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九十三節 潤物細無聲

是晚,秦浩明得天子賜宴,久未深夜進宮的駱養性也蒙崇禎召喚,洽談要事,內容不得而知。

“下官感謝秦督栽培,沒齒不敢忘卻!”

夏夜如水,駱養性執意親自護送秦浩明到兵部所屬驛站,激動的朝他說道。

一直到現在,駱養性心情還是久久難以平靜,走路都有些情不自禁地飄飄然,恍然如夢。

當今天子終究還是重開錦衣衛,坐了這麼多年的冷板凳,箇中滋味,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自從解散錦衣衛後,平日裡見了他唯唯諾諾的大臣也變的趾高氣揚,有些芝麻小官甚至敢對他呼來喝去,其中的心酸又有誰能知道?

若不是秦督幫忙向天子言其利弊,真不知這一天要何時到來?

“此事跟本督毫無瓜葛,你要感謝聖恩,對天子負責!”

秦浩明驀然轉身,雙目炯炯盯著駱養性,語氣不豫沉聲說道。

“多謝秦督提點,下官失言!”

駱養性悚然而驚,後背冷汗津津,雙手抱拳朝秦浩明作輯不止。

行事不密矣!

倘若傳揚出去,被有心人惡意一條,封疆大吏和錦衣衛相互勾結,便是有幾個腦袋也不夠砍,那可真是樂極生悲。

“錦衣衛乃國之利器,一言一行俱要爲天子負責,切不可淪爲私人器柄,望駱指揮使好自爲之!

至於你我二人,都是爲天家爲大明,心底無私天地寬。”

瞧駱養性害怕的模樣,秦浩明語氣緩和下來,有些事情心照不宣即可,卻也無需太過刻意。

對於錦衣衛,他並沒有什麼想法,畢竟讓人詬病的東西太多。更何況,他自己也有暗衛情報系統,無需依靠錦衣衛。

建議崇禎啓用錦衣衛,不過是爲了監督失去羞恥心的大明文武百官系統。

事實也的確如此,沒有錦衣衛的監督,前線將領顛倒是非混淆視聽那都是家常便飯。

就連連堂堂的首輔周延儒在前線指揮打仗,明明是畏敵如虎,龜縮在城裡死活不敢出去,居然還敢恬不知恥地謊報軍情,稟報崇禎大捷。

“下官謹記秦督今日之言!夜已深,請秦督早點休息,告辭!”

這一刻,秦浩明的話贏得駱養性由衷的尊敬。這是一個真正爲大明的著想之人,遠不是朝堂諸公可以比擬。

“且慢!本督遠行在即,臨別之際,卻是有幾句想交代駱指揮使。”

秦浩明叫著轉身欲走的駱養性,目光復雜的看著他,開口說道:

“駱指揮使切記,反腐是對付黨爭最有效的利器,既名正言順又深得民心,偏讓各方面無話可說。

但唯餘如此,你也是站在風頭浪尖上,成爲各方勢力急於除之的對象。

這就要求你自身必須過硬,聖心永眷,方能在這波譎詭異的大明官場存活。

言盡於此,望好自爲之!”

駱養性臉色凝重,眼角有些溼潤卻一言不發,只是抱拳躬身,緩緩後退。

夜風吹拂,讓秦浩明精神陡然振作起來。

有教無類,連駱養性都可以爭取,更何況是其他人等?

翌日凌晨,張溥和楊廷樞帶著國子監十幾個士子拜訪秦浩明。

這些人都是昨日聽了他的言論,心裡有所感觸和抱負的國子監士子。

目睹優秀學子顏蟄毅然決然一人奔赴貧瘠的登州衛,他們終於下定決心,爭相效仿。

“好,大善!爾等都是大明的精英,國之棟樑,正是滿腔熱血欲報效國家之時。

尚爲受到世俗的玷污,利益的渲染,比之朝堂諸公開口爲民,閉口爲民不可同日而語。

本督竭誠歡迎諸位學子投身軍旅,爲大明的發展貢獻雄才大略。

真真實實爲大明百姓謀福祉,而不是掛羊頭賣狗r,把少數人的利益凌駕於廣大勞苦大衆身上。

諸位讀的是聖賢書,當知爲民請命乃根本的道義。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

讀聖賢書,所學何事?不過是從今而後,庶幾無愧矣!

可諸君捫心自問,朝廷諸公近幾年的所作所爲,可有爲民乎?”

畢竟受到某黨薰陶多年,秦浩明忽悠的水平也是一套又一套,可偏偏讓從未聽過的國子監士子精神激盪,不能自持!

彷彿大明的安危真的繫於己身,百姓的福祉靠自己爭取,善莫大焉!

同時,對於東林黨的言論,也產生了絲絲困惑。

“秦督,昨日商稅利民所言,因時間匆匆之故,諸位學子只是一知半解,不得其意,可否今日爲吾等詳解一番?”

