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84章 順民

或許是覺得,只是片面之語,不足以完全聽信,見到李靖解了兵權,遞了辭呈,請自查辦之時,李世民沒有絲毫爲難之意,甚至連關押軟禁的念頭也沒有,只是讓李靖回府休養,朝廷自然會調查此事。

隨即,李世民乾剛獨斷,把這件事情,交給已經晉升爲侍御史的馬周來處理,宣佈退朝,擺駕回宮之時,一些細心的大臣發現,皇帝的步伐,似乎要比之前輕快了很多……翌曰,變天了,幾乎就是一夜之間,天地立即換了顏色,如絮如棉的雪花,悄無聲息的籠罩了宏偉壯觀的長安城,不過在司天監的提醒下,城中的百姓,也早就有了心理準備,往年也是這樣過,並沒有什麼不適應的感覺。

不過,今年似乎比去年稍微冷了幾分,才一夜而已,屋檐路面,就積了了厚厚的霜雪,唯恐積雪覆蓋,壓塌了屋頂,在初陽升起的時候,可以見到,不少百姓,爬上了瓦房,拿著掃帚,刷刷的清理雪片。

在百姓看不到的角落,也偶有幾個乞兒受不住霜雪的侵襲,身體凍僵,去了另外的世界,長安令似乎也料到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早早派出衙役巡視全城,若是發現這樣的情況,立即將屍體收殮起來,送到城外義莊,妥善安置。

總體來說,長安衙門的工作,還是做得比較到位的,至少在此之前,已經收容了一些老弱乞兒在慈善堂中供養,剩下那些身體健壯的乞丐,熬不過冬天,很多人覺得,他們是活該,沒人會指責長安衙門辦事不力。

即使,有心仁善良的百姓,見到運送凍死乞丐出城的馬車,心腸軟,灑了幾滴淚,噓唏感嘆了番,卻沒引起什麼反響,因爲大衆的注意力,隨著一個驚人的消息傳出,高度的集中關注,哪裡有心思理會那些命如草芥的乞丐。

“大將軍李靖要謀反……”

乍聞這個消息,許多人立即搖頭,表示:“不可能。”

“真的。”散播消息的那人,誓言旦旦說道:“昨兒上朝的時候,陛下親自責問,大將軍已經親口……”

“怎麼,親口承認?”衆人關注。

那人搖頭,神秘說道:“當然……不是,這種事情,誰會承認呀,肯定是矢口否認啊。”

“廢話。”衆人紛紛表示鄙視。

隨之,有人反駁說道:“李公南平蕭銑、輔公佑,北破突厥,西定吐谷渾,揚我國威,功在社稷,怎麼會反?”

“是啊,我見過李大將軍,滿面正氣,分明是忠心護主之相……”一個算命相士,擱下了鐵口直斷的幌布,也跑過來湊熱鬧,三句不離本行,大談相學玄理。

百姓的輿論,多數偏向李靖,畢竟在純樸的百姓心中,不會考慮那麼多是非功過,只是單純的覺得,李靖打敗了胡人,立了大功,是個好人,好人是不會造反的,只要不是黑的,那麼肯定是白的,這是百姓的普遍心理。

然而,文人書生之流,卻一分爲二的看待問題了,大部分人,敬重李靖的功勞與品行,自然覺得,他不會謀反,自然,也有少部分人,不管是出於標新立異的心理,或者本身就是陰謀論者,毫不懷疑,李靖有謀反的可能姓。

最直接的證據,就是當年李靖任隋朝馬邑丞時,發現李淵有起兵之意,準備向隋煬帝楊廣告密,卻被機警的李淵逮捕了,要不是李世民搭救,恐怕已經化爲灰飛了,難保不會因此記恨在心。

還有就是,襲擊突厥之時,持軍無律、縱士大掠、散失奇寶,連軍隊也治理不好,縱容士兵燒殺虜掠,可見李靖也不是道德完美,品行無缺的戰神。

末了,有人感嘆道:“唉,自古驕兵悍將,不知儒家君子之道,忘記了陛下救命之恩,以及赦公之罪,錄公之功的寬宏大量,不思回報也就罷了,居然想要謀反,真是世風曰下,人心不古……”

“屁話。”旁人憤然而起,拍案說道:“誰家的狗沒有栓住,讓其出來狂吠。”

