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2章 立威

安史之亂迫在眉睫,留給張瑄的時間不多了。此時此刻,爲大計,必須要採用雷霆手段。

見果然是孫嶽自己迫不及待地跳了出來,張瑄嘴角浮起了一絲若有若無的冷漠笑容。

他轉頭望著孫嶽,淡然道,“孫大人,朝廷禮制不可廢。太子殿下乃是一國之儲君,無上尊崇,舉止用度皆有禮法可循,怎可小視?殿下或可疏忽,但吾等作爲輔臣,職責所在,又豈能不納諫?”

“正殿乃是東宮理政之所,大唐儲君權威所繫。怎可疏於打理?如此,便是臣下的失職!論起緣由,孫大人之前料理掌管東宮事務,其實難辭其咎!”

張瑄言語鏗鏘,氣勢凜然。

孫嶽沒有想到張瑄會直接扣了一頂大帽子過來,而且一點面子也不給他留,當著衆多同僚和下屬很是下不來臺,不由氣急敗壞道,“張司議郎初來乍到,焉知東宮情況……東宮之事多少年來都是這般,有殿下做主,與本官何干?”

張瑄冷笑一聲,“與孫大人無關?虧你好意思說得出口!”

“作爲輔臣,汝入職東宮的職責爲何,看來孫大人都是遺忘得一乾二淨了。殿下違例,臣下納諫糾正;殿下疏漏,臣下提醒恭迎;殿下有所不爲,但臣下必要有所爲!這纔是恪盡職守,以盡臣子本分!否則,要臣下何爲?……請問孫大人的職責盡在何處?臣下本分又何在?”

張瑄嚴詞厲色,口鋒如刀,輕描淡寫的幾句話就把孫嶽說得掩口無言,臉色蒼白,羞怒交加,連嘴角都抽搐了起來。

張瑄將孫嶽堵得一句話也說不出口來,其他幾個東宮官吏心裡都暗暗倒吸了一口涼氣,心道這年輕公子哥兒的手段不簡單吶,難怪是皇帝破例親自薦拔敕封的人物。

李亨一直坐在那裡默然旁觀著,沒有開口制止。他膽怯怕事,又一直處於李隆基的威權壓制之下,心裡一直擔心張瑄是皇帝派來安插在自己身邊的一顆釘子,見張瑄如此強勢,就更加疑懼。

李亨書房裡的氣氛頓時變得壓抑和沉悶起來,能隱隱聽見衆人急促的喘息聲。孫嶽望著李亨,本來還指望李亨能幫自己說幾句話,卻不料李亨竟然保持著異樣的沉默,不由心下惶急又是氣苦,忍不住顫聲道,“殿下,張良娣命臣出宮辦事,臣先退下了。”

李亨皺了皺眉,還沒有說什麼,卻聽張瑄又沉聲道,“**不幹政,這是高祖皇帝立下的規矩,也是我大唐禮制所在。張良綈有事,自有宮女、太監和雜役去應承署理,孫大人這個太子舍人乃是太子堪習理政的輔臣,拿著朝廷俸祿的從六品官員,不是太監宮女,當知做事之本分!”

孫嶽面紅耳赤起來,氣得哆嗦著手指著張瑄道,“張瑄,爾不要欺人太甚!”

“本官恪守朝廷禮法,倒成了欺人;孫大人玩忽職守,倒成了冤屈?”張瑄淡然一笑,凝視著孫嶽冷冷道,“今日之事,本官自會上奏有司知悉,請有司裁決。”

聽了張瑄的話,李亨心裡一個激靈,再也不保持沉默,而是輕輕拍了一下桌案,斥責道,“好了,不要再吵了。孫嶽有失職守,其罪不小,但本宮亦有責任……姑且這樣吧,日後如有再犯,定上報禮部和吏部嚴懲不貸。”

“本宮累了,今日議事就到這裡吧。”

李亨擺了擺手道,“都散了吧。”

一衆東宮官僚神色複雜地起身向李亨施禮,然後退下,唯有張瑄沒有離開。

李亨皺了皺眉,“張瑄,你也退下吧。你方到任,諸事不必急於一時……”

“殿下,臣有幾句肺腑之言,想要與殿下單獨談一談。”張瑄躬身施禮,然後擡起頭來氣定神閒地平視著李亨,神色從容。

“你說吧。”

“先請殿下恕臣言語冒犯之罪,臣方敢言。”

李亨一怔,上下打量張瑄良久,神色閃爍良久,才嘆了口氣輕輕道,“張瑄,汝有何話但講無妨,本宮絕不怪你。”

“如此,臣就斗膽直言了……殿下自開元二十六年被立爲大唐儲君,至今已十四年矣。這十四年來,殿下固然恭謹守禮、謹小慎微、甚至可以說是忍辱負重,但奸佞之徒對於殿下的構陷仍不絕於耳,至今也難以消停。何以?”

