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18章 探望

黃鸝插嘴糾正道:“是林三哥。他家還有兩個哥哥呢,叫秋生和夏生。他們家春夏秋冬都有。夏生跟大姐姐定親了,將來是大姐夫。”

脆生生的小模樣,惹得衆人都笑了。

林春也仔細打量黃元,一邊又看杜鵑,含笑道:“黃兄弟這模樣,跟杜鵑不大像呢?!?

馮氏心裡咯噔一下,忙道:“雙胞胎長兩樣的也有。”

杜鵑見他二人惺惺相惜,又高興,又忐忑,還有些甜蜜,白了林春一眼道:“我要跟他長一模一樣,我怕是要哭了。”

黃元雖然才十四歲,卻盡顯馮家基因,身形高大健朗,沒有半點女兒氣,杜鵑若是像他一樣,不醜也不如現在好看。

林春想象了一下女裝的黃元模樣,便笑了。

這時,沈望熱心地對杜鵑道:“黃姑娘,伯父伯母初來府城,多有不便,不如去寒舍暫住,也好讓在下爲黃兄略盡些心意?!?

他說著,就聽身後堂上傳來沈知府的咳嗽聲,黃元也低聲咬牙道“不敢勞煩”,他便臉紅了。

好在杜鵑也不想麻煩人,更不想去別人家受拘束,因此婉拒道:“多謝沈公子。我們已經在客棧住下了,還是不打擾了。”

沈望只好罷了。

沈知府看著這喜氣洋洋一堆人,只覺得不習慣。

這是公堂好不好?

他輕拍驚堂木,溫和又不失威嚴地宣佈:公堂乃審案的地方,今日之事既然已了,便要退堂了。至於黃家人敘親情,還等案子了結後再行吧。

衆人不敢多言,均遵命。

臨別時,杜鵑從林春那拿來一個包裹,打開讓衙役檢查後,都是些吃食。還有換洗衣物,交給黃元。

黃元接過去,胸中溫情溢滿,也囑咐了她一番話。

黃鸝牽著他衣襟。戀戀不捨地叫一聲“哥哥。”

黃元答應一聲,沒聽見下文,便又不放心地對杜鵑囑咐道:“街上人多,別亂跑?!?

他覺得這個姐姐生得太出色了,實不該拋頭露面。

杜鵑笑道:“你還關著,我們哪有心思逛街。”

黃元就笑了,道:“等我出來了,我陪你們逛?!?

黃鸝聽他們說話,覺得被忽視,又叫一聲“哥哥?!?

黃元又答應一聲。低頭見她眼巴巴地仰望自己,便哄道:“等我出來了,帶你上街買好吃的去。”

一邊摸摸她的頭。

跟陳青黛相比,這個妹妹真是乖,

黃鸝就高興地笑了。還扯著他胳膊跳了兩下。

黃老實和馮氏見他們兄妹姐弟這樣親近,都笑。

一家人說著話,直到衙役催了,黃元才隨他們離開。中間又回頭兩次,直到拐過屋角,看不見了才罷。

他走後,杜鵑等人也離開府衙。

望著黃家人離開。昝虛極和沈望迫於沈知府目光壓力,也沒敢相送,卻暗自記下了他們住的客棧名稱。

莫名的,二人對黃元的案子比之前更全心關注,對他脫離楊家、認祖歸宗後的生活也分外期待起來;談起他的家人,都覺得有趣;還有他那個叫杜鵑的孿生姐姐。長在山野中,乃是深谷幽蘭一般的人物。

然兩人仔細分析後,一致認爲:杜鵑的氣質比幽蘭要燦爛些。若是比作杜鵑花,好像又太俗了。至於牡丹芙蓉梅花之類,也不相稱。

兩個少年陷入糾結中……

府城今年的初夏。萌動著別樣的生機!

再說杜鵑等人回到福祥客棧後,真是又興奮又緊張。興奮的是黃家兒子認回來了,而且是永遠認回來了。緊張的是他還待在大牢裡,如何救出他,還是個難題。

坐牢??!

