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86章 大西洋憲章

德國幾百萬軍隊,對著蘇聯一路碾壓而來,戰爭纔開始就讓蘇軍付出了十分慘重的代價,這讓斯大林非常清楚地認識到了蘇軍的真實戰鬥力。

兵力不佔優勢,兵員素質也不如軸心國軍隊,武器和科技更不用說了,這種情況下的蘇聯,要想憑藉自己的力量,獨自打敗軸心國的入侵,已經是不可能的了。

所以斯大林接受了朱可夫的建議,他立即任命蘇聯駐英美的大使爲特使,分別對英國首相丘吉爾和美國總統羅斯福求援,此時的斯大林也顧不得什麼顏面了。

英美兩國領導人很快接見了蘇聯派出的高官,他們才知道蘇聯此時真是的境況,蘇聯在德軍的閃電戰之下,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

蘇聯根本就頂不住德國的閃電戰,差不多是一邊倒的戰鬥,如果此時英美兩國不搭理蘇聯,蘇聯怕是堅持不了幾個月。

丘吉爾和羅斯福都感覺到了,如果等德國徹底擊敗蘇聯之後,那時候說什麼都已經晚了,現在必須給蘇聯援助。

英美兩國的國家領導人都知道,一旦德國消滅了蘇聯,軸心國再獲得蘇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礦產後,哪麼軸心國的下一步就是掉頭橫掃英美兩國了。

英美不明白脣亡齒寒的道理嗎?當然明白,不要認爲資本主義國家的首腦都是白癡,那是種花家的在瞎吹。

只是這些帝國主義國家都有自己的小算盤,幫蘇聯可以,但現在直接出兵和德國作戰不可能,德國此時還沒有和蘇聯打得兩敗俱傷呢。

當英美兩國的領導人接到蘇聯的求援之後,都不約而同地想到了用武器裝備去援助蘇聯,武裝弱勢一方的蘇聯,讓他們去和德國拼得兩敗俱傷。

那英美什麼時候出兵參戰最有利呢?當然是德國與蘇聯打得兩敗俱傷,筋疲力盡的時候,最好的情況就是最後一個軸心國士兵打死最後一個蘇聯士兵。

然後英美兩國每個國家出兵一人,消滅掉那僅剩的一個軸心國士兵,這樣英美兩國就可以瓜分勝利果實了,當然這只是英美兩個帝國主義國家的美好願望。

丘吉爾和羅斯福於蘇德戰爭爆發後9天,兩國首腦於1941年5月30日,在大西洋北部紐芬蘭阿金夏海灣的奧古斯塔號軍艦上舉行大西洋會議,並簽署了《大西洋憲章》。

該文件全文共8條,宣佈兩國不追求領土或其他方面的擴張,不承認軸心國通過侵略造成的領土變更。

尊重各國人民選擇其政府形式的權利,恢復被暴力剝奪的各國人民的主權,各國在貿易和原料方面享受平等待遇,促成一切國家在經濟方面最全面的合作,摧毀納粹暴政後重建和平,公海航行自由,各國必須放棄武力削減軍備,解除侵略國家的武裝。

大西洋憲章提出的對軸心國國家作戰的目的和重建戰後的目標,體現了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一般原則,對於國際反軸心國統一戰線的形成起到了積極的推波助瀾的作用。

但是“機會均等”、“海上自由”等內容有利於美國戰後與英國爭奪勢力範圍,取得世界“領導地位”。

大西洋憲章中也反映出英、美存在爭奪殖民利益的矛盾。美國依仗其經濟實力而極力強調把“機會均等”、“海上自由”的原則塞進憲章。

這反映了美國要爭奪英國殖民地的心情,同時大西洋憲章實質標誌就是英、美兩國在反軸心國基礎上的政治聯盟。

斯大林當然最希望出現這樣的反軸心國同盟,蘇聯現在已經是岌岌可危,搖搖欲墜,如果英美兩國在不伸出援助之手和直接參戰,蘇聯根本擋不住德國的鋼鐵洪流,就連把戰爭拖入寒冷的冬季都不可能。

這種情況下斯大林連忙表態,自己完全同意和支持《大西洋憲章》。

《大西洋憲章》一簽訂,丘吉爾就急不可待地在英國倫敦召開了會議,時間是41年5月1日,美國,英國、蘇聯、比利時、盧森堡、荷蘭、南斯拉夫、波蘭(流亡)、捷克斯洛伐克(流亡)、希臘(流亡)、挪威和法國等參加了會議。