張溥今日身穿普通士子服飾,而不再是往日風流倜儻才子的打扮,身上一件飾品也沒有,不知道是不是受到秦浩明說教的影響。

“固所願而!”

秦浩明笑瞇瞇的命人搬上椅凳,讓諸人坐下。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說句實在話,他是非常願意跟大明讀書人溝通講道理,畢竟他們代表著華夏的文化,雖然現在有點誤入歧途的感覺。

但是能把他們一殺了之嗎?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唯有不通過激烈的手段,改變他們的觀念,並且通過讀書人的筆和口,把它宣揚出去,纔是自己到大明最有意義的事情。

“稅務財政制度,不僅是支撐起國家運轉的基石,更是今後大明帝國的職能所在,進行二次分配。

通過稅收的再分配,真正切實地讓朝廷擁有修橋補路,興水利,促農桑的力量,從而達到惠澤天下的目的。

如此,方能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真正順應天道的稅務財政制度!

縱觀歷朝歷代以來,何曾有哪個朝代三十稅一?何曾有哪個朝代在士子階段就給予稟食?

大明對於諸位士子,可有半點虧欠?

不知對於此段話,諸君可有異議?”

等其他人紛紛坐定,秦浩明一臉嚴肅的朝他們說道。

衆人屏氣凝神,無言以對。俱都細細思索著秦浩明的話語,腦海裡翻騰著。

作爲大明的精英分子,他們自然知道科考取士始於隋朝。

正是科舉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徹底打破血緣世襲關係和世族的壟斷。

不再是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

同時讓“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爲可能,寒門庶子有才能的讀書人也可以進入社會上層,獲得施展才智的機會。