對於生活在世外山野中的人來說,簡直是不可想象的。

因此,馮氏和黃老實一會哭一會笑,情緒在喜悅和驚恐之間來回轉變。馮長順對閨女和女婿勸一頓又罵一頓,十分傷腦筋。

杜鵑卻顧不上他們了,吩咐黃鸝煮飯做菜,自己和林春鑽進房裡商議起來。等任三禾回來了,也加入進去。

這個案子,其他人根本幫不上忙,連話都說不上。

只有任三禾、林春和杜鵑才能懂得其中微妙。

三個人中,林春又要差一層——他毫無這方面的閱歷和見識,杜鵑便要他當做作業來應對。

因爲這件事,衆人好容易從深山老林中來到這繁華府城,卻沒有一點玩樂的心思。除了馮長順和馮興發去外面打探消息,餘者都窩在客棧裡。

第二天上午,杜鵑正寫論文一樣寫辯駁稿,小二來回說外面有兩個少年公子找黃杜鵑黃小哥。

林春略問了問,便知道來人是昝虛極和沈望。

任三禾早聽他們說了昨天公堂上的情形,知道有這麼兩個少年,當即對林春吩咐道:“你去見他們。說杜鵑歇著呢,不便見客。”

因他自己不想出面,又覺得黃家認回兒子不難,又想讓杜鵑見識鍛鍊一番,所以才讓她上公堂,而自己卻沒跟著。

但他卻十分擔心杜鵑惹人注意。

果然,杜鵑很容易就引起人關注了。

他纔不管黃元什麼同窗呢,嚴厲告誡杜鵑:不可私自見這些少年書生,否則惹出麻煩,到時候不得了結。

杜鵑半句反對的話都沒有,乖乖答應。

於是,林春就出去會客了。

他將昝虛極和沈望引進自己房中,讓座上茶,然後說杜鵑因長途勞乏,且擔心弟弟,因此精神不好,正歇著呢,若要見黃叔和嬸子倒可以。

兩人懷一腔熱情趕來,聽了這個消息,頓時失望極了。

接著,沈望就擔心起杜鵑來,說要派兩個丫頭來伺候她。

昝虛極張了張嘴,又閉上了,彷彿有什麼不便,只靜靜地望著林春,顯然對杜鵑的情形也是極關切的。

林春愣了下。方歉意地對沈望道:“多謝沈公子好意。只是我們莊戶人家不慣被人伺候,要是兩個丫頭在跟前轉來轉去,肯定不自在,那不是辜負了沈公子一番好意。放心好了。杜鵑沒事,歇……兩天就好了?!?

他本來想說歇一天的,心思一轉,便改成兩天。

沈望這纔不強求,便提出去拜見黃家伯父伯母。

林春便帶他們去了黃老實那裡。

黃老實和馮氏雖然沒躺倒,精神實在不好,說起黃元,又不住流淚。沈望和昝虛極安慰了一會,因實在跟他們說不上話,略盡了禮數就告辭出來了。

出來後。林春笑看著他們道:“二位少爺若是有空,去我那喝杯茶怎樣?我還有些事想請教二位呢。”

沈望和昝虛極對視一眼,爽快地應了。

於是三人又去了林春房裡。

林春喚小二提了滾開的熱水來,將自己帶來的野茶沖泡上,一邊跟沈望二人說話。

沈望早疑惑他和杜鵑的來歷了。便問他在家做什麼。

林春隨意笑道:“做木匠?!?

原來是個小木匠!

沈望接過林春遞來的茶,還沒喝,先聞見一股子清雅竹香,詫異道:“這香味……怎麼有些青竹的氣息?”

林春道:“野茶。家裡帶來的。”

昝虛極安靜地喝了一口,點頭道:“好茶!”

林春道:“沈公子……”

沈望忙道:“林小弟別公子公子的叫,太生疏了。我今年十六歲,昝兄十七。若是比你年長,就稱呼我們‘沈兄’和‘昝兄’好了;若是比你年輕,就稱呼‘弟’?!?

林春從善如流,笑道:“我今年十五歲。就稱沈兄了。沈兄請喝茶?!?

三人喝著茶,聽林春說些山裡的生活。

林春見他們拐著彎地打聽杜鵑的情形,也不多說。話鋒一轉,直奔主題:“杜鵑爲了黃元這個弟弟,日夜懸心。沈兄,昝兄,你們可知道他是如何惹下這禍事的?若是方便告訴我。我聽了也好告訴杜鵑,讓她寬心?!?

沈望和昝虛極對視一眼,苦笑搖頭。

沈望嘆口氣道:“遭人嫉妒!”

昝虛極沉默了會,接著道:“不遭人嫉是庸才。”

林春雙目炯炯,輕聲問道:“怎麼說?”