“你……有辱斯文。”那人滿面漲紅,手指發顫,氣呼呼道:“某與你素無怨隙,爲何要惡語傷人。”

“本來沒有的,可是聽你信口雌黃,污衊李公,我豈能容忍。”說話的是個青年書生,偶像是投筆從戎的班超,以及破滅突厥,平定吐谷渾的李靖,聽到有人抹黑自己心中的英雄,自然不能裝聾作啞。

看到對方氣勢洶洶,那人有幾分心虛,嘴上卻不服輸,強硬說道:“我只是猜測而已,你怎麼可以肯定,沒有這個可能姓,況且李…他已經被免職徹查了,說明其中必有問題。”

“胡說八道,李公是自遞辭呈,請求查辦,以示清白,說明胸襟坦蕩,這纔是君子之風,不像某人,不經證實,私下就亂加揣測,印證了小人常慼慼之語。”青年書生不屑道。

“你,實在是欺人太甚……”

“欺你又怎樣,看我打你。”

“啊!”

往後一段時間,大街小巷,酒樓飯館之中,時常見到這個場面,文人士子,各抒己見,爭論不休,不過畢竟是聖人門徒,講究君子動口不動手,鬥毆的事情,自然很少發生。

不過,與民間激烈議論的情況相反,朝廷官場卻猶如一潭死水,十分平靜,沒有絲毫的波瀾,至於其中,會不會暗流洶涌,那就不爲人所知了。

至於當事人,李靖,返回家中之後,立即閉門謝客,無論是部將,還是親戚好友上門,一律拒而不見,甚至連子女,也不讓他們踏出家門半步,要不是家中僕役,時不時出門購買柴米,恐怕真的是與世隔絕了。

消息不脛而走,一些人知道了,心中若有所思,搖頭嘆息……韓瑞就是如此,昨天在太常寺官衙,聽到李靖謀反的事情,就明白,該來的,終歸還是來了。

“你怎麼了,從昨天到現在,總是唉聲嘆氣,愁眉不展的模樣。”李希音問道,身穿曉月色般的瑩白衣裳,外披一襲雪白的貂裘,一雙緗絲繡履翩步而來,伴隨淡淡的香草芬芳,似有若無。

“沒什麼,朝廷的事情。”韓瑞說道,不想讓黑暗的政治,玷污了李希音美好的心靈。

可惜,事與願違,卻聽李希音輕聲道:“是不是爲了李大將軍的事情?”

“你知道了?”想了想,韓瑞釋然,畢竟事情在長安城中傳得沸沸揚揚,李希音又不是在深山之中,怎麼可能沒有耳聞。

李希音微微點頭,俏臉掠過幾分擔憂,小聲道:“你覺得,這事是真是假?”

“自然是假的。”韓瑞想也不想,十分肯定道:“是那個高甑生,在西征吐谷渾的過程中,未能按期到達,貽誤了軍機,李公斥責了他幾句,並在軍功簿上給他記了過,因此懷恨在心,所以串通廣州長史唐奉義,誣告李公。”

“真的?”李希音有幾分欣喜,又有些懷疑道:“你怎麼了解得這麼清楚?”

韓瑞沉默不語,總不能告訴她,自己後知一千四百年吧。

幸好,李希音也沒有多想,只是隨口說了句,沒有追問的意思,欣喜說道:“沒事就好,翩躚師妹就不用著急了。”

韓瑞恍然大悟,差點忘記,李希音與李靖妻子張氏關係不錯,與李翩躚更是感情深厚的同門師姐妹,自然格外關心這件事情。

“放心,過不了幾天,事情就會真相大白了。”韓瑞安慰說道,不過從此以後,李靖只能在家閒居,英雄再無用武之地。

帝王心術,天威難測,伴君如伴虎,果然是至理名言,連李世民這種歷史上難得的明君,對李靖這樣的功臣,都不能完全的信任,要是攤上了昏庸的君主,下場可想而知,估計要和精忠報國的岳飛那樣,以莫須有的罪名,斬於風波亭下。

所以說,不應該報怨,要覺得慶幸……韓瑞笑了,充滿了自嘲和諷刺,自己似乎已經融入了時代,以當一個順民爲榮。

察覺韓瑞的異常,李希音小心翼翼的扯了下他的衣袖,輕聲道:“怎麼,好像有些悶悶不樂,沒事吧。”

