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82章 玄甲軍出動

程咬金這時站起身來,粗嗓門兒一震,高聲道:“皇上,老臣是個粗人,不過我也知道有過要罰,有功就要賞的道理。”

說完,程咬金看了一眼在座的幾位老哥,鄭聲向李世民建議道:“那李豐雖然有過錯,可亦有大功於朝廷。先是兩篇啓蒙文章開蒙萬千幼童,再有承德茶制方賑救百萬災(zāi)民,現(xiàn)在又整出了一個能夠畝產(chǎn)二十餘石的土豆,這麼大的功勞,足以抵得了他犯下的那些過錯,所以微臣懇求皇上,能夠下旨將其身上的罪過皆盡赦免,以全人心。”

今天正好三省六部最主要的三個頭腦皆在,早點兒把話挑明,也好早點讓廢太子脫身。

這樣的話,晉陽公主與程懷弼也就能早點回來,話說,他們家老三已經(jīng)在涪川呆了快有兩月了,堂堂的一個右金吾將軍卻每天窩在黔州那種偏遠(yuǎn)山區(qū)之地像什麼話?

李世民眉頭一挑,這個問題早在李豐滿將承德茶制方通過程懷弼送到長安的時候,李世民就已經(jīng)在中書省的議政堂上與房玄齡幾人議過。

只是當(dāng)時承德茶初制,功效未顯,怕不能堵住宗室及滿朝文武的嘴,再加上晉陽公主病重,李豐亦不能及時回返,所以這件事情就一點點地給拖到了現(xiàn)在。

此刻,程咬金舊事重提,李世民也不免有些意動。

這確實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時機,承德茶的功勞已經(jīng)得到了全面的證實,所以不管土豆的事情是真是假,李世民都有藉口能夠趁機免了李豐的罪過。

“玄齡啊,此事你怎麼看?”李世民首先向房玄齡看來,他是中書令,是百官之首,最有發(fā)言權(quán)。

房玄齡沒有猶豫:“微臣附議!”

李世民點頭,而後又將目光移向長孫無忌:“輔機,你覺得呢?”

長孫無忌亦恭聲回道:“微臣亦沒有異議。土豆之事雖還未經(jīng)證實,但是承德茶的出現(xiàn)已然救活了逾百萬災(zāi)民,可謂是居功至偉,此功足以抵他冒充皇室血脈的罪過!”

“登善,你以爲(wèi)如何?”李世民再看向褚遂良,登善是褚遂良的字,私下裡的朋友皆如此稱呼於他。

褚遂良道:“長孫大人說得明白,微臣也覺得,李豐之罪,當(dāng)赦!”

“除此之外,如果土豆的事情能夠經(jīng)得起王大司農(nóng)卿的驗證,微臣以爲(wèi),這李豐非但無過,反有大功,而且還是堪比開疆裂土的不世之功,當(dāng)大賞!”

褚遂良的爲(wèi)人比較實在,在場的四位朝臣之中,只有他不知道李豐其實就是廢太子,所以也只有他敢這般直言要大肆封賞李豐其人。

房玄齡、長孫無忌與程咬金雖都覺得李豐功勞不小,但是到底該不該大肆褒獎,他們可不敢胡亂言語,這一切還都得看李世民自己的意思。

畢竟,李承乾可是曾經(jīng)做過逼宮之舉的逆臣逆子,冒然替他說講好話,誰知道會不會因此觸怒了聖意?

李世民微搖了搖頭,道:“登善言之有理,其罪確可赦免,但是至於要不要追加封賞,現(xiàn)在而言還爲(wèi)時過早,一切還是待王愛卿從涪川回來之後再作計較吧。”

李世民一句話就定了調(diào)子,褚遂良遂不再多言,皇帝說得不錯,現(xiàn)在就論功尋賞,確實還早了點兒。土豆之事未定,當(dāng)事人也不曾被押送到長安,現(xiàn)在說什麼都是虛言。

房玄齡探聲問道:“如此的話,那微臣明日就擬旨下放,徹底赦免了李豐李承德的罪狀?”

只要皇帝首肯,中書省亦有替皇上草擬聖旨並傳達(dá)聖旨的權(quán)力。事實上,李世民每天所下達(dá)的聖旨政令,有百分之八十都是經(jīng)由中書省向下級各地言官衙傳達(dá)。

李世民擺了下手,“不急,赦令等到他們到長安之後再頒佈也不晚。”

提前赦免的話,那個逆子就提前恢復(fù)了自由之身,若是他不願意隨著小兕子一同來長安的話可該如何是好,總不能讓程懷弼強行把人給綁來吧?