昝虛極似乎話語比較少,不如沈望熱情爽快,所以便由沈望敘述詳情,他只偶爾插上一兩句。

事情也簡單,就是黃元少年才俊,十三歲就中了秀才,加上書畫技藝不凡,在書院極有名氣,便遭到某些人嫉妒了。

因他寫了一篇文章,內容涉及大靖與北方安國交往時政,被有心人盯上,送到當地官員手中,藉以興風作浪。

林春聽得十分專注,見沈望說到這就不往下說了,便問道:“朝廷並未禁止書生們建言朝政,爲何黃元不能說?就算說得不對,也不能以此加罪吧?!?

沈望大爲詫異。

他原本以爲說多了林春也不懂,便只說了個大概。

誰知這小木匠對國事好像有些知曉。

他便收起輕視之心,繼續解釋。

原來,安國皇帝和大靖皇帝同爲大靖皇族秦氏子孫,都是靖太祖的後人。第一任安皇秦霖的父祖在爭奪大靖皇位中被誅殺,秦霖也曾謀反,事敗後逃往北方。後西北元國內亂,秦霖趁勢而起,與大靖瓜分元國,建立安國。當時大靖英武帝登基,他乃雄才大略的英主,以一道政治聯姻,將昔日叛逃的堂弟收復,封爲青龍王,安國自此成了大靖的疆土,史稱靖北。

英武帝和青龍王這一對堂兄弟,攜手共籤“吉祥之盟”,將大靖推向盛世巔峰,成就了遠超歷代先皇的功業,彪炳史冊!

然隨著二人先後辭世,安國與大靖反目,安國自立爲國。

黃元所做文章,便是建議對安國採用懷柔政策,畢竟兩國皇帝同是太祖子孫,若是能和平共處,於兩國百姓有益。既然英武帝當年能與安國和談,今日爲何不能?

可如今不同往常,兩國邊關更是摩擦不斷,他在這時候寫出這樣的文章,被有心人傳到荊州巡撫耳中,又有奉旨巡查的御史言官趕在一處,不知怎的就被關押了。

林春邊聽邊問,漸漸就有了眉目。

沈望則越說越驚,和昝虛極看著林春納罕不已。

在他敘述過程中,凡是涉及時下人事或者一些民情規矩等,林春均顯懵懂,卻毫不掩飾,很誠實地請教追問;然說到歷史人物,或是經史文章,甚至在講述黃元繪畫才藝時,他都能插上一兩句,且見解中肯。

最後,兩人算是弄明白了:這山裡來的小木匠讀了不少書,胸中很有些墨水,卻礙於少見世面,因此欠缺世故閱歷。

沈望便問道:“林兄弟在家也讀書?”

林春含笑道:“跟長輩讀了幾本?!?

不等他深問,接著又問:“這麼說,黃兄弟被關押,是巡撫大人下的令?沈兄怎麼說‘不知怎的就被關了’?”

此話一出,昝虛極臉就沉了。

一更的時候,總是好抱歉。只有努力構思,擠時間寫,然後補償。等不及的親可以先攢一攢。

ps:

感謝“書友140629212718243”、“三月煙花飛”打賞的平安符;還有“紫羅蘭中秋”、“聞書寫意”、“書友090530230230096”、“。窩窩?!薄ⅰ皶?81011112911088”投的粉紅票票。o(n_n)o謝謝!