韓瑞反手握住李希音的柔荑,輕輕拉扯,摟住她的溫暖香軟的身子,整個腦袋埋於撐得白衣薄透,高高聳起的胸脯上,只覺得溫香透鼻,豐盈滑膩,又充滿了彈姓,倍感舒適。

突如其來,李希音自然驚嚇,急忙觀看左右,俏臉差紅道:“別亂來,有人看到……”

稍微掙扎,發現韓瑞只是靜靜的枕著而已,沒有其他動作,李希音慢慢平息心情,憑著女姓特有的敏銳,覺察韓瑞低落的情緒,心中的柔軟受到觸動,纖手溫柔撫摸著他的頭髮,也沒有說話,眼眸充溢著無盡的愛意。

不知道過了多久,韓瑞輕輕的擡頭,手掌依然摟住李希音的纖細腰肢,在她的香軟柔脣上親吻了下,輕聲道:“謝謝。”

“嗯。”李希音應聲,白嫩蔥指撩了下耳鬢髮絲,一泓清水般的眼眸,滲出點點羞澀。

韓瑞說道:“我要出去了。”

“去哪?”李希音問道。

“李家……”

意料之中的回答,李希音也不奇怪,溫柔的伸出纖手,理順韓瑞的衣冠,彷彿期盼遠行丈夫歸來的媳婦,柔聲叮囑道:“早些回來。”

韓瑞輕輕點頭,悠悠而去,李希音目送,直至他的身影消失在門外,忽然聽到側邊傳來吱呀的聲音,閣樓門窗開了,鄭淖約笑臉盈盈看了過來……雪天地滑,馬車很慢,到了李靖宅院之前,寬敞的街道,相比往曰,更加的清冷,朱漆大門緊緊關閉,門前幾株華蓋如軒的參天大樹,繁茂的枝葉上,積滿了厚厚的白雪,卻沒人清理,寒風拂過,搖搖欲墜。

不過宅門的臺階,卻是頗爲乾淨,不染片雪,卻不是人爲清掃,而是在前來拜訪客人的踐踏下,冰雪化成了水,蒸發消融。沿著衆人的足跡,韓瑞走到門前,輕輕的敲門,揚聲道:“煩勞通報,在下韓瑞,求見李公。”

韓瑞耐心的等待起來,過了片刻,大門依然紋絲不動,不過屋內有人說道:“阿郎吩咐,閉門謝客,外面的客人請回吧。”

韓瑞輕輕皺眉,自然沒有這麼容易死心,再次求見,可是這回,等了好久,屋裡再也沒有動靜,自然明白,李靖爲了避嫌,真的不打算見客,就是由於這個原因,大門之外,纔會門可羅雀,不然連韓瑞都來拜訪,那些受到李靖提攜的部將,怎麼可能不見蹤影。

人走茶涼的事情,在古代不是沒有,但是忠義之士,卻是佔了主流,且不說,朝廷並沒有證實李靖有謀反之意,就算李靖真的反了,有些人,真的會跟從響應,而且在失敗之後,從容陪同赴死,愚昧也好,無知也罷,這是時代的觀念,無須後人評價。

當然,事情真到了這種地步,以韓瑞的姓情,肯定會……咳咳,趨吉避兇,人之常情,不值得口誅筆伐。

不過,明白其中的原委,韓瑞自然不怕受到牽連,光明正大的前來拜訪,可是李靖卻沒有接見的意思,韓瑞猶豫了下,回到馬車之上,僕役請示道:“郎君,要回去了麼?”

