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慈大師武功高強,慈悲俠義,於武林中紛爭向來主持公道,數(shù)十年來人所共仰。
而少林派聲勢極盛,又是武林中的第一大派,這“德才兼?zhèn)洌刂卑藗€字加在他身上,誰都沒絲毫異議。
全冠清點頭說道:“嗯,不錯,玄慈大師武功高強,見識不凡,實是我大宋江湖中最了不起的人物,在下生平深爲(wèi)佩服。唉,只可惜他老人家現(xiàn)在不知身在何方。倘若他老人家今日便在這泰山絕頂,這武林盟主一席,自非他莫屬。”
魏明德聽了,心下氣悶,暗罵:“呸,如果玄慈大師眼下在場,你不知道又要找出什麼藉口說他不適合擔(dān)任武林盟主了。”
剛欲張口反駁,卻聽一個洪亮的聲音說道:“阿彌陀佛,全施主說話有失偏頗吧?”
衆(zhòng)人循聲望去,但見說話者是一名僧人,約莫七十來歲年紀(jì),身形矮小,雙目炯炯有神,顧盼之際極具威嚴(yán)。
他身形矮小,話聲竟然奇響,羣雄不由得都是一驚,但他既不是放大了嗓門叫喊,亦非運使內(nèi)力,故意要震人心魄,乃是自自然然。天生的說話高亢。
全冠清聽了那個僧人的話,又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臉上神色微微一變。連忙雙手合十,對他說道:“阿彌陀佛,全某參見神山大師。”
而後朗聲向在場衆(zhòng)人說道:“這位是五臺山清涼寺方丈神山上人,大家參見了。”
羣豪聽了,都是一凜,紛紛站起,躬身向神山上人行禮。
因爲(wèi)他們大都知道神山上人在武林中威名極盛。與玄慈大師並稱“降龍”、“伏虎”兩羅漢,據(jù)說武功與玄慈方丈在伯仲之間。
只是清涼寺規(guī)模較小,在武林中的位望更遠遠不及少林。於是神山上人的聲望便不如玄慈了。
在場衆(zhòng)人均想:“聽說神山上人自視極高,曾說僧人而過問武林中俗務(wù),不免落了下乘,向來不願跟其他門派打什麼交道。今日親來泰山大會。不知是有什麼打算。”
全冠清率先開口發(fā)問道:“神山大師,方纔在下有什麼地方說得不對,還請指教。”
但聞神山上人緩緩地道:“指教談不上,不過少林莊嚴(yán)寶剎,小僧心儀已久,六十年前便去投拜求戒,卻給那裡的僧人拒之於山門之外。想不到六十年之後,少林?jǐn)?shù)百年的基業(yè)已經(jīng)灰飛煙滅。垣瓦依舊。人事已非,可嘆啊可嘆!”
羣雄聽了。心中都是一震,他的幾句話頗含敵意,難道竟是對少林遭難幸災(zāi)樂禍不成?
全冠清接著問:“原來大師昔年曾想到少林寺出家。可是這又與先前全某所言有何干系?”
神山上人繼續(xù)回答:“小僧當(dāng)年去少林寶剎求戒,固然是仰慕少林寺數(shù)百年執(zhí)武林牛耳,武學(xué)淵源,更要緊的是,天下傳言少林寺戒律精嚴(yán),處事平正。”
突然雙目一翻,精光四射,仰頭瞧著玉皇廟,冷冷地道:“豈知世上盡有名不副實之事。早知如此,小僧當(dāng)年也不會有少林之行了。”
玉皇頂上千餘江湖客一起變色,因爲(wèi)如此輕蔑少林寺的言語,衆(zhòng)人還是頭一次聽到。
全冠清眼見氣氛不對,便開口勸解道:“大師何出此言?少林寺上下,若有行事乖謬之處,還請大師明言,各位在場的英雄好漢,也好做個見證。大師一句話抹煞少林寺數(shù)百年清譽,未免太過。”
神山上人站起身來,一字一頓地問道:“請問全施主,少林僧侶弟子衆(zhòng)多,遍於天下,不論武功強弱,是否均須遵守武林道義,不得恃強欺弱?”
全冠清頷首說:“嗯,自當(dāng)如此,貴寺弟子,諒必也是這般。”
神山上人眼望玉皇廟,說道:“玉帝在上,‘妄語’乃佛門重戒!因此小僧以下所言,絕非信口雌黃。”
轉(zhuǎn)頭向在場英豪朗聲道:“出得江湖,無處不見少林弟子。敝派清涼寺門戶窄小,衆(zhòng)僧侶日常所務(wù),重在修習(xí)佛法,禮佛參禪,武功傳承可遠不及少林寺了。不過凡是從清涼寺出去的僧俗弟子,人數(shù)雖少,卻均嚴(yán)守敝派戒律,不敢濫傷無辜,戒殺戒盜。少林派弟子衆(zhòng)多,難免良莠不齊,戒律廢弛,亦在所不免,可惜,可惜!可嘆,可嘆!”說著連連搖頭。
臺下衆(zhòng)人聽了,盡皆疑惑。
而虛竹聽神山指摘少林弟子“良莠不齊,戒律廢弛”,當(dāng)是指自己破犯淫戒而言,一顆心只嚇得怦怦大跳,心想若能尋到玄慈方丈,自己必須直陳諸般罪行,絕不可推諉掩飾,又多犯了一項“妄語戒”。
全冠清搖了搖頭,嘆道:“哎呀,大師說了半天,還是沒有道出全某言語不妥之處。遼軍壓境,迫在眉睫,可否請大師等到武林盟主選出之後,再來指摘少林寺的不是。”
神山上人嘆了口長氣,說道:“唉,並非小僧非要在這緊要關(guān)頭纏夾不清,而是小僧所言,也事關(guān)大宋的氣運,還與貴幫有關(guān)。”說時神色嚴(yán)峻,語氣更咄咄逼人。
全冠清不動聲色,又問:“喔,大師所指,是哪一件事?請道其詳,咱們在場的兄弟,也好明白自己幫中出了什麼與少林有關(guān)的大事,還牽涉到了國運興衰。”
神山和尚回答道:“敝派門中有一位徐姓師兄徐沖霄,是小僧的師兄。他輩分甚高,爲(wèi)人忠厚誠實,多年前投入貴幫,勤勤懇懇,積功升爲(wèi)九袋長老,在丐幫中素來受人敬仰,丐幫歷任幫主,對他都好生看重。”
“前年四月間,丐幫在江南無錫聚會,說到幫主喬峰身世之事,徐師兄不畏強禦,挺身而出,拿了丐幫前任幫主汪劍通的一封舊書信出來,證明喬峰乃契丹胡虜。丐幫大義滅親,廢了喬峰的幫主之位,此事震動當(dāng)世,武林之中可說無一人不知。”
“徐師兄做這件事,明知兇險之極。喬峰武功驚人,出手殘忍狠辣,又兼是少林弟子,師門勢力龐大,學(xué)武之人無不畏懼。徐師哥爲(wèi)國爲(wèi)民,挺身揭露這個大陰謀,確是把性命豁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