共有二十一個國家和地區加入了《大西洋憲章》組織,這個組織也叫《大西洋同盟國》。實際上,《大西洋憲章》已成爲這些國家的同盟條約。

此時的美國還是沒有對軸心國宣戰,因爲《租借法案》讓美國軍火商大發其財,也讓美國從幕後走了出來,這個《大西洋憲章》又讓美國走上了主席臺。

走上主席臺的美國,不等於美國就會立即宣戰和參戰,美國一定會綜合評價,那種情況下獲利最多,那個時候,美國纔會宣戰和參戰,這是美國這個資本主義國家本質決定的。

至少美國已經表達了自己反對軸心國的明確立場,這就是丘吉爾想要的,丘吉爾也知道,現在就要求美國派大兵去和德國血拼,那絕對是不現實的,這下丘吉爾放心了。

支援武器彈藥給蘇聯這個是必須的,就連吝嗇的美國,此時也變得很大方了,直接送給斯大林一個航空師的p40戰鬥飛機,兩個裝甲師的坦克。

斯大林可不管美國的飛機是不是拿到蘇聯戰場來檢驗的,只要是武器裝備,斯大林是來者不拒。

英國通過北海給蘇聯送武器彈藥很方便,丘吉爾爲了讓斯大林能夠堅持下去,也大量地贈送武器彈藥給蘇聯。

美國給蘇聯的援助是通過白令海峽,送到西伯利亞的海參崴,再通過橫貫蘇聯的西伯利亞鐵路,把美國的援助用到莫斯科。

英國對蘇聯的援助,容易遭到德軍潛艇的偷襲,而美國給蘇聯的援助就安全得多了,德國的潛艇根本無法在白令海峽作戰。

不管德國潛艇如何的厲害,德國的空軍如何轟炸,英美兩國都有強大工業製造能力,只要蘇聯願意和德國死磕,英美兩國就有數不清的武器裝備援助給蘇聯。

戰爭是在蘇聯的國土上打,打爛的也是蘇聯的罈罈罐罐,死的也是德國和蘇聯人,英美只需要援助蘇聯一些武器裝備,就可以達成自己的戰略目的,英美何樂而不爲呢!(。)