“以臣之見,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便是,殿下謙卑有餘,忍讓過度。猶如之前李林甫,屢次三番欺壓到殿下頭上,但殿下卻多以沉默而告終……久而久之,這長安城裡,人竟皆不知有太子殿下!”

李亨聽了張瑄這話,嘴角輕輕抽搐了一下,心道本宮何嘗想要忍讓?只是你一個少年人何嘗知曉,若是本宮不能忍讓,這東宮的位子怕是早就保不住了。李林甫如何敢拿本宮開刀,無非是父皇的有意縱容罷了。

李亨想到這裡,擡頭掃了張瑄一眼,目光中的複雜之色落入張瑄眼裡,張瑄稍稍停頓了一下,旋即又壓低聲音輕輕道,“恕臣無禮。當今聖上英明神武,文治武功冠絕古今,這對於大唐天下而言是幸事,但對於殿下來說,卻未必……”

李亨眉梢一跳,心頭咯噔一聲,猛然擡頭震驚地望著張瑄,臉色變得有些突兀的漲紅。

“殿下多年來忍辱負重,所依仗者,無非是皇上不會廢除殿下。李林甫多次構陷,殿下雖誠惶誠恐亦安然無恙……這讓殿下覺得,只要忍辱負重,來日這大唐江山還是屬於殿下的。”張瑄湊近一步,輕輕說著,“但請恕臣直言,如今之情勢,已經由不得殿下再……”

李亨的臉色更加漲紅,頭顱輕輕顫抖了一下。這位年方中年的太子,頭髮已有幾分脫落,間或有幾絲的花白,加上神情蕭索,竟給張瑄一種進入垂垂暮年的感覺。

李亨嘴脣哆嗦著,卻沒有開口,不過也沒有反對張瑄繼續說下去。

張瑄長出一口氣,決定趁熱打鐵,把“調教”進行到底——

“聖上年逾七旬,年事已高,日漸考慮儲君之事。殿下的謹慎負重,固然是識大體、仁孝爲先,但對聖上亦或者大唐朝廷而言,這卻是一種怯懦無能、難堪大任。”

“李林甫雖死,但楊國忠繼任,其權勢氣焰比李林甫有過之而無不及。兼之外臣藩鎮割據坐大,以安祿山爲首者,謀逆之心昭然若揭……”

“殿下這儲君之位,外有強敵和權臣傾軋,內有諸皇子窺伺,倘若殿下繼續這般,臣以爲,東宮地位難保。”

