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4章 楊貴妃召宴

沒有花費任何代價,只是隻言片語就有可能逆轉歷史既定走向,暗中擺了楊國忠一道,給安祿山埋下了一顆芒刺,張瑄心頭覺得非常舒暢。

時光飛逝,轉眼間就夏去秋來,進入了天寶十一載的九月末。

李林甫死了一月有餘,但至今還沒有議定諡號和追封,此事因爲楊國忠和以陳希烈爲首的原李林甫一黨爭執不下,李隆基惱火之下,就暫時擱置了起來。這一擱置,就有可能要擱置黃了。

而時間久了,皇帝的心思其實也就淡了。

皇帝不提,臣下就不敢提,陳希烈等人儘管心裡恨得牙癢癢,但有楊國忠死死壓制住,也無可奈何。

這時,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東平郡王安祿山子安慶緒進京奔喪。安祿山位高權重,恩寵甚隆,大唐朝廷裡唯獨畏懼李林甫一人。李林甫突然死去,安祿山心內狂喜,但面子上,卻還是擺出了一副悲痛萬分的姿態,命子安慶緒代替他進京奔喪。

但安慶緒進京之後,聽聞了李林甫雖死但仍被楊國忠揪住不放的消息,立即改變了主意,非但沒有去李家致哀,反而派人去楊家送禮,轉達了其父安祿山對楊國忠拜相的殷勤祝賀。

這段時間,張瑄雖然閉門不出,在家研習詩文,但通過時不時過府造訪的裴徽,以及崔煥,他其實也瞭解和掌握著長安城裡的政治信息。

聽說安慶緒攜帶重禮去楊家獻媚,張瑄根本就沒有放在心上。

安祿山與楊國忠這一對歷史上的死敵,斷然是沒有可能結爲利益同盟的。要知道,後來的安祿山起兵,就帶著清君側誅滅楊國忠的大義旗號。

一開始,安祿山與楊國忠不過是意氣之爭。安祿山看不起楊國忠的浪蕩出身,而楊國忠又是一個極其記仇的小人,後來漸漸得勢之後,便在皇帝面前不斷地參奏安祿山,以泄私憤。

到了後來,就上升爲權力之爭了。安祿山擁兵數十萬,成爲天下最有權勢的藩鎮,直接威脅到大唐皇權,作爲皇權的代言人,楊國忠自然擔心安祿山尾大不掉,屢次三番要除掉安祿山,可惜因爲李隆基的庇護而屢屢失敗。

張瑄一直認爲,楊國忠其人最大的“歷史功績”就是執政後不斷“給安祿山小鞋穿”,從始至終都沒有忽視安祿山的威脅。有人說都是楊國忠逼反了安祿山,其實如果沒有楊國忠的制衡,說不準安史之亂會大爲提前。

當然,對於心懷異志的安祿山來說,有沒有楊國忠,都會造大唐朝廷的反,只是一個時間早晚的問題。問題的關鍵在於,李隆基後期太過昏庸,漸漸助長了安祿山的野心膨脹。

午後。

小睡片刻的張瑄懶洋洋地從牀榻上坐起來,向廳堂外掃了一眼,然後朗聲呼道,“如煙如玉。”

兩個小蘿莉趕緊跑過來,如煙跑在如玉的前頭。

“公子爺,奴婢來了。”如玉喘了口氣,笑道。

“公子爺,奴婢準備好了蓮子羹,待奴婢侍候公子爺起身,就用些羹,還有點心。”如煙則笑吟吟地柔聲道,不待如玉反應過來,就動作輕盈地爬上牀榻去,探出柔嫩素手去幫著張瑄更衣。

如玉慢了半拍,有些怔怔地望著如煙動作熟練得幫張瑄穿衣,見張瑄笑瞇瞇地望著她,這才慌不迭地也爬上牀去,捧著張瑄的腰帶系去。

這時,院中突然傳來有男子乾咳的聲音。

下人張力在院中恭謹地稟報道,“三公子,宮裡傳來貴妃娘娘的口諭,貴妃娘娘宴請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之子安慶緒,命公子爺立即進宮陪宴。”

張瑄一怔,心道:楊玉環宴請安慶緒?即如此,她讓我進宮作甚?莫不是又要吟詩作對?

