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1章 021

這天日頭也很毒辣, 衛成穿著半舊長衫揹著那個用了好些年的書簍, 走得滿頭是汗。這會兒正是一天之中最曬人的時間,村道上沒什麼人影,他一路過來只遇上個擔水的老叔, 站著跟人說了兩句之後再沒見著熟人。

快到自家門前的時候, 他和旁邊一戶的大娘撞個正著, 那家剛吃完飯, 正在收拾。

一看見衛成, 大娘楞了一下,跟著放下抹布就走出來, 問他回來了?趕在這時候回來是來幫著收穀子的?

鄉下人說話不興細言細語, 大娘一開口, 正在吃飯的衛家人就聽見了,衛父還琢磨著, 吳氏端著碗邊吃邊往外走, 說去看看。

從婆婆站起來, 姜蜜吃了三五口飯,就聽見她滿是欣喜說:“三郎?。浚 ?

再然後就是熟悉卻數月不曾聽見的清潤嗓音,應答道:“娘, 是我回來了。”

“好, 好, 回來好!日頭這麼毒你還站外面幹啥, 快跟我進屋, 咱家正好在吃飯, 讓媳婦給你添一碗?!?

想到衛成,姜蜜心裡頭思念之情便難以自抑,聽婆婆說學堂在六月份都要放假,以便學子回去幫忙務農,自打聽說姜蜜就看著村中水田裡稻穗的漲勢算著今年收割的時間。爹說六月尾巴上就能收,多等幾天也可,說他估摸三郎總要提前幾天回來,算起來差不多了……

這話是昨個兒說的,沒想到今兒就到家了。

姜蜜跟著走到院壩上來,看著正在上坎的男人,喊了聲相公。

衛成聽見了,他笑著看過來:“家裡可還好?這半年辛苦爹孃也辛苦蜜娘了?!?

姜蜜鼻頭本來就泛酸,淚意在上涌,聽到這話更了不得,她趕緊忍回去,說:“別在外頭曬著,相公你快進屋,有話到屋裡說。午飯沒吃吧?我煮個糖水蛋去?!?

吳氏在旁邊聽著點了點頭:“還是蜜娘心疼你?!?

衛成卻擺了擺手,說:“別麻煩了,有稀飯給我添碗稀飯就行,這會兒真吃不下別的?!?

姜蜜就進竈屋添飯去了,又切了一小碗泡蘿蔔絲給他開胃。衛成跟在吳氏後面往屋裡走,才走到屋檐下大房二房的都過來了。衛成把書簍放下來,毛蛋就趴上去想看裡頭裝的啥,差點把書簍打翻。吳氏讓大郎媳婦把人看好,不耐煩問他們過來幹啥?

“聽到說話聲,過來看看。”

“三郎回來了我們還能不聞不問嗎?”

“這麼遠回來路上用了幾天?帶沒帶啥東西?”

衛成一臉慚愧,說他到宿州就直奔府學,之後幾個月都在埋頭讀書,沒怎麼出去逛。

陳氏心裡的喜悅就消退一半,她扯扯嘴皮:“……啥都沒買?”

“就給爹買了塊茶磚。”衛成說著把一斤重壓成磚塊的茶葉從書簍裡取出來,那茶磚外頭用厚紙仔細包好,拿繩捆著。他朝衛父遞去,衛父接過手捧著嗅了嗅,真香。

問多少錢買的,衛成不肯說。

“總比鎮上賣的茶葉貴不少?”

“是稍稍貴些?!?

衛父纔不信只稍稍貴些,這聞著比他平時喝的粗茶香了不知道多少,他差點忍不住想撬開泡一碗嚐嚐。

父子二人說著話,大郎媳婦著急了:“就沒買別的?糖塊都沒?”

姜蜜端著稀飯鹹菜進屋,聽到這話笑道:“帶啥也不能帶糖塊啊,這麼熱的天哪放得???”

得,這是沒搞頭了!

陳氏說她飯沒吃完,拖著毛蛋就走。毛蛋不肯走,聽到在說糖塊就鬧著要吃。別人還沒說啥憋著氣的陳氏就罵了他一通:“鬧什麼你不嫌丟人!跟我回去!”