李承乾見不見無所謂,但是輕寒那幾個丫頭,李世民可是真的有些著想了,讓次輕寒的來信李世民一直都有保存,每看一次都淚眼婆娑,思念及憐憫之情與日俱增。

所以,讓李豐以待罪之身押解到長安城來纔是最爲(wèi)妥帖的選擇。反正晉陽公主與程懷弼都知道他的身份,在路上自然也不會受什麼委屈。

一時間,房玄齡四人都不再說話,只要皇帝同意赦免,晚一些似乎也沒什麼關(guān)係。

“行了,今日就到這裡吧,諸位愛卿且都回去歇息,有什麼事咱們明日再議!”

李世民宣佈散會,現(xiàn)在已凌晨兩點鐘左右,在場的幾個人年歲都已不小,再不去休息的話明天可能會頂受不住。

“臣等告退!”

房玄齡四人同時起身,躬身告退。

片刻後,大殿內(nèi)就只剩下李世民一人安坐在殿中,低頭又看了一遍王朝與晉公主主分別所書的奏報與信箋,同時右手握著那顆已經(jīng)被清洗得極爲(wèi)乾淨(jìng)的土豆,神色清明,目光炯炯。

今天晚上傳來的這條消息對他的刺激實在太大,現(xiàn)在哪怕已近凌晨,他卻是一點兒睡意也沒有了。

畝產(chǎn)二十六石的糧食,想想都讓人激動興奮。

哪怕土豆的缺點很明顯,可是他的優(yōu)點與長處卻是更爲(wèi)突出,總體來說,這種農(nóng)物,就是一種上天賜與大唐的神物,它的出現(xiàn),定然能夠讓大唐徹底擺脫戰(zhàn)時無糧、荒年無糧的積弱之局。

褚遂良說得不錯,李豐的這份功勞,確實可以與開疆裂土相媲美,是足以流芳百世、遺澤萬年的不世之功。

這樣的功勞,已經(jīng)不僅僅侷限於一朝一地,說句不太吉利的話,哪怕是在許多年以後,大唐的國祚不存,後來的新朝也會因此而受益並勞勞銘記住李豐的名號。

“這個逆子終於長大了,可惜啊,開竅得有些晚了!”

坐在御案之前,李世民搖頭長嘆。李承乾是他的兒子,他並不忌妒李承乾能取得這麼大的成就與聲望,反而是兒子越優(yōu)秀,李世民的心中越是痛快自豪。

唯一可惜的是,李承乾是在被廢去太子之位之後才綻放出了非同尋常的才智,這讓李世民不免覺得自己在教育子女方面多有缺失。

“楊震!”李世民輕喚一聲,楊震急步走到近前,“皇上,老奴在!”

“去一趟東宮,把太子……”話說到一半,李世民又輕擺了下手,“算了,此刻太子肯定已睡下,還是明天再讓他過來吧。你記一下,明日一早,著人去東宮通傳一聲。”

楊震躬身應(yīng)道:“是,皇上,老奴記下了!”

一夜無話。

第二天上午,早朝過後,不久,趙德全再次匆忙趕到殿前,與昨夜一樣,手中亦捏著一份相似的奏報。

涪川那邊又來消息了。

“這是怎麼了,有什麼話不能一氣說完,非要分兩次奏報,從黔州到長安相隔數(shù)千裡,送信是不要錢的嗎?”

接過奏報,李世民心中腹議,不由便想到了前段時間程懷弼似乎也搞過這麼一出,怎麼人一到了涪川,全都變得這麼毛躁了呢?

不管是軍部還是暗衛(wèi)的秘線,組建起來都極耗資源,每送一次信都是一場巨大的消耗,如果不是爲(wèi)了緊要的事情就這麼隨意地利用,簡直就是在浪費朝廷的資源,是在犯罪!

“咦?這是什麼?”

裝盛奏報的竹筒裡似乎還有別的東西,李世民在將奏報掏出的時候,明顯地聽到裡面似有晃動,輕輕將其中的東西倒出,是一個淡黃色的猶如牙齒一般形狀的顆粒。

李世民不由擡頭向趙德全看來,這奏報是他送來,當(dāng)是知曉這是什麼東西。

趙德全躬身稟道:“回聖上,此物名曰玉米,王副統(tǒng)領(lǐng)在秘報之中做有詳述,請皇上過目!”