一念及此,張瑄忍不住一陣惡寒。唐人對於詩詞歌賦的青睞和執著癡迷,著實讓他無語。這個東西,偶然調劑一下無傷大雅,整日裡以此“討生活”,不膩歪死也得噁心死。

“公子爺,宮裡的車駕就在門口候著。”張力唯恐張瑄不重視,趕緊又追加了一句。

“我知道了,你且去,我隨後就來。”張瑄說著坐在牀幫上,任憑如玉給他穿著靴子,卻是順手將如煙剛給他系在腰間的一個香囊摘了去。

衣服薰香還嫌不夠,還要在腰間繫上香囊以示風流倜儻,這是長安城裡公子哥兒一貫的裝束,但張瑄卻不以爲然,十回有九回都會把如煙繫上去的香囊暗中摘掉,順手仍在牆角的廢紙簍裡。

……

……

這雖然是張瑄頭一次進宮,但坐在宮裡派出來的馬車上,一路穿過朱雀大街進了皇城直抵興慶宮,這一路上他並沒有顧得上欣賞大唐宮闕的萬千勝景,而是心念電閃,思慮著之後會發生的種種。

直到帶著他進宮的那個小太監站在車下尖細地喊了一嗓子,“張家小郎君,霖德殿到了,且下車、隨咱家進內向娘娘復旨。”

張瑄默然跳下車來,卻是笑著向小太監拱了拱手,然後順手遞過去一個一兩左右的小銀餅子,朗聲道,“煩勞公公了。”

“這張家的小郎君真是一個知趣的妙人兒。”小太監先是一怔,旋即捏著小銀餅子進了袖口,眉開眼笑地頭前帶路而去。

在進殿之前,小太監停下腳步回頭望著張瑄低低笑道,“張公子,咱家姓張,叫張德福,咱家在娘娘面前聽差……一會進了殿,在娘娘面前切記不要失了禮數,看咱家的眼色行事,咱家不會坑了小郎君。”

張瑄笑著再次拱手謝道,“多謝張公公指點。張瑄初次進宮,如有不懂規矩之處,還請公公指正一二。”

“大差不差就行了。咱家看小郎君舉止有度氣質文雅,娘娘性情溫和,最喜才子,只要不太逾矩,娘娘都不會怪罪下來的——小郎君,請隨咱家進殿。”