本來是想罵給吳氏他們聽,結果沒人搭理她,陳氏氣哄哄走了。

衛大郎說了她一回兩回都不好使,估摸也懶得說了,只道女人家眼皮子淺,讓衛成別往心上去,又問他在宿州府的種種見聞。衛二郎也豎著耳朵在聽,看大家都想知道,衛成就從頭講起,從他正月間出門開始說,說他怎麼去的宿州,到了之後怎麼找到的地方,拜見了誰,人家怎麼考他,他又如何應答,就這樣得了學官賞識云云。

“你寫信回來說學堂那邊給發文房四寶鞋帽長衫,考得好還能拿錢,是真的?”

衛成點頭說不假。

“從前只知道讀書費錢,去了府學方知學問做得好一點兒也不費錢,朝廷下大力氣在各地興建學堂,這些學堂不收束脩提供住處不說,還補貼生活。我出門之前娘給我拿的錢,除了路上有些開銷,其他時候沒怎麼用過。”

衛成說著又要拿錢出來交還給吳氏。

吳氏讓他收著,這錢吧,不用可以,不能沒有。

這下別說賭氣跑了的陳氏,就連二房李氏心裡也鬧,頭年都覺得分了家之後爹孃肯定供不起老三,過不了幾年他也要回來務農,到時候他還不如他兩個哥,至少大郎二郎有一把子力氣,老三人雖然踏實,下地不太行,比不上老莊稼把式……現在看看,他們還摳摳搜搜的,老三日子這麼舒坦……都是一家的兄弟,早幾年同吃同住,怎麼差距變得這樣大了?

三郎是府學學子,是高高在上的讀書人,爹孃啥時候提起他都高興。

大郎二郎呢?

活沒少幹,沒得過誇。

兩個哥哥沒待多會兒,說地裡有活也先後離開了。回去之後李氏就有些悶悶不樂,衛二郎問她咋的?李氏知道男人的性子,沒說討嫌的話,只道羨慕,說她明年也想送虎娃去村學。

“送去學幾個字也好,幹啥都不會被蒙?!?

李氏聽著有些不是滋味,她說:“我是想讓虎娃考功名,就像他三叔那樣,先去村學讀兩年,稍微大一點就送去鎮上學塾……”

“你該不是還想讓他在二十之前考個秀才,考上了去官學讀書?”

“三郎也是二十出頭才考上的,虎娃比著這樣就行。你想想看我們虎娃才五歲,明年六歲開蒙,讀十幾年還能考不上個秀才?”

衛二郎心裡同樣羨慕,偶爾他也會想想,假如自己當初咬牙撐下來了又是怎樣?

思來想去,就算他撐下來了恐怕也學不來這等風光,只能拖垮家裡。

他腦子笨,不開竅,光會賣力氣。

讀書又不看力氣,是看聰明勁兒的。

“你要送虎娃去讀書我同意,能不能讀看他自己,你別把夢做得太美,別過分逼他。都是一家兄弟三郎有這麼大出息我卻是個地裡刨食的,你不甘心我知道。不甘心又能咋樣?不然怎麼說讀書人金貴?要是誰都能讀還金貴什麼?”

“他爹你該相信虎娃,虎娃像他三叔,生下來就白淨,有讀書人的樣子?!?

“從來只聽說外甥似舅侄女似姑,哪有生兒子像家裡兄弟的,像了兄弟還得了???”

李氏:……

“渾說啥呢?我跟著把虎娃的束脩存起來,明年送他到老秀才那兒去?!?

人活著是要點盼頭,李氏見識到讀書人的體面風光,不想兒子學他親爹也正常。種地的日子不好過,年景好的時候能吃個飽飯,遇上年景不好就要餓肚子,累死累活還得看天。能考出功名就不同,三郎現在的口糧都是衙門供的,以後再能高中當了官老爺就搖身一變成了正經吃皇糧的,餓著誰都餓不著他。

羨慕,她真的羨慕。

李氏又知道自己跟著大嫂鬧分家把婆婆得罪狠了,三郎的光她們沾不上,能咋辦?

鬧?去年把話說得那麼絕,鬧能管用?