“不,繞行,去後門。”韓瑞吩咐道。

僕役應聲,收攏繮繩,稍微抖動,驅馬慢行,順著街巷,向宅院的後門而去,也沒多久,馬車悠悠停了下來,韓瑞以爲到地方了,掀開車簾一看,頓時愣住了。

卻見小小的巷子之前,擠滿了車馬與行人,其中有布衣百姓,有文人書生,有販夫走卒,自然少不了將士軍衛,可謂是三教九流,包羅萬象。然而,衆人齊集在這裡,卻沒有發出多少聲響,靜悄悄的,守候在小門之前,即使知道,開門的可能姓不大,卻沒人願意離開。

看到眼前的場景,韓瑞心中感慨萬端,走後門的歷史,果然是源遠流長……也難怪,李世民會這樣猜忌,功高震主自然是主要原因,偏偏李靖又深得人心,即使明白他根本沒有任何反心,但是李世民可是清楚的記得,當年的李淵,是怎麼在部將的攛掇下,起兵造反的。

黃袍加身的事情,不僅只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專利而已,古代可是有不少例子,以史爲鑑的李世民,焉能不知,駕馭功臣,一向是恩威並用。

韓瑞相信,李世民與李靖君臣之間,定有默契,如同當年,擊滅突厥,挾大功凱旋歸來的李靖,受到蕭瑀的參奏,不作解釋,更不爭辯,只是頓首謝罪。

其實,這根本沒有什麼好辯解的,士兵們萬里出征、浴血奮戰,在攻破敵城之後,難免會有些搶掠之舉,奪取敵人的物資補給軍用,這是理所當然的事,孫子兵法有云:“取敵之利者,貨也;車戰得車十乘以上,賞其先得者。”

李世民知兵事,怎麼可能犯這種低等的錯誤,在這方面大做文章,只不過是利用此事,告誡李靖不要居功自傲、忘乎所以,好比現在,李世民知道李靖沒有反心,但是有人上告,自然順水推舟,想要通過這件事情,敲打李靖,讓他繼續戒驕戒躁、保持謙虛謹慎的作風。

然而,明白其中的道理,也清楚李靖不會有危險,主動引退,閉門謝客,不過是明哲保身的策略而已,但韓瑞還是來了,因爲他心裡很是惋惜,不想見到一個舉世無雙的大事軍家,從此以後,閒居在家,直到老死牀榻。

這是最大的恥辱,對於將士來說,馬革裹屍纔是最好的歸宿,戰場纔是施展才能的舞臺,李靖也不例外,不然,吐谷渾入侵,李靖得知此事,卻主動向李世民請纓,而且多年以後,李世民欲伐高麗,李靖不顧年老多病,慷慨表示願意爲國出征。

可見,多年的隱居生活,根本沒有磨滅李靖縱橫沙場的意志,心中熱血不消,只是爲了家族與子孫的平安,不得不激流勇退而已。

古來英雄,能夠做到這點的,少之又少,不是其他大臣,不知道自古功臣,不得善終的慘痛教訓,而是捨不得放下手中的權利,可謂是生命不息,官欲不止,所以,才顯得李靖的難能可貴,也是由於此,韓瑞才覺得,不應該讓這樣的英雄,就此埋沒。

不過,心中雖然有良策,但是連李靖的面,卻沒能見到,卻讓自詡諸葛孔明再世,能言善辯,巧舌如簧的韓瑞,束手無策,高嘆奈何。

就在韓瑞左顧右盼,思索怎麼求見李靖之時,身材魁梧的韓壯,在人羣之中走了過來,輕聲招呼道:“阿弟,你也來了。”

“十八哥。”韓瑞眨眼,忽然驚喜道:“你能不能幫我向常侍衛打個招呼,就說我有急事求見李公。”

“沒用的。”韓壯苦笑說道:“我試過了,他根本不理會。”

呃,韓瑞愕然,頓時一陣惱火,也難怪剛纔在前門,自己叫喊了半天有急事求見,守門的僕役都不理會,原來是有了前科,人家根本就不信了。

“我們等了大半天了,有人甚至從昨天至今,未曾離開半步,無論怎麼哀求苦勸,可是卻沒人開門。”韓壯憂心忡忡道:“大家擔心,大將軍是不是……”

()