張瑄定了定神,跟在小太監張德福身後進了富麗堂皇的霖德殿,這間楊貴妃專門用來飲宴待客的殿宇。

雕樑畫柱之間,琴音繞樑歌舞樂聲不絕於耳。張瑄心裡便明白,這殿中的盛大宴會已經開始。

走過殿角向裡望去,場中的笙歌豔舞檀香嫋嫋,香霧蒸騰。

除了“主人”楊玉環之外,殿中宴會到場的賓客卻只有兩人,一個是安祿山次子安慶緒,一個是當朝右相、禮部尚書、集賢殿大學士楊國忠。

楊玉環居中,楊國忠居左,安慶緒居右,而在楊玉環身側還擺著一張小案幾,張瑄心裡明白,這便是爲自己準備的。

第260章 拿下吐谷渾!第39章 才子佳人第39章 才子佳人第24章 崔家要退婚第415章 國號、年號、定都及冊封百官第126章 驚天之密第479章 楊國忠的鋌而走險!第123章 與皇帝的密談第464章 首戰告捷第394章 楊貴妃歿!第259章 張瑄威望與跳樑小醜第354章 回靈州第179章 三點式內衣的風情萬種第420章 豐王反叛第358章 勸反第173章 萬春密報第319章 李亨的咆哮第30章 針鋒相對第425章 一箭雙鵰第473章 慘烈之戰第147章 金鯽數尾戲三癡(下)第349章 約法三章再洞房第179章 三點式內衣的風情萬種第2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2)第379章 張瑄的表現第432章 忠烈之僕第30章 針鋒相對第444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254章 血色殘陽,軍旗昂揚第240章 引君入甕第390章 殺!第189章 空兒姑娘……第431章 四妃爭風第5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2)第457章 難題第138章 李琬自盡第342章 登基大典(2)第4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1)第291章 京城暗流涌動第302章 李亨的處置第185章 刺客的來歷第469章 曖昧與陰謀第363章 安祿山叛亂!第19章 痛斥奸臣膽大如斗第374章 張瑄大軍第一戰(上)第381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第378章 李光弼封郡王?第316章 交心第261章 豐功偉績!第70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下)第140章 李亨頭一次距離皇位這麼近第57章 蕭十三郎第433章 千古明君第240章 引君入甕169章 李亨的決斷上第364章 勸降第258章 楊三姐試探楊玉環第476章 一觸即發第31章 聖旨到!第286章 史詩之戰(8)第97章 陰差陽錯(下)第191章 蕭潛還是蕭鼎第477章 楊國忠“逼宮”第171章 張瑄軟硬不吃第475章 暗流涌動的京城第100章 楊玉環的心計第197章 奴要做你真正的女人第280章 史詩之戰(2)第362章 生化武器!第74章 威脅第66章 敲山震虎驚小安(下)第175章 楊國忠舉薦張瑄第317章 張良娣通風報信第456章 鐵血漢柔情第174章 再定謀劃第204章 收名將第119章 哥舒翰比皇帝密旨好使第154章 殺人有很多種方法第433章 千古明君第396章 黃袍加身第198章 天大的誤會第433章 千古明君第246章 兵變第227章 同化回紇的構想第227章 同化回紇的構想第271章 李亨是何用意?第135章 岳母大人羞紅了臉第296章 張瑄的態度!第449章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第101章 玉真公主的預感第117章 挾持了哥舒翰第67章 楊貴妃的提點第184章 劫持第91章 可豁得出去、可狠得下心來否?第468章 陳通頂罪第127章 太子請罪第413章 兵臨城下之李豫退位第376章 張瑄聲名到達頂峰!第422章 主宰自己和這個國家的命運!第264章 張瑄及其屬下的封賞
第260章 拿下吐谷渾!第39章 才子佳人第39章 才子佳人第24章 崔家要退婚第415章 國號、年號、定都及冊封百官第126章 驚天之密第479章 楊國忠的鋌而走險!第123章 與皇帝的密談第464章 首戰告捷第394章 楊貴妃歿!第259章 張瑄威望與跳樑小醜第354章 回靈州第179章 三點式內衣的風情萬種第420章 豐王反叛第358章 勸反第173章 萬春密報第319章 李亨的咆哮第30章 針鋒相對第425章 一箭雙鵰第473章 慘烈之戰第147章 金鯽數尾戲三癡(下)第349章 約法三章再洞房第179章 三點式內衣的風情萬種第2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2)第379章 張瑄的表現第432章 忠烈之僕第30章 針鋒相對第444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254章 血色殘陽,軍旗昂揚第240章 引君入甕第390章 殺!第189章 空兒姑娘……第431章 四妃爭風第5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2)第457章 難題第138章 李琬自盡第342章 登基大典(2)第4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1)第291章 京城暗流涌動第302章 李亨的處置第185章 刺客的來歷第469章 曖昧與陰謀第363章 安祿山叛亂!第19章 痛斥奸臣膽大如斗第374章 張瑄大軍第一戰(上)第381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第378章 李光弼封郡王?第316章 交心第261章 豐功偉績!第70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下)第140章 李亨頭一次距離皇位這麼近第57章 蕭十三郎第433章 千古明君第240章 引君入甕169章 李亨的決斷上第364章 勸降第258章 楊三姐試探楊玉環第476章 一觸即發第31章 聖旨到!第286章 史詩之戰(8)第97章 陰差陽錯(下)第191章 蕭潛還是蕭鼎第477章 楊國忠“逼宮”第171章 張瑄軟硬不吃第475章 暗流涌動的京城第100章 楊玉環的心計第197章 奴要做你真正的女人第280章 史詩之戰(2)第362章 生化武器!第74章 威脅第66章 敲山震虎驚小安(下)第175章 楊國忠舉薦張瑄第317章 張良娣通風報信第456章 鐵血漢柔情第174章 再定謀劃第204章 收名將第119章 哥舒翰比皇帝密旨好使第154章 殺人有很多種方法第433章 千古明君第396章 黃袍加身第198章 天大的誤會第433章 千古明君第246章 兵變第227章 同化回紇的構想第227章 同化回紇的構想第271章 李亨是何用意?第135章 岳母大人羞紅了臉第296章 張瑄的態度!第449章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第101章 玉真公主的預感第117章 挾持了哥舒翰第67章 楊貴妃的提點第184章 劫持第91章 可豁得出去、可狠得下心來否?第468章 陳通頂罪第127章 太子請罪第413章 兵臨城下之李豫退位第376章 張瑄聲名到達頂峰!第422章 主宰自己和這個國家的命運!第264章 張瑄及其屬下的封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利津县| 城市| 二连浩特市| 乐亭县| 沾益县| 响水县| 神木县| 焉耆| 昭通市| 廉江市| 静海县| 衡水市| 太和县| 阳江市| 湘潭县| 册亨县| 剑川县| 荔波县| 阳春市| 江西省| 定远县| 邢台县| 贵溪市| 砀山县| 元江| 吴川市| 集贤县| 莫力| 潼南县| 五华县| 洮南市| 德安县| 秦皇岛市| 古浪县| 美姑县| 洪洞县| 福安市| 峡江县| 玉树县| 潞城市| 涟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