也只能盼著虎娃出息。

她指望有天能跟婆婆一樣,聽人吹捧被人羨慕。

李氏會生出這樣的想法,吳氏沒想到,吳氏這會兒在幹嘛?她看著三郎吃好放了筷子,然後想起來伸手進懷裡,摸出一個手帕包著的東西,放到她面前桌上。

“差點忘了,這是給孃的?!?

吳氏一愣:“我又不缺啥,咋還給我買了東西?”

嘴上這麼說,她還是伸手拿起來,還沒把外頭包的帕子展開她憑棱角就摸出這是個手鐲。吳氏呼吸都放輕了,小心把帕子展開,果不其然,這是個不帶什麼花紋樣式簡單的銀圈子。

“這是給我的?這多貴?三郎你也真是不會過日子,拿著錢不對自己好點買這幹啥?”

衛成不好意思說他早想給爹孃買點東西,只是原先不掙錢,拿著家裡的銀子也沒底氣花。買鐲子和茶磚的錢是學堂發的,之前那三兩寄回家了,後來又考了一次,這次他運氣好得了五兩。

“全搭我和你爹身上了?媳婦呢?”

姜蜜看著婆婆拿著的銀鐲子,心裡有點羨慕,她沒表現出來,聽到這話趕緊擺手說不用,讓婆婆戴上看看,肯定好看。

正說著,衛成又從懷裡摸出來一樣。

這回不像之前那麼坦然,他臉有點紅,也不敢去看姜蜜,只是把拿出來的東西朝她遞去。

“這個,給蜜孃的。”

姜蜜是真沒反應過來,過了好一會兒她才伸手去接,接過手,展開一看,是個梅花頭銀簪,這樣式她在鄉下從沒見過,估摸是宿州那邊時興的。

姜蜜心裡半是惶恐半是歡喜,又酸又漲,感覺熱淚在往上涌都要剋制不住。她出嫁之前爹沒給添過首飾,姜蜜想過娘留下來的首飾呢?不知道有沒有,有也沒落到她手上。

她去年出嫁孃家什麼都沒陪,傢俱也沒打兩樣,只讓帶了衣服。

這根簪子是她第一件正兒八經的首飾,還是這麼精細好看的。

姜蜜感覺手心都是汗,她在身上擦了好幾下,纔敢伸手去拿,拿起來看過之後又放下了?!拔沂鼓爵⒕托?,相公你拿回去退了吧,這太金貴,磕著碰著也心疼……”

她推過來,衛成又推回去,說以後還會有更好的。

“以前聽人說首飾是女人家的臉面,我往??傋屓诵υ挘y得能給家裡爭回臉,你就收下。這沒多貴,你用著,以後有更好的。我聽打首飾的人說左手金右手銀,娘也是,先戴銀鐲子,我加把勁,以後給您添金?!?

吳氏一聽這話別提多高興,她果真把鐲子套上右手腕,說趕明兒有空出去轉轉,讓人好生羨慕一下。

……

姜蜜把銀簪子放回西屋,放好出來衛父已經在說這半年間家裡發生的事??偟恼f來一切都好,地裡田間有些口角也不嚴重,唯獨愁了一把是前陣子天干,稍微擔心了幾日雨降下來就沒什麼了。

家裡男人說話的時候女人是不太會插嘴的,吳氏本來不吭聲在聽,聽到這兒才忍不住說:“咋就沒什麼?就那場雨之後不是還出了大事?”

衛成都坐直了,問什麼大事?

姜蜜就這會兒出來的,她挨著男人坐下,說:“是我孃家那頭……”

衛成最先想到是不是下雨天路滑沒走穩摔了,他心裡一通瞎猜,沒說出來,問怎麼回事。姜蜜就說前頭幹太久,突然天降暴雨把南坡沖垮了,泥漿混著石塊傾瀉下來山腳下那幾戶人家全遭了殃,幸好事發當時人不在家,不然真不一定能躲得及時。

聽說南坡垮山,衛成心裡也是一緊,得知人沒事他才鬆口氣。

“現在怎麼樣了?”

“本來都覺得出這麼大事衙門該管,結果衙差是來看過,看過又走了,他們給每家補貼了五兩銀子,別的一概不管……五兩銀子說少也不少,仔細想想又能幹個啥?”