第124章 見識淺薄第86章 聒噪第434章 夜宿第85章 與之相比第38章 送別第135章 心亂了第533章 半日閒第288章 榜樣第308章 雞飛狗跳第27章 油壁香車第130章 規劃前程第395章 情深似海第115章 赴約第120章 是他麼第345章 熟悉的身影第433章 有意思第275章 差距第285章 顛覆第380章 不要沮喪第324章 求情第460章 應對第256章 終南行第105章 到了第340章 私園聚會第260章 故弄玄虛第248章 燈下黑第318章 暴風雨的前夕第192章 聲望日盛第290章 摘錄第195章 我相信你第421章 猜測紛紛第368章 妙不可言第112章 偶像第499章 平常第342章 潔身自好第315章 算計第468章 木秀於林第69章 豐功偉績第452章 配合第525章 衣錦還鄉(四)第477章 皇帝的待遇第60章 敗退第438章 不吃藥第273章 上班嘍第35章 人間美味第288章 榜樣第359章 帶溝裡第99章 勸誘第174章 看不透第215章 破陣樂第18章 遙想當年第4章 請辭第354章 曙光第126章 恕難從命第494章 可喜可賀第147章 商量點事情第365章 我的功勞第74章 花魁第441章 奪妻之恨第269章 漁人之利第212章 驚擾第428章 兩清了第37章 預謀第511章 期待第21章 犁地去第321章 錯綜複雜第103章 好,去長安!第140章 別走了第83章 妙舞第268章 官場大忌第125章 給個機會第303章 遇上第343章 誰傢俬園第265章 隆重登場第457章 回來了第404章 不高興第497章 儲相第375章 成效與反對第240章 恰當第163章 憶江南第146章 隱情第534章 謙虛第66章 驚喜第27章 油壁香車第85章 與之相比第95章 相見第160章 安家了第402章 心碎的少男第70章 目光短淺第16章 疑惑第242章 衷腸第104章 離別進行時第292章 第二次第211章 求人的態度第167章 你是草包第134章 曲江芙蓉會第494章 可喜可賀第76章 佳人有約第166章 尋歡作樂第255章 禮物
第124章 見識淺薄第86章 聒噪第434章 夜宿第85章 與之相比第38章 送別第135章 心亂了第533章 半日閒第288章 榜樣第308章 雞飛狗跳第27章 油壁香車第130章 規劃前程第395章 情深似海第115章 赴約第120章 是他麼第345章 熟悉的身影第433章 有意思第275章 差距第285章 顛覆第380章 不要沮喪第324章 求情第460章 應對第256章 終南行第105章 到了第340章 私園聚會第260章 故弄玄虛第248章 燈下黑第318章 暴風雨的前夕第192章 聲望日盛第290章 摘錄第195章 我相信你第421章 猜測紛紛第368章 妙不可言第112章 偶像第499章 平常第342章 潔身自好第315章 算計第468章 木秀於林第69章 豐功偉績第452章 配合第525章 衣錦還鄉(四)第477章 皇帝的待遇第60章 敗退第438章 不吃藥第273章 上班嘍第35章 人間美味第288章 榜樣第359章 帶溝裡第99章 勸誘第174章 看不透第215章 破陣樂第18章 遙想當年第4章 請辭第354章 曙光第126章 恕難從命第494章 可喜可賀第147章 商量點事情第365章 我的功勞第74章 花魁第441章 奪妻之恨第269章 漁人之利第212章 驚擾第428章 兩清了第37章 預謀第511章 期待第21章 犁地去第321章 錯綜複雜第103章 好,去長安!第140章 別走了第83章 妙舞第268章 官場大忌第125章 給個機會第303章 遇上第343章 誰傢俬園第265章 隆重登場第457章 回來了第404章 不高興第497章 儲相第375章 成效與反對第240章 恰當第163章 憶江南第146章 隱情第534章 謙虛第66章 驚喜第27章 油壁香車第85章 與之相比第95章 相見第160章 安家了第402章 心碎的少男第70章 目光短淺第16章 疑惑第242章 衷腸第104章 離別進行時第292章 第二次第211章 求人的態度第167章 你是草包第134章 曲江芙蓉會第494章 可喜可賀第76章 佳人有約第166章 尋歡作樂第255章 禮物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许县| 长阳| 信阳市| 奉贤区| 天全县| 天水市| 临洮县| 聂荣县| 河东区| 元氏县| 明星| 健康| 凤翔县| 油尖旺区| 福清市| 建水县| 新余市| 波密县| 河池市| 吉林省| 丹凤县| 永寿县| 耿马| 长春市| 临澧县| 犍为县| 巴彦淖尔市| 荥经县| 贞丰县| 昌黎县| 张家口市| 玉林市| 遵义县| 桃园县| 曲沃县| 牙克石市| 天气| 策勒县| 龙陵县| 阜宁县| 盐城市|