第122章 受封,一飛沖天167章 如煙如玉放歌對李白第360章 用兵如神第106章 安祿山和李琬終於進甕了第100章 楊玉環的心計第354章 回靈州第203章 讓張瑄倒履相迎的人第278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199章 李琦求親第402章 神秘的女軍師(下)第82章 立威第251章 你想嫁我就能要你嗎?第224章 郭子儀的兒子?第271章 李亨是何用意?第130章 聚香閣上(下)第130章 聚香閣上(下)第78章 真性情真風骨第353章 與天爭與命抗第246章 兵變第248章 吐蕃入侵,一場大戲的序幕開啓第158章 狗仗人勢的魚朝恩第83章 坦誠相對第459章 普天之下,唯我中華!第213章 密見安祿山(中)第294章 李騰空犯案第222章 皇權是一碗“春藥”第24章 崔家要退婚第440章 郭芙逼寢第213章 密見安祿山(中)第257章 賜婚第296章 張瑄的態度!第89章 殺機!危機!(下)第96章 陰差陽錯(上)第31章 聖旨到!第394章 楊貴妃歿!第371章 受到熱烈歡迎的巾幗軍第387章 張瑄的三個子女第85章 替太子索權要官第81章 走馬上任第173章 萬春密報第225章 大都督駕到!第4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第183章 女劍客第415章 國號、年號、定都及冊封百官第469章 曖昧與陰謀第426章 宮宴風波第395章 奴名楊玉蓮第224章 郭子儀的兒子?第427章 告御狀第287章 史詩之戰(9)第28章 虢國夫人的乖寶寶第436章 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第71章 安慶緒有約第476章 一觸即發第124章 削藩合併大計第476章 一觸即發第348章 難題:洞房先後順序第315章 妙計救杜甫第94章 遊說楊國忠(2)第74章 威脅第360章 滅赤松德贊當封萬戶侯!第389章 諸將的選擇!第274章 吾貌雖瘦,天下必肥第55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中)第268章 致命的**第440章 郭芙逼寢第244章 杖責郭子儀,殺鄭雄!第136章 拜壽、餘孽第179章 三點式內衣的風情萬種第124章 削藩合併大計第204章 收名將第149章 春節之密謀第191章 蕭潛還是蕭鼎第276章 吐蕃人要戰,那便戰!第108章 鴻門宴(1)第196章 敲山震虎、父母獲封第273章 移民之亂第173章 萬春密報第425章 一箭雙鵰第253章 火器顯神威第475章 暗流涌動的京城第93章 遊說楊國忠(1)第442章 卓瑪第289章 回京述職第298章 休怪本王翻臉無情!第212章 密見安祿山(上)第179章 三點式內衣的風情萬種第30章 針鋒相對第102章 張瑄的志向第266章 從謙謙君子到殺伐果斷第330章 勸進第36章 玉真公主與崔穎第323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下)第388章 郭子儀和僕固懷恩的密議第103章 嚇掉了李鴻的魂第478章 李倓復唐的鬧劇第415章 國號、年號、定都及冊封百官第448章 皇帝的心太大!第204章 收名將第191章 蕭潛還是蕭鼎
第122章 受封,一飛沖天167章 如煙如玉放歌對李白第360章 用兵如神第106章 安祿山和李琬終於進甕了第100章 楊玉環的心計第354章 回靈州第203章 讓張瑄倒履相迎的人第278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199章 李琦求親第402章 神秘的女軍師(下)第82章 立威第251章 你想嫁我就能要你嗎?第224章 郭子儀的兒子?第271章 李亨是何用意?第130章 聚香閣上(下)第130章 聚香閣上(下)第78章 真性情真風骨第353章 與天爭與命抗第246章 兵變第248章 吐蕃入侵,一場大戲的序幕開啓第158章 狗仗人勢的魚朝恩第83章 坦誠相對第459章 普天之下,唯我中華!第213章 密見安祿山(中)第294章 李騰空犯案第222章 皇權是一碗“春藥”第24章 崔家要退婚第440章 郭芙逼寢第213章 密見安祿山(中)第257章 賜婚第296章 張瑄的態度!第89章 殺機!危機!(下)第96章 陰差陽錯(上)第31章 聖旨到!第394章 楊貴妃歿!第371章 受到熱烈歡迎的巾幗軍第387章 張瑄的三個子女第85章 替太子索權要官第81章 走馬上任第173章 萬春密報第225章 大都督駕到!第4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第183章 女劍客第415章 國號、年號、定都及冊封百官第469章 曖昧與陰謀第426章 宮宴風波第395章 奴名楊玉蓮第224章 郭子儀的兒子?第427章 告御狀第287章 史詩之戰(9)第28章 虢國夫人的乖寶寶第436章 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第71章 安慶緒有約第476章 一觸即發第124章 削藩合併大計第476章 一觸即發第348章 難題:洞房先後順序第315章 妙計救杜甫第94章 遊說楊國忠(2)第74章 威脅第360章 滅赤松德贊當封萬戶侯!第389章 諸將的選擇!第274章 吾貌雖瘦,天下必肥第55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中)第268章 致命的**第440章 郭芙逼寢第244章 杖責郭子儀,殺鄭雄!第136章 拜壽、餘孽第179章 三點式內衣的風情萬種第124章 削藩合併大計第204章 收名將第149章 春節之密謀第191章 蕭潛還是蕭鼎第276章 吐蕃人要戰,那便戰!第108章 鴻門宴(1)第196章 敲山震虎、父母獲封第273章 移民之亂第173章 萬春密報第425章 一箭雙鵰第253章 火器顯神威第475章 暗流涌動的京城第93章 遊說楊國忠(1)第442章 卓瑪第289章 回京述職第298章 休怪本王翻臉無情!第212章 密見安祿山(上)第179章 三點式內衣的風情萬種第30章 針鋒相對第102章 張瑄的志向第266章 從謙謙君子到殺伐果斷第330章 勸進第36章 玉真公主與崔穎第323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下)第388章 郭子儀和僕固懷恩的密議第103章 嚇掉了李鴻的魂第478章 李倓復唐的鬧劇第415章 國號、年號、定都及冊封百官第448章 皇帝的心太大!第204章 收名將第191章 蕭潛還是蕭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梅河口市| 铜陵市| 马山县| 云阳县| 九台市| 平遥县| 古交市| 玉屏| 山东省| 桐梓县| 彩票| 云梦县| 东兴市| 墨玉县| 朔州市| 东明县| 蓝山县| 文安县| 宜阳县| 新巴尔虎左旗| 盱眙县| 辉县市| 偏关县| 类乌齐县| 疏勒县| 绍兴市| 佛教| 龙门县| 遂昌县| 天气| 佛坪县| 上林县| 申扎县| 博爱县| 广丰县| 西安市| 安阳市| 台北县| 邻水| 营口市| 浪卡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