衛成聽出話裡的意思是說衙門太無情了,遇上這種事纔給五兩銀子,讓人寒心。他是讀過書的人,看得比其他人明白,說:“是兩方面的問題。一來天降暴雨,出事的肯定不止一兩處,要都管他管不過來,只能讓村裡自己想轍兒。二來這事情不夠大,垮山是能說得明白的事,看著陣勢大,遭殃的說起來就只有幾戶人,生不出亂子也興不起謠言,官老爺不急。”

衛父還是覺得父母大人不夠上心,難道真就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了?

“或許有吧,也不是咱們能置喙的,咱們人微言輕多說無益?!?

衛父點點頭:“我是想說你以後假如當了官,可得做個體恤老百姓的好官,你從村裡走出去得多爲村裡人著想?!?

“爹你想得也太遠了……”

“怎麼遠了?不是明年又有鄉試?三郎你在府學那邊都是最好的,回回得獎還能考不上嗎?”

衛成笑著搖搖頭:“不是這麼回事,且不說舉人是最難考的,哪怕考上了,要當官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爹我給你舉個例子,假如說我明年秋天有幸能中,中了之後朝廷會出錢送我們上京參加次年春闈,春闈再能考中,跟著還有殿試。殿試由皇上主持,能過這關的就是進士,被稱作天子門生。”

包括衛父在內的三人聽得雲裡霧裡,什麼春闈啊殿試啊,離他們太遠。

村裡百年都不一定能出個舉人,至於進士,他們從沒見過。

“不是說考上舉人就能當官?”

“爹你別急,我接著說。這一路要是都能中,皇上會賜下官身。假如說春闈這關沒過得去,又有兩條路可選,要麼回去繼續苦讀,三年後接著應考?;蛘叻艞墤?,出來謀缺。不是說考中舉人就一定能當官,是考中可以當官。舉人出身家裡有點底子可在地方上謀個缺,沒底子興許一等好些年沒個音訊?!?

衛父只知道地方上很多官都是舉人老爺出身,他就認爲考中舉人肯定能當官,沒想到還有這些門道。

“那像咱家這樣的……能有戲?”

“所以說當官離我還遠,我想著走一步看一步,先把鄉試這關過了再說?!?

衛成說到這兒,吳氏也緩過來了:“兒子心裡有譜你瞎操什麼心呢?當官不當官以後再說,反正只要能考上舉人,咱家的好日子就真要來了!三郎你說娘講得對不對?”

“是這樣?!睆膩碇挥懈F秀才,沒有窮舉人的。

吳氏還嫌不夠,又說了男人一嘴:“咱們啥本事沒有也幫不上忙,就別整天嘮叨,你把當官掛在嘴邊三郎聽了不緊張?緊張起來能考得好?”

衛父動了動嘴皮子,想說你當家還是我當家?我就念了一句還要挨教訓。

想想這婆娘的性情,算了,少說兩句。

所以說衛大郎降不住陳氏也是家傳,他爹就拿他娘一點兒辦法沒有,要說吳氏哪裡比陳氏強。也就是沒摳到那地步,還有點眼力勁兒,知道當外人面要給男人做臉。

“不說這些,岳父家現在咋樣?”

衛父和吳氏同時看向姜蜜:“還是讓蜜娘來說,出事那天你爹帶著你兩個兄弟去看過,之後沒再去,後面兩回都是蜜娘自己去的。”

衛成看向姜蜜。

姜蜜擱在腿上的手緊了緊,說:“他們在大伯家借住,這幾天好像在挖值錢的東西,後面可能準備起新房。”

“起房?這節骨眼起不了吧。如今府城和縣城倒還熱鬧,鎮上已經有些冷清了,市集那邊都沒什麼人,全回鄉準備搶收。收割,脫粒,晾曬,去殼,入倉……忙完怎麼都是兩旬之後,跟著地裡還有些活,全做完七月肯定過了,想請人蓋房子估摸要等頭年我成親那會兒?!?

“要起個泥瓦房的話,還要提前跟燒窯的說好,訂下瓦片。瓦片易碎,從來是你說個數人家開窯新燒,沒有賣現成的。我記得爹當初爲了給家裡換瓦頂費了很大力氣,捱得近的周邊沒有磚窯,瓦片燒好要拉回來就不容易?!?