第506章 巧計第529章 情到濃時情轉薄第489章 越走越遠第242章 你不配!第430章 人猴大戰第350章 田園福地第128章 林春杜鵑聯手第493章 漸露爪牙第419章 齊聚第82章 大鬧第315章 沒有人可以代替第180章 生嫌隙第483章 管不了女兒第247章 我想家了第397章 午夜驚魂第306章 昝水煙的努力第58章 爬來送果果第504章 選擇第279章 搬走第248章 溫馨未來第299章 有心第345章 報復第508章 愛第494章 傾心守護第90章 人爭一口氣第56章 福利沒了第62章 幸福的一生第445章 打臉第449章 鱗爪飛揚第357章 守不住的心第345章 報復第96章 杜鵑還是杜鵑第539章 嫉妒第245章 父債子償第175章 純情第396章 相聚第30章 成心不讓你好過第89章 再次鬧翻第284章 林春歸來第356章 斷腸雁第538章 相遇第31章 夢中啃雞腳第29章 奶娃娃和山村漢子的暗中較量第465章 機關算盡第350章 田園福地第304章 你別後悔!第54章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第467章 玉女亮相第331章 鬧第478章 小狐貍黃鸝第159章 鎩羽而歸第415章 我美還是她們美第529章 情到濃時情轉薄第122章 護母371章 除夕相伴第53章 爲何娶媳婦第102章 三朵姊妹花第66章 陰差陽錯的誤會第173章 春夜簫聲第253章 誰是岳父?第104章 黃家有女初長成第511章 情挑昝秀才第4章 初臨異世第242章 你不配!第74章 家賊猖獗第435章 脫身第100章 丟失的孩子第539章 嫉妒第7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234章 江心幽會第503章 三十六玉女第207章 離開第262章 農家生活第514章 愛難明第501章 放開了玩第207章 離開第517章 愛的枷鎖第143章 人鬼情未了第425章 複雜局面第24章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一)第365章 持久戰(一)第170章 老虎如風第198章 槐花的恐懼第161章 出氣筒第257章 恣意一回第4章 初臨異世第428章 比較第250章 師生之情(1)第206章 蝴蝶效應第442章 碰頭第101章 親生的和撿來的第433章 再次錯身第34章 一幫小土匪第308章 離心第438章 兄弟第464章 福氣第368章 槐花第179章 被青睞的煩惱第208章 激勵第526章 死後名分
第506章 巧計第529章 情到濃時情轉薄第489章 越走越遠第242章 你不配!第430章 人猴大戰第350章 田園福地第128章 林春杜鵑聯手第493章 漸露爪牙第419章 齊聚第82章 大鬧第315章 沒有人可以代替第180章 生嫌隙第483章 管不了女兒第247章 我想家了第397章 午夜驚魂第306章 昝水煙的努力第58章 爬來送果果第504章 選擇第279章 搬走第248章 溫馨未來第299章 有心第345章 報復第508章 愛第494章 傾心守護第90章 人爭一口氣第56章 福利沒了第62章 幸福的一生第445章 打臉第449章 鱗爪飛揚第357章 守不住的心第345章 報復第96章 杜鵑還是杜鵑第539章 嫉妒第245章 父債子償第175章 純情第396章 相聚第30章 成心不讓你好過第89章 再次鬧翻第284章 林春歸來第356章 斷腸雁第538章 相遇第31章 夢中啃雞腳第29章 奶娃娃和山村漢子的暗中較量第465章 機關算盡第350章 田園福地第304章 你別後悔!第54章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第467章 玉女亮相第331章 鬧第478章 小狐貍黃鸝第159章 鎩羽而歸第415章 我美還是她們美第529章 情到濃時情轉薄第122章 護母371章 除夕相伴第53章 爲何娶媳婦第102章 三朵姊妹花第66章 陰差陽錯的誤會第173章 春夜簫聲第253章 誰是岳父?第104章 黃家有女初長成第511章 情挑昝秀才第4章 初臨異世第242章 你不配!第74章 家賊猖獗第435章 脫身第100章 丟失的孩子第539章 嫉妒第7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234章 江心幽會第503章 三十六玉女第207章 離開第262章 農家生活第514章 愛難明第501章 放開了玩第207章 離開第517章 愛的枷鎖第143章 人鬼情未了第425章 複雜局面第24章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一)第365章 持久戰(一)第170章 老虎如風第198章 槐花的恐懼第161章 出氣筒第257章 恣意一回第4章 初臨異世第428章 比較第250章 師生之情(1)第206章 蝴蝶效應第442章 碰頭第101章 親生的和撿來的第433章 再次錯身第34章 一幫小土匪第308章 離心第438章 兄弟第464章 福氣第368章 槐花第179章 被青睞的煩惱第208章 激勵第526章 死後名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城市| 佛坪县| 襄城县| 龙川县| 宁河县| 肇州县| 徐汇区| 连州市| 华坪县| 湘阴县| 苗栗县| 芜湖市| 蛟河市| 碌曲县| 黄龙县| 通许县| 高安市| 平利县| 石狮市| 彭泽县| 黎平县| 合作市| 武宁县| 新龙县| 景宁| 突泉县| 万全县| 东方市| 安义县| 含山县| 讷河市| 南宁市| 甘谷县| 宁强县| 石屏县| 肥乡县| 南木林县| 大名县| 常山县| 泗阳县| 镇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