可縱使如此,因爲過往朝代世族勢力強大,常影響中正官考覈人才,後來甚至所憑準則僅限於門第出身。

而只有是大明是真正做到只憑科舉,不問出身。

像張居正、葉向高、袁可立、海瑞等大明首輔重臣,無不出身貧寒,依靠科舉及大明生員的稟食終得以出人頭地。

話說到這裡,張溥一臉愧色,長嘆無語,他是大明制度最明顯的受益者。

其出身官宦門第,惟因婢妾所生,排行第八,故不爲宗黨所重,無絲毫家人之禮遇,動輒造事傾陷詡之。

當面稱他“塌蒲屨兒”,意爲下賤人所生,永遠沒出息。

張溥遭此侮辱,勤奮好學,讀書必手抄,抄後讀過即焚去,如此反覆七遍,冬天手凍裂,以熱水浸暖繼續再練。

終於在崇禎四年考中進士,授庶吉士。

後來他把自己的讀書室名爲“七錄齋”,自己的著作也題名爲《七錄齋集》。而他七錄七焚之事也傳爲一段佳話。

第九節 無需再忍第四百六十六節 利益均沾第五百四十三節 遼東貓膩第一百六十五節 基礎第四百五十八節 華夏一式第三百七十七節 崇禎召見第二百七十六節 風暴第二十二節 考察謀劃第六百三十八節 有他們在,就無大清(新年快樂!)第六百節 少跟本督來這一套第二百三十一節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五百四十四節 鳥槍換大炮第一百八十五節 初露鋒芒第四百二十二節 都不是什麼善茬第二百七十節 德州府的變化第七十九節 劫殺韃虜第二百七十節 德州府的變化第三十六節 義女柳如是第五百零九節 萬事俱備,不欠東風第二百三十一節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十七節 大明的悲哀第十五節 前期準備第一百一十三節 有女婉如第五百五十七節 殺人了第一百五十五節 無妄之災第六百二十二節 罪名第三節 文武雙全第五百六十五節 鰲拜怎麼逃的第二百一十五節 楊府密謀第二百七十三節 狗都不如第一百二十八節 後宮第十六節 別樣苦練第四百六十六節 利益均沾第二十一節 衛所軍制崩壞第四百零六節 妾身不在乎第六百六十三節 安居第一百六十節 成人之美第六百二十節 撤退事宜第六百四十一節 搞臭東林,提高軍人地位第一百二十八節 後宮第五百六十七節 入城第五百八十四節 各有打算第三百一十三節 邵武路第十二節 性格大變第四百七十節 視察慰問第二百四十七節 招募私兵第四百零八節 這錢來得堂堂正正第九十八節 帝王心術第六十八節 秘議第二百六十四節 大明海軍威武第三百六十七節 一觸即發第八十三節 緣淺情深第六百一十八節 終成軍第三百六十四節 水軍出擊第六百一十六節 鑄京觀第二百七十九節 琉球使者第二百七十三節 狗都不如第七十五節 交心第五百一十六節 屁都不是第四百零七節 私鹽氾濫第三百七十節 纏鬥第五百三十三節 丟臉第五十五節 改變第四百五十七節 構建精銳(二合一)第一百七十三節 事預則立第十七節 大明的悲哀第六百六十二節 援兵抵達第十八節 變廢爲寶第二百二十節 以弱勝強第十四節 葉家的惦記第一百三十九節 自此而始第四百零三節 又是與民爭利第六百二十三節 算計東林(二合一)第五百八十五節 軍心士氣第一百五十節 機關算盡第一百六十三節 兩難第一百四十一節 計將安出第六百四十六節 家是他們的家,國不是他們的國第一百六十六節 佈局第四百二十二節 都不是什麼善茬第五百二十五節 煞費苦心第七十七節 阿巴泰的渴望第六十四節 論戰第三百五十四節 難忘今宵第六百節 少跟本督來這一套第十一節 各有算計第五百九十節 大戰開幕第三百六十五節 敵跡初現第五百一十七節 要開打了第五百八十節 勇武第五百二十四節 搞一個無人區第十七節 大明的悲哀第二百二十八節 有妻婉兒第四百一十五節 滄海桑田第一百八十八節 這錢必須給第四百三十一節 醉紅樓第五百四十二節 都不是好鳥第四百八十一節 無所不能第九十八節 帝王心術第二百零二節 底氣
第九節 無需再忍第四百六十六節 利益均沾第五百四十三節 遼東貓膩第一百六十五節 基礎第四百五十八節 華夏一式第三百七十七節 崇禎召見第二百七十六節 風暴第二十二節 考察謀劃第六百三十八節 有他們在,就無大清(新年快樂!)第六百節 少跟本督來這一套第二百三十一節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五百四十四節 鳥槍換大炮第一百八十五節 初露鋒芒第四百二十二節 都不是什麼善茬第二百七十節 德州府的變化第七十九節 劫殺韃虜第二百七十節 德州府的變化第三十六節 義女柳如是第五百零九節 萬事俱備,不欠東風第二百三十一節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十七節 大明的悲哀第十五節 前期準備第一百一十三節 有女婉如第五百五十七節 殺人了第一百五十五節 無妄之災第六百二十二節 罪名第三節 文武雙全第五百六十五節 鰲拜怎麼逃的第二百一十五節 楊府密謀第二百七十三節 狗都不如第一百二十八節 後宮第十六節 別樣苦練第四百六十六節 利益均沾第二十一節 衛所軍制崩壞第四百零六節 妾身不在乎第六百六十三節 安居第一百六十節 成人之美第六百二十節 撤退事宜第六百四十一節 搞臭東林,提高軍人地位第一百二十八節 後宮第五百六十七節 入城第五百八十四節 各有打算第三百一十三節 邵武路第十二節 性格大變第四百七十節 視察慰問第二百四十七節 招募私兵第四百零八節 這錢來得堂堂正正第九十八節 帝王心術第六十八節 秘議第二百六十四節 大明海軍威武第三百六十七節 一觸即發第八十三節 緣淺情深第六百一十八節 終成軍第三百六十四節 水軍出擊第六百一十六節 鑄京觀第二百七十九節 琉球使者第二百七十三節 狗都不如第七十五節 交心第五百一十六節 屁都不是第四百零七節 私鹽氾濫第三百七十節 纏鬥第五百三十三節 丟臉第五十五節 改變第四百五十七節 構建精銳(二合一)第一百七十三節 事預則立第十七節 大明的悲哀第六百六十二節 援兵抵達第十八節 變廢爲寶第二百二十節 以弱勝強第十四節 葉家的惦記第一百三十九節 自此而始第四百零三節 又是與民爭利第六百二十三節 算計東林(二合一)第五百八十五節 軍心士氣第一百五十節 機關算盡第一百六十三節 兩難第一百四十一節 計將安出第六百四十六節 家是他們的家,國不是他們的國第一百六十六節 佈局第四百二十二節 都不是什麼善茬第五百二十五節 煞費苦心第七十七節 阿巴泰的渴望第六十四節 論戰第三百五十四節 難忘今宵第六百節 少跟本督來這一套第十一節 各有算計第五百九十節 大戰開幕第三百六十五節 敵跡初現第五百一十七節 要開打了第五百八十節 勇武第五百二十四節 搞一個無人區第十七節 大明的悲哀第二百二十八節 有妻婉兒第四百一十五節 滄海桑田第一百八十八節 這錢必須給第四百三十一節 醉紅樓第五百四十二節 都不是好鳥第四百八十一節 無所不能第九十八節 帝王心術第二百零二節 底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昌县| 轮台县| 云龙县| 偏关县| 莲花县| 千阳县| 乡城县| 南通市| 沂南县| 林周县| 东海县| 临沭县| 拉孜县| 高台县| 马边| 昂仁县| 吉隆县| 八宿县| 邳州市| 芜湖市| 永善县| 曲周县| 永仁县| 隆林| 武鸣县| 南乐县| 桓仁| 洪江市| 德兴市| 天镇县| 锡林郭勒盟| 大埔区| 杭州市| 宝山区| 屏山县| 夹江县| 日土县| 驻马店市| 舞阳县| 阜平县| 蒙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