衛父聽得連連應是,說沒錯,就是這樣。

先不說幫忙出力氣的,要起房子泥瓦匠肯定要一個,要黃泥,要瓦片,他家裡什麼都沒了跟著還要打傢俱,又要請木匠……就算從中秋開始忙,弄好咋說也是九月間了,哪怕動作再快姜父他們也得在兄弟家住三個月。他家啥都沒了,住兄弟的吃兄弟的,嫂子哪怕再慷慨,時間一長也不會給好臉色,想想真是個麻煩事,這房子不好起。

“要是親家攢得有錢還好,積蓄不多才難辦,他們要起房還得重新買塊地,原先那地方沒法用了?!?

要買的東西就有這麼多,想想看請人家幫你幹活哪怕都是自家人,錢可以不拿,總得給口飯吃,不然誰願意呢?

衙門賠那五兩不夠,咋說都不夠。

像他們啥都缺,哪怕先蓋兩間住著至少也要準備個二十多兩銀子。衛父受兒子點撥,粗粗一算,要這麼多,他心裡很替親家捏了把汗。

吳氏不像男人那麼心寬,她已經擔心起來,怕親家求上門。

要是說缺人幫忙還好,忙過這段時間等後面閒了去個人給他幫忙沒啥,起兩間房也用不了多久,不耽誤事。要是來借錢呢?吳氏不敢借她,怕借出去容易收回來難,尤其是借給親家,收不回來你還不好翻臉,那多憋屈?

想到這些,吳氏又忍不住感慨,三媳婦哪兒都好唯獨孃家太差。

那頭完全靠不上不說,還反過來拖累人。

她又一想,三郎說得對,跟著就要搶收誰給你起房子?要起房咋說都要等忙完之後,到那時三郎已經回學堂去了,要是親家來借錢,吳氏就準備往兒子身上推,說錢都給他帶出門了,老話說的窮家富路嘛。

第133章 133049第124章 124第105章 105003079第135章 135第140章 140079第37章 037第137章 137164第24章 024190058174第149章 149189097第23章 023181第141章 141001第106章 106174第34章 034第28章 028第112章 112161第159章 159081064180015第38章 038089第108章 108第143章 143050091(捉蟲)043第120章 120第126章 126177第33章 033第104章 104192第125章 125第149章 149079第140章 140056162068095第144章 144第31章 031068第117章 117016第34章 034第118章 118第143章 143055第27章 027第126章 126第21章 021057006087073008第112章 112第148章 148第27章 027第139章 139087第142章 142第106章 106第27章 027第136章 136第117章 117161171第158章 158第146章 146第25章 025164第36章 036181162169086050057第140章 140第123章 123080第149章 149第142章 142
第133章 133049第124章 124第105章 105003079第135章 135第140章 140079第37章 037第137章 137164第24章 024190058174第149章 149189097第23章 023181第141章 141001第106章 106174第34章 034第28章 028第112章 112161第159章 159081064180015第38章 038089第108章 108第143章 143050091(捉蟲)043第120章 120第126章 126177第33章 033第104章 104192第125章 125第149章 149079第140章 140056162068095第144章 144第31章 031068第117章 117016第34章 034第118章 118第143章 143055第27章 027第126章 126第21章 021057006087073008第112章 112第148章 148第27章 027第139章 139087第142章 142第106章 106第27章 027第136章 136第117章 117161171第158章 158第146章 146第25章 025164第36章 036181162169086050057第140章 140第123章 123080第149章 149第142章 14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安市| 龙游县| 庄河市| 桐城市| 馆陶县| 渭南市| 微山县| 镇赉县| 建平县| 海晏县| 九龙县| 闻喜县| 沙坪坝区| 永州市| 格尔木市| 兰考县| 高碑店市| 连平县| 乌拉特中旗| 西安市| 鄂温| 永安市| 中方县| 石棉县| 娄烦县| 扬州市| 临夏市| 康保县| 承德县| 靖宇县| 广饶县| 青阳县| 肃宁县| 富蕴县| 石嘴山市| 壶关县| 杨浦区| 孙吴县| 馆陶县| 田林县| 梁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