“玉米?”

李世民的神色不由又是一震,不由便想到了昨晚晉陽公主從涪川的來信,以及那顆讓人激動不已的土豆。眼前的這一幕與昨夜何其想像,莫不成這玉米也是同土豆一樣的新型農(nóng)物?

想到此處,李世民便迫不及待地將奏報打開,瞬時,一種熟悉的畫風(fēng)辣著眼睛撲面而來,這特麼竟然又是一封王朝親筆所書的奏報!

真是要了老命了!

胡萊呢,朕突然有點兒懷念那小子的筆跡了!

昨晚剛剛受到王朝神一般字跡的摧殘,眼睛都還沒有完全恢復(fù),現(xiàn)在又要被迫忍受同樣的煎熬,李世民心中突然涌起了一絲想要把王朝召來並親手掐死他的衝動。

明明身邊有一個不錯的代筆,你自己瞎比劃什麼啊?

“聖上萬安:微臣王朝再次向您問好,請皇上莫要怪罪,微臣也不想這麼快就再次運用暗衛(wèi)的秘道向您傳訊,但是事情真的很重要,微臣亦是不得不爲(wèi)……”

“……此物名喚玉米,與土豆一樣,同是李豐從極西之地尋得,不過與土豆不同的是,玉米是可以長期存貯的主糧,其性質(zhì)與稻穀、粟米一樣,曬乾之後可存三五年之久而不腐……”

“……產(chǎn)量不如土豆,卻也是極爲(wèi)高產(chǎn),微臣粗略估計,畝產(chǎn)在十石到十五石之間,是普通粟米的五倍有餘……此物耐旱,極易種植,在中原及西北之地,可與小麥等物春、秋交錯種植,做到一年兩熟……若與土豆相配,不出三年,我大唐的糧食必將堆積如山,天下萬民再無饑荒之年……”

看到此處,李世民猛地站起身來,身後的坐椅都被他猛然起立的動作給震得向後移動了半尺有餘。

此刻他哪裡還有心情再去計較傳信的資源消耗,哪還有心情再去吐槽王朝的字跡如何讓人不忍直視。

李世民的所有思緒與精神,全都被他手中的那粒金黃色的玉米粒所吸引,那神情,竟比昨晚看到土豆時還要激動得多。

“好!好!好!真是天佑我朝,天佑我大唐李氏!”

李世民接連叫了三聲好字,而後忍不住在大殿之中哈哈大笑起來。

玉米不同於土豆,如果王朝所言不假的話,這玉米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天賜神物,它在保證自身高產(chǎn)的同時,又克服了土豆不能久貯的弊端,基本上已然與大唐常種值的稻米五穀相仿。

更重要的是,他可以與小麥相襯,做到一年兩熟,同樣一塊地,等於是平白又多了一季的收穫,糧食的產(chǎn)量自然也會有了極大的提升。

正如王朝所言,若是再配上土豆的種植,以土豆?fàn)?wèi)口糧,以玉米小麥爲(wèi)貯糧,不出三年,大唐境內(nèi)將到處都是堆積如山的糧食,從此天下再無饑荒!

驚喜!

接二連三的驚喜,一件又一件地傳來,李世民的心情已經(jīng)激動得有些難以自持,惟恐這些東西都是鏡花水月,到頭來都只是讓他空歡喜一場。

好在大司農(nóng)卿王正瑞已經(jīng)在趕往黔州的路上,要不了幾天他就能夠到達(dá)涪川,親自驗證考究土豆的真僞,到時候若是得知了玉米的消息,他肯定也不會錯過!

李世民心中稍有些安慰,對於王正瑞他還是比較信任的,只要王正瑞驗證無誤,那這一切就是真的,他們李唐的江山就算是真的穩(wěn)了,不敢說千秋萬代,至少往後的百年之內(nèi),不會有絲毫動盪!

“皇上,王朝說他們第二日就會隨晉陽公主及程將軍一同啓程返回長安城,算算時間,現(xiàn)在可能已經(jīng)在回程的路上了。”趙德全小聲提醒道:“要不要微臣再派些人沿途護(hù)衛(wèi)一二?”

李世民一怔,什麼什麼,他們要回來了?奏報上有這麼說嗎?