第416章 僅此而已第463章 堅守(中)第237章 第450章 制勝的源泉第244章 鐵血空戰(下)第191章 煽動的兩種結果第472章 圍殲(上)第533章 登陸日(下)第6章 古德里安來了第171章 不可思議第565章 先拿巴頓開刀第495章 決戰模式開啓第112章 抗議無效第451章 特種突襲(上)第255章 死戰(上)第385章 絕不承認俘虜第259章 帝國英雄2第525章 英美的實力第222章 瘋狂的英國第8章 說服古德里安第22章 精確制導第237章 第283章 埃及防線(下)第609章 陽謀第241章 勢均力敵第574章 戰術經驗第524章 都在準備第576章 千機大轟炸(下)第352章 最後的準備第123章 迎接凱旋的英雄(上)第280章 決戰非洲(下)第412章 低空突襲第434章 原形畢露第404章 囂張的墨索里尼第122章 激戰海空(下)第92章 給猶太人一條生路第406章 初現大縱深防禦第414章 損失慘重第213章 鼓舞士氣第169章 好萊塢之間的妥協第286章 這就是戰爭(下)第15章 整頓軍務第11章 資金分配第610章 斯卡帕灣第515章 莫斯科孤城第99章 收禮不是事第335章 拖延美國參戰第562章 德軍眼中的空降(上)第364章 自大的斯大林第308章 決不後退第481章 既定國策第157章 扶持你當皇帝第18章 秘密調查第504章 瓦解(上)第441章 慈不掌兵第259章 帝國英雄2第333章 探望希姆萊第470章 德國也有困境第124章 迎接凱旋的英雄(下)第365章 她是德國的英雄第355章 小國戰勝大國(下)第386章 大西洋憲章第77章 隆美爾的想法第454章 順利得手第331章 班加西之戰第246章 英艦出擊第535章 隆美爾的部署第377章 黑海艦隊的覆滅(上)第237章 第324章 新元首的開端(上)第235章 勝利在望第420章 踩著炮彈進攻第173章 背後推手第300章 誓言(上)第602章 歷史的公正評價(七)第29章 戰果第8章 說服古德里安第58章 希特勒的決定第405章 墨索里尼之死第111章 騎牆的西班牙第430章 法理認同第496章 朱可夫不是吃素的第406章 初現大縱深防禦第101章 只能忍了第8章 說服古德里安第68章 無法阻止的撤退第610章 斯卡帕灣第445章 黨衛軍!出擊第196章 我要和士兵在一起第286章 這就是戰爭(下)第612章 小麻煩第123章 迎接凱旋的英雄(上)第578章 英國不是救世主第379章 雕蟲小技第460章 生命的意義(上)第435章 叛逃第607章 海軍計劃第71章 喬裝打扮第334章 有私心的希姆萊第21章 法國戰役前奏(下)
第416章 僅此而已第463章 堅守(中)第237章 第450章 制勝的源泉第244章 鐵血空戰(下)第191章 煽動的兩種結果第472章 圍殲(上)第533章 登陸日(下)第6章 古德里安來了第171章 不可思議第565章 先拿巴頓開刀第495章 決戰模式開啓第112章 抗議無效第451章 特種突襲(上)第255章 死戰(上)第385章 絕不承認俘虜第259章 帝國英雄2第525章 英美的實力第222章 瘋狂的英國第8章 說服古德里安第22章 精確制導第237章 第283章 埃及防線(下)第609章 陽謀第241章 勢均力敵第574章 戰術經驗第524章 都在準備第576章 千機大轟炸(下)第352章 最後的準備第123章 迎接凱旋的英雄(上)第280章 決戰非洲(下)第412章 低空突襲第434章 原形畢露第404章 囂張的墨索里尼第122章 激戰海空(下)第92章 給猶太人一條生路第406章 初現大縱深防禦第414章 損失慘重第213章 鼓舞士氣第169章 好萊塢之間的妥協第286章 這就是戰爭(下)第15章 整頓軍務第11章 資金分配第610章 斯卡帕灣第515章 莫斯科孤城第99章 收禮不是事第335章 拖延美國參戰第562章 德軍眼中的空降(上)第364章 自大的斯大林第308章 決不後退第481章 既定國策第157章 扶持你當皇帝第18章 秘密調查第504章 瓦解(上)第441章 慈不掌兵第259章 帝國英雄2第333章 探望希姆萊第470章 德國也有困境第124章 迎接凱旋的英雄(下)第365章 她是德國的英雄第355章 小國戰勝大國(下)第386章 大西洋憲章第77章 隆美爾的想法第454章 順利得手第331章 班加西之戰第246章 英艦出擊第535章 隆美爾的部署第377章 黑海艦隊的覆滅(上)第237章 第324章 新元首的開端(上)第235章 勝利在望第420章 踩著炮彈進攻第173章 背後推手第300章 誓言(上)第602章 歷史的公正評價(七)第29章 戰果第8章 說服古德里安第58章 希特勒的決定第405章 墨索里尼之死第111章 騎牆的西班牙第430章 法理認同第496章 朱可夫不是吃素的第406章 初現大縱深防禦第101章 只能忍了第8章 說服古德里安第68章 無法阻止的撤退第610章 斯卡帕灣第445章 黨衛軍!出擊第196章 我要和士兵在一起第286章 這就是戰爭(下)第612章 小麻煩第123章 迎接凱旋的英雄(上)第578章 英國不是救世主第379章 雕蟲小技第460章 生命的意義(上)第435章 叛逃第607章 海軍計劃第71章 喬裝打扮第334章 有私心的希姆萊第21章 法國戰役前奏(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洛县| 宣城市| 天长市| 株洲县| 定西市| 扶沟县| 临江市| 新龙县| 滨海县| 大理市| 灵宝市| 西和县| 宜阳县| 阜宁县| 嘉义市| 常宁市| 彭山县| 工布江达县| 陆丰市| 张家港市| 长宁区| 台山市| 霍城县| 琼海市| 梅州市| 双牌县| 台东县| 岑溪市| 石渠县| 全南县| 沂水县| 保山市| 铜鼓县| 沂源县| 略阳县| 温州市| 堆龙德庆县| 阳朔县| 白城市| 自贡市| 宁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