當然,這麼一大筆錢,自然不能放著,錢要流動起來,才能產(chǎn)生效益。方皓澤只吩咐明雲(yún)又在金陵中購買了一間武館,將從清福寺中秘密帶出來的幾十個禪堂僧人安排進去。
這些僧人,是明雲(yún)避開寺中人,秘密按照飛仙閣的手段培養(yǎng)的,因爲時間太短,都還沒有入品階,本著蚊子再小也是肉的心思,被方皓澤帶到金陵繼續(xù)培養(yǎng)起來。
所謂窮文富武,方皓澤手上那幾萬兩,足夠好好培養(yǎng)幾十位高手了。在他暫時不準備展俗世力量的前提下,這幾十個人也足夠自己使喚了。
方皓澤沒有立刻回答明雲(yún)的問題,出了一會神後,這才收拾了心思,開口說:“這幾日先放鬆放鬆,將養(yǎng)一下身體。未來,我已經(jīng)有了想法。”
“我這身體才十來歲,正是年幼,我打算先穩(wěn)定三四年,到了束的年紀,先走著科舉的道路。”
大信世界,男子十五歲就可以束,這就代表快要成年了。按照方皓澤的計劃,這幾年就要先走著祖上的官宦道路,一步步先謀劃權(quán)利,再來建立信仰和功業(yè)。
身在公門好修行,做大事,還是藉助國家權(quán)力最方便。
方皓澤所說的不經(jīng)營俗世力量,其實只是特指不再向以往的飛仙閣,在廟堂之外的江湖上折騰。必要的時候,還是要與皇朝打交道的。
“這倒是一個好路子,按照神子的宿慧,肯定能在科舉上大方光彩,必將給金陵方家留下祖孫三進士的美談。”
明雲(yún)知道了方皓澤的安排後,點了點頭。如今飛仙閣只有一位寶貝神子,要重新建立組織,一切都要靠方皓澤的謀劃,自己雖是執(zhí)行者,但是方皓澤要是沒主意,那就糟糕了。
好在,這位神子主意很足,一方面準備科舉,一方面還暗地裡培養(yǎng)了幾十個死士,這就是要建立大族之氣象了。
“好了,我們先吃早膳,你回頭去書坊再買一些書籍,四書五經(jīng)等經(jīng)典自然不必提,另外也要買一些科考的經(jīng)義。”方皓澤拿起碗筷,一邊說著。
面前的早膳大多還是素食,只有一疊蒸豆腐,放了一些葷油,這是方皓澤特意提醒的。
他和明雲(yún)多年吃素,不能一下子沾葷菜,免得像之前清福寺中其餘衆(zhòng)人一般,也拉肚子。
早膳用完,明雲(yún)就急忙出門去採買書籍了,方皓澤仍獨自去了主屋之中,拿了一本雜書靜靜地看著。
心神卻再度移向別處,自從離了清福寺也有兩天時間了,身上的因果線還在無時無刻不束縛著身體。
“按理說,我這計謀神不知鬼不覺,騰雲(yún)寨該不知道我纔對。爲何因果線還這麼清晰呢?難道在什麼地方,我疏漏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