李世民又連忙低頭繼續(xù)看王朝的奏報,在最後一段,還真看到了類似的稟報。

這算是怎麼回事兒,朕剛剛纔派出大司農(nóng)卿趕赴黔州,他們?nèi)羰腔貋砹耍跽鹨恍胸M不是就撲了個空?

更重要的是,若是沒有了王正瑞這個行家裡手,到時候李豐他們到了長安,整個司農(nóng)院還有誰有資格來接手鑑定土豆與玉米成色?

現(xiàn)在去追恐怕已經(jīng)來不及了吧?

李世民彷彿記得,昨夜他對王正瑞的吩咐是一定要馬不停蹄,以最快的速度趕至黔州,現(xiàn)在人已經(jīng)在路上跑了一夜,至少已出了長安百里,還怎麼追?

李世民的目光不由便落在了趙德全的身上,切聲吩咐道:“你這就放出消息,派人沿途護(hù)衛(wèi),務(wù)必要確保晉陽與李豐的安全。同時,傳信到各驛,見到大司農(nóng)卿一行,讓他們即刻回返,莫要再往黔州!”

暗衛(wèi)的傳訊通道遠(yuǎn)勝於普通的車馬,定能在王正瑞一行趕到黔州之前將他們截下。

晉陽公主與李豐衆(zhòng)人的突然回返,打了李世民一個措手不及。現(xiàn)在李世民不止是擔(dān)心晉陽公主與李豐還有那幾個小孫女兒小孫子的安危,他更是擔(dān)心土豆與玉米這些國之重器的安危。

“楊震!”李世民高聲向楊震吩咐道:“傳朕口諭,著盧國公爲(wèi)主將,領(lǐng)玄甲軍千人趕赴東南,迎接晉陽公主回宮!”

楊震與趙德全身形皆是一震,連玄甲軍都出動了,而且還是盧國公親自將領(lǐng),皇帝這是要動真格的了!

只是這也太誇張了吧,國公帶隊,上千玄甲軍出動,奔襲千里去接人,自大唐建國以來,這可是從來都不曾有過的事情!

那可玄甲軍,大唐最精銳的部隊,皇上竟也捨得!

第181章 李世民的震驚(2)第159章 晉陽公主的震驚第327章 都是戲精第109章 欣欣向榮第352章 退縮第285章 驚喜第214章 去涪川第312章 衝突升級第396章 這孩子,難得啊!第189章 扯虎皮,唱大戲第267章 朱溫言,叛賊也!第221章 《聲律啓蒙》第250章 劉英之死(2合1)第355章 老富貴兒,你膨脹了啊!第377章 李治的心思第389章 美食的誘惑(1)第97章 國子監(jiān)生第149章 五禽戲的奧秘第352章 退縮第202章 縣令來訪第16章 水煎包第144章 治療方案第42章 五禽戲(求收藏推薦)第88章 伴讀第276章 王朝的奏報第19章 唐時風(fēng)月第310章 各方反應(yīng)第186章 上香還願(續(xù))(首盟加更!)第282章 玄甲軍出動第336章 好大的狗膽!第331章 故意針對第177章 輕敵第181章 李世民的震驚(2)第295章 順陽王李泰第191章 孫思邈第189章 扯虎皮,唱大戲第386章 開業(yè)前夕第192章 長得醜的人總是會特別多才第248章 斬立決!第90章 魏公元忠第358章 高陽公主相邀第181章 李世民的震驚(2)第406章 驚喜第232章 上使駕臨第161章 魏元忠的提醒第174章 知難而退第304章 阻攔第217章 皇上,讓廢太子死一次吧第297章 太子李治第110章 劉神醫(yī)第324章 花錢買平安第350章 我從來都不殺生第178章 奏報第358章 高陽公主相邀第392章 可能會被改變的歷史第404章 皇家工程第406章 驚喜第186章 上香還願(續(xù))(首盟加更!)第325章 這孩子還是蠻懂事的嘛第233章 劉英的質(zhì)問第59章 一菜動鄉(xiāng)里(1)第185章 上香還願第173章 報官(1)第208章 仇人有點兒多第17章 千里駒第15章 過往第68章 小姨子上門第410章 刮目相看第134章 兄妹相見(2)第168章 坦露心聲第184章 徹查!第320章 吐血了第259章 皇爺爺,我好慘!第293章 羣狼環(huán)伺!第393章 驚訝,震撼!第82章 敲山震虎第368章 皇上有請第222章 魏元忠的心路歷程第174章 知難而退第179章 攤牌第50章 此茶一出,天下無茶第55章 爆了!第250章 劉英之死(2合1)第289章 監(jiān)軍校尉第82章 敲山震虎第45章 習(xí)慣使然第381章 另類叫魂第53章 老鐵匠的手藝第275章 瘋狂的土豆第350章 我從來都不殺生第28章 傳家寶第72章 小姨子的廚藝(2)第358章 高陽公主相邀第323章 惡客臨門第368章 皇上有請第283章 魏元忠迴歸第230章 刺探軍情第217章 皇上,讓廢太子死一次吧第61章 一菜動鄉(xiāng)里(3)第350章 我從來都不殺生
第181章 李世民的震驚(2)第159章 晉陽公主的震驚第327章 都是戲精第109章 欣欣向榮第352章 退縮第285章 驚喜第214章 去涪川第312章 衝突升級第396章 這孩子,難得啊!第189章 扯虎皮,唱大戲第267章 朱溫言,叛賊也!第221章 《聲律啓蒙》第250章 劉英之死(2合1)第355章 老富貴兒,你膨脹了啊!第377章 李治的心思第389章 美食的誘惑(1)第97章 國子監(jiān)生第149章 五禽戲的奧秘第352章 退縮第202章 縣令來訪第16章 水煎包第144章 治療方案第42章 五禽戲(求收藏推薦)第88章 伴讀第276章 王朝的奏報第19章 唐時風(fēng)月第310章 各方反應(yīng)第186章 上香還願(續(xù))(首盟加更!)第282章 玄甲軍出動第336章 好大的狗膽!第331章 故意針對第177章 輕敵第181章 李世民的震驚(2)第295章 順陽王李泰第191章 孫思邈第189章 扯虎皮,唱大戲第386章 開業(yè)前夕第192章 長得醜的人總是會特別多才第248章 斬立決!第90章 魏公元忠第358章 高陽公主相邀第181章 李世民的震驚(2)第406章 驚喜第232章 上使駕臨第161章 魏元忠的提醒第174章 知難而退第304章 阻攔第217章 皇上,讓廢太子死一次吧第297章 太子李治第110章 劉神醫(yī)第324章 花錢買平安第350章 我從來都不殺生第178章 奏報第358章 高陽公主相邀第392章 可能會被改變的歷史第404章 皇家工程第406章 驚喜第186章 上香還願(續(xù))(首盟加更!)第325章 這孩子還是蠻懂事的嘛第233章 劉英的質(zhì)問第59章 一菜動鄉(xiāng)里(1)第185章 上香還願第173章 報官(1)第208章 仇人有點兒多第17章 千里駒第15章 過往第68章 小姨子上門第410章 刮目相看第134章 兄妹相見(2)第168章 坦露心聲第184章 徹查!第320章 吐血了第259章 皇爺爺,我好慘!第293章 羣狼環(huán)伺!第393章 驚訝,震撼!第82章 敲山震虎第368章 皇上有請第222章 魏元忠的心路歷程第174章 知難而退第179章 攤牌第50章 此茶一出,天下無茶第55章 爆了!第250章 劉英之死(2合1)第289章 監(jiān)軍校尉第82章 敲山震虎第45章 習(xí)慣使然第381章 另類叫魂第53章 老鐵匠的手藝第275章 瘋狂的土豆第350章 我從來都不殺生第28章 傳家寶第72章 小姨子的廚藝(2)第358章 高陽公主相邀第323章 惡客臨門第368章 皇上有請第283章 魏元忠迴歸第230章 刺探軍情第217章 皇上,讓廢太子死一次吧第61章 一菜動鄉(xiāng)里(3)第350章 我從來都不殺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文区| 景宁| 津南区| 集安市| 仙游县| 邻水| 湾仔区| 若羌县| 那曲县| 比如县| 威信县| 和平区| 涿鹿县| 综艺| 太保市| 喀什市| 治多县| 任丘市| 昌图县| 广宁县| 商都县| 渭南市| 益阳市| 颍上县| 伊金霍洛旗| 濉溪县| 天镇县| 罗城| 洪江市| 娄烦县| 梓潼县| 饶河县| 镇原县| 苍南县| 灵宝市| 德庆县| 奈曼旗| 巴青县| 大厂| 阿巴嘎旗| 开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